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岳全传读后感(《说岳全传》中岳飞的结拜兄弟都有谁,他们的结局是怎样的)_岳飞_岳家_岳云

本文目录

  • 《说岳全传》中岳飞的结拜兄弟都有谁,他们的结局是怎样的
  • 《说岳全传》中大宋一方小字辈将领武艺排名是怎样的
  • 《说岳》如果评选武艺最高的二十四名将,该如何排名
  • 《说岳全传》有没有夸大岳飞的军事才干
  • 如果给《说岳全传》搞个排名,你认为该怎么排
  • 广大中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在短期内猛突破、猛提升是不可以的吗
  • 《说岳全传》中,岳雷的领军作战才能比岳飞如何
  • 《说岳全传》中感觉陆文龙虎头蛇尾,出场很厉害,后来基本没有光芒了,为什么

《说岳全传》中岳飞的结拜兄弟都有谁,他们的结局是怎样的

小说中岳飞的结拜兄弟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发小,一类是统兵后的降将和投军的大将,我们分别来看一看他们的各自结局。

岳飞的前世

《说岳》中岳飞并非凡人,而是肩负使命的天神转世。他本是佛家护发金翅大鹏,因如来在开坛讲法时,二十八星宿中的女土蝠放了个屁,大鹏嫌其侮辱了佛家清净之地,于是俯冲而下将其啄死。

此时由于长眉大仙临凡的人间皇帝赵佶错将“玉皇大帝”写成了“王皇犬帝”,使得玉帝震怒之下派遣了赤须火龙临凡乱世,抢夺大宋江山。可大宋气数未尽,所以玉帝和如来有意找人下界与赤须龙做个对手。正巧此时大鹏犯了杀戒,于是如来贬其下界,一来偿还因果,磨炼心性;二来也是与赤须龙转世的金兀术做个对手,保住大宋的半壁江山。

大鹏临凡途径黄河,见一只蛟精率领一群水族小妖演练阵法,于是直冲而下,啄瞎了蛟精的一只眼,还啄死了其麾下的一只团鱼(就是鳖)精。群妖见状四散奔逃,大鹏也悠然自得的继续启程,在岳家村转世成了岳飞。

可是事情哪有这般便宜?那蛟精号称“铁背龙王”,凭白损了一只眼,岂会善罢甘休?于是水淹岳家村。多亏陈抟老祖早知岳飞出生逢难,提前至岳家村打点一切。岳飞的母亲抱着小岳飞躲进陈抟老祖施了道术的大水缸中躲过一劫,但是方圆几十里俱被大水淹没,以致生灵涂炭。

蛟精仇没报成,还犯了天条,被压上剐龙台处死。之后,女土蝠、蛟精和团鱼精转世成了王氏、秦桧和万俟卨,来生找岳飞报仇,偿还因果。

而小岳飞因遭了此难,与母亲漂到了麒麟村,也因而结识了几个发小,开启了自己的人间之路。

岳飞的发小

岳飞的发小都是麒麟村的“小少爷”,他们是各家员外的老来子,分别是王贵、汤怀和张显,由于王贵的父亲王明和周侗交情莫逆,所以在周侗途径此地,听闻几个娇生惯养的小孩不服管教,就主动留下给他们当老师。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周侗发现了七岁岳飞的才能,收其为义子。

从此之后,四个小孩义结金兰,共同在周侗门下学习。但是每个人的悟性不同,所以岳飞出类拔萃,其他三个中矬子里拔大个也就王贵的本事还拿得出手,而汤怀和张显只能算作平平无奇。

周侗死后,周侗的世侄牛皋因父亲过世来投奔周侗,因周侗已经病故,所以就留在岳飞身边,与四人结义,所以牛皋也勉强算得上岳飞的发小,毕竟此时岳飞几个才十多岁。

岳飞的军旅兄弟

岳飞的才能自然毋庸置疑,在乱世就更显得重要,很快他凭借能力和功劳脱颖而出,成了和名将韩世忠平起平坐的一方元戎,率领“岳家军”内平叛乱,外抵大金。

在这一过程中收降和接纳了很多大将。岳飞有个习惯,就是为了军队上下一心,所以凡是年纪相近同辈分的将领,只要加入岳家军一律结为兄弟。

比较出名和典型的有余化龙、杨再兴、何元庆、施全、吉青、董先几人,其余还有梁兴、赵云(这俩人可不是三国里的那俩)、岳真等很多不太重要的龙套人物。值得一提的是,高宠、郑怀和张奎没有和岳飞结拜,他们是牛皋的结拜兄弟,当时局势很紧张,皇帝被围困在牛头山,岳飞焦头烂额也没有时间做这些,结果没多久高宠就战死了,所以岳飞和牛皋为了郑怀和张奎不出意外,后来对二人保护有加,很少让他们上前线。

