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加步枪是什么意思(中国近代落后的根源是什么)_战争_户口_小米

本文目录

  • 中国近代落后的根源是什么
  • 俄乌战争和海湾战争有什么区别
  • 粮农是什么户口粮农有什么意思
  • 如果真的遇上打仗,家里囤什么最好
  • 山西黄小米和陕北小米有什么区别
  • 解放军用的小米加步枪是什么枪呢
  • 人要是不吃饭就能活着,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

中国近代落后的根源是什么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制度问题。近代中国,沿续的是几千年的封建帝王专制制度,皇帝至高无上,以天下奉一人,皇帝及其皇族以个人家族利益,凌架于国家利益之上,凡不利于专制统治者的,一律禁止。而科技进步,一定会动摇专制统治的,故满清王朝千方百计阻挠科技进步,实行愚民统治政策。门关锁国,禁止外来科技与进步,而且,愚顽不化,一意孤行,原因皆在于此。

俄乌战争和海湾战争有什么区别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海湾战争形态。海湾战争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领导的联军,帮助科威特恢复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军事行动主要有三个:沙漠盾牌行动、沙漠风暴行动和海上拦截行动。在实战中美国使用了大量高科技武器,釆用压倒性优势,以较小的代价,迅速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是二战后美国唯一一次非侵略战争。

再来看一看俄乌战争形态。乌克兰与俄罗斯是兄弟民族和近邻,本应友好相处,合作共赢。可乌克兰的一些政客,为了达到上台掌权的目的,一味迎合和投靠西方,处处与俄罗斯作对。近年来更是准备加入北约反俄阵线,将俄罗斯逼到了墙角,在俄罗斯无路可退的情况下,终于展开了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俄罗斯的目标,并不是想占领乌克兰领土,也不是想更迭乌克兰政权,只是为了消灭乌克兰的纳粹分子,使乌克兰保持中立不反俄就行了。由于各种因素制约,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非常节制,西方国家利用这个弱点,不断拱火加油,明里暗里对乌克兰进行武器情报和资金支持,致使战争长久化。

由此看岀这两场战争的区别:海湾战争是以压倒性优势的闪击战,俄乌战争是有节制的拖延战。从中可以体会到,战争是残酷无情的,你死我活。真理永远在大炮射程之内,下手必须稳准狠,不能瞻前顾后,一定要勇往直前,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伤害。

我们中国人热爱和平,不希望战争。我们从来不惹事也不怕事,但如果有一天某些国家硬是要强加我们一场战争,我们决不会心慈手软。我们要认真总结和吸取俄乌战争的经验教训,采用海湾战争形态,利用我们的高科技武器和优势兵力,万炮齐鸣,雷霆万钧,弹雨倾泻,横扫千军。

粮农是什么户口粮农有什么意思

我就是一个粮农。

当年,农村小孩最大的梦想是将自己的农村户口转成城市户口。

因为户口是一个农村人和城里人之间最大的鸿沟。

农村人,特别羡慕那些有着城镇户口的人。那是所谓的“公家人”。

记得初中的时候,因为城镇户口的学生,中考可以加分,老师统计户口性质的时候,我们班上有个女孩子,总是把手举得很高很高,满脸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因为她是我们班上唯一一个有着城镇户口的人。

