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后面是什么?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二)的赏析是什么_韩愈_早春_业精于勤

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后面是什么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是韩愈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而荒废在于贪玩. 业精于勤荒于嬉,出自韩愈的《劝学解》.意思是说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荒废在嬉笑声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他却能毁灭于随随便便.古往今来,多少成就事业的人来自于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二)的赏析是什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赏析张十八员外:即张籍,时任水部员外郎。员外,编制以外的官员。这是韩愈在长庆三年(823)赠水部员外郎张籍的诗。作者在这组诗的第二首里说:“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年少逐春,扑蝶戏蕊,枯草拈花,用自己的童心和稚眼直接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妙机趣。而老大逐春就别是一番况味了。官事冗杂,世事沧桑,在充分体尝了人间的坎坷困顿之后,忙里偷闲地游一游春,散一散心,自得其乐。此时此刻,贵在童心未泯,贵在能于常物之中发现其丰富蕴涵。不信吗?请读一读韩愈晚年这两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帝都长安的大街,蒙蒙的小雨,雨丝是那样轻细,那样柔和,那样滋润,好像酥油一般。不,它还有酥油不具备的化育万物的非凡特质。在霏微细雨的滋养下,你去看那草色,远远望去,碧色朦胧,极清极新极淡,而待你走近了。反而觉得失却了那绿色,但见细嫩纤小的草芽刚刚钻出土面.这首诗,作者只就“草色”加意点染。首先,为它安排了典型的环境。“天街”,“小雨”,已经点明了其生在帝都,其时在早春,渲染出浓郁的春的氛围。紧接着,作者又描述了自己远观近察的不同感受。本来,初春有多种景物可以摄取入诗,淙淙的溪流,婉转的莺啼,飞来的双燕,都能象征春天的回归人间,但作者偏偏为一片草色传神写照,这,或许是他——一个渐入暮年而又心性高洁的诗人特有心态的反映吧。小雨蒙蒙中的草色,若有若无,最先传递出春的气息。它不愿与群芳百卉争夺艳冶的阳春三月,也不愿与皇都烟柳争夺士女们的青睐。它自甘寂寞,默默地向人们显示着大自然的生机萌发和复苏。它。不是具有一种兀傲脱俗的气质和禀赋吗?作者以心观照,从寻常草色之中发见了其不寻常的,能与人相沟通的灵性,从而感到无比的快慰,他浓醮笔墨,书写出心底里的赞歌——“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黄叔灿评论“草色”句说:“写照工甚.正如画家设色,在有意无意之间。”作者的确象一位技艺高明的水墨画师,描绘草色只染不点,笔触极清地再现出那若隐若现的淡淡碧痕,远看实有,近观却无,如此写早春草色,可谓形神兼备。在韩愈之先的王维作《汉江临泛》,第二联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后来欧阳修隐括后一句诗入词,开头便说;“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山色的似有似无是邈远开阔处的景象特征,其背景是天地外、晴空外,所视极远,故有迷蒙一片的感觉。韩愈这句诗的背景是“天街小雨润如酥”,作者描写的笔触便很自然地转向一片草色,更何况诗篇的主旨正是要揭示那早春时候万物萌生的新鲜感觉呢!可见,作者这样写景,并非出于无意,而是有意为之.有意为之而创造出“在有意无意之间”的艺术境界,那才是真正的诗家高手。注释天街:皇城中的街道。

韩愈的早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代: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张籍的游兴。

参考资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百度百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