岳飞被害百姓欢呼是真的吗,谣言_岳飞_被害_记载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岳飞 秦桧 赵构 岳飞 被害 记载

最近看到有人讨论岳飞被害后百姓欢呼纷纷涌上街头,其实在某些条件下出现这种情况并不稀奇,愚民政策让百姓只能看到统治者想让他们看到的东西,但是岳飞被害百姓欢呼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谣言。

岳飞被害百姓欢呼是真的吗,谣言

定期会有一些人出现,仿佛只有他们能看清,而他们对现实清醒的眼光,用来美化秦桧的形象,顺便诋毁岳飞。他们声称岳飞不通世故、情商低,甚至是自私自利、不忠诚的人。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企图从内部攻破我们的防线。

最近挺流行的一个说法是,岳飞被害后,整个国家都沸腾了起来,老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敲锣打鼓庆祝朝廷为国除去奸邪,并向高宗献上“慧眼如炬,明辨忠奸”的匾额。在岳飞的冤案被平反之后,人民群众再次纷纷上街欢呼,称赞朝廷的眼睛明亮如电,使千古冤案终得昭雪。

这篇文字不仅贬低了岳飞,也贬低了我们广大的民众!关于后面一种情况,我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岳飞的冤案最终得到昭雪,民众欢呼是很正常的。但是前面提到的百姓欢呼,小编觉得绝对不可能。我们看看历史资料是对岳飞被害是如何记载的。

《宋史·秦桧传》记载:“(绍兴十一年)十二月,杀岳飞。……子云及张宪杀于都市。天下冤之,闻者流涕。”

《宋史·万俟卨传》记载:“飞父子与宪俱死,天下冤之。”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零七记载:“飞死于狱中,枭其首。市人闻之,凄怆有堕泪者。”

卷二百零七《岳侯传》记载:“侯中毒而死,葬于临安菜园内。天下闻者无不垂涕,下至三尺之童,皆怨秦桧。”

卷二百零八《林泉野记》记载:“云、宪坐斩,并赐飞死,年三十九,妻子徙岭外,天下冤之。”

卷二百二《中兴姓氏录》记载:“(秦桧)忌岳飞忠勇,亦与张俊不协,罢其政。又诬其反,杀之于大理寺,天下怨之,三军解体。”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其著作《老学庵笔记》中写道:“张德远(张浚字德远)诛范琼于建康狱中,都人皆鼓舞;秦会之(秦桧字会之)杀岳飞于临安狱中,都人皆涕泣。是非之公如此。”

《老学庵笔记》是一本中国古代文化经典,记录了古代学者在老学庵研习学问的心得和体会。这本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学问的深厚底蕴,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无论是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还是对于增进自己的学识,阅读《老学庵笔记》都是一个非常值得的选择。

以上只是举出的一些例子而已,还有其他的史料、文集、诗词等等都记载了岳飞等人被害后,天下普遍觉得他们冤枉,或者为他们感到悲伤流泪。请问,哪里有举国欢庆呢?这个说法其实是黑岳粉秦派编造出来的陈词滥调,询问他出自哪本史书,他却告诉你是寓言故事,结果还真有一些人相信了。

首先,岳飞在民间的声望很高,因此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所以赵构才要杀他。事实上,毫无疑问,赵构默许秦桧杀岳飞,部分原因是出于这个考虑,但绝对不是主要原因。我将第一和第二点放在一起,主要是为了让它们自相矛盾。岳飞在民间的声望很高,得到老百姓的拥戴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岳家军有坚守军纪的表现。但同时说岳飞被害后,全国老百姓都感到欢腾?这个逻辑也是不合理的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