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从古至今有哪些有影响力的人物?什么是八卦_头骨_周易_水晶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萧元 头骨 周易 水晶

本文目录

  • 河南南阳从古至今有哪些有影响力的人物
  • 什么是八卦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考古造假事件

河南南阳从古至今有哪些有影响力的人物

河南南阳从东汉到唐朝,出了很多的历史文化名人,有很多姓氏从东汉起,形成了千年不衰的郡望。刘氏、邓氏、吴氏、贾氏、杜氏、岑氏、朱氏、马氏、冯氏、樊氏、宗氏、阴氏、郭氏、卓氏、宋氏、来氏、李氏、张氏、庾氏、范氏、乐氏、韩氏、胡氏、董氏、陈氏、赵氏等,都是千年不衰的望族,出了不少的历史人物。

周朝

姜子牙。

先秦

武姜、百里奚、范蠡。

西汉

杜周、杜延年、陈恢、娄寿、张挚、直不疑、孔仅、张释之、百政、梅免、杜缓、杜钦、杜业、孔休、彭宏、樊重、刘縯、刘赐、李松、谢躬、赵萌、刘玄。

东汉

刘秀、邓禹、吴汉、贾复、岑彭、杜茂、刘隆、马成、马武、朱祐、李通、卓茂、彭宠、邓彪、邓奉、邓骘、宗俱、任光、来歙、李轶、刘宣、延岑、张魁、韩歆、洼丹、张堪、阴兴、陈俊、邓盛、茨充、樊宏、樊晔、阴就、阴识、郭丹、李善、阴丽华、任延、尹敏、樊梵、宋均、杜笃、赵憙、冯鲂、朱晖、贾宗、宋意、冯良、邓训、任隗、邓鸿、阴皇后、邓弘、邓乾、樊准、冯石、邓绥、来历、邓康、左雄、张衡、叔盛、朱穆、宗资、岑晊、宗慈、郭耽、曹节、张曼成、羊续、何皇后、何进、何苗、尹勤、樊陵、来艳、邢穆、刘弘、刘逸、张仲景、郭稚、邓隆、邓勋、李守、宋伯、邓邯、吴尉、卓崇、岑遵、宋意、阴嵩、任恺、宋京、郭宇、冯柱、郭济、任屯、冯定、冯珖、阴纲、邓悝、冯绲、冯述、邓良、阴辅、岑熙、来祉、来定、岑杞、贾建、冯承、来虎、邓褒、邓昌、朱野、岑豫、邓会、邓疊、邓万世、邓磊、赵代、赵植、魏满、邓融、阴循、邓演、邓荆凤。

三国

许攸、娄圭、张羡、宗世林、邓展、宗子卿、文聘、黄忠、刘廙、魏延、李严、陈震、韩暨、州泰、吕乂、何晏、邓艾、宗预、邓芝、许慈、郭攸之、王连、杜祺、刘干、董厥、来敏、张处仁、傅肜、郝普、甘宁、谢景、赵咨、李肃。

晋代

滕修、邹湛、乐广、张昌、鲁褒、张辅、范晷、刘乔、郭舒、韩寿、王讚、赵彭、郑方、荀灌、杜曾、刘驎之、刘耽、刘柳、刘璞、滕演、范坚、范启、范汪、朱序、范宁、范泰、范弘之。

南北朝

朱修之、宗悫、刘湛、宗炳、范晔、张敬儿、刘虬、庾易、宗测、范晏、宗夬、乐颐、樊毅、胡僧佑、庾杲之、曹景宗、范缜、乐预、乐蔼、张孝秀、刘之遴、庾黔娄、范云、庾于陵、庾诜、庾曼倩、庾肩吾、赵彦深、岑之敬、庾信、范迪、宗懔、庾季才、赵仲将、赵文深、乐运。

隋代

刘斌、杜頵、韩则、岑德润、庾质、岑之象、岑善方。

唐代

岑文本、岑文昭、怀素、岑义、张巡、吴筠、刘洎、岑参、赵晔、张建封、张愔、庾敬休、韩翃、樊宗师、张祜、张贲、韩琬、张孝嵩、宗秦客、宗楚客、张祎、憎辩、胡元范、张曙、赵璘、宗岌、张雄、张怀寂、范传正、张绍贞、张好古、张正甫、张式、张元夫、朱放、庾光先、张绍先、景审、韩思彦、张继、张登、赵宗儒、天然、庾光烈、庾承宣、来恒、来济、岑景倩、岑长倩、岑義、庾何。