岳飞主要兄弟结局

由于前前后后岳飞和二十来个将领结拜过,甚至包括了因一点私怨就两次刺杀岳飞的戚方,所以我们就不一一而论了,只挑几个主要的说。

牛皋

牛皋在小说里是一个很脸谱化的福将,总是能遇难成祥,像极了《说唐》中的程咬金和《明英烈》中的胡大海。不过依旧很出彩儿,戏份也很足,隐隐有男二的架势。

由于是福将,所以牛皋的寿命比同辈的兄弟普遍要长一些,参与了后期的岳雷扫北,当然了由于资格老,每每训斥岳雷,但是由于实力本就平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又倒退不少,使得逞能出战便秒败,比如被山狮驼、粘得力虐打,但由于福将的光环,所以总有人救他。

最终决战时,身上有伤的金兀术在四面突围时撞上了牛皋,两人拉扯间双双坠马,牛皋正好骑到了金兀术的背上。

金兀术虽然是敌国的元帅,说起来在书中属于反派,但这个人的人设很讨喜,同时武艺不俗,只是略逊于岳飞一线,没想到有朝一日居然被牛皋骑在身下,不仅他没想到,连牛皋也没想到,所以志得意满的牛皋仰天大笑。金兀术本来就憋闷,这一来更是又气又恼,竟然活活气死,而牛皋哈哈大笑,一口气没上来,直接笑死了。

因为牛皋是赵玄坛座下黑虎转世,所以这一幕叫做“虎骑龙背,气死兀术,笑死牛皋”。

汤怀

汤怀本事虽然不大,但是行事风格很像岳飞,在几个发小里是唯一知道“识大体”为何物的。

张九成因与秦桧不合,所以被派遣到金邦服侍被囚的二帝。在岳飞大营停留后希望岳飞能派人护送他一程。于是岳飞点将,没想到汤怀报名而出,岳飞深知汤怀本事平常,怕他此去凶多吉少,流泪不止,但还是答应了汤怀的请求。

金兀术向来敬重英雄忠臣,他虽然未必看中汤怀的武艺,但很欣赏他的忠义之心,于是在汤怀送完钦差返回时,派兵将汤怀围住,想要将其生擒收为己用。汤怀冲突不出,于是调转枪头,刺入咽喉,自尽以鸣心志,死前还大呼:

“元帅大哥!小弟今生再不能见你之面了!各位兄弟们!今日俺汤怀与你们长别了!”

王贵、张显

王贵和张显相对来说存在感低一些,前期王贵和牛皋的活宝组合还不错,但是后来有了吉青,王贵的戏份就少了。而张显一直几乎没什么台词,如同一个凑数的。

两人死的也很敷衍,岳飞死后岳家军解散,二人随牛皋、施全等人一同在太行山落草,而后因岳飞之死而心中忧郁,在施全死后不久,双双染病而亡(说实话这两位记得不一定准,因为存在感太低了,如果有错误请大家指出)。

杨再兴

杨再兴是人气最高的岳家军将领之一,无论小说还是历史都是如此。岳飞征讨九龙山时,曾和杨再兴大战三天不分胜负,还因为岳云在不知就里的情况下胡乱助战打了岳云一顿军棍。

后来杨六郎梦授岳飞“杀手锏”,才破了杨再兴的杨家枪。杨再兴也话付前言,归顺了岳飞。

杨再兴一加入就获得了超然的地位,比其他人高一级,可是没多久就因误走小商河乱箭穿身而亡了。

施全

施全武艺稀松平常,连二流的董先都能虐打他,不过他很受岳飞的重视,岳飞不在常用牛皋和施全统领岳家军,其余本事高强的众将对此也毫无疑义。

岳家军解体后,施全与牛皋等人一起在太行山落草,但施全心事重,一直对岳飞之死耿耿于怀,于是借口出外散心,辞别牛皋等人,潜入了京城。

施全在京城呆了多日,没找到报仇的机会,正好这日秦桧夫妇外出上香,被施全堵个正着,施全提刀冲到秦桧面前,却抬不起手,被秦桧的护卫一刀砍翻,生擒活捉。原来是岳飞的阴魂在暗中拉住了施全的手臂,使其不能施展,书中说这是为了成全施全的忠义之名,怎么说呢,或许我和古人的三观不太一样,我不是很能理解这种强加于人的是非观。

