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高考语文真题(如何帮助一个理科生提高语文成绩)_高考_真题_英语

本文目录

  • 如何帮助一个理科生提高语文成绩
  • 都说近5年高考真题价值大,难道5年前的就没什么价值了吗
  • 高考语文如何快速提分
  • 请问一下大家,高三语文成绩在100-115之间,适合做什么卷子
  • 把近5年高考真题做3遍和书上的例题,习题都弄懂了,高考可以考多少分
  • 距离高考很近了,语文考到130多,很难吗

如何帮助一个理科生提高语文成绩

感谢邀请!

理科生大量的时间被数理化生占用了,怎么在不影响理科学习时间的基础上提高语文成绩,是很多学生的困惑,下面就我教过的学生情况交流一下。

一要理清高考命题思路,有针对性的学习。

高中的学习任务很重,尤其是高三,所以合理规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就显得非常重要。要提高语文成绩,就必须弄清楚学什么?怎么学?语文课主要讲的是听、说、读、写几个方面的知识,高考主要考察学生读写的能力,读又分为精读和泛读。写主要是命题作文的解答策略。学生最好了解一下高考考试说明,结合老师提的学习要求,订制自己学习内容计划。关于精读,就是高考要求必须背诵的篇目,主要是古文部分,包括诗词文言文等,检查一下哪些篇目自己没有达到要求,可以抽晨读时间巩固完成。关于泛读,最好通读一遍老师布置的课外阅读书目,如果是高三学生,时间紧,也最好完成书目内容简介的阅读。

关于写 ,主要是命题作文的解答,近几年高考作文在关于当前一些热点话题方面较多,通过图片或者故事情节给你一些材料,让你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题目自拟。对于这类题型,要注重平时对一些热点问题的关注,另外,写的题目三观要正,要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列举的范例最好是众所周知的,如果没有论证错误,行文流畅的话,一般就能进入一类文了。平时要多积累素材,熟练掌握命题作文的解答思路,多写、多记。

二精研近五年高考语文真题,熟悉高考试题解答方法。

针对高考真题自己出现的错误,找出自己学习中存在问题,及时复习提高。

谢谢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敬请关注!



都说近5年高考真题价值大,难道5年前的就没什么价值了吗

高考真题的价值大不大?要看具体是哪一个科目。

像英语这样的科目,高考前5年考什么,或者前20年考什么,一点意义都没有。

英语的知识点非常多,高中要掌握的单词有3500个,需要掌握的词组有1.5万个。单词是英语的基础,而词组短语就是英语的考点。

但是一张英语卷子的内容是有限的,他不可能,通过一张卷子把所有的3500词和1.5万个词组都放进去。

那么要如何抽查一个考生是否真的有读书呢?

这里就用到了数学上面的抽样调查。

每年高考的时候,尤其是全国一卷和全国二卷上面,通常来说,会考出150~250个词组短语。这些词组短语都是随机抽的,绝大部分,几乎每年都不会重复。但是抽查的范围都在1.5万个范围之内。

如果一个考生有把高中英语1.5万个考点全部都掌握清楚。那么随机抽150个出来考,也就是1%的内容。他也能够全部看懂,全部做对。

如果他只记住了70%,那么抽样调查的结果,也大概率符合,它能够看懂70%,并拿到相应的分数。

但是如果一个考生只掌握了30%的词组短语,那么很大概率,卷子上考出来的词组短语他大部分都不会,甚至连30%都不会,因为偏离值太大。

因此作为考生,如果想要考好英语,1.5万个考点中常见的部分必须要全部掌握,同时中低频的部分至少也要掌握50%。这样才有机会考出135分以上的高分。当然了,英语水平在135分的学生和145分的学生在能力上差了十万八千里。根据统计,每多背500个考点,可以在这个分数段多进步一分。所以想拿接近满分的分数,1.5万个考点必须要尽可能的掌握。

英语出题的随机性非常的大,想要通过大量的做题,来命中高考的题目是不可能的。全世界英文的文章有几百一篇。就算有人可以一天做100篇的英语阅读,即使做上1000年,也不会命中高考的英语真题。

所以英语是不适合刷题的,英语的真题也只适合拿来测试能力。想要像数理化那样做一些题目,然后能在来临的高考中遇到相似的,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在记忆上面打好基础。认真记忆高中英语3500词和高中英语1.5万考点。

在充分记忆的基础上拿从来没有做过的,高考真题卷子来测试自己,可以比较真实的反映出自己的英语的水平,这样得到的分数,会和自己高考,考出来的分数非常接近。

这背后的逻辑,还是数学抽样调查的原理,相信数学成绩比较好的人应该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管理不理解,努力的背,并且背对东西,对于英语提分,一定是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

最后强调三遍,不要背课文,不要背课文,不要背课文。能够通过背课文考过120的学生,如果背考点,早就突破140了。背课文所带来的效果只能说是杯水车薪。同时,即使背上百篇课文,也很难遇到,在高考中,每年出现的冷门考点。这些考点在高考中,经常是第1次出现,并且未来再也不会出现。但是不管是多冷的考点,它的范围永远都在那1.5万个中。

高考语文如何快速提分

高考语文确实有快速提分的方法,而且在短时间内掌握了这些东西,事半功倍。下面我主要介绍一些最有效的方法。第一,研读近五年高考的真题。注意是研读,反复练习。第二,抓住各类题型的特点,利用自己的优势题目,扬长避短。第三,学会抓大头。比如作文,必须拿到较高分数。第四,学会完成题型难度系数低的题目,比如论述类阅读与实用类阅读,这些训练后可以得满分。第五,学会保分原则。即答案的组织与表达能力训练。

请问一下大家,高三语文成绩在100-115之间,适合做什么卷子

您好!