五代十国

毛文锡、王仁寿、张澹、韩熙载。

宋代

王仁瞻、王昭雍、朱昂、周湛、滕宗谅、韩拙、贾黯、陈鹄、王坚、刘整、井度、王士元、妙颐真、王襄、晁维岳。

金代

鱼张二、刘文龙。

元代

畅渊、畅讷、畅师文、王权、李士瞻、周景、孙嗣、乃贤、张鹏飞、智受益、白景亮、张良弼、宋恭让、张三丰、马旺、王琦、郭昂、王仪、成遵、杨輗。

明代

铁铉、郭云、李仁、刘淳、李贤、王鸿儒、王鸿渐、柴升、李蓘、方九功、彭凌霄、马化龙、马之骐、马之骏、吴阿衡、唐俊、郑刚、李谦、李震、王汝鲁、朱诰、包起凤、徐光宗、梁震、耿义、曹奎、曹文衡、李永茂、方遬。

清代

彭而述、彭始抟、高叔祥、齐慎、马殿甲、牛浩然、牛昶昞、牛昶煦、王检心、王涤心、马一山、王有为、冯台异、李书阿、王贺、邓峰、宋炳、张起鳌、廖抑、黄廷、蔡元、许胜、许大周、郑良、郑儒宿、林超、杨彪、彭始起、石秉山、孙应贤、马振武、杨元林、杨青山、高振宛、高寅生、高振洛、王殿魁、丁双、闫定家、杜宏瑒、韩应琦、涂孝臣、李雍、王郡、邵秉忠、王守乾、李兰馨。