之后秦桧审问施全,被施全一顿臭骂,气得七窍生烟,将其交付大理寺问斩。

吉青

吉青的地位不高,武艺也差得要命,但是戏份挺多,是金兀术和粘罕重点“照顾”对象。逗比属性十足,活脱一个翻版牛皋。同时也是为数不多活到岳雷扫北的老将,可惜死在了普风的黑风珠下。普风是乌灵圣母的徒弟,而乌灵圣母是铁背龙王,也就是秦桧前世的母亲。

很多读者对吉青如此阵亡的设定不太满意,我也是其中之一。大概是因为后期出现了牛通这个活宝,取代了吉青的作用,就像之前吉青取代王贵的人设一样。所以吉青之死显得很草率。

余化龙、何元庆

我觉得这哥俩死的既憋屈又冤,完全犯不上,和施全类似,俩人都是因岳飞间接而死。

岳飞被矫诏下狱,后来与岳云、张宪一起被害于风波亭。负责暂时统领岳家军的牛皋和施全勃然大怒,率领岳家军将士举起大旗,全军挂孝,杀奔临安报仇。

没想到在大河之上时,天空阴云密布,岳飞、岳云、张宪三人阴魂立于空中,岳飞不许报仇,牛皋不听,催船前进,被岳飞掀起大浪,连续打翻三四艘船。

余化龙大叫道:“大哥不许小弟们报仇,何颜立于人世!”大吼一声,拔出宝剑,自刎而亡。何元庆也叫一声:“余兄既去,小弟也来了!”举起银锤,向自己头上扑的一声,将头颅打碎归天去了。

岳飞不让报仇,我不太明白余化龙为什么认为自己无颜立于人世,而且同样想法的还不止他一个,何元庆跟着也自尽了。其实当时牛皋也跳河了,只不过被鲍方祖师给救活了。或许这也是古人三观和现代人不同而造成的吧。


注:以上人物结局全部出自古白话小说《说岳全传》,与真实历史无关,请勿混淆。

《说岳全传》中大宋一方小字辈将领武艺排名是怎样的

《说岳》中的人物辈分很清晰,老字辈以岳飞为首,除了高宠、郑怀和张奎,其余岳家军将领皆为岳飞结拜兄弟,再加上张俊、韩世忠、刘光世三大元帅,基本构成了大宋一方老字辈的全部将领。

而小字辈多为岳云的结拜兄弟,也有一些忠良之后或者普通的“官二代”,具体人员在他们彼此之间的称呼上可见端倪。

杨继周

杨继周是名将杨再兴之子,武器不同于传统的杨家枪或刀,而是选择了双铁戟,可以说力量与技术兼备。

杨继周的战绩不多,除了击败实力不明的王彪、董耀宗联手之外,只有百合战平山狮驼,之后以回马戟将其斩杀。但是凭借这一战绩足以封神,因为山狮驼曾十来镋就打退了一度与岳云不分伯仲的关铃。

陆文龙

陆文龙是原潞安州总兵陆登之子,陆登自刎报国时,陆文龙年仅三岁,尚不记事。被金兀术收为义子带回金国。

十六岁时,陆文龙以金国小王子的身份赶到两军阵助阵金兀术,曾一人面对岳云、张宪、严成方、何元庆、余化龙五人的车轮战法,与每人大战二十合不败,使得岳飞不得不挂出免战牌。

后经王佐断臂入金营,将身世告知了陆文龙,陆文龙在乳娘处证实后毅然放弃了金国的身份地位和荣华富贵,回归大宋,加入岳家军。

岳飞死后,岳家军解散,陆文龙回到潞安州。直到岳雷扫北,在关铃的邀请下,陆文龙再度出山,参与北伐,枪挑连儿心善和完颜寿。

论辈分,陆登叱咤风云时,岳飞才二十来岁,不过那时候陆文龙才三岁。另一方面,陆文龙曾对关铃、狄雷口称“贤弟”,再加上金兀术义子这层关系,所以将他归为小字辈更合适。

岳云

在前半部分高宠战死,陆文龙加入之前,岳云是岳家军实打实的第一勇将,这点在与金弹子的对战中可见端倪。

老字辈中与岳飞伯仲之间的余化龙、何元庆分别以十余合和二十余合败阵,二流武将董先七八合战败。之后,岳飞派出寄予厚望的小将张宪,尽管张宪的枪法让金弹子颇为赞叹,但四十合之后依旧力不能支。

