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怎么死的(关羽张飞周瑜死时都是将星陨落,为何甘宁死时,数百乌鸦围绕其尸)_孙权_益州_东吴

本文目录

  • 关羽张飞周瑜死时都是将星陨落,为何甘宁死时,数百乌鸦围绕其尸
  • 周瑜到底是怎么死的,是被气死的吗
  • 除了横死的以外,《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各是什么病死的比如周瑜死于胃癌
  • 东吴大都督周瑜要伐蜀,为何却死在湖南岳阳
  • 周瑜临死大呼“既生瑜何生亮”,周瑜真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
  • 周瑜的真正死因,是否真是气死的
  • 周瑜究竟是怎么死的
  • 在历史上,周瑜、吕蒙、陆逊是怎么死的
  • 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还是病死的

关羽张飞周瑜死时都是将星陨落,为何甘宁死时,数百乌鸦围绕其尸

乌鸦是来保护甘宁尸身的,是祥瑞神鸟。

三国演义中,许多名将死去的时候,都伴随有“将星陨落,或者坠地”等异象发生,如关羽、张飞、周瑜等人。然而,其中却有一个名将,他死去的时候,没有“将星陨落”异象,而是“群鸦数百,围绕其尸”,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甘宁不够格吗?还是有其他含义?

演义中甘宁死亡时的异象

三国演义中,甘宁非常厉害,在黄祖手下为将时,射杀凌统的父亲凌操,他不得志,渡过长江,归顺了孙权。在孙权讨伐荆州之战中,甘宁作为先锋,第一个攻破黄祖的防线,并射杀黄祖,为孙权夺了江夏,为孙坚报了仇。逍遥津之战中,张辽以八百勇士,攻破孙权十万大军的防线,差点生擒活捉孙权。甘宁不甘示弱,于是带领百骑,夜袭曹营,三进三出,打得曹军哭爹喊娘,天亮了之后,甘宁百骑回归吴军大营,没有折损一人一骑,堪称奇迹。

孙权为鼓舞士气,高兴地说道:“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在孙权的眼中,他将甘宁与曹操手下五虎上将之首张辽相提并论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猛将,也有英雄末路的时候。在夷陵之战中,刘备倾全国之兵东征,一路上势如破竹,打得吴军节节败退。当时甘宁身患重病,但是前方将士们死伤惨重,他不得不抱病参战。

有一次战斗中,老将黄忠中箭身亡,刘备愤怒不已,激励蜀军,多杀吴兵,为关羽、黄忠报仇雪恨。两军阵前,张苞手持丈八蛇矛出战,大喝一声(继承了张飞的狮子吼),大战吴将夏恂。夏恂未战先怯,准备逃走,结果被张苞一矛刺中,死于马下。周泰之弟周平本想救援夏恂,却被关兴一刀砍了。韩当、周泰两人急忙退走。刘备御鞭一挥,蜀军一齐杀过去,杀得吴军尸横遍野。

韩当、周泰两人跑得快,没有被蜀军追上,吴军大将甘宁抱病在身,没那么好的运气,不幸被番王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颅。甘宁中箭,没有立刻死去,而是带着箭逃走,逃到富池口,在大树下面坐着死去。甘宁死后,数百乌鸦集中在树上,围绕着其尸体,久久不愿散去。甘宁死后,孙权得知之后,悲痛不已,厚葬了甘宁,并立庙祭祀。演义中相关内容如下:

甘宁见其势大,不敢交锋,拨马而走;被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颅。宁带箭而走。到于富池口,坐于大树之下而死。树上群鸦数百,围绕其尸。

甘宁死后,为何会有数百乌鸦环绕其尸呢?大概有以下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乌鸦保护甘宁尸身。

在古代战场上,以首级论战功,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斩首几个人,他就应该拿回去几个首级,作为凭证,要不然空口无凭。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冒领军功的现象。甘宁死后,数百乌鸦围绕其尸,没有自己啄食甘宁尸身,因此很可能是为了保护甘宁的尸身,不让其被沙摩柯等蜀军破坏。

