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是鬼节吗(7月14日是鬼节吗)_中元节_鬼节_烧纸

本文目录

  • 7月14日是鬼节吗
  • 七月十四是鬼节吗
  • 7月14日是不是鬼节 四大鬼节哪个最恐怖
  • 7月14日是鬼节吗 晚上真的有鬼吗
  • 七月十四鬼节的来历 为什么七月十四是鬼节
  • 七月十四为什么是鬼节
  • 七月十四是什么节
  • 七月十四是鬼节还是中元节是鬼节

7月14日是鬼节吗

7月14是鬼节,也叫中元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盂兰盆会”,也称“中元节”(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

“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尤以华南为十三或十四,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

依照佛家的说法,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死亡超过三年的称老亡人。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

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

七月十四是鬼节吗

七月十四是鬼节吗?

  七月十四

  在我国,多数人在农历七月十五日过鬼节,但有些南方地区则是在七月十四,那么7月14是鬼节吗?鬼节是7月14还是15?下面我为你介绍7月14鬼节的由来。

  7月14是鬼节吗?鬼节是7月14还是15?

  根据各地风俗,南方人认为七月十四是鬼节,北方人则认为七月十五是鬼节。那么到底7月14是鬼节吗?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很多地方七月十五这一天和每年的清明节有些相似,家人是要去上坟扫墓,祭拜祖先的。

  阴历七月十五是鬼节,但是七月十四是最凶的,七月十五到了晚上鬼门就要关,农历七月是鬼月,有的地方七月初一到十五都可烧纸,但七月十五是正日子。小孩七月十四晚上不要外出,有事出去的也都尽量早回,而真正的烧纸祭拜是在七月十五。

  为什么七月十四过鬼节?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下面我为您介绍。

  说法一

  相传南方原并无中元节,是古代汉人南迁传入的。但为何南方过的中元节是“七月十四”而不是“七月十五”?有这样一种传说是:大约在宋代,北方战乱,一批汉人仓促南逃。但就在逃走前夕,他们遇到了一个难题:如何把祖宗带走?按传统,只有在除夕、清明、重阳和中元节祭祀祖先时,祖先们的亡灵才会聚拢回家,能跟着灵牌走。此时离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只有一天,但他们已经等不及。

  为了聚拢祖先们的亡灵,他们决定提前一天过中元节,把祖宗的亡灵集中起来,然后带着祖宗牌位逃往南方避难。后来,为了纪念这个日子,逃往南方的汉人就把中元节改为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过。现在,“七月十四”已经是许多南方汉人和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

  说法二

  据查,南方人过的’节是七月十四,北方人过的节是七月十五,都叫中元节,即鬼节。南方人之所以在七月十四过节,是因为以前外敌入侵,为了避免因过节而被敌人一网打尽,先人们就把节日提前了一天。

  结论

  鬼节习俗复杂,有的地方是十四,有的是十五,甚至有十三十二过鬼节的。有的地方是要在七月十五中元节前择吉日祭拜“家仙”和祖坟,因此会选在十三或十四。

  所以各地习俗不一,但目前一般都定在七月十五,因为按照道教世界观,习惯将一年的“天官”(上半年)的正月的十五称之为“上元节”;下半年的地官节段的七月十五,则叫做“中元节”;由于地含水,水作用地,所以,地官下半年中段的十月十五则是“下元节”。这上、中、下三元,则组构出了道教对世界的三元一体系统认识。

;

7月14日是不是鬼节 四大鬼节哪个最恐怖

  都说七月半是属于鬼的节日,人们做事都要小心翼翼,各方面非常讲究,生怕触碰了什么禁忌。不过由于我国南北方的风俗差异巨大,所以不少地区也会在七月十四过节,那么是不是指公历呢,下面就来简单为大家答疑解惑一下。

  7月14日是不是鬼节

  公历的7月14日并不是鬼节,而是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也叫七月半。以今年为例,是在8月22日星期日。当天宜开业、结婚、领证、开工、开张、作灶、求嗣、修坟、赴任、祭祀、解除、开市、纳财、破屋、启钻、除服、嫁娶、立券、求医、栽种、斋醮、求财、招赘、词讼、纳婿、服药、和讼等等,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安排。

