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帝”改革的“欧化”与“专制化”_俄国_彼得_专制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俄国 彼得 专制

彼得一世又被称为“彼得大帝”(1682-1725年在位)。

1547年,伊凡四世执政时期俄国统治者开始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专制统治。在沙皇的专制下,俄国盛行农奴制。1682年,彼得一世即位,他是一位敢想敢为,具有强烈求知欲与冒险精神的政治家,面对俄国的贫困落后,彼得一世即位后决心向西方学习,全面改革。

他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对外贸易;进行军事改革,创办海军;他还推行文化教育,建立了科学院。有学者认为,彼得一世是率领俄国打破孤立封闭,走向世界、向西方学习第一人,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彼得一世为俄国强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被称为“彼得大帝”。但是彼得一世只重视从军事、经济和技术等方面来增强俄国的国力,他的改革是在不动摇农奴制基础的前提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例如他虽然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可是却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而且他建立一套行政机构,依靠中小地主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改革以后的俄国成为典型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所以也有学者认为,彼得一世在学习西方的同时,强化了国内的专制与农奴制度,从长远看,其结果是又拉大了俄国与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差距,使俄国在后来200多年间不断地落后于西方。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