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歇后语大全?三国演义-歇后语_刘备_关公_建安

三国演义歇后语大全

1、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2、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3、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4、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5、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6、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7、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8、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9、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10、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

11、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12、刘备编草鞋——内行

13、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14、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15、张飞讨债——声势凶

16、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17、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18、张飞讨债——声势凶

19、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20、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21、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22、阿斗的江山——白送

23、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24、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25、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26、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27、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28、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29、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30、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31、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32、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33、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34、张飞睡觉——不闭眼

35、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36、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37、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38、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39、曹操转胎——疑心重

40、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41、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42、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扩展资料:

1、《三国演义》简介: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2、人物介绍(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

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形象上是一个既凶残奸诈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

但小说在揭露和批判他的恶德的同时,又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奸雄的才智与胆略,他具有卓然超越于董卓、袁绍等人之上的政治远见和政治气度。

他深通兵法,善于用兵,施谋用策,以弱胜强,先后消灭了除刘备、孙权以外的大小军阀,统一了大半个中国。人生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歇后语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关公面前舞大刀——献丑;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科;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 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三国演义歇后语大全

1、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2、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3、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4、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5、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6、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7、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8、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9、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10、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

11、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12、刘备编草鞋——内行

13、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14、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15、张飞讨债——声势凶

16、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17、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18、张飞讨债——声势凶

19、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20、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21、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22、阿斗的江山——白送

23、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24、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25、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26、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27、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28、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29、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30、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31、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32、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33、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34、张飞睡觉——不闭眼

35、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36、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37、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38、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39、曹操转胎——疑心重

40、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41、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42、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扩展资料:

1、《三国演义》简介: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2、人物介绍(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

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形象上是一个既凶残奸诈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

但小说在揭露和批判他的恶德的同时,又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奸雄的才智与胆略,他具有卓然超越于董卓、袁绍等人之上的政治远见和政治气度。

他深通兵法,善于用兵,施谋用策,以弱胜强,先后消灭了除刘备、孙权以外的大小军阀,统一了大半个中国。人生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