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的简历?刘备为什么杀刘封,真有必要吗_刘备_汉中_太守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刘封 刘备 汉中 太守

刘封的简历

刘封本是罗侯寇氏之子,长沙郡刘氏的外甥,刘备投靠荆州刺史刘表后,暂时安居于荆州。当时刘备尚未有儿子,于是便收刘封做了儿子(不是义子,属过继收养),但不久后甘夫人又为刘备生育了阿斗。及后刘备入蜀,从葭萌关反攻刘璋时,要求留守荆州的诸葛亮等人率军增援。刘封当时年仅二十余岁,但已武力过人,于是率军随同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进攻益州,所过之地战无不克。益州平定后,刘备任命刘封为副军中郎将。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封跟随刘备北攻汉中。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彻底占领汉中全境,另外又派遣宜都太守孟达率军攻占了房陵郡。其后孟达又挥军进攻上庸郡,刘备暗地里担心孟达难以独力取胜,于是遣刘封从汉中顺沔水南下去统领孟达的军队,刘封率军与孟达上庸合兵一处后成功地逼降了上庸太守申耽。占领上庸后刘封迁为副军将军。同年秋七月,刘备被群下拥立为汉中王,其后刘备没有选择刘封为继承人,而是立年仅十三岁的阿斗(刘禅)为王太子。刘封的处境和地位变得日益尴尬。关羽围樊城、襄阳时,曾要求刘封和孟达派兵援助,但被刘封和孟达却以上庸三郡占领不久,不敢轻易离开为由拒绝。关羽战败后,刘备因此怪罪于刘封、孟达二人。此前刘封与孟达因争吵不和,相互怨恨,刘封遂抢夺了孟达的仪仗乐队。孟达既畏惧刘备可能会治其不对关羽进行援救的罪行,又忿狠不满刘封的行径,遂写信向刘备告辞,率部曲四千余家投降曹魏。孟达降魏后与夏侯尚和徐晃一起攻打刘封,曾写信劝刘封投降,劝他要意识到自身在刘备阵营中所处的尴尬地位,警告他“知祸将至而留之,非智也”。但刘封没有听从。后上庸太守申耽和申仪背叛刘封,刘封被击破后退走成都。刘封来到成都后,诸葛亮顾虑刘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怕他日后威胁到刘禅的地位,造成日后祸患,劝刘备要及时将其除掉。最后刘备下令赐死刘封。刘封叹道:“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刘备听说之后为刘封悲伤流涕。

刘备为什么杀刘封,真有必要吗

刘备杀刘封主要有两个原因

1、一是刘备对刘封不发兵救关羽,致使关于败走麦城怀恨在心。

2、二是诸葛亮说的,刘封为人刚猛,担心以后后主难以制服,故赐死刘封。

3、刘封被赐死的原因,从史书记载看,不出兵救关羽、侵陵孟达都是借口。仅仅这两件事,刘备只是怨恨他、责怪他,还没有要杀他的意思。只是诸葛亮提出继嗣问题,担心刘封刚猛,难以制御,并劝刘备借机除掉他之后,这才促成了他的死。

4、《三国演义》里,在嘉靖本,还写了诸葛亮劝说刘备:“此子极其刚强,今日不除,后必生祸于子孙耳”到毛本,这类的话都删得一干二净。而不论是嘉靖本还是毛本,都强调刘备事先并不完全了解真情,是误杀,杀刘封之后又非常后悔等等。

5、为了蜀汉的安定,避免因继嗣之争而引起政治动乱,杀刘封是一个果断的措施。但另一方面,刘封罪不当死,这样处置又未免残酷。为了维护理想中的蜀汉集团中英雄人物的形象,修改刘封的事迹和死因就是必然的了。

扩展资料

刘封的人物评价:

诸葛亮: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

孟达:刘封、申耽,据金城千里而失之乎!

陈寿: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彭羕、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干局达,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刘琰旧仕,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毛宗岗:刘封之拒孟达,与糜芳之从傅士仁则有异矣。然既然拒之于终,何不拒之于始;既能斩孟获之使而不降曹操,何以听孟达之谮而不救关公乎?南郡之救樊城也难,糜芳不听士仁则必死;上庸之援麦城也易,封不听孟达则未必至于死。惜其见之不早耳。

李贽:刘封虽不出救,其罪正与糜芳同科,俱是情有可原者也。若傅士仁,孟达,则反国之贼也,罪不容诛矣。凡读史者,定须原情定罪,方不冤枉了人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刘封-被赐自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