  四大鬼节哪个最**

  四大鬼节指的是三月三、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但不能区分哪个最,因为都是表达对先辈哀思的节日,只要遵守其中的礼仪,避开不利的因素,就能安然度过。其中农历的三月初三,据说在地府街市到处张灯结彩,披红挂绿,大街小巷挤满着华丽的鬼,如果不注意就会被诱惑走,要注意天亮之前及时归来,不能乐而往返。清明节则是著名的扫墓节,人们会上山去坟前祭祀祖先。而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则是地府门开,祖先回归的日子,也有很隆重的祭祖仪式。寒衣节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和清明节差不多,也是祭拜先人的日子,就是多了一项烧寒衣的习俗。

   有什么忌讳

  通常在鬼节的时候,反而忌讳说跟鬼有关的词汇,因为怕所有不敬,要用其他吉利的语句替代。还有祭祀的时候最好准守流程,不能偷吃供品,要等所有仪式完毕后,才能和家人分享。另外节日当天要衣着朴素,不可披头散发,保持良好的形象,否则有冒犯的嫌疑。

7月14日是鬼节吗 晚上真的有鬼吗

导读:鬼节是有的,而且在我国不止一个,不过最常见的说法是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也有人说7月14日是中元节,这是真的吗?7月14日是鬼节吗?对于鬼节一说,大家更想知道晚上真的有鬼吗?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和我一起去探寻下吧。

7月14日是鬼节吗

7月14日是鬼节,因为南方人与北方人过鬼节是不一样时间的,南方人都是在十四号过,因为以前外敌入侵,为了避免因过节而被敌人一网打尽,所以先人们就把节日提前了一天,来避免灾难发生。

7月14日为什么叫鬼节

其实关于中国鬼节的说法,很多地方都是不一样的,有点的地方将7月14日成为鬼节。

说法一

相传南方原并无中元节,是古代汉人南迁传入的。但为何南方过的中元节是“七月十四”而不是“七月十五”?有这样一种传说是:大约在宋代,北方战乱,一批汉人仓促南逃。但就在逃走前夕,他们遇到了一个难题:如何把祖宗带走?按传统,只有在除夕、清明、重阳和中元节祭祀祖先时,祖先们的亡灵才会聚拢回家,能跟着灵牌走。此时离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只有一天,但他们已经等不及。

七月十五鬼节禁忌,为了聚拢祖先们的亡灵,他们决定提前一天过中元节,把祖宗的亡灵集中起来,然后带着祖宗牌位逃往南方避难。后来,为了纪念这个日子,逃往南方的汉人就把中元节改为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过。现在,“七月十四”已经是许多南方汉人和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

说法二

据查,南方人过的节是七月十四,北方人过的节是七月十五,都叫中元节,即鬼节。南方人之所以在七月十四过节,是因为以前外敌入侵,为了避免因过节而被敌人一网打尽,先人们就把节日提前了一天。

鬼节习俗复杂,有的地方是十四,有的是十五,甚至有十三十二过鬼节的。有的地方是要在七月十五中元节前择吉日祭拜“家仙”和祖坟,因此会选在十三或十四。

7月14日鬼节传说

大约在宋代,北方战乱,一批汉人仓促南逃。但就在逃走前夕,他们遇到了一个难题:如何把祖宗带走?按传统,只有在除夕、清明、重阳和中元节祭祀祖先时,祖先们的亡灵才会聚拢回家,能跟着灵牌走。此时离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只有一天,但他们已经等不及。

为了聚拢祖先们的亡灵,他们决定提前一天过中元节,把祖宗的亡灵集中起来,然后带着祖宗牌位逃往南方避难。后来,为了纪念这个日子,逃往南方的汉人就把中元节改为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过。现在,“七月十四”已经是许多南方汉人和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

晚上真的有鬼吗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鬼”确实是有的,一种是心鬼一种是外鬼。

所谓心鬼,就是心里有鬼。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果你日常精神疲惫,焦虑,或者在思虑什么事情,就很容易心中生鬼。这种鬼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对心脏、脑血管都有极大的危害,心鬼的外在表现一般为三种。

一种是梦魇,比如睡觉时姿势不正确,或者手压住了胸口,就很容易梦魇。第二种是眼迷,比如明明没有东西,你的眼睛余光突然会发现有什么东西穿了过去,这是精神恍惚、不集中的表现。第三种是背后有鬼,最常见的是黑夜一个人时,会总觉得周围有什么东西窥探你,让你很是害怕,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作用。半夜十二点后真有鬼吗?如果不是心鬼,那就是外鬼了。

