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名篇《咏蝉》三绝,各自抒发了诗人们怎样的感情?“垂緌饮清露”是什么意思作者是谁_人语_清华_骆宾王

本文目录

  • 夏日名篇《咏蝉》三绝,各自抒发了诗人们怎样的感情
  • “垂緌饮清露”是什么意思作者是谁
  • 垂緌饮清露中的“緌”用五笔和拼音如何打出来

夏日名篇《咏蝉》三绝,各自抒发了诗人们怎样的感情

问题:夏日名篇《咏蝉》三绝,各自抒发了诗人们怎样的感情?


前言

所谓的咏蝉三绝是指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的三首咏蝉诗,其中虞世南的是五言绝句,其他两首是五言律诗。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说了这三首诗的区别:

“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一、清华人语 虞世南《咏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张耒

注:虞世南(公元558~638年),字伯施,越州馀姚(今浙江馀姚)人。有文名,善书,师沙门智永,与欧阳询齐名,世称“欧虞“。后归唐,与太宗论治要,敢于规谏,新、旧唐书有传。

同是托物寓意,虞世南被称为清华人语,何为清华?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王褒地胄清华。” 唐 蒋防《霍小玉传》:“生门族清华,少有才思,丽词佳句,时谓无双。”

清华即门第或职位清高显贵的意思。清华人即清高显贵的人。 诗人的语言往往会显示出其不同的社会地位,熟悉宋词的人知道晏殊的故事。

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故公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青箱杂记》

清华人语不是失意的骆宾王和李商隐能够道出的,他们写出的《咏蝉》可见三人不同的境遇。

二、患难人语 骆宾王《在狱咏蝉》

678年(仪凤三年)骆宾王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这时唐高宗的风眩症越发厉害,武则天渐渐开始当政,骆宾王因多次上书讽刺,结果被以贪赃罪名入狱。

于是骆宾王在狱中写下了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在这首诗的序言中可以看出这一”蝉“意象的深刻含义: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 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在狱咏蝉诗序)

颔联是流水对: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白头吟有两重意,其时诗人年近六十,当然可称白头,更深一层用卓文君典故暗喻被执政者抛弃。因此颈联有”飞难进、响易沉“之说。

尾联自述高洁,但是谁又能替我表明呢?虽然是患难人语, 从诗中可以感觉到诗人的无奈,但是从诗序中却能看到骆宾王还是斗志满满,对未来抱有信心 :

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在狱咏蝉诗序)

骆宾王咏蝉的深意是: 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他认为自己候时、应节,自然有”蜕其皮仙都羽化“的时候。

后来骆宾王跟随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兵败后不知所踪。

三、牢骚人语 李商隐《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首句的“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清高,但是在高处吸风饮露的蝉“难饱”,所以不免发出牢骚之声:“恨”。 鸣声是白费和徒劳,清高不能使自己摆脱难饱的困境。

因此被评价为牢骚人语。

后面蝉声的”疏欲断“表示了困境中的坚持,但是结果呢:一树碧无情。李商隐当年拜在令狐令狐楚门下,后来竟然娶了政敌一方王茂元的女儿,最后被令狐家族抛弃。李商隐写信给故友令狐绹( 已经进入权力的核心)请求帮助,但遭到了拒绝。因此李商隐一生沉于下僚,难免透露出牢骚人语。

结束语

三首咏蝉是咏物诗词绝佳的范例,同一主题可以反映出诗人不同的境遇、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感情、不同的志向。

诗言志,从三首诗的遣词造句可以细细品味作者如何选择不同的意象、如何选择描写的角度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老街味道

“垂緌饮清露”是什么意思作者是谁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隋末唐初虞世南的咏蝉诗作。看了全诗,喜欢诗词的伙伴们可能恍然了,因为很多人可能会知道“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句。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读音 是什么?此处敲黑板,读ruí ,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蝉这物种,普通人一般不感冒,不觉得蝉有什么特殊的,甚至就是知道蝉声聒噪,或者可以作为油炸小食品大块朵颐。

可是,在唐人咏物诗里,蝉可是被歌以咏之的。

咏物者遗貌得神,命意寄托。骆宾王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李商隐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而虞世南的这首五绝《蝉》,后人评价很高,沈德潜评价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

垂緌饮清露中的“緌”用五笔和拼音如何打出来

五笔是xtv,拼音rui 注意汉字输出设置,要设置成全部GB18030汉字才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