中华民国

韩席卿、胡锡爵、周邦彩、蔡训明、宁洗古、金孚光、马华敏、杨士颖、郑玉恒、吴寿青、李峻之、王金铎、张星江、刘启文、梁雷、冯紫岗、黄从书、彭雪枫、许子和、金荣贞、王任、张景昉、郭庠生、刘毅然、王峻琨、王可亭、王庚先、张嘉谋、刘炳寰、魏联芳、马云卿、韩运章、徐万年、刘泗方、马文德、别廷芳、彭振山、景国昭、郭须静、李益闻、彭锡田、李鸿音、李九思、刘顾三、李正韬、王汉增、杨国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丁肇青、褚怀理、郭伯恭、张长弓、鲁斐然、杜凤瑞、黄炳新、王亚凡、董作宾、赵松鹤、鲁宝重、崔恭甫、周连三、汤子珍、曹东扶、孔令甫、宋泽生、宋秉林、阎仲彝、冯沅君、姚雪垠、李季、宋育吾、冯景兰、张英奎、张清涟、张文奇、李季、王亚凡、王震亚、乔典运、张一弓、马新朝、姜宗仁、陈凤桐、龚文生、郝天和、李泮明、周密、刘海年、赵世超、马庆泉、赵秉志、何秀超、陈少丰、张德育、尹朝阳、高明柱、张志和、王中山、张丰毅、孙占彪、冯钟越、王超、王黎生、郑一俊、朱晓山、封中斌、杜谈、孙文青、罗震、李静之、冯友兰、杨献珍、丁声树、杨鹤汀、杨廷宝、张圣之、李星斋、仵永甲、张和宣、齐星衢、陶东秩、刘莪青、罗梦册、任白涛、郭宝钧、徐旭生、任访秋、罗国杰、陈佩秋、李志敏、周同宾、崔宗培、曲仲湘、张炳熹、陈光旭、常荣福、刘英俊、张学庸、张国敏、冯钟越、康沫狂、吴云鹏、王永民、王占国、张勇传、杨士莪、余永富、袁晴棠、张国伟、朱晓东、王光谦、申长雨、刘炯天、张清杰、马大为、荣毅超、臧家亮、王金安、郭正晓、石正丽、王梅英、马旭村、吴蓓丽、刘长令、朱光有、康相涛、梅全亭、宗璞、李庚辰、周大新、柳建伟、梁鸿、邱华栋、王晋康、简嘉、廖奔、何弘、陈继会、痖弦、周梦蝶、卧龙生、付子堂、杨宗凯、郝铁川、袁宝华、赵东宛、彭清源、赵延年、许鸣真、栗在山、曹诚、王定南、丁轸宇、陈少景、屈健、李绍禹、方德鑫、崔剑晓、王正、黄诚、闵智亭、萧元、马明龙、李晔、韩荣华、汤丙午、李天文、李金顺、贾锡太、郭国三、张保庆、袁祖亮、刘其文、王富卿、陶夏新、王永乐、张苏军、骆玉林、尹中卿、高扬、杜宣、刘元全、汤永培、翁公羽、张文显、左军、孙菊生、王杰之、白涛、杨子强、李朋德、徐志新、侯淅珉、李伟、周喜安、吴浩、朱雅频、张义全、段青英、郑宏范、王东伟、安伟、章零、王树君、刘德润、郝汀、张汉兴、葛文智、王锦春、刘晏明、毕德林、夏阳、李大成、高铁生、郭树言、王善甫、刘向三、杨蕴玉、刘希程、唐宏光、崔大林、崔枫林、许永跃、宋照肃、冯健、曹克明、李金明、宋育英、常万全、彭小枫、李栋恒、马宜明、付志方、庹震、王予波、赵志丹、项军、郭雪成、郭旭恒、张英明、陈哲、高平阶、张难、张德广、陶治中、陶克、赵金奎、郭新楼、杨克明、刘烨、王德千、黄玮、李治平、方晓、苏枫、赵凌汉、刘兆先、杨荣新、宋昕、马向、秦永寿、邢殿清、罗高、贺文、宋中和、金涛、魏凯江、杨鹤亭、范国章、郭景超、李进攻、庞坦直、杜光甫、李清正、杨书乐、郭一萍、周青、夏廷敏、张静波、徐桐冈、蔡明、尹志云、陈孟君、杨廷美、肖凤岐、张明河、王德炳、刘振敏、郑新立、李玉志、祁荣祥、戈果、许钢峰、宋长森、张世显、阎涛、王荆璞、牛健、张天、陆林周、马遂顺、时文举、陶炳兰、姬延芳、张春秀、张凡迪、李辉、李海洋、方成海、刘建、宋文斌、赵承业、周克亭、徐航、郭得河、董海钧、张凌强、金晓丁、郭金有、王新建、梁保锦、刘登云、赵三友、吕家国、王振武、魏明义、李喜群、赵金声、李竞、张应银、陈建、刘宏伟、万明杰、郑堰坡、邓秀明、丁兆乾、刘永贵、李清和、李连榜、党中奎、谢友民、黄始振、王旭东、郭文志、李庆双、贾全林、曾磊、黄素、刘秀生、周喜来、吴海涛、裴晓昌、雷红雨、王伯廷、王金义、查金路、闫国祥、宋海巍、祝传生、刘杰、陈剑峰、周平、张春林、郎剑钊、李松山、李俊安、方国恩、李善修、辛举德、张国华、马福朝、孙乐、王宏范、吴全智、侯志英、刘满仓、贺恒扬、范军昌、郭熙、张延昆。

什么是八卦

八卦起源之谜

金栋按:八卦,即八经卦,见《周礼·春官·宗伯》,是《易经》三易,即《连山》《归藏》《周易》中八种基本图形或卦画,用符号“一”和“- -”爻表示,每卦由三个爻组成。分别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易经》六十四卦皆由八卦两两相重。

关于八卦起源,有以下几种说法:

(1)上古结绳记事、八索之占说。结绳记事,始于何时?《庄子·胠箧》说:“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传说女娲之后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时代,人类就发明了结绳记事。《系辞传下》说:“上古结绳而治”“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离为绳(高亨语),故于省吾说:“易卦起源于原始宗教中巫术占验方法之一的八索之占。古也称绳为索,八索即八条绳子。金川彝族所保持的原始式八索之占,系用牛毛绳八条,掷诸地上以占吉凶。《易·系辞》称包牺氏始作八卦,乃指八索之占言之。八索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左传》《国语》。八索之占是八卦的前身,八卦是八索之占的继续和发展。近年来的学者们,都说八卦与伏羲氏完全无涉,这就未免‘数典忘祖’,截断了易卦的来源。”(尚秉和《周易尚氏学·于省吾序》)

(2)圣人设卦观象——伏羲氏仰观俯察观象说,认为卦画来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见《系辞传下》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3)画前有易说,认为起于对数和理的领悟。由《系辞传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及《说卦传》“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等之推演。汉·刘歆和孔安国、宋·邵雍和朱熹等均持此说。朱熹《周易本义》说:“《系辞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邵子曰:‘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见《周易本义》卷首图解说及张其成《易道主干》。