所谓外鬼,就是人们常说的小鬼了。传说中的鬼,分两种,一种是人死后灵魂有执念,没有下阴曹地府,滞留在人间,叫做鬼魂。一种是阴性生物年久日深,产生了智慧,称之为阴魂。不过以上所说,只是传说,是无法考证的事情,最起码我是没见过。

科学解释真的有鬼吗

至于到底有没有外鬼,本人认为是有的。但是,鬼这种东西很不容易形成。鬼魂的产生,必须有两种必要条件,一是人生前精神力,或者说脑电波很强大,不会人一死,就马上消散。

二是外部环境有利于使脑电波存留。大部分的人死后,灵魂都会马上消失,不会形成鬼魂。除了在死前极度恐惧或者是有其他强烈执念情况下,灵魂出窍,并且机缘巧合的存在下来,才会有鬼魂的出现。

这种情况产生的鬼魂,是只有临死时的一点记忆,生前事是没有记忆的。实际上这种机缘很少有,即使有,在时间的推移下,鬼魂也会慢慢消散。或许有一定的概率鬼魂会长期生存了下来,并产生了智慧,但这个概率是几百亿分之一。同时要说的是,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鬼魂,也不要害怕。老话说的好,人怕鬼三分,鬼怕人七分。人可是比鬼厉害,吹口气都能把他灭了。

七月十四鬼节的来历 为什么七月十四是鬼节

导语:鬼节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从自宋代延续至今我们就有鬼节祭祖的传统。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鬼节的时间也在悄然的发生变化,不同地方的中元节已然不再是统一的在农历7月15这一天,而是在7月11到7月15。当然流传最广的两个时间是农历七月十四和农历七月十五,那么,为什么七月十四是鬼节?下面就来看看七月十四鬼节的来历吧!

七月十四鬼节的来历 为什么七月十四是鬼节

第一种说法

每年农历7月14日是中元节又叫鬼节或着叫盂兰节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节日.

中元节源自道教,后来佛教改为现现在俗称的鬼节。盂兰节在印度语中意指“倒悬 ” ,“倒悬 ”指的的是释迦十大第子目莲的母亲死后后受饿鬼之苦,不能吃东西 。 后后来得到释迦帮助。用百味五果供养十方神佛并藉功德救母亲。所以现在为了祭 祀孤魂都在鬼月农 历 7月 举行普渡会,现在叫鬼节。

第二种说法

关于鬼节的来历,传说地藏菩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中元节怎么来的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节称“鬼节”或“孟兰盆会”。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 佛教也在这一天,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最主要的传说是,阎罗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半时(也有说是最後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还有一个重要的传说是目莲救母的故事,源自佛教传说:目连(目连为佛教人物,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过著吃不饱的生活。

目犍莲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连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于是讲述了《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供养僧众以祭其母。近代献瓜果、陈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尝新的含义,也是盆祭的遗风。

中元节烧纸要注意什么

1、买烧纸时,不要买那种成摞的印刷品,一张就好几亿,那钱不实际,在下面也不值钱。要买黄草纸,铺开后拿一张一百元的真钱在纸上压,要感觉这一百元是个戳子,由右至左,由上至下,一排一排的盖上去,直到把整张纸铺满。这样的烧纸在下面才是硬通货。钱才实成,揣在兜里才有面子。叠好烧纸,一刀烧纸分成七八份,分别以对角线折两次,不然一摞纸想要它燃烧起来是很费事的。叠起来烧会很方便。

2、最好是去专业法坛恭请《祖先保佑金》等等专用法金或者冥币,请师父按照先人的姓名地址填写好秉单汇表,然后再去焚烧。

3、准备去烧纸前,你最好预备好火机(最好是防风的,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等等阴魂鬼节气阴气重,风大)和一根小棍。方便你在烧纸的时候拔起压在一起的烧纸,让空气流通,以便助燃,但注意,用完之后的木棍就不要再拿回来,直接扔掉好了。

4、在路口烧的,要天黑透才去烧,天亮没谁敢出来取钱的。去烧纸的来回路上,遇到烧纸尽量绕开,不要踩到,有时候一个路口排满了纸灰堆,想绕都绕不开,那只好请你小心地穿插过去,有时候还可能需要大跨步一下,过去之前你要先说一句,对不起,借过。

