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忠勇第一人黄盖究竟是不是零陵人历史上的黄盖应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黄盖的做法到底对不对_黄盖_东吴_诈降

本文目录

  • 三国忠勇第一人黄盖究竟是不是零陵人历史上的黄盖应怎样评价
  • 《三国演义》中,黄盖的做法到底对不对
  • 三国时期的黄忠跟黄盖俩人是什么关系
  • 黄盖的生平

三国忠勇第一人黄盖究竟是不是零陵人历史上的黄盖应怎样评价

黄盖祖籍荆州南阳郡(今河南南阳),随其祖父迁到荆州零陵郡居住,三国时期的零陵郡下辖8县和5个县级侯国,分别是:泉陵县、零陵县、营道县、泠道县、始安县、营浦县、洮阳县、湘乡县、重安侯国、都梁侯国、夫夷侯国、昭阳侯国、烝阳侯国。

零陵郡大概位置就是今天湖南中部、湖南西南部、广西的东北部,包括湖南的永州、邵阳、衡阳、湘潭、娄底等地区和广西的桂林地区。

零陵郡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黄盖就是零陵郡泉陵县人(今永州市零陵区人),而且为了纪念黄盖,今天湖南省的永州市零陵区还有一条路以黄盖的名字命名。

所以说,黄盖是零陵人。

黄盖自幼家境贫寒,喜欢读书和兵法,因为才能,被举为孝廉,之后升为公府,公府就是三分的官府。孙坚任长沙太守时,黄盖跟随孙坚,随孙坚逼死荆州刺史王睿,斩杀南阳太守张咨,斩华雄、退吕布、败董卓,并攻入旧都洛阳,孙坚37岁那年在被黄祖的暗箭射死后,黄盖跟随了孙坚的儿子孙策,追随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死后,又跟随孙权。

黄盖因为治军严历,素有威名,先后担任过江东九个县的县令或县长,黄盖治下的县城,大多平安稳定。而且黄盖在管理征服山越地区的县城时,特别有威信,令山越诚服。

黄盖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中,黄盖是丹杨都尉,周瑜和程普是左、右都督,孙刘联军与曹军在长江江面上的赤壁附近相遇时,曹军作战不利,退到江北的乌林扎营,而孙刘联军则在长江南岸的赤壁扎营。

这个时候,黄盖向周瑜献上诈降+火攻的破敌之策,具体战术是:黄盖向曹操诈降,约定时间,到了约定投降的那一天,黄盖亲自率领蒙冲战舰,船上放上干柴,浇上油,铺上布,接近曹军时点燃战舰,让战舰冲向曹营。

周瑜同意了黄盖的计策,因此开始实施,计划一直顺利,黄盖诈降时,战舰冲向曹军,点燃了曹军的营寨,并处扩散,曹军烧死、淹死的不计其数,大败而归。而在冲向曹军的时候,黄盖中了曹军的流矢,落入水中,被吴军救起,但士兵不认识黄盖,只是放到一边,后来黄盖看到了韩当,并喊了韩当的名字,韩当才看到黄盖,并亲自为黄盖疗伤,黄盖才救回一条命。

赤壁之战,黄盖是最大的功臣之一。此战过后,黄盖受封为武锋中郎将,十年后,黄盖担任武陵太守,分别以弱势兵力平定蛮夷和山贼的叛乱,因此功黄盖受封偏将军,之后在任内病逝。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黄盖:江表之虎臣。

黄盖一生追随孙氏父子三人,从未变心,这是黄盖的忠诚。

黄盖喜欢读书和兵法,因为才能被举为孝廉,这是黄盖的才能。

黄盖治军严历,有威信,这是黄盖的能力。

黄盖在赤壁之战提出诈降+火攻之计,这是黄盖的谋略。

黄盖守城以少胜多,这是黄盖的勇武。

如何评价黄盖?