(4)文字说,认为来于上古时代象形文字。《易纬·乾坤凿度》和宋·杨万里、清·黄宗炎均持此说。杨万里《易传》说:“卦者,其名画者,非卦,乃伏羲初制文字。”黄宗炎《周易寻门余论》说:“《易》为文字之祖……羲皇六画与文王卦名,确乎一体,或取形象,或取画象,或取上下二体交错之象,其文字与卦画,俨然画一,不容移易……画即文字也。”见朱伯崑《周易通释》与张其成《易道主干》。另,许慎《说文叙》追溯文字之起源,亦上及八卦之说。清·段玉裁注《说文》说:“上言庖牺作八卦,虽即文字之肇端,但八卦尚非文字。自上古至庖牺、神农,专恃结绳。”

(5)男女生殖器崇拜说。古代有生殖器崇拜的习惯。阴爻、阳爻是古代生殖器崇拜的孑遗。阳爻“一”代表男根,阴爻“- -”象征女阴。原始氏族社会的人全身长着长毛,还不懂穿衣,没有羞耻观念。为表示男女区别,选用生殖器形象,以此抽象出符号。如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说:“八卦的根柢我们很鲜明地可以看出是古代生殖器崇拜的孑遗。画一以象男根,分而为二以象女阴,所以由此而演出男女、父母、阴阳、刚柔、天地的概念。”见张其成《易道主干》。

(6)十月太阳历说。陈久金在《阴阳五行八卦起源新说》中,根据凉山彝族地区长期使用的历法认为,八卦起源于一年十月的太阳历。他认为天为阳、地为阴,在彝族十月历中称公、母。所谓水火木金土五行实即半年月五个太阳月的名称,八卦中的太极实即太阳历一年的通称。见萧元《周易大辞典》。

(7)半坡鱼纹说。赵国华在《八卦符号与半坡鱼纹》中认为,八卦符号系统系从半坡彩陶抽象鱼纹中直接演化而出。八卦符号表示数字含义的方法及所用密码,与半坡抽象鱼纹表示鱼的数量意义的方法及所用密码是完全一致的。见萧元《周易大辞典》。

(8)筮数占、数字卦说。据易学史料及20世纪以后地下出土的商周甲骨、陶器、青铜器及竹简帛书等考证,八卦起源于原始宗教之占卜(张岱年《中国哲学大辞典》),即筮数占,亦名数字卦,由卜者、筮官、巫师在举行卜卦、筮法时用来表示奇、偶数之符号。奇数七、九用“一”或“七”表示,偶数六、八用“六”或“八”(- -)表示。八卦是筮数占之简化,先有筮数占,后有八卦符号。此中或有圣贤参与。如《易传》认为,伏羲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近人余永梁据甲骨刻辞考证,认为“商代无八卦及筮法之兴”(顾颉刚《古史辨·第三册》),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因之说:“商代无八卦,商人有卜而无筮。筮法乃周人所创。”但据《易学考古论集》出土证实商代既有筮法,亦有八卦符号,且商代、西周一脉相承,因此说“商代无八卦及筮法之兴”非是,但商代之前的夏代目前尚无出土证据,而五帝三皇时代更属渺茫,故《周易通释》说“包牺氏其人也只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说他作八卦,显然太渺茫、太虚幻了。”赵日金说:“考古发现,历史上八卦画符,有多种多样,时间跨越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若八卦符是伏羲所画,伏羲一人能画得过来吗?那一种卦画符又是伏羲所画呢?”是有道理的!

任继愈《任继愈谈易经》说:“由于缺乏确凿的文字说明材料,我们无从确定卦画的原始意义是什么。……从筮占作为一种特殊的占卜形式的角度来看……把八卦看成是反映蓍草排列方式的一套别具一格的符号,可能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可谓:一人有一人的八卦起源,各家有各家的圣人传说。

又,《易传》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八种自然现象,此乃基本卦象,后世治易者皆从其说。为何是八卦?张政烺说:“这是因为八卦创始于东方,‘数以八纪,故所用数字止于八’”(《张政烺论易丛稿·自述》)。八卦为何如此相配?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说:“宇宙间之最大者为天地,天上之最惹人注意者为日月风雷;地上之最惹人注意者为山泽;人生之最切用者为水火。古人以此数者为宇宙之根本,于是以八卦配之。”然每卦之引申卦象,乃后儒日益附益推演,筮者可以触类旁通,灵活运用,从而导致岐义横出,甚至信口雌黄,《说卦传》记载甚多。对于八卦引申卦象所象之事物,先秦人已有不同说法,如《晋书·束皙传》说的“《汲冢竹书》”、《左传》《国语》,甚至《彖传》《象传》等与《说卦》有不同者,高亨《周易大传今注》、章秋农《周易占筮学》有详考,感兴趣者可看原著。

