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过中元节,你们那里是怎么纪念的?中元节到了,农村里通常会吃鸭子,有什么方法去鸭毛又快又方便_中元节_烧纸_中元

本文目录

  • 今天过中元节,你们那里是怎么纪念的
  • 中元节到了,农村里通常会吃鸭子,有什么方法去鸭毛又快又方便
  • 中元节为什么会有“鬼节”这样的说法
  • 中元节又称为鬼节,你怎么看待路边烧纸的行为
  • 农村俗语:“七月中,腊月半,阎王不请自己见”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吗
  • 今天是中元节,有什么说法你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
  • 七月半,我们这里请祖宗、烧袱,你们那里是怎样做的呢

今天过中元节,你们那里是怎么纪念的

感谢悟空邀请!

(一)先赋上诗一首:

中元祭祀分西东,南北风俗也不同。

礼仪多寡尽人意,略表寸心皆可容。

(二)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中元节到了,农村里通常会吃鸭子,有什么方法去鸭毛又快又方便

问:七月半快到了,农村里会吃鸭子,有没有快速方便去鸭毛的方法呢?

七月半即中元节,除了祭祖,有些地方还有一些当地的过法。

点击右上角红色按钮关注【刺楸】,了解更多农村趣闻趣事。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称为七月半,简称「月半」,但各地过七月半的时间不一,并非都在七月十五这天。例如刺楸这里从农历七月初九到七月十五这几天都算月半,都可在这期间的傍晚到户外烧香蜡钱纸祭祀祖先。
月半既是祭祖的日子,也是打牙祭的机会。刺楸这边要将新丰收的大豆用石磨推成豆花来吃,算是尝新粮,并割肉做一顿丰盛的晚餐。

据说有些地方并不稀罕吃肉,而是专门杀鸡杀鸭来吃。那如何快速便捷地去鸭毛呢?

一、不选换毛鸭

有人喜欢吃老鸭汤,有人喜欢吃红烧仔姜鸭,老鸭汤就要选老鸭子,而嫩鸭则是做仔姜鸭的最佳选择。老鸭和嫩鸭的羽毛都易拔,但换毛阶段的鸭子则很难拔。换毛鸭是鸭子由绒毛换到羽毛的过渡性鸭子,肉嫩又长了许多毛桩,不仅难拔,甚至还会把鸭肉扯掉,所以刺楸不联系选换毛鸭。

二、用塑料袋仿松香拔毛

农村集市或者农贸市场专门杀鸡杀鸭子的摊上,老板靠替人打整鸡鸭做生意。刺楸相信许多人见过杀完鸡鸭后拔毛的过程,老板先把能拔掉的羽毛拔掉,最后投入滚烫的松香里过一遍,最后把鸡鸭身上那层冷却的松香壳抠下来,难拔的鸡鸭毛就留在了松香壳上。
在农村,偶尔杀鸡杀鸭都是农民自己操作,在没松香的情况下拔毛确实就困难些。然而,这并不能难道聪明的农民,由于塑料袋燃烧后像松香,所以有些人就点燃塑料袋滴到已去掉大部分羽毛的鸡鸭上,而后再把燃烧残物抠下来即可。

当然,塑料本身可能含有不少有害物质,若直接这般操作,可能会影响鸭肉的品质。

以上就是刺楸对在中元节杀鸭拔毛的看法,要是觉得回答得还行就点个赞,并顺便关注一下吧,谢谢。

中元节为什么会有“鬼节”这样的说法

道家三元:正月半为上元,七月半为中元,十月半为下元。或直称七月半,俗称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已经入秋,肃杀之气盛行于天地,草木开始凋零。此时疫病为多,自古流传为鬼月,中元顺理成章就成了“鬼节”。中元节有打醮、放焰口(饿鬼口有火焰,放焰口即解脱饿鬼)的习俗,意即超度饿鬼。这个习俗源于六朝时期,佛道二教都有所倡举。

道家对中元的观点见于《道经》。

《道经》云:七月十五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人间,分别善恶。诸天圣众普诣宫中,简定劫数,人鬼传录。饿鬼囚徒,一时皆集。以其日作玄都大献于玉京山,采诸花果珍奇异物,幢旙宝盖,清膳饮食,献诸圣众。道士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俱饱满,免于众苦,得还人中。

佛家的观点见于《盂兰盆经》。

《盂兰盆经》云:目连比丘见其亡母生饿鬼中,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食未入口,化为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驰还白佛。佛言“汝母罪重,非汝一人力所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至七月十五日,当为七代父母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百味五果,以着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佛勒众僧,皆为施主咒愿七代父母禅定意,然后受食。是时目连母得脱一切饿鬼之苦。目连白佛“未来世佛弟子行孝顺者,亦应奉盂兰盆,为尔可否?”佛言“大善”。故后代人因此广为华饰,乃至刻木割竹,饴蜡剪彩,模花果之形,极工巧之妙。

到了宋代,又有所增加。《东京梦华录》记载:中元卖冥器彩衣。以竹斫三脚如灯窝状,亦谓之盂兰盆,挂冥钱衣服在上焚之。介绍南宋都城临安风貌的《梦梁录》云:七月十五日中元,地官赦罪之辰,诸宫观普度醮,与士庶祭拔宗亲。贵家有力者于家设醮,饭僧荐悼,或拔孤魂。僧寺亦于此日建盂兰盆会,率施主钱米,与之荐亡家。市卖冥衣,亦有卖转明菜花花油饼酸馅沙馅乳糕丰糕之类。卖麻谷窠儿者,以此祭祖宗,寓预报秋成之意。鸡冠花供养祖宗者,谓之洗手花。此日都城之人,有就家享祀者,或往坟所拜扫者。禁中赐钱,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州府委佐官就浙江税务厅设斛,以享江海鬼神。