最后岳云因打碎免战牌,戴罪出战,与金弹子酣战四十合不分胜负,到了八十合才堪堪不敌。

可见,岳云比老子辈中岳飞档次的大将至少高出一个档次,同时由于力量上的优势实力也领先同档次的张宪。

曹宁

曹荣之子,使得枪有碗口粗细,书中称其比陆文龙更狠,这也使得不少朋友认为曹宁的实力超过陆文龙,甚至可以和高宠掰掰手腕。

实际上,曹宁的战绩一般,只是先后两日四十合战平了张宪和严成方,因此很多人认为所谓的比陆文龙更狠指的是心狠,毕竟曹宁连亲爹都敢杀。不过书中的陆文龙并没有心狠手辣的一面,所以比这个根本就没意义。结合书中人物对话中多次提到“狠”,都是实力更强之意,那么只能说明作者钱彩或许想要塑造一个比陆文龙更有实力的曹宁,可惜通过描写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铃

关铃是大刀关胜之子,十二岁时与十三岁的岳云相遇,尽管心中默认岳云的力量比自己大,但二人大战四十合直至天黑的结果却是不分胜负。

后期扫北时,关铃曾三十合战平使一百二十斤一对紫金锤的粘得力,还十余合击败了金兀术。参考岳飞面对金兀术七八十合才一招小胜,关铃和岳云一样,强过岳飞至少一个档次。

唯一不利的战绩是因力量上的悬殊差距,被山狮驼十来镋击退。不过整体来说算得上岳家军的中流砥柱。

按照《说岳》的设定,岳飞比两个师兄卢俊义、林冲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关铃明显高出岳飞一个档次,间接对比的结果就是关铃的实力远胜父亲关胜,除了天赋异禀,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毕竟关铃的刀法虽然是家传,但并非父亲亲传,而是由舅舅代传的。

张宪

金陵大帅张所之子,岳飞的女婿。首次出场救下施全,谈笑间数十枪杀得董先遮拦不住。

加入岳家军后,一直被岳飞视作高宠后的第一大将,直到岳云加入。面对金弹子尽管只抵挡了四十合,但主要是因为力量上的差距导致,其枪法得到了对手的认可。另外,张宪还是金兀术最畏惧的岳家军三将之一(另外两个是高宠和岳云)。

严成方

这个人物需要说一说,因为很多朋友只听过通过《说岳》改编的评书《岳飞传》,没看过《说岳》原著,而《岳飞传》因为对征讨杨幺一笔带过,所以严成方这个人物被删除了,八大锤也新增了原创人物傅天亮,主角岳云则从原著中的银锤变成了金锤。

在《说岳》的八大锤中,严成方其实才是金锤,他的父亲是杨幺麾下的西圣侯严奇,与东圣侯王佐齐名,同时相交莫逆。王佐因杨幺的种种作为和岳飞的恩待礼遇,最终心向岳飞,决定为岳家军做卧底,于是找到了好朋友严奇。严奇非常支持王佐,但是儿子严成方却提出了反对意见。

这倒不是严成方有多高明的见解,而是完全因为同样年幼使锤的岳云名声太大,心中不服,于是提出与岳云比武,若是败了则甘愿归顺岳家军。二人激战了八十合,最终岳云以“流星赶月”一招小胜,严成方心悦诚服之下归顺,并与岳云结为兄弟。

之后的大战中,严成方曾战平过陆文龙和曹宁,称得上岳家军的中坚力量。不过后期扫北时表现疲软,被连儿心善三四十合击败。

韩彦直

韩彦直是韩世忠次子,由于身处韩家军,所以戏份相对较少,比较出色的斗将战绩也不过杀了粘罕。粘罕就是一个战五渣,尚且挡不住牛皋数合,所以尽管他的地位很高,但是没什么说服力。

之所以韩彦直给人的感觉很强,是因为他在和岳云互送时玩得兴起,俩人在金营中踹来踹去,到最后金兵见了二人就自动闪出一条路,按照这一表现看,韩彦直的武艺感觉上和岳云应该属于同一档次。

