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他为什么后期要改名,有什么寓意?_朱元璋_原名_元朝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朱元璋 朱元璋 原名 元朝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朱元璋可谓是典型的草根皇帝,从放牛娃到乞丐最后成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关于朱元璋有说不完的有趣故事,今天咱就先说说朱元璋原名,他为什么改名字的故事。

朱元璋原名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为什么会有这个名字?元朝是蒙古族在中原建立的一个国家,管理粗糙,文化贫乏,限制了老百姓的命名。“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而以行第及父母年龄合计为名”。也就是说在元朝,无官无职的老百姓,是不允许被正式命名的,他只能用他的排行或他父母的年龄作为他的名字。

比如朱元璋祖父叫朱初一,父亲叫朱五四。朱元璋有四个兄弟,八个堂兄弟,朱元璋排名老八。朱元璋大哥叫朱重四, 二哥叫朱重六,三哥叫朱重七,朱元璋排名第八,于是有了朱重八这个名字。

后来濠州发生了旱灾,次年又发生了蝗灾。半个月之内,朱重八的父亲、大哥和母亲相继去世。只剩下朱重八和二哥,家里没有钱买棺材,甚至没有一块土地埋葬他们的亲人。善良的邻居给了他们一块墓地,两兄弟找了些破布把父母葬在了刘家的土地上。为了生存,朱重八和他的二哥、大嫂及侄子被迫分居并逃亡。

朱元璋原名

无奈之下,朱重八投奔了皇觉寺的和尚高彬,剃度为和尚。不久当地闹饥荒,方丈只好派僧人四处化缘。就这样,只有17岁的朱重八不得不离开寺庙,沿街乞讨。

朱重八边走边乞求,他从濠州往南到合肥,然后向西到河南,他向北到汝州等地,向东到鹿邑和亳州,并于1348年回到皇觉寺。这三年间,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这时,定远土豪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起义,数万人响应,郭子兴聚在一起,成为当地白莲教的领袖。叛军占领濠州后,郭子兴自称为元帅。随后,郭子兴一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朱元璋原名

朱重八收到了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邀请他加入郭子兴的起义军。两个月后,表现出色的朱重八,被提升为亲兵九夫长。官再小也是官,名字需要改,毕竟朱重八不好听,朱重八想了想,决定改名为朱元璋。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改为朱元璋,表达了愿作为诛(朱)灭元朝的璋器(璋,古代的一种玉器)的愿望。还表达了他用利器“灭元”的决心。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