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百亿级产业”擎起振兴新蓝图_连州_高质量_发展

连州的电子级玻璃纤维纱年产量占全球产能的5%。黄津 摄

连州全力打造“六个百亿级产业”,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曾亮超 摄

展开全文

春到巾峰,潮涌湟川。在清远民族工业园内的骏得动漫科技(清远)有限公司,500多名工人正在忙碌生产,产品将悉数发往欧美。该公司开春订单同比增长1.5倍,预计年产值增长60%。作为清远北部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园区内火热生产的景象比比皆是,跳动着加快发展的强劲脉搏。

人勤春来早,实干开新局。昔日被誉为“小广州”、现今定位为清远副中心城市的连州,紧抓战略机遇,大力招商引资,“磁场引力”不断增强:“四个百亿级产业”建设开局良好,电子级玻璃纤维纱产能在全球占比5%;搭建“连通四海 共赢九州”国际招商推介平台,发布总投资额1650亿元的66个招商项目,全面开启国际招商服务新模式。

岭南春光大好之时,广东擘画了高质量发展的奋进蓝图,也敲响了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战鼓。行进在充满希望的春天里,连州奋力“闯创干”。日前召开的中共连州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提出,推动更多连州项目、连州元素纳入清远布局、进入全省视野,把政策机遇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实效。连州将在“四个百亿级产业”基础上形成“六个百亿级产业”,擎起振兴新蓝图。

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号角已经吹响,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干事创业的激情正激荡着这座千年古城。连州现代化建设“清单”已写就,一幅高质量发展蓝图正在湟川大地徐徐舒展。

●南方日报记者 黄津

通讯员 马晓欣

闯 工业园区春潮涌

兔年首个工作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描绘了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奋进蓝图。号令出,动如风,连州争分夺秒抢机遇、搭平台、招大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赴腾讯公司、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等企业考察,拜访深圳市连州商会……步履不停,这是新春以来连州市党政一把手带头“走出去”,率队赴深圳、广州抓招商、促沟通、筑桥梁的繁忙一幕。

今天的招商支撑明天的项目,今天的投资决定未来的发展。2022年,连州围绕“延链补链强链”招商目标,全年新引进项目24个,计划投资额逾104亿元;“四个百亿级产业”建设开局良好,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实力加强,电子级玻璃纤维纱产能在全球占比5%。

园区是项目建设的载体,是高质量发展的硬环境。作为广东唯一以民族命名的工业园区,位于连州城南的清远民族工业园入园项目累计154个,总投资金额逾207亿元,产业集群化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该园是连阳地区工业发展主战场,有着诸多优势。连州是“中国长寿之乡”,生态环境优渥,辖区内有许广高速、二广高速、广连高速,随着广清永高铁、连州支线机场规划建设,交通网络日趋完善。

抓住先天优势的同时,连州也通过后天努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近年来,投30亿元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出土地、用水等优惠政策,其中工业电价广东省最低……凡此种种,让园区更具吸引力,也让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更能近水楼台先得月。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惟有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连州产业发展,清远民族工业园是重要载体。”连州市委书记潘正焕介绍,连州将力争把园区打造成有影响力、吸引力的产业平台,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连州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锚定目标,擂鼓出征。今年以来,连州把招商作为最重要、最中心的工作,大力推动项目引进落地。春节后开工不到半个月,园区就对接洽谈新项目4个,超10亿元占3个,其中投资额24亿元的华能燃机热电联产项目已签订框架协议。大企业纷至沓来,折射出连州产业转移吸引力、承载力、聚合力的提升。

拼经济,更需要地方敢闯、干部敢为。连州也进行了新探索——推出“连通四海 共赢九州”国际招商推介平台。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连接世界,上线六大类共66个招商项目,24小时为客商提供线上投资导航……连州此次“云招商”,开启了国际招商服务新模式,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一个发现连州发展机遇、投资连州未来的新窗口。

创 产业振兴春风劲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连州不断做好本地优质“土特产”文章,以此狠抓“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贯彻落实。连州菜心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现场采摘、现场生吃,甜!每年12月,到连州菜地生吃连州菜心,成为了不少网红“晒朋友圈”的日常。特别是去年底以来,广州地铁内、小蛮腰上,以及各大酒肆,都能见到在秋冬季种植、依托昼夜温差大特殊气候生长的连州菜心,一棵棵嫩绿的身姿成为粤菜江湖的顶流之一,火爆了广东人的“朋友圈”。

品质是农产品的核心所在。连州是“中国长寿之乡”,生态环境良好,吃花生麸、喝山泉水“长大”,保证了菜心甜、脆、爽特质。连州还苦练“内功”,通过加快标准化生产、加大科研投入,让连州菜心更能赢得市场青睐,接连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岭南生态气候优品等荣誉收入囊中。

抓农业产业,必须生产与市场“两手抓”,而且要把市场挺在生产前面。

清远市委、市政府将连州菜心定位为“十四五”时期首批打造的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之一。去年以来,连州把打造连州菜心百亿产业作为全年大事来抓,举全市之力将连州菜心产业发展纳入省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重点推动项目,积极推动产区与销区“双区”建设;构建“基地+公司”经营模式,开拓销区市场,建立良性的连州菜心主产地和主销区合作对接机制;以市委书记和市长的名义发出品鉴连州菜心的邀请,不但提高了连州菜心品牌度、名誉度,也提高了销量。

对接上市场,销路拓宽了,品牌打响了,成效显而易见。

“连州菜心的田头价格稳定在每斤5元以上,是同期两倍。”西岸镇冲口合作社负责人陈洪辉透露,去年基地3800多亩连州菜心售罄,同比增收超1000万元,带动2250户农民种菜增收。