宋·邵雍据《说卦传》第三章“天地定位”与第五章“帝出乎震”推演发明了“伏羲先天八卦”与“文王后天八卦”,见《周易本义》卷首九图之中。而后天八卦模型是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古人用的就是这个思维平台,且对后世影响巨大。殊不知,汉代《素问·刺禁论》“左肝右肺”说及《灵枢·九宫八风篇》之两幅首图,皆属古代同类传统思维模式,却明显要早于宋·邵雍推演发明之图,二者并非承继关系。

又,为方便记忆,朱熹《周易本义》有八卦取象歌: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考古造假事件

2005年,一支美国和英国专家组成的团队,来到了大英博物馆和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馆。他们取出了著名的“玛雅水晶头骨”,用电子显微技术和X射线技术进行检测。

结果发现:水晶头骨上有多处细微旋转划痕,这是一种叫做“旋转轮”的珠宝加工设备造成的。所以,水晶头骨是近代珠宝匠的作品,典型的考古造假。

但是,不管是不是造假,水晶头骨已经成为了一个大IP,为很多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那么,水晶头骨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是这样的:1924年,英国探险家米歇尔·黑吉斯带领团队来到了中美洲,探寻神秘的玛雅遗址。随同他而来的,还有17岁的养女安娜。

他们在当地玛雅人的帮助下,在伯利兹的热带丛林中,找到了一座古城遗址。通过一年的时间,这座占地6平方英里的古城被挖掘了出来。其中有金字塔、宫殿、墓穴、城墙,以及地下室。

有一天,兴奋的安娜爬到了金字塔的顶端,欣赏风景。忽然,她发现金字塔的裂缝深处有东西在闪闪发光。米歇尔的团队闻讯赶来,花费很长时间才清理出了一个洞口。安娜小心翼翼的爬了进去,在这个洞穴的底部发现了一个水晶头骨,她立刻带了出来。

这个水晶头骨长17厘米,宽和高12厘米,重达5公斤。可以明显的看出,它是由一块完整的水晶雕刻而成,做工细致,惟妙惟肖。


水晶头的横空出世,震惊了当时的考古界。那个年代,正是西方世界全世界探险的时候,无数的考古学家和探险学家立刻出发,满世界寻找水晶头。

据说,玛雅传说中一共是13个水晶头骨,他们拥有神奇的力量,如果把它们凑齐放在一起,就能揭示人类过去和未来的秘密。

虽然不知道这个传说的来历和真假,但是水晶头骨还是不断的被挖掘出来,很多都被私人收藏家高价买了回去。

但是,质疑总是存在的。用一大块水晶打造头骨,玛雅人需要掌握怎样的技术才行?如果按照当时的情况,需要使用沙子和水慢慢的打磨超过300年,才能完成一个头骨。玛雅人真的有能力做到吗?

关于水晶头骨的传闻越来越多,越来越离奇……


不过,安娜发现的这个头骨,有太多的不合理之处。

首先,安娜个人的说法多次变化。1962年接受采访的时候,她说头骨是父亲在30年代一次考古挖掘中发现的;1968年,她给一个研究水晶头骨的专家写信时,又说是1926年发现的头骨;1982年的时候,她又说是1924年发现的……

她的养父米歇尔·黑吉斯,有了这么重要的发现,但是只提到过一次,那就是在《危险,我的伙伴》这本书中,此后就一直保持沉默。而这本书,已经被认为是虚构的小说。

现代科技的鉴定,更加证实了,这是个造假事件……


为什么有人要煞费苦心的打造这么精美的水晶头颅呢?

很简单,在那个疯狂考古的时候,背后充斥着巨大利益。每一颗水晶头骨的发现,都会引来私人收藏家的关注,能卖出大价钱。

极有可能是一些欧洲文物造假人士,让珠宝匠加工了头骨,然后带到考古现场,和探险家们合作“发现”了它,然后兜售出去。

不管怎样,水晶头骨算是火了,满世界都是。大家没事可以逛逛义乌小商品,到处都是,各种款式,批发更便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