第二层含义:乌鸦在三国时期,是祥瑞神鸟。

现在,乌鸦是不祥的代名词,有人说了不好的事情,预言成真,此人会被说成“乌鸦嘴”。但是在三国时期,乌鸦是“神鸦”,是祥瑞神鸟,是吉祥鸟。公元238九月,有一天许多乌鸦来到孙权王宫,孙权看到之后,认为是祥瑞之兆,于是下诏:

间者赤乌集於殿前,朕所亲见,若神灵以为嘉祥者,改年宜以赤乌为元。

孙权更改自己的年号,将“嘉禾”改为“赤乌”,也是为了表达对猛将甘宁的哀思,这个和曹操路过典韦墓,祭奠典韦,哭典韦是一个道理。

结语

三国演义中,甘宁死后,数百乌鸦环绕其尸,不是罗贯中故意贬低甘宁,而是为了保护甘宁的尸身,表达孙权对甘宁的思念。

因此,甘宁死后,数百乌鸦环绕其尸,和关羽、张飞、周瑜等人死去的时候“将星陨落”都一样,都是古代名将死去时的异象征兆。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周瑜到底是怎么死的,是被气死的吗

周瑜不可被气死的,他是得了伤寒病而死的,此论理由有三:

1.很多人错把小说当作正史来读。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周瑜曾与诸葛亮有过三次智力上的交锋,但都落于下风,最终被活活气死,让人不由为他感到万分难过。但注意这仅仅是小说,很多人错把小说当作正史来读。这不过是罗贯中为了突出诸葛亮的形象而编造出来的情节而已。在真实的历史中,周瑜与诸葛亮分别为东吴和蜀汉两个政治集团的臣子,他们之间极少碰面,更不可能有什么三气周瑜的故事。

2.周瑜出身名门,雅量高致。

周瑜少年得志,统观全局,孙策临终对孙权说“外事不决用周瑜”。可见,周瑜为人豁达,根本就不是一个忌贤妒能之人。他举荐了像鲁肃、甘宁等真正有才能的人。周瑜与东吴老将军程普之争则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周瑜的气量是何等的大度。老将军程普早年追随孙坚,可谓江东的开国元勋,为此曾多次摆老资格欺辱周瑜。周瑜处处谦让,从不计较。周瑜的宽容终于感动了程普,二人后来成了忘年之交。周瑜去世之后,孙权称赞他“公瑾雄烈,胆略兼人”。可见,周瑜雅量高致,绝非气量狭小之辈。三气周瑜之说.是站不住脚的。

3.史书记载周瑜是身染重病而死。

建安十五年十二月,周瑜准备攻取益州。周瑜率东吴大军走到巴丘时突然身染重病,不幸去世年仅36岁。

周瑜很可能是死于当时流行的伤寒病。汉献帝在位时期是伤寒病的高发期,各地战争不断,瘟疫肆虐,曹植在《说疫气》里说:“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九而殪,或覆族而丧。”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也说:“余宗族索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由此推断,周瑜很有可能是死于伤寒病。

由此可见,周瑜不是被气死的,而是得了伤寒病而死的。

以上图片来自互联网,侵权联删。

除了横死的以外,《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各是什么病死的比如周瑜死于胃癌

这个问题我反对: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给周喻杳出是决症、有化验单吗、有诊断书吗、那家厂医院看的、一千年前这些医生在哪里毕业的、你们去把华驼、扒拉活了问问华马驼大夫他知道、都是什么病死的???一一而他自己都不知道、干麻杀我呀我是良医呀、我从不骗人、可确能骗曹阿满那!!!!!

