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公主是哪国的?德皇威廉二世的母亲是英国公主俄罗斯皇后是德国公主,为何德国和英国俄罗斯是敌对国家_德意志_君主_俄国

本文目录

  • 白雪公主是哪国的
  • 德皇威廉二世的母亲是英国公主俄罗斯皇后是德国公主,为何德国和英国俄罗斯是敌对国家
  • 哈雅公主身为迪拜王妃,为何要出走德国
  • 电影《茜茜公主》中为什么使用德国国歌
  • 在历史上,为什么有人说“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人在给皇储挑选未婚妻时总喜欢找德国的公主”

白雪公主是哪国的

白雪公主是德国的。

白雪公主是广泛流行于欧洲的一个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故事版本见于德国的《格林童话》。讲述了白雪公主受到继母(格林兄弟最初手稿中为生母)的虐待,逃到森林里,遇到七个小矮人。最后在他们帮助下,克服了后母的诅咒,找到真爱的王子的故事。

德皇威廉二世的母亲是英国公主俄罗斯皇后是德国公主,为何德国和英国俄罗斯是敌对国家

德皇威廉二世同母亲不和,一意孤行只想着壮大德国而忽视了国际关系的变化,女性对于政坛的掌控力度相对低下,且德皇的形象在英国人眼中是粗鲁不受欢迎的。

哈雅公主身为迪拜王妃,为何要出走德国

你去问哈雅公主吧,这说明有钱也不见得幸福,真正幸福只有家庭和气,夫妻互敬的生活才令人向往。

电影《茜茜公主》中为什么使用德国国歌

德意志之歌(德文Das Deutschlandlied)或德国人之歌(德文Das Lied der Deutschen)是今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歌。曲谱为著名古典音乐家海顿作于1797年,后被定为奥匈帝国国歌的———帝皇颂(即上帝保佑吾皇弗朗茨)。德国版歌词为自由主义诗人奥古斯特·海因利希·霍夫曼·冯·法勒斯雷本教授作于1841年8月26日晚。1922年全部歌词曲被魏玛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弗里德里希·艾伯特首次定为德国国歌。

在历史上,为什么有人说“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人在给皇储挑选未婚妻时总喜欢找德国的公主”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我们至少稍加观察就会发现其实罗曼诺夫王朝最初几代沙皇都没有和欧洲联姻,他们采取的还是俄罗斯传统的“选秀女”方式选择自己的妻子,甚至还有自由恋爱结婚的。彼得大帝自己在婚姻问题上就很随便,他的妻子摄政皇后叶卡捷琳娜一世到底是什么出身,到底是他抢来的俘虏还是他的厨娘,还是两者兼而有之一直都说不清。

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罗曼诺夫就开始和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公主联姻了呢?首先是罗曼诺夫王朝开始自视为欧洲强国。俄国沙皇一直都以拜占庭帝国的继承者自居,但他们这么做的时候东正教信仰并不要求他们必须与身份对等的女性结婚。相反作为斯拉夫各部的专制君主沙皇在择偶问题上非常自由。沙皇的婚姻开始受到习惯法约束其实是在他们试图以拜占庭继承者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分庭抗礼,更重要的是获得后者的承认开始的。

随着俄国的逐渐强大,和势力发展到基督教欧洲的东部,俄国沙皇们开始向西欧各国君主强调自己的皇帝身份,他们拿来当模板的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在俄国外交文件里,沙皇一再要求欧洲君主像对待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那样对待自己,强调自己也是“emperor”。同时俄国随着彼得一世的改革开始欧化,沙皇在生活方式欧化的同时,为了向被派往彼得堡的欧洲各国使节证明自己是一个“欧洲的皇帝”,在择偶方面也开始引入欧洲的习惯法。

(从一个东正教的沙皇变成一个欧洲的皇帝是罗曼诺夫人的重要理想,但没想到皇室婚姻是这个理想的一个副产品)

欧洲的贵族中间通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了门当户对的习惯法,贵庶通婚是一个贵族所能犯的最大的罪恶之一,而且祸及子孙。一个贵族造反被杀,他的子孙在其他贵族眼中依然是体面人,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也可以娶他的女儿。比如英国首相罗素勋爵,就经常自称他的祖先参加过三个次造反,其中两次是作为发动者。但假如一个贵族娶了身份不对等的女性,那么他在这次婚姻里生下的后代就被认为是不体面的,茜茜公主的祖先两次丧偶第三次娶了一个身份不对等的妻子。他还为自己的这个儿子求得了皇帝的特许状,但过了一两百年,人们还是拿茜茜公主的祖先贵庶通婚来否定茜茜嫁到哈布斯堡的权力。