狄雷

狄雷出场不算晚,是岳家军八大锤中的铁锤,逗比属性十足的一个人物。

作为平西王狄青之后,狄雷力量不俗,也粗通武艺,却混得去要饭。后来奉命去两军阵投奔岳飞,又错把岳飞当成金将,劈头盖脸就是一锤,让岳飞都感觉沉重。在得知打错了人后,这个愣头青居然回马就跑,直到八大锤大闹朱仙镇才敢露面。

原本狄雷给人的感觉实力尚可,但是在岳雷扫北时,与余化龙之子余雷联手面对完颜寿尚且不敢恋战,让人感觉曾经的莽撞少年一去不复返,而少了那份冲劲,实力也大打折扣。

之所以将狄雷算作小字辈,是因为在围攻粘得力时,陆文龙曾对他口称“贤弟”。


除了上述九将,岳云的结拜兄弟黑蛮龙也有不下于岳云的实力。黑蛮龙和舅舅李述甫虽然心向大宋,不过更多的还是李述甫与岳飞,黑蛮龙与岳云的私交,他们本是化外之人,并非大宋子民。从黑蛮龙得知岳飞、岳云被害,兴兵杀奔临安看,黑蛮龙认可的是岳云,而不是大宋,所以没有将他算在内。

此外,在后期岳雷扫北时,二代子弟大批量登场,但包括岳雷在内,他们要么没展现过实力,要么就是实力平平或者实力不明,再加上人数众多更像是凑数的,所以就不一一而论了。

《说岳》如果评选武艺最高的二十四名将,该如何排名

《说岳》不同于《说唐》,书中并没有明确的武力排名,所以我们只能通过战绩来对比出武艺最高的二十四大将排序的先后。

顶级——三大神将

一 高宠(110)

出场时冒充强盗献艺,数枪杀得郑怀浑身是汗,一人面对郑怀、张奎、牛皋二十合令三人遮拦不住。

之后在牛头山一枪击败金兀术,杀入金阵连挑四五个杂鱼后,枪挑十一辆铁滑车不费吹灰之力,可惜因战马不利被掀翻,导致被铁滑车碾压而死。

二、三 杨继周与山狮驼(106、105)

杨继周曾一人轻松击败王彪和董耀宗联手,这份战绩比高宠独战郑怀和张奎稍微逊色一些。不过与山狮驼大战过百合不分胜负,二次交战还以回马戟取胜,可见实力之强悍。

山狮驼曾十来镋就打退关铃,这份战绩极其耀眼,即便对比高宠一枪胜金兀术也不遑多让。

超一流——金国三强

四 粘得力(100)

书中少打多最佳记录保持者,先是一对四取胜,之后一对十依旧胜出,可惜死于陆文龙等五将的围攻之下。

五 完颜金弹子(100)

前期boss级大将,第一天,八九合胜董先,十余合胜余化龙,二十合胜何元庆。第二天,四十合胜张宪。第三天八十合打得岳云渐渐遮拦不住,结果因为误将牛皋的喊话当成金兀术,回头去看,导致被岳云趁机打死。

六 连儿心善(99)

与山狮驼一起出场,三四十合就击败了严成方,不过抵不住严成方与王彪、董耀宗联手。最后因山狮驼战死而心慌,被陆文龙趁机刺死。

承上启下三大将

七 陆文龙(98)

车轮战五员宋将岳云、张宪、严成方、何元庆、余化龙每人三十合不分胜负。其实单论这份战绩,跟上述三人对比有明显差距,特别是三十合连余化龙、何元庆的拿不下。

不过后期四五十合斩杀打得狄雷和余雷联手都不敢恋战的完颜寿,足以证明其实力,所以只有两个可能,一是后期进步,二是武艺特点比较沉稳,立足不败再寻找胜机。

八 岳云(97)

岳云打强者不弱,打弱者不强,通过战绩可以看出强过关铃和严成方,但上限不超过陆文龙,不然岳飞也不用挂出免战牌了。

可惜的是死的太早,不然后期不可限量。

九 黑蛮龙(97)

唯一真正可以与岳云旗鼓相当的对手,两者几乎没有差距,大战超过百合平手,结为兄弟。后期起兵为岳飞父子报仇,被岳夫人书信劝退。

一流——大宋五小龙

十 曹宁(96)

因为一句“比陆文龙更狠”而被高估,其战绩不过是连续多日分别四十合平严成方和张宪,明显不如金弹子、连儿心善等人,也比不上陆文龙车轮战的含金量。

十一 关铃(96)