东吴大都督周瑜要伐蜀,为何却死在湖南岳阳

三国东吴大都督周瑜准备攻打蜀国,但当周瑜踌躇满志出征攻打蜀国途经巴丘(今湖南岳阳)时,不幸染病而辞世,正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

周瑜临死大呼“既生瑜何生亮”,周瑜真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

谢邀请。首先,既然问题说“既生瑜何生亮”,那么,就是从三国演义里的角度来讲的。我反感用三国志来贬低三国演义的做法。这没什么意思。让陈寿的三国志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互相掐架扯皮从中显示自己有学问的做法本身就很无聊。好像几千年的历史都没人整明白就他掌握真理和事实似的。这恐怕他本人也不会相信吧?须知,正是因为三国演义的传播使三国乱世成为最精彩的一段历史。让人们喜闻乐见津津乐道。不然老百姓知道陈寿是谁啊。罗贯中不愧是伟大的文学家。他用出类拔萃的才华让三国演义成为四大名著之首。把三国时代的英雄故事展现的淋漓尽致。我是读三国演义长大的。三气周瑜的故事真是太精彩了。既“生瑜何生亮”也是三国演义里最经典的词汇。至于到底周瑜怎么死的,我回答不了,也不感兴趣。谢谢!

周瑜的真正死因,是否真是气死的

《三国演义》上说,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我们都知道,这个说法是假的。不过,近来有一种说法是,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而是被孙权气死的。

(周瑜剧照)

这个版本说的是,在赤壁之战之后,周瑜名震天下,天下百姓都在谈论着东吴周瑜,而主公孙权则无人问津。这样一种情况,让孙权心里很不痛快,因此非常忌惮周瑜。

后来,周瑜准备抢在刘备之前,攻取益州。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但是,孙权担心周瑜入川后,拥兵自立。于是,将周瑜的家眷全部抓了起来作为人质。周瑜在途中听到这个消息时,气得从马上摔了下来,连忙启程返回东吴。但最终却因心中郁结,而死在了巴丘。

这个说法,在历史上似乎也有一定的依据。陈寿在《三国志·周瑜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曰:“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

这段话大概是说,周瑜打算讨伐刘璋,得到益州之后就可以向北发展,但周瑜在回江陵的路上病死在了巴丘。

这里,周瑜确实是打算进攻益州,也确实是死在了巴丘,看起来好像差不多。但《三国志》中并未记载孙权抓了他家眷,甚至连周瑜的死因也不明确,只说他是病死。也就是说,“孙权气死周瑜”一说,是没有历史依据的。

(孙权剧照)

那么,周瑜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肯定不是气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三国志·周瑜传》对周瑜的评价是:性度恢廓。这意思是说,周瑜的性情宽宏阔达。而且陈寿在《三国志》中对周瑜这一特点是专门有一段说明的:“程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下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

也就是说,程普最初不服周瑜,屡次羞辱他,但周瑜始终不与他计较,最终获得了程普的尊重。

由此可见,周瑜身为一位心胸豁达的将领,绝对不会因为别人几句话就被气出病来。

那么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其实,陈寿在《三国志》中早有记载:“瑜亲跨马擽陈,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后仁闻瑜卧未起,勒兵就陈。瑜乃自兴,案行军营,激扬吏士,仁由是遂退。”

(赤壁之战)

这一段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后,周瑜、程普率军夺取南郡,与曹仁对战。结果,周瑜在作战过程中,被箭矢射中右肋部,伤得很重,不得不卧床养伤。消息传到了曹仁那里,曹仁于是率领大军来犯,周瑜不得不在伤病未愈的情况下,从床上爬起来,亲自到前线激励士兵,才将曹仁打退。

我们都知道,右肋这个部位是肺部。周瑜的肺部遭受箭伤,伤情严重,又在未痊愈的情况下到前线激励士兵作战,自此留下了病患。再加上东吴当时一直处在交战状态,周瑜长期舟车劳顿,劳心费力,又没有时间休养,因此他突然暴病而亡,也是情理之中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周瑜传》)

周瑜究竟是怎么死的

周瑜之死,最大嫌疑人乃是孙权!