她的身后,是我们其他农村小孩的失落感和自卑感。

那一刻,我记忆犹新。

那时,能够改变户口性质的途径只有两条:读书和花钱购买。

我依然记得那时一个城镇户口的价格是一万多块,还得找人找关系,那是一九九五年以前,这是一笔我们绝大多数普通农村家庭很难承受的巨款。

那时,户口是一笔生意,或许也是一笔财政收入,犹如今天的土地。

我们穷人家的小孩,唯一的处路,就是读书。

那时我们班上几个成绩好的,很多都选择了中专。那时的中专学校,可以转户口,可以实现很多父母的夙愿。

我选择了报考高中,那时的我只想着读书考大学。因为我喜欢读书,那时的自己也很倔强。

后来,户口如愿以偿地变成了城镇户口,依然记得父母拿着入学通知书,去办理户口时的那份骄傲,那份逢人就说的沾沾自喜。

毕业之后,因为我们那届开始并轨,国家没有了工作分配,毕业相当于失业,户口打回原籍。

从那里来,还会回到那里去。

万物,或许皆是如此。

户口,回到了我们县城的人才管理中心,变成了一个城镇集体户口,一个不伦不类的形式。

肯定不是农村人,也未必就是城市人。

在外打工多年,再也没有关心过自己的户口问题,父母当年的那份沾沾自喜早已灰飞烟灭。

当结婚到妻子怀孕的那段时间,开始焦急起来,因为即将面临小孩户口的焦虑。

赶紧回到我们县城,想方设法找人把自己的户口迁回到了那个生我养我的小山村。

这回,真的是彻底地回到了原点。

那里来,终会回到那里去。

万物好轮回。

等我拿到户口本的时候,我看到我的户籍属性定为“粮农”。

就是只有一个户籍,没有耕地,没有宅基地,本质上意味着,我其实并不再是一个纯正的农村人。

将来重新丈量土地时,或许会有机会分给土地。

将来小山村拆迁时,或许会有机会获得红利。

可是,那是一个远离市区很远很远的小山村,这些恐怕真的只是一个机会而已,遥遥无期的机会。

不过,机会,有总比没有好。

历史就是如此的简单,一次次的轮回。

农村,城镇,城镇,农村。

刚好画上了一个圈。

圈里满含自己曾有的努力和父母的骄傲。

只是回头再看,在这个户口的问题上,自己什么都没有得到,看似一场闹剧而已。

甚至还不如之前的那个结果。

人生,或许就是如此的诡异,捉摸不定。

如果真的遇上打仗,家里囤什么最好

带真金白银只会死得更快,带10公斤白糖就是一道“免死金牌”,在战争时期10公斤黄金换不来10公斤白糖

一旦发生战争,第一时间应该要带的六样东西,对生命安全会有帮助

枪炮之下,没有真正的赢家,一旦战争爆发,首先糟糕的是我们老百姓,为了在战争中安全度过,首先是听从国家安排,然后是带这几种必要的生活物品,这才是在战争中必备物资。

家伙不要被影视作品给误导了,很多影视剧里的人物逃难时,选择收拾金银细软和贵重物品,一旦战争爆发宁愿带10公斤白糖,都不要带这些真金白银。

在战争来临之际,战争爆发前有什么征兆

1、一旦暴风雨来临之际,都有前兆,自古战争不能师出无名,各国的战争也是如此,首先国际上出现异常舆论,为了获得更多支持,得到国际社会和国民的支持,必须化身正义的使者,替天行道,才能得到其他盟友的支持。

为了发动战争,两个国家摩擦不断,只为找到合适的借口,酝酿更大的阴谋。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就是日本找了一个莫须有的理由,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开启了中国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2、出现频繁的军事演习。

军事演习。军演作为现代国家展示力量威慑其它国家的重要军事活动,更是现代战争爆发的主要契机之一。如今不少有战略野心的国家都会借助军演的幌子在战略目标门前晃悠,其军事意图十分明显

为了在一触即发的战争中处于上风, 频繁的军事调动是在所难免的,各种沿海的军事演习更是层出不穷,他们一是为了磨合军队,使军队配合更加默契,二是为了展现实力,对别国进行军事威慑,所以,如果一个国家突然开始进行频繁的军事演习,那么战争就很有可能一触即发了。

3、物资奇缺,物价飞涨

物资囤积。一场战争除了前线士兵的战斗力会影响战争的胜负,后勤物资也同样会影响。

战争的前奏,会导致国家人民囤积必要的生活物资,导致物资奇缺,物价飞升,金融危机。事实上,金融危机不仅是战争的征兆,它还是社会动乱、新制度建立等等各种大型社会现象的征兆

大战在即,山雨欲来风满楼,从生活当中的蛛丝马迹让我们做出自己的初步判断,准备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资,以备不时之需。关键时刻能保住一家人的性命

一旦战争来临,这几种生活物资是首当其冲的

一、白糖

白糖是战争时期最为必备的生活物资之一,它不仅仅能给我们提供身体必须的能量和热量,关键时刻还能消毒杀菌,甚至可以作为战争 TNT炸药的重要材料。

糖块成为战场补充能量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能补充人体大量的热量,糖块能量高,易于携带,保质期长等优点,糖块成为战场必备的紧俏战略物资。

二战时期,美军为了补充战士消耗巨大的能量,战区司令向美国提出了用300万瓶可口可乐用于在残酷的战场上代替酒精饮料。这种甜甜的饮料既不会让士兵喝醉,同时使士兵得到了很好的放松。