黄盖是一个忠诚、有才能、有能力、有谋略的武将。

《三国演义》中,黄盖的做法到底对不对

黄盖老将军真了不起,佩服他这种奉献精神。

献计破曹

《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其中“火烧赤壁”的故事,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可谓妇孺皆知。人们都佩服周瑜有勇有谋,佩服诸葛亮能巧借东风,但往往忽略了献计又“献身”的老将军黄盖。

黄盖可以说是智勇双全的人物,在东吴和曹魏两军对峙于赤壁之时,他根据时局,提出了火攻战术,可见除了周瑜和诸葛亮能在手心上写出“火”字之外,还有黄盖能洞察战局形式,他又向周瑜提出用诈降的办法,最后实施了苦肉计。周瑜假意下令杖打五十,打得皮开肉绽,为了不让蒋干看出破绽,老人家被打得着实不轻。

我们知道有个歇后语:周瑜打黄盖 ————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是因为他心中有自己的国家,所以他承受能巨大的痛苦,甚至是不怕牺牲的危险。

赤壁大战之后,武陵发生蛮族叛乱,被他设计荡平;长沙益阳受到山贼侵犯,黄盖再次平定。

奉献精神

长路奉献给远方,玫瑰奉献给季节。总有一些人甘愿奉献,为了他人的幸福。比如这次新冠疫情的医务人员,明明知道有危险,他们也冲向疫区的中心。在困难面前,他们成了中流砥柱,很多英雄级人物被人们记住,还有更多的无名英雄,他们在默默地付出,就是为我们国家和人民的平安。

黄盖也好,抗疫英雄也好,还是军人也好,消防官兵也好,他们在付出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值不值得,他们心中有大局,他们听到自己在心在召唤。如果黄盖苦肉计失败、如果赤壁之战东吴输了,那他后悔吗?不会,他们就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他们的爱,会开出最美的花。

三国时期的黄忠跟黄盖俩人是什么关系

黄忠原为韩玄手下将,年近六旬依然与关羽连战300回合,不分胜负。关羽被黄忠的忠勇之气所感动,不忍下狠手,而太守韩玄则以黄忠战关羽不利要处斩忠,忠宁死也要效忠于韩玄,但为魏延所救,反复相劝,才投降于刘备。

到达刘备军中,一路杀敌勇猛,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封为蜀汉五虎大将之一。后又率军取汉中,定军山亲斩夏侯渊,为取汉中的第一功臣。

刘备为关羽报仇直入东吴地境,黄忠不顾年迈,请令担任先锋,但为吴将马忠偷袭射中,回营后不治而亡。

这是三国里最值得人尊重的一位赤胆忠心的老将。可以说做将才最应当有的样子:表里都可以黄忠为楷模。

黄盖是东吴国一员老将,除了与黄忠黄一个祖谱上的传人,都姓黄,其它没有关系。

最有名之“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可谓家喻户晓。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

孙权即位,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山越的一线,前后九县,所在悉平,迁丹杨都尉。黄盖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

赤壁之战时,黄盖前往曹营诈降,正是“周瑜打黄盖“这一招苦肉计,最终让曹操中了连环之计,并趁机以火攻大破曹操的军队,是赤壁之战主要功臣之一,以功拜武锋中郎将,他也因为此事迹而被后人广为传颂。

黄盖的生平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歇后语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之前的文中,我已经介绍过周瑜了,今天借这个问题,让我们了解一下黄盖。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当然了,谈到这个零陵,很多人会想到“零陵上将”刑道荣,以后有机会再和大家在悟空问答中交流,当然这个泉陵就是今天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黄盖是东汉末年名将,先后追随过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年轻时的黄盖生活艰难,但仍有壮志,虽然贫穷,仍常负薪警戒自己,又自习读书、学兵法,由此可见成功之人必须付出努力。

史书记载,黄盖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发生在公元208也就是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中,黄盖前往曹营诈降,并趁机以火攻大破曹操的军队,是赤壁之战主要功臣之一,这就是那句著名的歇后语的来历。凭借在赤壁之战中的战功,黄盖官拜武锋中郎将,他也因为此事迹而被后人广为传颂。

其实老当益壮是真实的形容黄盖晚年,在建安二十四年,东吴后方武陵发生蛮族叛乱,叛变的蛮族进攻城邑,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黄盖被调驻为武陵太守,可在这危急时刻,武陵郡中只有五百守军,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黄盖巧妙运用战术,大开城门引蛮兵入城,入了一半时,立即发动攻击,斩杀数百人,趁势收复所失的城邑,斩杀其领袖,放了投降者。仅用三个月的时间,黄盖就平定所有的乱事,当地的各部落的头目对他以礼相待。

此一战,黄盖在东吴名气大盛。不久,适逢长沙郡的益阳县也受到山贼的侵犯,黄盖再次平定,以此功劳,孙权升他为偏将军。黄盖最后病死于任内,由于其深的百姓爱戴,等到孙权登上帝位,追论他平生功绩,赐予他的儿子黄柄爵位为关内侯。

最后借陈寿一句话来总评黄盖,“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