事实上,周瑜之死,在三国演义和三国正史中是完全不同的!在三国演义中,把周瑜之死归因于诸葛亮,说的是诸葛亮把周瑜给气死了,这个说法大家就当个笑话看看就行了,周瑜那种层次的人物,会被气死?谁会信?而在三国正史中,把周瑜之死描绘成突然去世,这其实也是非常可疑的!

周瑜之死

周瑜这个人的才能,我们不用过多赘述,就凭他打赢了赤壁之战,然后横扫荆州,击退了曹仁,这就足以证明周瑜的能力了!我们下面重点来说一下周瑜的死。

史书中关于周瑜的死,是这么记载的。

《三国志·周瑜传》: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

当时周瑜前去劝说孙权同意他进攻益州的计划,得到孙权的同意后,他便收拾行装,准备回到江陵去准备作战任务,结果走到半道突然病逝了!虽然三国志中对于周瑜的死,用的是“病卒”这个词,可是和很明显,周瑜死得太突然了!当时的周瑜,只有36岁,无论是放在任何时代,这都是一个身强体壮的年纪,不可能突然染病去世,除非有人下毒!

有些人会解释说,周瑜是感染瘟疫而死,那为啥瘟疫就感染周瑜一个人?其他名将为啥没事?要知道周瑜打南郡,可是带了大量的东吴名将的!

也有人解释说,周瑜之前曾中过箭,现在箭伤复发死了,这就更搞笑了,虽然古代医疗条件差,但是周瑜这种地位的人,所接受的医疗是最好的,那么久的箭伤,怎么会现在突然复发?而且周瑜前脚还在向孙权建议进攻益州,表示要亲自领兵出征,可见周瑜当时的身体状况是很好的啊!也有人反驳周瑜中的是毒箭,而且是慢性的,所以才突然发作去世,这就是典型的小说看多了,正史中的那个年代,哪有这么神奇的药物?

事实上,无论找什么理由,都无法合理解释周瑜的死因!一个身强力壮的名将,前脚还在计划如何进攻益州,还在向孙权请示作战计划,后脚就去世了,你要说他是正常死亡的,我是不信的!

有人说了,既然你认为周瑜并非自然死亡,你有何证据呢?其实证据很简单,就是周瑜进攻益州计划的破产,而且随之产生的各种变动!

从周瑜和孙权的对话来看,很明显孙权是同意了周瑜的计划的,这其实非比寻常!因为在此之前,孙权已经和鲁肃商量好了,要和刘备合作,把南郡借给刘备,不打算进攻益州了!进攻益州还是联合刘备对抗曹操,这是东吴的国策啊,哪有前脚同意联合刘备,后脚又同意周瑜进攻益州的?很明显,在这其中,孙权是在耍花招,骗了其中一方!而从后续孙权把南郡让给了刘备来看,孙权欺骗的人应该是周瑜!

周瑜前脚离开孙权,准备返回江陵,部署进攻益州的计划,后脚他就突然去世了,而且随着周瑜的去世,进攻益州的计划也彻底破产,周瑜团队也被拆散打乱。按照正常情况来说,周瑜既然去请示孙权进攻益州,说明他是拿出了完整的计划给孙权的,也就是说,周瑜背后是有一个团队在谋划进攻益州的战事,即便周瑜去世了,东吴还是有很多名将的,比如鲁肃或者吕蒙,完全是可以继续用起来嘛,但是孙权却直接搁置了进攻益州的计划,令人生疑!

接下来我们从周瑜团队的两个重要人物的结局来分析一下,看看周瑜团队后续发展的可疑之处!

庞统

庞统原本并不是周瑜的手下,他是被周瑜强征的,不过在和周瑜的接触中,庞统觉得周瑜这人不错,所以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好,周瑜也把庞统提拔为了功曹,负责处理周瑜的文书。看起来庞统似乎就是个干文职的,似乎并没有进入周瑜的核心圈,但从下面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到,庞统绝对是周瑜集团的核心人物!

庞统在投靠刘备后,刘备曾问过庞统一个问题:“据说周瑜曾经写密信给孙权,让孙权软禁我,这是真的吗?”庞统回答:“确有此事”!