白糖也具备消毒功效,把白糖涂抹在伤口处,不仅能杀死细菌,还可以防止伤口流血,另外,白糖水还具备防止腹泻、脱水的功能,在缺医少药的年代,白糖的地位举足轻重。

加热后形成糖浆,然后就可以用来生产酒精 ,酒精首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燃料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入酒精的燃料汽油品质优良,对于处在战争状态的国家是稀缺的战略物资

在战争时期白糖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在战争时期10公斤黄金有可能都换不来10公斤白糖,白糖能和盘尼西林、医疗器械、武器弹药并驾齐驱作为重担的战略物资,大家伙知道白糖的重要性了吧。

二、食盐

食用盐是我们生活必须品,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人体缺失钠离子,人体就会出现浮肿和低钠现象,携带盐可以增强体力,当然如果带了咸菜也可以替代盐。

如果你长期不吃盐的话,很容易患上低钠血症,这种病就是不吃盐所导致的,身体酸软无力,身体的抵抗力开始下降,视力也开始模糊,特别是到了夜晚,容易得夜盲症,什么都看不见,而且身体会很容易出现水肿现象。

在各大影视作品中,面对日本的层层封锁,食盐异常的匮乏,食盐大战频频上映,为了争夺食盐,更多的战士倒在血泊里。食盐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吧。

三、药品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然而在战争之时,去医院是非常不方便的,急救包就是救命的良药。

战场急救包是必不可少的,战争到来,疾病肆虐,瘟疫爆发都有可能,自己也避免不了磕磕碰碰,在必要的时候自己还可以战场自救,进行消毒和包扎。

消炎药是必不可少的了,战争时期这可比黄金贵多了,有价无市。面对枪伤炮伤消炎药就是救命的良药。

止血药、速效救心丸、抗生素系列,绷带止血带,急性肠胃炎治疗,抗疟疾药品、明矾,棉签,外用消毒剂……这些药是多多益善的。

这些急救包一定要带好,它会大大超过我们使用水和食物的重要性。

四、准备足够的粮食

民以食为天,不管是和平时期还是动荡时期,粮食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战斗一旦爆发,粮食会极度缺乏,有钱也买不到一颗粮食,粮荒局面就会上演。

我们首先要带的就是高热量压缩食物,比如牛肉罐头、压缩饼干,这东西体积小,便于携带,条件允许的话带更多的粮食,毕竟一个人携带的东西有限。

如果是大量的压缩食品就更好了,虽然营养会欠缺但是能够保存更长时间,并且比粮食还轻,好携带,顶饿的时间久,几乎一块压缩饼干能顶一天。

五、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不能缺失水份,一旦战争来临,想要找到干净的水源恐是难上加难。

只能携带一定量的淡水,维持生活所需,一旦人体缺少水份,短短七天就会让人香消玉散

六、防身工具

野外求生必备利器_开山刀,它不仅仅能作为我们的防身工具,同时还能野外求生使用,在野外可以防止野兽袭击,还可以制作工具,捕鱼,抓鸟,野外生存必备。

七,火种和哨子

毕竟战争时期混乱,任何情况都会发生,火种不仅能给我们照明,还可以取暖,防止野兽袭击,煮东西吃,都需要点燃火源,所以点火的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携带。

随身携带口哨,它关键时刻能救我们性命,哨音可以传递很远,可以引来援军的注意,从而让我们得到获救,哨子可以作为我们被救的必备利器。

战争爆发,作为老百姓保护好自己是首当其冲,这些物质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须品,关键时刻这比真金白银好用多了。

战争来临,千万别再带哪些金条、大量现金,这些只会给我们带来无妄之灾,甚至遭人哄抢一空,有可能还会失去生命。

如果发生战争,哪里最安全呢?