少年时与岳云大战四十合直至天黑不分胜负,但是承认力量不如岳云,曾十余合战胜金兀术,明显强于岳飞同等级大将。

遗憾的是被山狮驼十来镋击退,拉低了水平线。

十二 张宪(95)

分别战平过陆文龙和曹宁,突袭伤过金兀术,轻松击败二流武将董先。面对金弹子表现不如岳云,不过枪法还是让金弹子惊叹,猜测应该是力量上存在劣势。

十三 严成方(94)

年轻时因为不服岳云,二人大战八十合,败在岳云流星赶月之下。之后战平过陆文龙和曹宁。比较可惜的是属于大气早成,后期扫北表现不佳,间接拉低了岳云。

十四 韩彦直(93)

韩彦直不太好判断,因为属于韩家军,所以笔墨较少,但是从踹营及与岳云结拜看,二人相差不会太大。

准一流——老字辈十虎

十五 岳飞(90)

老字辈第一人,从结果看没败过,这也与没和顶级大将交过手有关,他和岳云的作用很像,属于两代人的标杆,只不过小字辈明显比老字辈武艺高一个档次。

十六 伍尚志(90)

与黑蛮龙很像,伍尚志对战岳飞超过百合,且完全平手,实力可以看做完全等同。

十七 何元庆(89)

何元庆与岳飞同样两次大战不分胜负,属于完全平手,有人说是为了用计降服,岳飞放水,这挺可笑,直接击败不香吗?

何元庆与关铃作用相似,败给金弹子表现出老字辈明显不如小字辈,拉低了岳飞。

十八 杨再兴(89)

与岳飞大战三天不分胜负,后来被祖宗出卖,托梦岳飞教授了杀手锏,从而破了杨再兴的杨家枪。

杨再兴的表现并不多,不久后乱箭穿身,很奇怪被很多人抬到全书前三的高度,要知道历史是历史,小说是小说。

杨再兴最吃亏的地方就是作者把历史战绩放到了小说里,“百人斩”这样的成就在高于生活的文学作品中实在不值得一提。

十九 余化龙(89)

余化龙其实也与岳飞武艺相当,二人大战不分胜负,想以擅长的金镖打岳飞,反而被岳飞接镖反打。

作用与严成方类似,对阵金弹子几乎被碾压,从而拉低了岳飞。

二十 郑怀(89)

身高过丈,使一条大棍,四五合就生擒了牛皋。要知道杨再兴都用了十四五合才将牛皋击败。有人说这是站了步战的便宜,或许吧。

二十一 张奎(89)

与郑怀激战几十合完全平手。感觉上他俩的出场就是为了衬托高宠,后面可能是因为高宠死的早,出于对二人的保护,所以郑怀和张奎的笔墨很少。

二十二 完颜寿(88)

二十合杀欧阳从善,令狄雷和余雷联手不敢恋战,硬挡了陆文龙四五十合,实在支撑不住,回马败走,又被自己人坑,导致被陆文龙赶上一枪刺死。

二十三 罗延庆(87)

罗延庆几乎没有表现,只不过与杨再兴齐名,又敢与其叫板,加上是罗成的后人,所以能够进入最终大名单。

二十四 金兀术(87)

很多人看低金兀术,其实金兀术很强,与岳飞大战七八十合才堪堪不敌。同时金兀术是典型的一着被蛇咬,凡是击败他的,无论是不是公平斗将,他都比较怵,唯独不怕岳飞,这也可以说明两人差距不大。


综上所述,我心中的《说岳》二十四名将依次为:

  1. 高宠
  2. 杨继周
  3. 山狮驼
  4. 粘得力
  5. 金弹子
  6. 连儿心善
  7. 陆文龙
  8. 岳云
  9. 黑蛮龙
  10. 曹宁
  11. 关铃
  12. 张宪
  13. 严成方
  14. 韩彦直
  15. 岳飞
  16. 伍尚志
  17. 何元庆
  18. 杨再兴
  19. 余化龙
  20. 郑怀
  21. 张奎
  22. 完颜寿
  23. 罗延庆
  24. 金兀术

当然了,每个人心中的标准不同,所以武评这种事,向来是见仁见智,欢迎批评指正,共同分析研究,不喜勿怪。

《说岳全传》有没有夸大岳飞的军事才干

岳飞……我国南宋的“民族英雄”。
(岳飞:
1103~1142)