除了打醮,祭祖、扫墓、放江灯诸事风行开来。此外,各地风俗各异。

如山东荣成:祭祖以饽饽、肴馔、水果等物为祭品,犹不可缺者为西瓜。晚间致祭,将西瓜切成无数芽,名曰西瓜山。祭毕合家分食。

江苏宜兴:祭祖时祭品用为应时物品。惟有两种特别的:一为西瓜,要红瓤的;一为茄饼,用麦粉或糯米粉制成,形如半月,馅用青菜或豆沙糖,另取茄子柄,剥去外皮插于饼的一端,故名曰茄饼。

江苏仪征:街道大兴盂兰盆会。街前后扎灯牌楼,前摆斗香架,后设焰口台,中间布幔,下悬各色粗细灯。其新颖者,则西瓜灯,番瓜灯,雕镂而成,极其精巧。

江西吉安:居民无论贫富,咸备佳馔祀祖先,且焚化纸锭。折锭忌孕妇,忌晚间,传孕妇折锭,焚化后鬼举之不动。请僧人放焰口,置包子水果,法事之后将包子向下掷,众皆相争。有妇人抢到包子来年可得子;有小孩抢到包子一生不受惊吓。

福建:普度七日,举行出海之典。普度即溥度。以杉板制船壳,糊以彩纸。船中陈设极奢,凡人世应用之物无不俱备。纸制男女仆婢二十余人,各司其事。

中元节又称为鬼节,你怎么看待路边烧纸的行为

中元节又称鬼节,你怎么看待路边烧纸的行为?

路边烧纸很正常啊,因为自从有了烧纸以来几千年来人们都是这样做的,这是风俗,也是一种传承。有人问为什么好多人不去坟地烧纸呢,一定要在路边烧。

我想说之所以在路边烧纸,因为逝去的亲人坟地离的比较远,因为时间,地域,不能到达,为了把自己的寄托带给亲人,所以在路边的十字路口画一个圆圈,在圆圈里烧纸,用嘴念叨一些话表示带给亲人,就是一种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方式,希望逝去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能够过得更好。

路边烧纸有人说容易造成污染或是火灾,这个情况确实是有的,但是风俗的改变需要一点点来做,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尊重人们的风俗,不过在烧纸的过程中一定要人走火灭,而不是人走了,火还没有灭,如果遇到有风的天气,很可能造成火灾的,所以请路边烧纸的人们一定要自觉。

但是希望人们可以慢慢改变路边烧纸行为,可以用其他的方式祭奠逝去的亲人,比如送花等方式,不过最主要的就是在亲人活着的时候要珍惜,不要等逝去了在思念,你觉得呢?

农村俗语:“七月中,腊月半,阎王不请自己见”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吗

“七月中,腊月半,阎王不请自己见”这句话读起来很是朗朗上口吧,通俗易懂的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每年在七月月中,还有腊月的时候最容易出事,不用“阎王”请自己就去了,可见这两个月份有多不好。一年有十二个月,为啥就这两个月份最容易发病患去世呢?

七月中,指的是农历的七月十五前后,也就是这个时候,说人们在这个时候容易发病死亡有点玄乎,按理说这个季节不冷不热,正是好时候,怎么还会易发病去世呢,有这么严重吗?其实倒不至于自己就去找“阎王”了,但是季节交替的时候确实容易引发旧疾,特别是从炎热的夏天向凉爽的秋天过度之时,温差一下子变化太大,很多体质不好的人就容易旧病复发。

比如说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这类人的体质本来就比较敏感,天气变化对他们的影响也比较大,气候变化太大就引发了旧的疾病,过敏性的鼻炎和哮喘虽然不至于严重到致人死亡,但是犯起病来也很痛苦。所以要加强锻炼身体,才能顺利平稳的从夏天过渡到秋天。

腊月半也是老人去世比较多的月份,每年的冬腊月是比较冷的月份,冬半年比较寒冷,老人们的心血管脆弱,在冬天易犯心脑血管疾病,这些病症一旦发作就是大病,重的直接就一命呜呼,轻的也是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所以老人们在过冬天的时候都很艰难,一定要注意保暖,否则也很危险。

虽然在我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去世,但是老人们总结出来的这个7月份和12月份,确实是去世比较多的月份,如今正是七月半的时候,大家应该注意保养,多多养生,在秋季多吃一些滋养、润肺、降燥、清淡的食物。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把身体养好才是一切的根本,今天是三伏天的最后一天,进入秋天,大家可以小补一下了。

今天是中元节,有什么说法你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

今天是中元节,主要活动也是祭祀。离老家远的,就在自家附近十字路边设坛祭祀,离家近的就回老家上坟。今天主要供奉的是水果与素食。这个节日,在民间一直流传,但是影响不如清明节,现在有些地方时间长了,甚至很多人都忘了做什么。在农村,老人们也只是交代年轻人,今天要早点回家,太阳落山后,尽量不出门。

七月半,我们这里请祖宗、烧袱,你们那里是怎样做的呢

我们这里是七月十三,十四这两天就去给老祖宗坟前烧香烧纸,因为传说七月半死去的老祖宗要去扬州城赶会,所以提前两天就给他们烧纸(送钱),他们好拿这些钱去赶会。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