5、要烧纸前在要烧的地面画个圈,注意,不要把自己圈到里面,西南角要留个缺口,方便下面的亲人进来拿钱。

6、烧纸时要表情严肃,不要嘻笑打闹,既然来都来了,你就恭敬点。

7、给亲人烧纸前先点燃两张扔到圈外,答对一下没有亲人送钱的孤魂野鬼。

8、烧纸时要念念有词,如:XXX,给您送钱花来了。今天孙男弟女都来看您来了云云。

9、给祖先烧纸要遵循烧纸的节日,不能够随意凭自己心血来潮就去焚烧。

10、一定要坚持看着把纸燃尽才可以走,这样既可以防止火灾,又能防止风把纸吹出来,被其他路过的拾去,惹老人不高兴。

七月十四为什么是鬼节

七月十四被叫鬼节的两种说法:
1、每年农历7月14日是中元节,又叫鬼节或着叫盂兰节,盂兰节在印度语中意指“倒悬”,“倒悬”指的的是释迦十大第子目莲的母亲死后后受饿鬼之苦,不能吃东西。后后来得到释迦帮助。用百味五果供养十方神佛并藉功德救母亲。所以现在为了祭祀孤魂都在鬼月农历7月举行普渡会,现在叫鬼节。
2、关于鬼节的来历,传说地藏菩萨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曹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儿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鬼节。

七月十四是什么节

七月十四是中元节,也称鬼节。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它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七月十四是鬼节还是中元节是鬼节

  7月14日鬼节, 农历7月14日半夜到7月15才是鬼节 ,又叫中元节。有的地方习俗是7.14过鬼节,有的地方是7.15过鬼节,各个地方习俗不一样。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 ,相传阴间地府的鬼门关大开,无数鬼魂涌到阳间度假,阳间便成为「它们」的散心地,可谓「阴气冲天」。每年鬼节期间,传统习俗?会预备祭品来安抚鬼魂的,祈望「它们」吃饱食醉及收了衣钱财物之后,安守本份不要在阳间搞事。 人性有分正邪善恶及七情六欲,鬼的心性也同人类无异。假若「它们」循规蹈矩故然是好,但当中有些带著妒气 戾气 怨气、霸气 邪气 杀气等不祥之气到来,而且更是冥顽不灵的那就麻烦了。鬼性难测,为免有不测之灾出现.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里以诵经作法等事举行「普渡」以普遍超渡孤魂,恐防它们为祸社区,又或祈求鬼魂帮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中元节介绍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盂兰盆会”,也称“中元节”(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又称亡人节、七月半。 “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

  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 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死亡超过三年的称老亡人。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奠。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来领钱。”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中元节 故事 :

  民间普遍流传目连解救母厄的故事。

  “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盂兰实际是佛教的节日,“盂兰”为梵文,意为救倒悬、解痛苦。据“佛说盂兰盆”经记载,当时佛陀的弟子目揵连尊者,以神通力发现其去世的母亲在饿鬼道受苦,目揵连孝顺深切,以神通力把食物送到其母口中,谁知食物在咽喉中变为火炭,不能食用,痛苦万分。目揵连焦急忧虑,于是去问佛陀应如何救渡。

  佛陀告诉目揵连尊者说:“你母亲罪根深重,曾有五百世的悭贪,纵使你神通第一也无法解救她的苦难,必须靠十方众僧大德威神之力才能得到解脱!”

  到七月十五日那天,是解夏日,又是“佛欢喜日”,亦是众僧自恣日。所谓自恣就是自己检点,如发觉自己有过失,应对人露忏悔:如任何人犯过,亦应对僧众忏悔。当日一切圣圣众,均精持律仪,身,口,意三业清净,这时候设斋供僧,功德最为殊胜。

  故此佛陀咐瞩目揵连尊者,在七月十五日那天,准备饭食百味五果、汲灌盆器、烧香燃灯,将世上最珍贵的食物酂趍鼘窬都放在盂兰盆内,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众僧念咒加持,祈福消灾,使在世人增长福慧,先亡超度。

  后来目揵连尊者得到佛陀教化在七月十五日设盆供养及斋僧,合各大德威神之力,使母亲得以脱离饿鬼之苦。

  根据经中佛所示,如果能在功德、胜会中供佛僧大布施,可令现世父母、六亲眷属,能脱离三涂,衣食丰足。乃至七世父母都能脱离饿鬼之苦,生于人天中,福乐无极。如父母在,更能福乐百年、长寿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所以身为佛子,为修孝道,应常念及过去仍未解脱之先祖父母,于盂兰超幽法会中供养上师大德,燃灯供佛作大功德,以报父母之恩乃利乐解脱十方孤魂饿鬼众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