1、地铁站

战争来临之际,地铁站就是最好的防空洞,地铁站深度几米甚至十几米深,坚固程度可想而知,可以躲过敌人飞机的狂轰乱炸,10米之下,在修建的时候做好抗震、抗压等方面的处理,空间范围很大,在战争来临之际,我们尽快躲到地铁站内,能避免核弹爆炸带来的冲击。

2、防空洞

防空洞是国家的避难所,这里工事坚固可以躲过飞机的狂轰乱炸,同时还能储存大量的食物,让更多的老百姓躲过无妄之灾。

不过防空洞一般地处偏远的山区,离人流密集的大城市很远,这不是城市人民躲避的首选。

3、偏远的农村、山里

敌人一般发动战争在重要的繁华城市,逃离城市到偏远山村,可以躲避敌人飞机大炮的狂轰乱炸;同时在偏远的山村食物和水都会得到很好的保证。

4、银行保险柜

银行在城市中随处可见,由于银行的特殊性,国家一般在坚固程度上做了处理,尤其是地下金库。

日本银行职员躲在地下金库,距离原子弹爆炸中心仅有260米,幸运女神高仓亚纪子从死神逃过一劫,真是上演了幸运女神狂抽死神大嘴巴的事情

银行金库的坚硬程度可想而知,面对原子弹爆炸都毫发无损,是不是一个奇迹呢!

5、小区地下停车场

各大城市的停车场就是最好的避难所,它们都是按照国家的技术要求设计的防空洞,它们厚重的大铁门大家应该都见识过吧。地停车场就是城市居民最好的防空洞。

战争来临之前我们能给国家做点什么

一,听从国家安排,普通人不要到处乱跑,防止交通瘫痪

我们一定听从国家安排,不要四处乱窜,导致交通拥堵,无法把战略物资运往前线,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意识形态,我们一定不能给国家添乱。

二、积极配合组织做好动员稳定工作,稳定大后方

后方也是一个无形的战场,只要大后方不乱,给前方战士提供战备物资,我们一定能打胜这场正义之战。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一定要积极配合做好动员,安抚人心,不能从我能大后方自乱阵脚。

三、做好物资供应

农村为我们前线提供必备的生活物资,保证前线衣食无忧,城市工业保证国家战备物资的制造和运输,工业战争也是这场战争的制胜法宝

我们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必将御外敌国门之外

写在最后:

和平来之不易,希望我们永远能守护着这份和平,毕竟枪炮一响,没有真正的赢家,和平发展才是世界各国真正的王道,希望挑起战争的法西斯,能够幡然悔悟。

虽然战争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世界发展,但是,每一次战争爆发都会给世界带来很大的灾难,我们将失去我们家园,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所以,对于战争,各国都应该保持警惕,尽量避免战争,否则将面临很大的危机

能有今天幸福的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和平,他们才是我们国家的真正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岁月静好,只是他们通过我们负重前行。

山西黄小米和陕北小米有什么区别

山西省沁县特产小米,在清朝被康熙皇帝御赐“沁州黄”,以皇家贡米而久负盛名,是山西小米的代表,享有“天下米王”和“国米”之尊号。沁州黄小米色泽蜡黄,晶莹透亮,颗粒圆润,状如珍珠,民间谚语谓“金珠子”、“金珠不换沁州黄”。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陕西省的米脂县除了让当地人民骄傲的姜氏庄园外,就是当地的小米,色泽金黄,颗粒浑圆,晶莹透亮,质优味香。同样、“米脂米”也曾是贡米。当年八路军抗战时的“小米加步枪”中的小米 ,指的就是米脂的米。

解放军用的小米加步枪是什么枪呢

所谓小米加步枪,指的是简陋的后勤:小米。和一般的武器装备:步枪。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用简陋的后勤,和一般的武器装备,靠着两条腿,打败了日军,和国军。

一、简陋的后勤:小米

我们的后勤条件非常艰苦,但是因为勤俭节约,和执行官兵一致,所以虽然主食吃的是小米,但其实吃的,一直比国军要好。

1、红军时期。

1932年红军部队伙食费,每人每日大洋1角,或口粮1斤6两(旧秤1斤=16两),菜金3分钱;相当于每月3.9银圆伙食费。出差人员伙食费每人每日大洋2角,相当于每月6银元伙食费。

同时期蒋,虽然名义上能拿到6.7-10块钱一个月,但蒋伙食费包括在薪水里,所以从上到下都有意识的吃饭省钱,加上有意克扣,每个月在吃饭上往往只花一两块钱,吃的反而不如我们。

2、抗日时期。

抗战时期我们后勤一度相当困难,但是经过大生产运动,条件有所提高。1944年9月19日颁发的供给标准为:

(1) 口粮(每人每天):军队系统小米1斤8两(750克);政、民系统的干部小米1斤6两(687.5克);交通员、战士等小米1斤8两。

(2) 伙食(菜金,每人每月):大灶肉2斤,油15两(468.75克),盐1斤,菜45斤,炭45斤(烧木炭者加倍);小灶肉4斤,油1斤8两,盐2斤,菜45斤,炭75斤(烧木炭者加倍)。

