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的许攸?如何评价三国里的许攸呢_袁绍_是一个_冀州

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的许攸

有些谋略的真小人,说他有谋是因为曾经想废掉汉灵帝但是失败后投靠袁绍,夜袭乌巢是他告诉曹操的不然曹操官渡肯定输,后来收复河北也是有许攸献策的功劳才导致后来他对曹操态度傲慢而被杀,说小人是因为他在袁绍那的时候就纵容亲族贪污受贿而且霸占别人土地等等违法的事,其次为了个人或者某个小型集团利益而把真正的大事忽略,袁绍手底下几个谋士比如郭图逢纪都是这种,最后是自己犯了错还逃遁投靠敌人完全没节操

如何评价三国里的许攸呢

许攸首先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其次他也是一个野心家。同时他更是一个投机者。许攸之死更多还是他自己自作自受的结果。

许攸和袁绍,曹操这两个世家子弟是发小。但同人不同命,袁绍和曹操都有家族的支持。可以说他们两人的后续发展之路可谓是一帆风顺。而许攸这个普通人家的孩子自然一切都得靠自己拼搏。许攸也知道自己比不上袁绍和曹操。所以许攸从一开始就想走捷径。这个捷径就是当“从龙功臣”。

中平元年,许攸勾结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密谋废掉汉灵帝,改为拥护合肥侯为帝。并且许攸还怕势单力薄,所以想拉曹操入伙。曹操大好青年哪会跟着许攸造反。所以曹操毫不留情的拒绝了许攸的拉拢。之后冀州刺史王芬在汉灵帝北巡的时候想要借口防备黑山贼顺势骑兵谋反。但关键时期汉灵帝察觉到了王芬的异常。所以汉灵帝罢免了王芬的兵权,更是下令召王芬入朝面见自己。王芬还怕事情败露被汉灵帝处置。所以王芬自杀身亡。王芬这个实权人物死后。许攸等人没了主心骨就纷纷开始逃亡。

董卓乱汉之后,各地军阀纷纷起兵割据一方。许攸看到汉朝天下大乱也顾不上抓他了,所以逃到袁绍所处辅佐袁绍起兵。之后的许攸不管在讨董战争中,还是剿灭公孙瓒的战争中许攸都立下了汗马功劳。而袁绍势力更加庞大成为了当时天下势力最强大的军阀。但袁绍势力内部派系林立,明争暗斗不止。许攸表面上身为袁绍的谋士风光无限。但实际上许攸早就被郭图等人嫉妒不已。就差一点临界点就会引爆。

袁曹官渡大战之时,许攸献计正面吸引曹操大军主力。而派遣精锐偷袭曹操的大本营,由此一举击败曹操。但袁绍狂妄自大,不愿意采取计谋。就想着自己实力强大,所以他想正面对决击败曹操从而震慑天下军阀。而许攸对于袁绍的狂妄自大也是无语了。但不管许攸怎么说袁绍都不同意许攸的计划。正好这个时候许攸的家人犯法事情败露被捕。而许攸本人也被连累袁绍也大加责难许攸。许攸的自尊心一下子就受不了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连夜投奔曹操而去。

而曹操有了许攸这个内奸的帮忙,很顺利的偷袭了袁绍的人大军屯粮之所。袁绍粮草一失顿时军心打乱。曹操抓住机会一举击败了袁绍。本身许攸投靠曹操后立下大功者也足够许攸在曹操阵营中站稳脚跟了。但许攸这个人不懂人收敛。在曹操阵营中经常讲一些曹操年轻时候的糗事,极大的损害了曹操的威望。俗话说“可一可而不可再三”。许攸肆无忌惮的诋毁曹操终于激怒了曹操。所以最终许攸的命运就是被杀成为倒下亡魂。许攸苦心专营一辈子就想着出人头地。结果自己最终也是落了一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