罗曼诺夫王朝欧化以后的几代沙皇都只是生活方式上欧化,彼得一世胡乱结婚,彼得二世的婚姻也是娶的本国贵族,之后的女皇就更不用说。一直到彼得三世这个俄语都说不好的真德意志贵族,名誉罗曼诺夫大公登上俄国皇位,罗曼诺夫王朝才开始真正遵循欧洲习惯法。彼得三世娶的是母老虎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二世自己就是德意志小邦国的公主。

这里为什么一再强调是德意志而不是德国,原因就在于当时的德意志名义上是神圣罗马帝国,但并不是只有皇帝一个君主,相反根据腓特烈二世皇帝的帝国法,德意志直属皇帝的各邦诸侯都得到了君主身份。也就是说德意志可以和欧洲各国君主联姻的家庭有一两百家,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各国君主都喜欢娶德意志的公主,因为德意志的公主多啊。我们看《格林童话》最大的感想就是德意志的君主真倒霉今天是公主被害,明天是王子行侠仗义。其实并不是德意志的宫廷总出幺蛾子,而是德意志的宫廷实在太多了。宫廷多君主上百的结果就是适龄的王子公主满街跑。在包办婚姻的近代,德意志有一百多个君主家庭,其中怎么也能有一二十个年龄相当品貌相近的,你从里边挑一个跟上学的时候从同班女生里找一个青梅竹马也差不多了。这是制度森严之下各国君主给自己留的一个后门。

德意志的这种君主众多的局面并没有随着1871年帝国的建立而终结,相反虽然人数大为缩水,但德意志帝国成立之后,在帝国之内依然有二十多个宫廷。德意志帝国曾经发布文件称帝国宫廷的皇室费用并不高,甚至只比日本天皇多一点。但是帝国没有说在世界君主财富榜上还有好几个德意志的君主,德皇比日本天皇多一点,巴伐利亚国王只比日本天皇少一点,萨克森国王和符腾堡国王也都名列世界君主财富榜前十名。

(到罗曼诺夫王朝晚期沙皇真的是就是财大气粗的典范了)

而罗曼诺夫选择德意志公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也出在欧洲的这种等级制婚姻的传统上。欧洲虽然理论上只要从君主家庭里选一个就合法,但君主这么多自然就分三六九等,皇帝是第一等级,法国的国王、西班牙的天主教国王、英国国王这是跟皇帝平起平坐的第一等级。然后其他大宫廷是第二等级,比如普鲁士国王、两西西里国王、撒丁国王、托斯卡纳的大公这些家庭身份是对等的。你看托斯卡纳大公的美迪契家族,就出过两个法国王后,一个是凯瑟琳他原本不是嫁给法国王太子的,而是嫁给王太子的弟弟,弗朗索瓦一世贪图美迪契家族的钱,所以让小儿子娶了美迪契家的女儿,但没想到王太子死了,凯瑟琳才成了王后。另一个是亨利四世的王后,亨利四世原本是新教徒,还是法国国王的妹夫,虽然夺取了王位也跟前妻离了婚,但在正统君主中间还是不算自己人,所以没有大宫廷愿意跟他联姻,只好降一等去娶美迪契。

对于初来乍到的俄国沙皇他们最初在欧洲君主中间也只能排在二等三等的地位,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先天不足的缺陷,那就是他们信东正教,无论是嫁还是娶都有一个改宗的问题。大国宫廷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女儿改信东正教嫁到俄罗斯?所以只好将就一下,比如叶卡捷琳娜二世她们家说到底连三等宫廷也算不上,她爸爸都穷到去柏林打工了,只能算及格线上的公主。你说她不是吧,她爸爸那个领地真的有君主权,你说她是公主吧,可能连套像样的首饰也出不起。

(其实亚历珊德拉皇后年轻的时候是公认的美女,威廉二世皇帝也想娶她)

沙皇俄国在近代的几百年里一直靠掏钱来娶媳妇,从叶卡捷琳娜开始一直到尼古拉二世都是。把女儿嫁到俄国的家庭意图也简单明了就是要钱,基本上跟卖女儿差不多。反正不定哪天就被你们杀了,不如趁着没死多捞点。尼古拉二世娶的是黑森-达姆施塔特的公主,这是一个德意志的大公国,尼古拉有生之年,岳父岳母大舅子一直从俄国拿钱。财政大臣维特伯爵说他不但要应付皇后的父母兄弟,还要应付皇太后的父母兄弟。所有这些人都靠沙皇的一句话就从财政部拿钱。这就是罗曼诺夫为了维持一个体面的“欧洲君主”身份所付出的代价。但是反过来说,亚历珊德拉皇后为了造福自己的一家,最后把命都丢在俄国了也是德意志小邦君主卖女儿的传统的样板。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