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勤恳恳研究50年,4次申请院士被拒却被美国评上,最后怎样?如何评价当代著名画家陈逸飞的艺术成就_院士_艺术_陈逸飞

本文目录

  • 勤勤恳恳研究50年,4次申请院士被拒却被美国评上,最后怎样
  • 如何评价当代著名画家陈逸飞的艺术成就

勤勤恳恳研究50年,4次申请院士被拒却被美国评上,最后怎样

李爱珍,女,1936年生人,今年84岁。2003年,当选为亚洲太平洋材料科学院院士;2007年5月,李爱珍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是的,就这样一位从事半导体材料研究的资深前辈,连续申请四次院士竟然都以失败而告终。在李爱珍老师第四次申请院士的时候,被以年龄过大为理由而拒绝。

半导体行业,这一点大家都有目共睹。就在李爱珍一次又一次被拒绝之后,美国向她伸出了橄榄枝,于2007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具体来说,李爱珍老师在半导体行业的研究究竟有多牛呢?我们只需要看这一点便可,她是中国首个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女院士。

不仅如此,李爱珍老师在稀土、半导体材料和器件与应用研究等方面都有着非常不错的成就;而稀土和半导体,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无疑是珍宝存在的东西。

尤其是她研发出来的5至8微米波段半导体量子级联激光器,实现亚洲“零的突破”,因此成为第一位获得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称号的第一位女性中国科学家,也是唯一一位没有本国院士头衔的科学家。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李爱珍老师的科研成果真的很厉害,学术价值也非常的高,高到美国把第一次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称号给到一个中国女性科学家。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如此厉害的人物四次都没有被评上院士呢?

这里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下院士的评选机制:

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各学部增选名额分配,由院士大会常设机构确定,院士候选人通过两种途径获得推荐,不受理本人申请。

一是院士直接推荐候选人。每位院士推荐候选人不超过两名,获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荐为有效。

二是国内各有关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协所属一级学会,按组织系统推荐候选人。

然后各学部常务委员会组织院士对候选人进行评审和选举,坚持标准,遵循公正、客观的原则,对候选人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

选举实行差额无记名投票,差额比例为40%。获得赞同票不少于投票人数的2/3的候选人,根据得票数依次当选,满额为止。

对于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在国际上具有很高学术地位的外国籍学者或专家,可被推荐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院士的评选标准其实还是有比较强的主观意识在其中的。而且院士评选一是需要院士直接推荐候选人,二是需要国内相关的研究机构去评选,最后实行无记名投票。

唯一能够解释的通的理由,大概就是李爱珍老师的确不被专家学者们所认同吧。

这一点,也的确符合最近几年人才外流的现象。拿清华北大举例,据数据显示,许多出国的清华北大学子其中竟然有高达一半的比例学成之后没有归国。由此可见,人才外流的现象依然非常严峻,这一点还是需要社会大众去努力吧。

错过了一个李爱珍老师,可不能再错过未来千千万个“李爱珍”了。

珍惜人才尊重人才,可不能光嘴上说说而已,你认为呢?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点击【关注】,每天为你带来更多职场洞察与新知。

如何评价当代著名画家陈逸飞的艺术成就

陈逸飞(1946年4月12日—2005年4月10日),中国著名导演、画家,视觉艺术家。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西方世界中最著名的华裔画家,并多次创下中国画家画作的拍卖纪录。陈逸飞还拍摄了多部电影并创办了规模庞大的逸飞集团,商业运作十分成功。

60—70年代创作了《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踱步》和《周庄》等知名的优秀油画作品。 “我画画、拍电影、设计服装,如今还办起了媒体,有人问究竟该如何称呼我,我说叫视觉艺术家吧。”

陈逸飞把他所涉猎的各领域统称为“视觉产业”:“我对生活中所有美的东西都非常关注,我是在用我卖画的钱来经营自己的视觉产业,同时涉足这些产业又会让我的画风得到突破。”陈逸飞不赞同画家就该一辈子埋头作画,时代变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走出沙龙、象牙塔。

通过简单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出陈逸飞脑子灵活,对艺术的时代性把握的也很好,并不居于死板的方式来阐述艺术形式,对自己的评价也很客观,视觉艺术家,视觉艺术也叫视觉传达很现代的词汇,平面广告,摄影,电影等都属于视觉传达领域,他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领域的总称,绘画艺术归于视觉传达艺术内也是合理的,毕竟绘画艺术也是视觉传达的一类,所以说陈逸飞的自我评价很客观,也很合情合理。

陈逸飞在对艺术的理解运用与追求方式上和毕加索很像,毕加索在追求艺术的同时也涉及商业设计领域,陈逸飞和毕加索可以说更加懂得艺术的本质,艺术本身源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艺术家只是埋头苦画,只是靠着写生采风来提炼创作素材不如陈逸飞和毕加索那样融入社会生活,把艺术真正运用到生活中,这样对艺术创作更加有利,一个没有经济基础的画家为了生计绘画和一个有着充足经济基础的画家为了艺术而绘画有着本质的区别,有了经济基础又深入的融入社会对艺术的理解会更加的深刻,有了社会地位更能够广泛的推荐自己与自己的艺术作品,一个画家画的再好,没有社会地位不会推荐自己的作品也不会出名,只能像梵高那样活着时过着艰辛的生活,艺术家对自己的艺术是执着的,但艺术家的思维是活跃的,活跃的思维运用好那就是财富与艺术成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