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的四季养生_养生_内应_万物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界万物变化的自然规律,古人因此称为“四气”。《黄帝内经》第二节四气调神大论,告诉我们养生要顺应四时气候而变,遵守春发陈、夏番秀、秋容平、冬闭藏的自然规律。

春季养生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展开全文

夏季养生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季养生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季养生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春天主生发,万物生发,肝气内应,养生应以养肝为主;夏天主生长,万物茂盛,心气内应,养生应以养心为主;秋天主收敛,万物收敛,肺气内应,养生应以养肺为主;冬天主收藏,万物皆伏,肾气内应,养生应以养肾为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