如果高三成绩基本稳定在100--115,说明基础较为扎实,急需拔高升格训练。

建议您:

1.做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因其难易适度、答案规范。

2.整理错题集,对照高考答案认真分析错在哪里,什么原因,怎样规避。

3.规范答题。做答不可草率,要追求全面精准。

4.针对丢分较多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

希望能帮到您。


把近5年高考真题做3遍和书上的例题,习题都弄懂了,高考可以考多少分

首先说明下,你所说的把5年高考真题做3遍和书的例题,习题都弄懂这两个条件并不能决定高考的分数。只能说这两个条件能提高你的高考分数。因为决定高考分数的条件还有很多。

其次,你所说的弄懂这个概念是属于模糊概念。如果真正是彻底弄懂,那正常来说应该至少是140打上的分数。

下面我来说说我的理由:

影响考试分数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那么几类

一.学习上的因素。

如果我们把学习分成三个阶段的话,分别是是什么(记忆)?为什么(分析)?怎么办(应用)?

1.是什么?

这是学习的第一个阶段,一般来说,理解定义,记下公式就可以算是完成了。这个比较容易达到。

2.为什么?

分析定义或者公式的来源,搞清楚这个知识的目的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的?什么样的题目可以用到哪些知识?有哪几种具体的解题方式。

3.怎么办?

在什么样的题目当中确定可以用到这个知识,可以怎么用?

举一个例子让我们来仔细了解下学习的三个阶段。因式分解!

第一阶段,因式分解的定义和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

第二阶段:因式分解的目的是用来化简多次方程的,重点是用来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用提取公式因,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三种方式可以解决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阶段:凡是二次项前面的系数不为1的时候都需要先进行提取公因式。凡是有一次项的我们就要用完全平方公式。凡是没有一次项的,我们就使用平方差公式或者直接开平方。

那么从上面的三个阶段,我们就非常清楚在题目当中出现什么条件的时候我们用哪个方式。掌握知识到这个阶段,那么在学习这方面来说基本上就是满分了。

二.思维方面的因素。

在高考中,有20%左右的难题。我们都知道,难题要达到问题前的条件至少要隔两层关系以上,而所给的条件可以对应的解决目标基本都在三个以上,也就是题目所给的条件第一步解出的东西是后面答案所需要的条件。这个时候就需要思维灵活且快,因为时间不允许你把每一种可能性都做一遍。

三.做题目习惯上的因素。

1.速度够不够快:这个决定你考试的时间够不够,有没有时间检查。

2.准确率高不高:有一种很通俗的说法就是你会不会粗心。高分要求的习惯是平常考试中没有因为粗心做错的题目。

3.有没有检查的习惯。检查的效果好不好。

四.考试的临场发挥水平。

逢考试,逢大事的心理素质怎么样?当碰到有可能不会做的题目的时候会不会导致紧张?身体不好,精神不好的时候会不会影响做题?一门功课没考好会不会影响其他功课的状态?

这些因素在高考中都可能出现,甚至会多种情况连锁反应。这个和你的临场发挥水平很有关系。在体育赛事当中我们经常都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某某比赛形选手。指的就是临场发挥形的选手。

以上四项都会影响到你高考的分数,你所说的条件是属于学习类的因素,只有一个条件并不能决定你高考的分数。

距离高考很近了,语文考到130多,很难吗

距离高考很近是有多近,2个月,1个月,10天半月,按照19年来讲吧,现在不到2个月,也就是7周+将要迎来高考,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因为高考是综合性考试,还有其他还几个科目需要复习,所以时间也是很紧迫的。

任何考试,都是功在平时,但有部分考生仍然会因为心态问题而崩盘。语文作为3大主科之一,而且是与我们生活相近的一科,学好语文,以后不管是大学写论文,还是以后参加工作写报告,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语文提分关键是在阅读题,找到方法与技巧,可找考生所在地区近5年的高考真题来分析。拿到题以后,自己认真研究3遍以上,看了问题要去能定位到文章中的段落,总结答题思路方法,抓住关键词,答案都在文章中。默写题是送分题,很客观,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要注意把字写正确,最好是不要丢分,这个默写训练,平时早起晚上睡觉的时候,走在去食堂路上的时候,在脑袋里过一下,让大脑保持印象,可以一天一篇这样。文综的知识点,也可以利用这种时间来加深印象。作文平时自己可以准备几个小素材,几个著名人物的事迹,到时候根据作文主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有时候大家都在说的角度反而腻了,不如从新的角度,结合当今社会现实,自己的感悟,更能吸引到老师,这样的作文或许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也不至于太丢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