《江表传》:先主与统从容宴语,问曰:“卿为周公瑾功曹,孤到吴,闻此人密有白事,劝仲谋相留,有之乎?在君为君,卿其无隐。”统对曰:“有之。”

周瑜本来就是秘密建议孙权软禁刘备的,东吴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件事,然而庞统却知道,可见庞统乃是周瑜核心团队中人无疑了!而且在庞统投奔刘备之后,他很快就拿出了完整的夺取益州方案,可见庞统早就有此方案了,也就是说,周瑜夺取益州的策划团队,庞统是其中一员!这样来看的话,庞统绝对是周瑜团队的核心人员,那么他在周瑜死后,得到的是什么待遇呢?

周瑜死后,庞统护送他的灵柩回到东吴,当时的庞统,名声非常大,东吴的许多名士都来和庞统打过招呼,但是却没有一人向孙权举荐庞统,而孙权也没有对庞统任用问题有任何指示,相当于把庞统闲置了,这就令人非常奇怪了!庞统号称凤雏,那可是和诸葛亮齐名的人物啊,为啥孙权不用他呢?很明显,这就是因为庞统乃是周瑜团队的核心人物!孙权不能用他!而庞统也非常知趣,估计他也知道周瑜之死和孙权有关,所以他也没有留在东吴,而是转头投靠了刘备!

甘宁

甘宁是周瑜核心团队的另一个出名人物,他原本就是益州人,对益州情况非常了解,所以周瑜要进攻益州,必然是少不了甘宁的帮助。更为重要的是,甘宁这个人,可不仅仅是一个猛将,人家也是非常有战略的,他可以算是一个统帅!刚刚投靠孙权时,甘宁就给孙权进献了攻取荆州,图谋巴蜀的战略谋划。

《三国志》:宁陈计曰:“今汉祚日微,曹操弥憍,终为篡盗。南荆之地……至尊当早规之,不可后操。图之之计,宜先取黄祖……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权深纳之。

看看甘宁的这番谋略,和周瑜的进攻益州,二分天下何其相似,可见甘宁这个人,哪里是一个普通的猛将,人家是智勇双全,是典型的统帅型人才!他的战略能力比吕蒙还高!然而自周瑜死后,甘宁却彻底沦落成为了一个“斗将”,常常是被用于战场前线厮杀,很明显,这就是在降低甘宁的地位啊。你让一个统帅之才,去前线厮杀,这算什么?

周瑜突然去世、进攻益州的计划破产、刘备得到周瑜辛辛苦苦打下的南郡、庞统和甘宁的遭遇,结合这些因素来看,我们完全可以合理推测,周瑜的死和孙权有很大的关系。限于篇幅,我们暂且不说孙权对周瑜儿子的态度,要是仔细分析,应该可以更进一步地证明上述观点!

看到这里,很多人还是会不理解,周瑜一个东吴栋梁,为啥会遭到孙权的毒手呢?这不合理啊,孙权不可能自断臂膀啊!

事实上,孙权之所以对周瑜动手,本文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周瑜前期对东吴孙家并非完全忠心

大家都知道,江东是周瑜和孙策一起打下来的,但是大家知道吗,在打下江东后,周瑜曾经离开过孙策!

兴平二年(195年),周瑜跟随孙策作战,进攻江东。

之后,周瑜跟随周尚投靠了袁术。建安三年(198年),袁术任命周瑜为居巢县长。不久,周瑜看出袁术并非成大事之人,所以他拉着鲁肃跑了,再次回到孙策的怀抱,不过孙策虽然欢迎周瑜回归,但周瑜失去了进入孙策团队核心的机会,经常被派往外地作战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在打猎途中遭到偷袭,最终去世,在去世之前,孙策将辅助孙权的任务交给了张昭,并没有提及周瑜。不过接下来周瑜却带兵奔丧,成功的分享了一部分张昭的权力。

《三国志》: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一个长期在外统兵的大将,带着兵马来给主公奔丧,正常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孙权并不傻,他并没有发飙,而且对周瑜很好,把张昭的权力分了一部分给周瑜,让周瑜进入了核心团队,但孙权并没有忘记这件事,此事件说明周瑜这个人,对孙权是有威胁的!

