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是谁?马谡怎么死的 挥泪斩马谡的原因是什么_马谡_刘备_宜城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马谡 马谡 刘备 宜城

马谡是谁

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马谡绝不是个庸才。马谡字幼常,是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东南)人,为马良的弟弟。“马氏五常”,是当地很有名气。马谡其人“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见《三国志。蜀书。马谡传》),在军事理论上很有一套。他在诸葛亮南征时曾进言道:“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见《三国志。蜀书。马谡传》裴注引《襄阳记》)。马谡提出的这套建议,应该说是对南中问题有着相当深刻的认识,和有着相当长远的战略眼光的。为此,马谡很受诸葛亮的赏识。诸葛亮和马谡一起讨论军国大事,常常要“自昼达夜”。

马谡怎么死的挥泪斩马谡的原因是什么

前些日子看一个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三国。马谡是荆州襄阳人士,是刘备在荆州时招揽的才子。马谡自幼聪慧,与其家里的五位兄弟合成“五常”,既然聪明,可能就会桀骜不驯,恃才傲物,等等。不好管教,不好领导。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这也是后人写出来的,就是为了铲除异己做一个铺垫。刘备入川后,基本稳定了,建立了政权,有三个大的势力辅佐刘备。巴蜀本地派,荆州派,最早跟随刘备的一派,这么三个派别。那个派别里都不好使唤的人,刘备在,一切都好,刘备一去,就要麻烦。诸葛亮虽然很聪明很有办法,也深受刘备重用信赖,但是,这三派里面,都有对诸葛亮不感冒的人。这些人就要慢慢的被干掉。关羽、张飞致死,就与刘备、诸葛亮,又脱不开的干系。关羽被围,巴蜀不去救,坐等其被干掉。关羽别看他熟读春秋,实际检验,他就是一个上阵杀敌的大将,没有帅才。诸葛亮知道关羽不听自己的,故意说出治理荆州得正确的意见,引起关羽的反感,导致出事。华容道也是一例,华容道时还在用人的时候,所以没斩关羽。;张飞报仇心切,刘备也不管,致使其被部将所杀。把这些个有功的、不好管的,慢慢收拾了,给刘禅、诸葛亮,留下一个相对安稳的局面,就是许多人被杀、被贬得根本意思。赵云老实巴交得,也消失了很长的时间。为什么杀马谡,明白了吧?杀与不杀,就一句话的事,是不是,扯什么犊子啊?排斥异己也导致巴蜀人才凋零,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