相比之下,国军一般是每天两顿饭,一共九两米,菜压根没有,或者是吃点酱菜咸菜而已。仅讲这吃的,国军和我们比,就是天上地下了。

3、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中,我们的后勤条件大大改善了。不仅吃饭管饱管够,还有零花钱。一般士兵一月有津贴3到5元,连排长是5元到8元,团长以上为10元到15元不等。

资料显示,仅三大战役中,解放区出民工539万,出动牲畜1036300头,支援粮食95000万斤。尤其是在淮海战役期间,;筹集粮食9.6亿斤,运送到前线的粮食4.34亿斤。

由此可见,因为发动起来了人民群众,我的后勤系统,供给水平是在不断提高的。


二、一般的装备:步枪。

我们的装备,也是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的。

1、抗战初期。

这时候装备是非常差的。129师师部率三个团出征山西时,

9367人共有3412支步枪,724支马枪,平均2.3人一支枪。

步马枪弹43012发,平均每支步马枪有10发子弹;

539支驳壳枪,2872发驳壳枪弹,平均每枪5发子弹;

93支手枪,3支伯格曼冲锋枪,共有6051发子弹;

93挺轻机枪,27361发轻机枪弹,平均每挺有294发子弹;

29挺重机枪,23222发重机枪弹,平均每挺重机枪有800发子弹;

迫击炮6门,迫击炮弹67发。平均每门炮11发

此外,还有55把刺刀和204枚手榴弹。

由红军主力改编而成的八路军尚且如此,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而成的新四军,情况就更糟了。新四军成立时,全军编4个支队,总计10300人,3000余枪,其中绝大多数是磨损严重的老套筒和汉阳造,中正式很少。许多战士还拿着大刀和梭镖。

这时候说是小米加步枪,毫不夸张

2.抗战中期。

没有枪炮,敌人给我们造。到1938年底,八路军先后作战1500余次,消灭日伪军5万余人,缴获各种枪12000余支,自身也由改编时的4.5万人发展到15万余人。

1939年的黄土岭战斗中,八路军已能一次集中6个团,近200挺机枪、10余门迫击炮攻击日军。

1941年初,新四军第1师第1旅成立时,全旅5500人,装备有步枪2185支,轻机枪101挺,重机枪22挺,迫击炮6门,掷弹筒1个,驳壳枪300支,手枪50支。

3、抗战困难时期。

真正的小米加步枪,是从1941年开始的。百团大战把好不容易积攒的武器几乎消耗殆尽,日军又抽调主力,对我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展开了大规模扫荡。

这个时期,许多八路军战士仅有3、5发子弹,作战以反扫荡和小规模伏击为主。

这时候的战斗,往往是等日伪军接近到50米内,打出一排枪和扔出一排手榴弹后,立即发起白刃冲锋,在进入拼刺距离时,再对面前的敌人放一枪,直接就开始拼刺。

剩下的一发子弹,则作为保枪之用,非到万不得已,绝不能轻易使用的。

这就是俗称的“三枪八路”的由来了。这时候的八路军,真的是“背着小米袋,拿着三发子弹的步枪”在抗日,小米加步枪,实至名归!

4、解放战争时期。

但是在战斗中,我们通过缴获、自制、援助、接受日军投降武器等手段,大大发展起来了。到1946年6月,我们的实力统计如下:

总兵力133.5万人,步马枪53.3万支,轻机枪2.1万挺,重机枪2474挺,各种炮2211门。这时候,就远远不是小米加步枪了。

而后来,有了蒋这个运输大队长,我们的武器装备更是大大提高了。坦克重炮都有了。

  • 所以,所谓小米加步枪,是困难时期的客观条件,是告诉我们,要记住当年的艰难困苦,是不能随便调侃的。

人要是不吃饭就能活着,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

这个问题我简单地回答,人吃饭是为了生存。如果人不吃饭,不吃东西就设有人类了,社会也就不成立。

人不吃饭或者说不吃东西,人活着干啥?有什么快乐?起什么作用?虽说水是个好东西,却淡 而无味。人的舌头是会尝尽酸甜苦辣的,人生五味,并不是它的味道,而是从味道中得到的经历。

人为食而生,社会也是这样。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