自此,虽然孙权给了周瑜很大的权力,但也一直对他提防有加!赤壁之战中,周瑜想要孙权把所有军队都交给他,但是孙权不愿意,他只给了周瑜三万兵马,为何?不就是因为孙权不信任周瑜吗?

二、周瑜功高震主

周瑜原本并非孙家的核心团队,但是孙策死后,周瑜带兵前来,成功的挤进了核心团队,之后的赤壁之战,更是让周瑜出尽风头,与此同时,孙权却在合肥遭受大败,这样一对比,周瑜俨然有超越孙权之势!击败曹操后,周瑜又建议孙权进攻益州,但益州这个地方,乃是割据的好地方啊,以孙权对周瑜的忌惮,他怎么敢让周瑜去攻打益州呢?周瑜如此强烈的要求进攻益州,他的心理在想着什么?这让孙权颇为担心。

更为重要的是,刘备一番话,直接勾起了孙权内心的恐惧!

《江表传》:昭、肃等先出,权独与备留语,因言次,叹瑜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刘备这个人,那是相当会说话的,当年白门楼一句话直接坑死吕布,现在又来了一句话,说周瑜“文武筹略,万人之英,恐不久为人臣”,这直接把孙权给刺激到了。原本孙权就对周瑜非常忌惮,现在连刘备这种外人都认为周瑜有不臣的能力,那么孙权为了自保,当然得杀周瑜了!周瑜有没有这个心暂时不清楚,但是他确实有这个能力了,所以孙权必须杀了他!

结语

综合来看,周瑜根本就不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而是被孙权给坑死的!至于孙权为啥要这么干,其实很简单,因为周瑜功高震主,有反叛的实力,而且周瑜早年间干的事情,背离孙策、带兵赴丧,抢夺权力,给孙权造成了心理阴影,这就更加加剧了孙权对周瑜恐惧的心理,最终孙权采用了果决的手段,坑死了周瑜!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江表传》)

在历史上,周瑜、吕蒙、陆逊是怎么死的

周瑜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但在周瑜赶回驻地江陵,准备出征的路上时得了重病,最终卒于巴丘(今湖南岳阳),时年三十六岁 。孙权听闻哭泣道:“公瑾有王佐之资,然而寿命短促,我还能依赖什么呢?”又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感动左右。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到芜湖亲迎,各项丧葬费用,全由国家支付。 孙权称帝后,对公卿说:“如果没有公瑾,我是当不上皇帝的。”

吕蒙

江陵一战,吕蒙立功至巨,孙权任命他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吕蒙推辞再三,不肯接受金钱,孙权不许。封爵还未颁布,吕蒙疾病发作(后世人或猜测建安二十四年发生瘟疫,因史载吕蒙、甘宁、孙皎、蒋钦死于同年,或猜测是吕蒙年轻时在战场上吃苦受累导致积劳成疾)。孙权时在公安,就把吕蒙接来安置在内殿,千方百计诊治护理,并且下令,在国内招募医者,有能治好吕蒙病的人,赏赐千金。

孙权尽心为吕蒙治疗,每当医者给吕蒙针灸,孙权就为之难过。孙权想多看看吕蒙,又怕他太过劳碌,于是命人凿通墙壁暗中观看。如发现吕蒙吃下点东西,孙权就高兴,对手下人有说有笑;如发现吕蒙不进饮食,孙权就长吁短叹,夜不能寐。吕蒙病情略有好转,孙权就下达赦令,让群臣都来庆贺。后来,吕蒙病情加重,孙权亲自到床前探视,命道士为他祈祷,想保全他的性命,又问吕蒙:“假如你不能再起来为我效力,谁可以代替你镇守江陵呢?”吕蒙回答说:“朱然胆略、守业都充足有余,我认为他可以代替我接受任命。”