岳飞:字、鹏举。“精忠报国”之人、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南宋四大名将之一。
那么、弘扬民族英雄、文艺作品出现过许多不同版本的《岳飞传》、《岳飞全传》有小说、有戏剧、有平书。
文艺作品首先不是纪实性历史文献资料、文艺作品允许在基本历史事实基础上、为了烘托气氛可以夸大一些成分。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就是人、人不是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我们后来人、只需要记住:“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岳飞、屈原、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诸葛亮“出师表”这些赋予正能量的传统历史人物的爱国情怀、文艺作品里的夸大成分可以忽略不计……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如果给《说岳全传》搞个排名,你认为该怎么排

说岳中高手如云,而且从年龄上出现了两个阵营,一个是是岳飞一代,一个是岳云一代。如果综合起来从武力上给这些人排个名次,大概应该这样排:

第一名,高宠。轻松戏耍牛皋郑怀张奎三人,连挑十一辆铁华车,四枪解决四个金邦元帅,高宠武力第一实至名归。

第二名,杨继周,山狮驼。山狮驼十几镗打败齐名岳云的关铃,杨继周三百合战平山狮驼,后回马戟杀之,二人可视为平手。

三,粘得力,手中一对重120斤的紫金锤。

四,金弹子,四十合败张宪,二十合败何元庆,十几合败余化龙,八十合令岳云力怯。

五,陆文龙,一对六沉双枪,车轮大战以岳云为首宋营五大高手依然占上风。

六,连心儿善。

七,岳云,岳云手中一对八十斤攉鼓瓮金锤,一百合战平严成方,八十合不敌金弹子。

八,关铃,张宪,严成方,韩彦直,狄雷,黑蛮龙。基本齐名岳云的少年一代高手,基本都能打平岳云,但战绩不如岳云。

八,岳飞,杨再兴,何元庆,余化龙,伍尚志,罗严庆,金兀术

九,董先,郑怀,张奎。这三人能轻松战胜牛皋施全这些人,但与岳飞这个级别的人比稍有不如。

十,牛皋,王贵,张显,汤怀,施全,吉青,赵云,梁兴,周青,张保,王横。

(曹宁武力争议比较大,书中也只是说其比陆文龙更“狠“,但这”狠“不一定代表武力高。有人凭其一个“狠”认为其在陆文龙之上,这不合适!从他一枪刺死其父曹荣看,确实够”狠“,不但狠而且心狠手辣!。曹宁真实战绩也仅为三十合战平严成方。为免争议不排此人。)

我是东岳巍巍汶水幽幽,欢迎评论关注!

广大中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在短期内猛突破、猛提升是不可以的吗

可以的。只要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练习方向就可以。

中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只要坚持在正确的方向上做练习就可以迅速提升中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什么是正确的方向?

广大中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之所以有很多人头痛,是因为他们没有搞明白写作的本质。写作要训练就是要写,可是平常都不写作文,到考试的时候、到写作文的时候才写,一个月能写几次。

三天不练习,手就生了,写作这么重要的事情,不坚持天天写,当然不会有很大的提升。所以写作文一定要坚持天天写。

中小学生写作文,还要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技巧不是写出多好的作品,写出多美的语言,而是写,不断地写,持续地写,不停地写。这个能力太重要了,很多写作文的学生一直在抠脑袋,可是就是不动笔来写,因为害怕写错了,所以不敢写,就更加不可能一直写下去了。

如果平常要求学生写作文就不管作文写得如何,只要求在短时间内快速把作文写出来,不停地把作文写出来。这样,对他们的帮助就非常大了。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好作文是通过修改改出来的,不是一下子写出来的,所以要引导中小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不要有顾虑,大胆写,一鼓作气地写。下来再修改成一篇不错的作文,不要追求完美一下写出不想改的作文。甚至老师都可以引导学生写不需要修改的作文,多练习,练习个十天半月写作文就非常容易了。

人就是要坚持在正确的方向上,做正确的事情,才会有迅猛地提升,否则就是看不到什么提升。这也是很多人说的假传十年功,真传一句话。正确的方法一做就有效,不需要等多久。

我是童教雷老师,为大家分享正确的写作方法。

《说岳全传》中,岳雷的领军作战才能比岳飞如何

在《说岳全传》中,岳雷是被作为后几章的主角而塑造的,不过塑造岳雷这个人算不上成功。过去打仗全靠武艺超群,而岳雷基本上没有什么表现。而前期的岳飞,最起码也有不少斗将的战绩,如,元帅府岳鹏谈兵,教军场枪挑小梁王,刺精忠岳母训子,胡先奉令探功绩,岳飞设计败金兵。大战爱华山。等等。而岳飞从小就拜周侗为师,练就一身本领。也有很多人说岳雷是统帅型的,强在带兵,但仔细阅读原著,而扫北的成功和他这个元帅基本关系不大。岳雷没有谋略,没有妙策,全靠诸葛锦和手下一帮斗将。岳雷笔墨虽多,但没展现出什么超强武功,所以给人感觉未必比弟弟岳霆强,甚至还不如岳霆,也就更谈不上比他父亲岳飞了!

