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达了,为什么人的阳气会衰竭呢?_阳气_黄帝内经_湿气

正所谓“气血乃一身之本,阻滞则百病丛生,畅通则疾病自去”。《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人是天地所生的,天以气养人的阳,地以食物养人的阴。阳是指人体具有的能量,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阳气衰减的过程。所以要调和阴阳使阳气充足才能发挥它的防护功能,《黄帝内经》:“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易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

科技发达,生活美好,人的阳气为啥不足了?

1原因:人体中的阳气如果不足,疾病就要发生,我们可以看看周围的环境,污染严重,我们的阳气肯定受损。我们餐桌上的食物精美而丰富,而且大多是鸡鸭鱼肉等“血肉有情之品“,最能滋阴。

2外在表现:

1)冷感:在这种生活中,由于人体“阳化气“不足,才会出现手足不温,面色淡白无光泽,或面色黎黑,明显怕冷,对气候转凉特别敏感,或腰背部有被冷水浇的感觉,喜喝热茶、热汤,疲乏无力,易出现慢性腹泻、消化不良、营养不良、贫血或水肿等

2)消化道:大便稀薄、不成形,受寒后容易腹泻

3血瘀)劳累后浮肿,或夜间多尿,性欲减退,男性易阳萎、早泄。女性月经减少,不孕、不育

4)稍微运动则心慌、气短、容易出汗。

5)肥胖:由于“阴成形”太过,才会出现病人形体肥硕、膏脂充斥的表现,体型都富态起来。

6)肿瘤:癌症古人命名为阴实、阴岩、积、无名肿、“症瘕”、“积聚”、“噎膈”、“乳岩”“失荣”。所以癌的病理性质的特点是阴性的!气化论认为:阴成形,阳化气,阴有余则成形,阳气足则气化无形。这就是中医治疗癌症的最基本原理 :温阳气化!脾肾阳虚是根本。

......这一切,都是阴盛阳衰的表现。黄元御《四圣心源》提出 :“阴盛于下而生于上,火中之液,是曰阴根。阳盛于上而生于下,水中之气,是曰阳根。夫纯阳则仙,纯阴则鬼。阳盛则壮,阴盛则病。病于阴虚者,千百之一,病于阳虚者,尽人皆是也。后世医术乖讹,乃开滋阴之门,率以阳虚之人而投补阴之药,祸流今古,甚可恨也。

展开全文

3对策

1)活动:通过手甩、身摇、气鼓荡等有节律的运动,可以将手脚经脉调动起来,促进气血在体内的运行,达到通脉、活气血、强五脏、;壮筋骨、平衡阴阳的目的。具体做法是:头正身直,双手自然下垂,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眼平视,自然呼吸。然后两手同时向前、向后甩动,身体也要随着双手自然前后摆动。向后甩时,脚趾拇指要同时用力抓地,力要发于腰,作用于手,落于脚跟,人的重心要随身体的摆动而在脚底前后移动。所以我们应该调整呼吸和饮食,以养足身体的阳气。在呼吸方面,应该多去呼吸那种带着上天的灵气和草木万物的生机的新鲜空气;生活中的这些细小问题。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健康就能前进一大步。

2)合理饮食:在饮食方面,要利用食物的特性来帮助阳气的生发,体内有湿气是现代人的通病,湿为阴邪,能遏制阳气,薏米红豆汤可以祛除身体内的湿气,湿气除掉了,阳气自然生出来。还要注意食物的搭配,酒与葛花同饮,可免醉酒;寒凉的螃蟹,要配上温性的生姜、苏叶同吃。才能预防痛风。应慎食生冷寒凉的果蔬,尤其是晚餐要避免冬瓜、白菜、丝瓜等,少吃湿气大或消食下气的白萝卜等。

3针灸保养:《扁鹊心书》三卷,谓“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毙伤”。“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必死”。提倡“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把用灸扶阳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在摄生防病方面,他认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更服保元丹、保命延寿丹,可以延年益寿。早睡早起,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情,适量的运动,做好保暖,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这样你的阳气就会逐渐地恢复,阳气能够再次充盈起来。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动属阳,静属阴。现代人的身体缺乏正确的锻炼,使人体变得静多动少,阴气过盛,两者相加会同时伤害人体的阳气,导致我们的身体呈现出病理性的阳虚状态,使我们的阳气比古人更虚。今天才会有各种各样的疾病缠身。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