吕蒙最终在孙权内殿中去世,死时四十二岁。孙权悲痛万分,缩食减眠以示哀悼。吕蒙生前,所得的金银财宝和各种赏赐都交到府库中收藏。他命令主管人员,待其死后,把这些全部还给朝廷。他还留下遗言,丧事务求俭约,不得奢侈。孙权知后,愈益悲伤。

陆逊

当时,太子孙和同鲁王孙霸为了争夺太子之位两宫并立,朝廷内外的官员,大多派遣子弟侍奉孙和或孙霸,全琮告知陆逊,陆逊认为这些子弟应该凭借才能晋升,不应该私自邀利取荣。他站在中立立场,认为这些支持两宫势力的子弟必会各自结成派别,这是古人最忌讳的事 。

孙权私下召见杨竺,杨竺认为鲁王有文武英才,应为嫡嗣。孙权同意他的意见。当时有役使藏于孙权的床下完整偷听到这些谈话,告知了孙和。孙和于是与陆逊族子陆胤密议,请他让陆逊上疏表谏。太子太傅吾粲也几次与陆逊通信。陆逊于是屡次上疏极力地陈述嫡庶之分 ,支持太子,又请求进京面见。

孙权猜到密谈泄露,发怒不同意。孙权追查盗听事件,先后将杨竺、陆胤收监审问,陆逊作为相关人员亦受到指责 ,不久气愤卒死。

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还是病死的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三国周郎,七分病死,三分气死。而让周瑜生气的不仅仅是诸葛亮,主要是孙权,鲁肃和刘备。

官宦世家

(周瑜)

周瑜出身名门望族——庐江周氏,祖上多为高官。

周瑜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官至东汉太尉。其父周异曾担任洛阳令,堂叔周尚曾任丹阳太守。

由此可见,周瑜并不是草根出身,家族背景相当显赫。只是从富贵人家走出来的周瑜并非无能之辈,而是当世奇才。

大才雅量

周瑜容貌俊美,身材高大,志向远大,且善于音律,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说。

周瑜哪怕在酒醉时,宴会上若有人演奏曲子出现了一点失误,他都能听出并扭头去看出错的人。传说很多演奏乐曲的女子,为了博周郎一眼而故意出现失误。

三国演义中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气量狭窄是周瑜的人设和标签,所谓「诸葛亮三气周公瑾」。其实在历史上,周瑜堪称雅量。

孙坚孙策刚起兵时,周瑜邀孙策带家眷居住在自己家乡,将自己的一大所房子让给孙策居住。后又带自己的家乡兵众数千人及大量钱粮船泊支持孙策。

占据江东后,周瑜与老将程普共同执掌兵权。程普认为自己年长且资历深,不服周瑜。周瑜并不放在心上,宽怀包容,最终让程普心悦诚服。可见周瑜并非气量狭窄之人,而是大才雅量。

旧疾心病

(吴大帝 孙权)

公元前 210 年,周瑜病逝于巴丘。在赤壁之战中,周瑜大展神威。并在南郡之战中大败曹魏大将曹仁,此战周瑜身中一箭,留下伤病。

有没有让周瑜生气至少感到不快的事情?有,两件。一是软禁刘备,二是独占荆州。

赤壁之战后,周瑜认为刘备有志向,建议孙权软禁刘备,离散刘备的兵士,孙权并未采纳周瑜的计策。

而在荆州问题上,周瑜辛辛苦苦打下的荆州,不愿拱手送人。周瑜的少年朋友鲁肃却主张将荆州借于刘备,以树立曹操的敌人,巩固孙刘联盟。孙权采用了鲁肃的计策,这也让周瑜十分不快。

周瑜对江东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孙氏对周瑜也敬重有加。

但在刘备和荆州问题上,「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从大局出发,并未采纳周瑜的计策,让周瑜十分憋闷,有苦难言,旧疾心病叠加,溘然长逝。

————————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