这是我的个人认为,有待朋友们商讨!

《说岳全传》中感觉陆文龙虎头蛇尾,出场很厉害,后来基本没有光芒了,为什么

有这样的感觉,其实是说岳剧情造成的,仔细阅读就会发现,陆文龙不仅不是虎头蛇尾,反而在岳雷扫北中更为出彩。

震撼登场

陆文龙本是登州小诸葛陆登的儿子,陆登自刎时陆文龙尚在襁褓。金兀术虽是异族仇敌,但极其尊敬忠臣良将,他感念陆登忠勇,于是收陆文龙为义子,带回金国抚养。

转眼一十六年,陆文龙武艺大成,被称作金邦第一将。得知父王金兀术屡屡在岳家军手下吃瘪,遂来到两军阵助战。

第一日初登场,连杀呼天宝、呼天庆,小试牛刀。次日再战,岳飞知其骁勇,特派手下四员大将岳云、严成方、张宪、何元庆,以车轮战法轮战陆文龙。陆文龙两条枪,势如游龙,与每将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负。

第三日,四将又加上余化龙,五员将轮流上场依然胜不了陆文龙,最后一拥而上,双方混战。岳飞无计可施,挂出免战牌。

后来得知陆文龙乃陆登遗孤,王佐不惜断臂进入金营,将真相告知。陆文龙虽年幼,却深明大义,毅然放弃了金国小王子的身份,重回大宋,加入岳家军。

剧情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陆文龙没有登场的机会。

岳飞率领岳家军连战连捷,大有直捣黄龙的架势。引起了昏君赵构和奸臣秦桧的恐慌,赵构连发十几道金牌召回岳飞。可惜多年成果最终在昏君、奸臣和金国的共同努力下毁于一旦。

最终岳飞、岳云父子和大将张宪在风波亭遇害。岳家军众将群情激奋,率兵起义,打算为岳飞报仇。可惜,岳飞有近乎疯魔的忠心,先是不许王横反抗,导致马后王横被乱刀砍死;又在马前张保探监自尽时,抚掌大笑。

死前不许坏忠名,即便死后显圣也是如此。众兄弟在为岳飞报仇的路上途径大河,岳飞显圣,举手间巨浪滔天,船再不得进。众人大哭不止,余化龙悲愤交加当场自刎身亡,何元庆见余化龙身死,心胆俱裂,用铁锤打碎了自己的头颅,自杀而死。

陆文龙作为小字辈将领,与其他人一样各奔东西,不再为宋室效力。在岳飞平反前很长一段时间,剧情都主要集中在奸臣对岳飞全家的迫害上,直到岳雷扫北之前,基本再无两军交战的情节。

所以刚刚闪光的陆文龙很快埋没了,直到岳家平反,岳雷扫北,陆文龙才再度登场。

王者归来

岳雷奉旨扫北,夕日老将们拖家带口赶来助战,陆文龙与关铃、严成方、樊成、狄雷结伴赶赴前线。

金军噩梦级大将粘得力先胜四小将,又败十小将联手,在追杀牛皋的途中,正遇陆文龙一行。先是关铃舞动青龙偃月刀与之大战三十回合,狄雷舞锤助战,十余合过后陆文龙三将见战不倒粘得力,一拥而上,陆文龙一枪刺瞎了粘得力骆驼的眼睛,严成方打碎骆驼头,粘得力落马,被樊成一枪刺死。

预热结束后,宋军又迎来两大金国神将,山狮驼和连儿心善。山狮驼十几镗就击退关铃,连儿心善二三十合战败严成方。之后,杨再兴之子杨继周用回马戟杀死山狮驼,与陆文龙战了二三十合的连儿心善心怯,被陆文龙一枪刺死。

从斩杀连儿心善来看,陆文龙不仅没有失去光环,反而更加成熟老道,此次回归堪称王者归来。


最后,我想说明一点,以上种种都是以《说岳全传》为蓝本,无关历史。因为历史,本就没有陆文龙。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