经霜历冬菜更甜,连州菜心连民心。去年连州菜心种植面积扩至8万亩,产值12亿元,带动常住人口人均增收1600元,有效推动产业振兴、农民致富、地方发展。

连州极力推进连州菜心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擦亮品牌知名度,紧密对接产销市场,把小菜心产业发展之路打造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菜和富民产业的探索之路。

随着现代农业产业提档升级、聚势赋能,连州乡村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干 医教惠民春色满

家住东陂镇的欧阳大伯长期患有肺气肿,几乎每年都要住院一两次。幸好,每次发病在“家门口”卫生院就能得到有效治疗,不用去挤大医院。

这是连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中群众受益的一个缩影。过去,山区群众就医不便,遇到疑难杂症,往往只能干着急。2019年连州开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立医疗总院统一管理19个成员单位,以信息化助推医共体资源共享、业务联动发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切实解决百姓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经过几年探索,山区医共体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连州经验。近3年县域平均住院率达93.7%,居全省第二,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去年66个基层病种基层诊疗4万人次,同比增两倍;医共体建设、慢病管理、应对农村疫情等经验做法被省通报表扬……项项荣誉,彰显拳拳惠民心。

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为大。近年来,连州始终如一、专心专注擦亮全市高质量发展“民生底色”,惠泽广大群众。

医共体守护群众生命健康,教育提质增效培育栋梁人才。去年,连州启动城西城北新区开发教育配套工程,完成16所乡镇学校(幼儿园)的修缮改造,新增优质学位1530个。

特别是,连州与广州六中签订为期三年的帮扶连州中学协议,2个广州六中实验班顺利开班。在广清一体化进入10周年,广清奋进深度一体化之际,“广州六中班”不仅是连州的“六中班”,更是清远市教育工作大局的“六中班”。

连州力争通过引进广州六中的优质教育资源,重点提升连州普通高中升学水平,同时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示范辐射作用,逐步打造成清远教育高地,为连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泉动力。

数读

2023年连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

进出口总额增长3.3%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新的征程

力争到2035年再造两个“新连州”

岭南春早,走马连州各地,工厂机器轰鸣,企业加紧生产,澎湃着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情。

政贵在行,事成于实。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连州明确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昂扬的激情狠抓建设速度,激发出推动勇开新局的强劲动能,奋力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力争到2035年再造两个“新连州”。

在“四个百亿级产业”取得良好开局的情况下,朝着更高目标迈进,增加两个百亿级产业,形成“六个百亿级产业”。延伸电子信息产业链条;对接新能源产业企业,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招商引资;整合出让一批大中型矿山,打造碳酸钙精深加工基地;依托特色资源,重点引进休闲食品、保健食品、中药材和茶叶加工等项目;推进皮革箱包产业提档升级,引导产业向品质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立足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优势,延伸文旅产业链条。

狠抓产业平台提质增效,推动清远民族工业园创建省级高新区;着力打造瑶安乡高质量发展风情旅游、大东山旅游度假区等产业发展平台;用好“连通四海 共赢九州”国际招商推介平台,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大力开展精准招商。

加快推进天湖(潭岭)抽水蓄能电站、连州支线机场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华润连州福山风电场扩建项目、星子龙坪风电场100MW风力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发挥连州工业电价低优势,引进一批高科技、高产出、低能耗项目。

加强与中国华能集团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等大企业合作,助推“小升规”企业培育,推动G107、G323两条国道沿线企业转型升级,引进珠宝加工企业和优质皮革加工企业,培育一批预制菜龙头企业。

优化营商环境和服务,以超常规举措打造工程项目审批新速度;按照“拿地即开工”模式,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强化要素保障,推动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尽快建设。

奋进者说

广东乡村振兴先进个人陈洪辉:

智慧农业

提高市场竞争力

当今的中国乡村处处具有无限潜力,而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就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智慧农业”发展,以数字化、智慧化引领驱动农业现代化,连州已进行了有益探索。

“我们基地有一个智慧‘大脑’。”在西岸镇冲口农民专业合作社菜心基地,负责人陈洪辉向记者介绍田间地头的各种“黑科技”,对它们如数家珍。

伴随着“嗡嗡”的轰鸣声,一架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向菜地飞驰而去,将雾化有机肥液均匀地洒向田间。这样一天下来能作业400亩,比人工施肥效率提高约40倍。

菜地旁,虫情监测器、气象监测站、土壤监测站正在“站岗”。它们能对病虫状况、光照度、雨量、土壤肥力等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参数进行监测,这些数据在手机上就能实时查看。

值得一提的是,系统还可根据监测数据提供精准农事服务方案。“比如,如果温度过高,系统就会警示采取降温措施。这几套设备让我们提高了抗风险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陈洪辉说。

科技带来效率。陈洪辉说,基地产出的连州菜心,亩产量和利润比传统生产模式高30%,人力成本则降低了五成。

年近60岁的村民唐记开对此深有感触。他进入冲口合作社务工已有10年,过去干活靠人工,如今播种育苗、水肥管理等都实现机械化了。“以前我一个人管理三四亩地,现在可以管理三十多亩,还比以前轻松。”唐记开说。

这个充满科技范的合作社,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兴农样本,获得“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谈起未来发展,摘得“广东乡村振兴先进个人”荣誉的陈洪辉打算为农业注入更多数字化基因,“做农民也要有文化,科技化的步子才能迈得更大”。除了继续扩大连州菜心种植面积,他还计划运用急速冷冻技术打造预制菜,“通过二产带动一产,提高连州菜心的市场竞争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