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代周瑜.急需解释?鲁肃简介_鲁肃_孙权_荆州

鲁肃代周瑜.急需解释

提起鲁肃,受《三国演义》影响较深的观众朋友可能马上就浮现出一个忠厚老实到迂腐程度的这么一个人。大家都知道刘备借荆州,鲁肃讨荆州,鲁肃一去讨荆州,刘备就问诸葛亮怎么办呀,为之奈何?诸葛亮就说你会哭吗?刘备说会呀。鲁肃来了你就哭。鲁肃一去讨荆州,刘备就哭,哭得鲁肃就没有办法,说哎呀,这个事情有话好好说不要哭嘛,你看你哭成这样,我这儿有餐巾纸。好像是这样一个形象,其实不是的,鲁肃是一个很侠义、很豪爽的人。当年周瑜当县长的时候曾经向鲁肃借粮,鲁肃看来是大地主,家里很有钱的,鲁肃当时家里有两囷粮,囷就是圆形的谷仓,每一个谷仓里面可以放三千石谷子,家有两囷,鲁肃就指着说,拿一囷走好了,这叫做“指囷相赠”,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故事,所以是个很豪爽的人。在乱世的汉末,除了诸葛亮的“隆中对”之外,还有一个鲁肃版的“隆中对”,历史上的鲁肃并不像《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那样忠厚和迂腐,其实他也是一个能够审时度势和深谋远虑的政治家

鲁肃简介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

东吴四英将第二位,文武全才。鲁肃少年看出世道将乱,便苦练箭术。其后周瑜带了几百人从鲁肃门前过,向鲁肃借粮。鲁肃当时前里有两囤米,鲁肃当时就借了一囤米给周瑜。

周瑜十分感谢鲁肃,后来向孙权推荐了鲁肃。鲁肃见了孙权,明确提出了与曹操、袁绍三分天下的想法,这就是著名的《塌上策》。孙权非常敬重鲁肃,与他日夜交谈。

208年,曹操南下,孙权得知曹操准备渡江东侵,召集众位将领商议,将领们都劝孙权降曹。唯鲁肃不发一言。并主动前往江夏请诸葛亮过江,使孙权看到了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

此时周瑜正在外地,鲁肃劝孙权将他召回。周瑜归来,更坚定了孙权的抗曹决心。孙权授权周瑜,让他主持战事,任命鲁肃为赞军校尉,帮助周瑜运谋划策。终于在赤壁大败曹军。

鲁肃以武将身份出战,总领三军,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赤壁之战后,鲁肃立主将荆州借给刘备,这一招使得曹操正在写字的笔吓得掉到了地上。

210年,周瑜病逝,临死前向孙权推荐鲁肃继任都督。鲁肃任都督后不久,刘备取西川成功,于是鲁肃开始和关羽就荆州问题展开了斗争。

刘备大军杀至公安,孙权也主张让吕蒙迎敌。鲁肃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与关羽谈判,要求以湘水为界,归还三郡。这就是著名的单刀会。

这件事的真正英雄并非关羽,而是鲁肃。在单刀会上,鲁肃义正言辞,蜀方无言以对,只得割让三郡。217年,鲁肃病逝,年仅46岁,诸葛亮在成都为鲁肃挂孝。

孙权始终不忘鲁肃在东吴政权创立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黄龙元年(229年),在他称帝登坛祭天时,他对公卿们说:“过去鲁子敬曾经说道此处,可谓明于事势矣。”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1、安车软轮

赤壁大战结束,鲁肃先行归来。孙权聚集众将,大张旗鼓地迎接他。鲁肃进殿拜见孙权,孙权起身向他示敬,并对他说:“子敬,我扶鞍下马迎接你,足以表彰你的功劳吧?”

鲁肃趋前几步,摇头说:“未能够。”众人闻之,无不愕然。

鲁肃就座后,才徐徐举鞭说:“我希望至尊的威德遍及四海、总括九州,完成帝王大业,再用软轮小轿车召见我,这才算显扬我。”孙权听后,抚掌大笑。后用以安车软轮来形容迎送德高望重的人,表示优礼。

2、死后显灵

孙权病得很重的时候,一个巫师报告说:“有个鬼戴着绢的头巾,像是已经故去的将相,大声斥责他都不理睬,径直走进宫里。”当夜,孙权果然看见已死的鲁肃前来拜见,衣服头巾和巫师说的完全一样。

另有一则说:王伯阳家在京口,家东边一坟墓,相传是鲁肃的墓。王伯阳的妻子是郗鉴的女儿,去世后王填平坟墓用来下葬。

过了几天,王伯阳在厅上,看见一个贵人乘着坐轿,络绎不绝,随从的人有几百人,远远地说:“我是鲁子敬,你为何毁我的坟墓?”于是在左右的注视下下轿,用刀环击打了数百下离开,不久王伯阳被击打处都发疽溃烂而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肃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