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为什么没有收录李贺的诗?李贺的诗究竟好在哪里_李贺_的诗_箜篌

本文目录

  • 《唐诗三百首》,为什么没有收录李贺的诗
  • 李贺的诗究竟好在哪里
  • 唐朝诗人李贺代表作有哪些
  • 你喜欢唐代诗人李贺吗他的诗是不是有一种阴冷的氛围
  • 李贺的诗《咏怀二首》中有一句“长卿怀茂陵”,其中的“怀”是什么意思

《唐诗三百首》,为什么没有收录李贺的诗

中国唐代诗人中有诗仙李太白、有诗圣杜甫是也、还有诗鬼之称的李贺,然而清人衡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就偏偏无视他的存在,或许会有人以为这是一个疏漏,其实非也,试想一下一个饱读诗书的士大夫一个以唐诗为研究对象的大学究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这好比夏夜天空虽然繁星满天但最亮的依然除了月亮之外就是七斗星辰了,李太白可独占月色李贺诸神总得在七星之中占得一席之地才对吧,可是遗憾的是偏偏要将他给忽略了,为什么?

我作如是想,李贺早有自觉他在一首著名的诗歌中有云: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唱天下白"。此诗说明李贺的三观与中国的士大夫判然有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价值观大相径庭,因此清人在唐诗三百首的时候故意将这个不见容于以高升进仕作为读书人终生目标为宗旨的大诗人奥特了。

以上答案纯属本人的杜撰,当作脑洞大开也不为过,謝邀,並㊗️朋友们冬安!

李贺的诗究竟好在哪里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唐朝诗歌分为初期--高祖武德元年-武后长安四年 盛期--中宗神龙元年-代宗大历五年 中期--代宗大历元年-文宗太和末年 晚期:文宗太和末年-唐灭亡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1、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选自唐·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若个,哪个。万户侯,食禄万户的侯爵。请您到凌烟阁上看一看,绘像于其上的大人物哪个是书生出身?此乃怀才不遇的牢骚之言,意指皇帝不重用文人,使自己没有用武之地。

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选自李贺《李凭箜篌引》。诗句描写李凭弹箜篌技艺的高超,使石破天惊,招来潇潇秋雨。想象奇特,出人意料。

3、不须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

选自唐·李贺《浩歌》。浪饮:狂饮,没有节制地饮酒。丁都护:一作“丁督护”,为南朝时一种乐曲的名称。不要在丁都护这种哀伤的曲调中没有节制地饮酒,世界上的英雄本就不属于哪一种特定类型的人。这句诗词说明人需要积极向上,谁都有可能成为大英雄。

4、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选自唐·李贺《致酒歌》。拏云:凌云。幽寒:处境困难。坐:徒然。呜呃:悲叹的样子。年轻的时候应该有壮志凌云的心,不应该总是顾念着暂时的困苦而空自哀叹。

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选自唐·李贺《雁门太守行》。敌人就好像黑云一样压过来,城池仿佛被要被压倒了,这时候风云突变,敌军如同黑云一般来势凶猛,城池仿佛要;风云变幻,一缕阳光从黑云的缝中透了出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金光闪闪。

6、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选自唐·李贺《致酒行》。我有时心烦意乱,不知所措,就像雄鸡一声报晓,黑暗就过去了,光明就到来了一样。比喻对未来持有乐观态度。

7、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选自唐·李贺《天上谣》。浦,水边,岸边,小河流入江海的入口处。此二句乃是写星空之景。前句写视觉,以“漂”字将天河坐实为“河”,想象奇特,动感极强。后句写听觉,以“浦”字形象地写出天河也有汇入大海的入口,并以拟人修辞手法形容飘过天河河口的云彩学着水流之响发出潺潺之声。由此,视觉与听觉形象交相辉映,共同构拟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天庭图画,让人思之味之,浮想联翩。

8、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选自唐·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四首》。无情有恨,是互文手法,意即有无情、有无恨。竹本非人,无论它有情无情、有恨无恨,何人会关心它呢?但是,浓露在叶、烟雾绕园之景何尝不让人感觉到它的千万枝都在哭泣呢?这是在运用设问手法,在一问一答中借写竹园之景而抒发诗人自己郁郁不得志之情。因为竹子本就是中国古代高士人格的象征,故咏竹实是咏人。

9、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选自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兰花凋零时走在送故人去咸阳的路上,苍天如果有感情的话那么它也会老去。

10、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

选自唐·李贺《嘲少年》。这是李贺抨击唐代科举制度腐败之语。说的虽是唐代,但指斥的却是金钱介入考试的中国历代社会。

李贺这小鬼是个天才神童,七岁就以擅写诗歌著名。他的诗作在市井流传后,当时文坛大佬韩愈、皇甫湜知道了,感到给出惊讶,于是两人骑马前去看李贺这个小鬼,到李贺家不远处就看见一个头上扎着两个羊角,身穿一身荷叶衣服的七岁小鬼出来迎接,此娃就是神童李贺。于是到他家里去,让李贺做诗,李贺如同事先构思好一样,挥笔写下《高轩过》,原文如下: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这下可把.皇甫湜惊呆了。这么短的时间作出描写他们两位的诗,高轩过的意思有两位贵人来了。于是韩愈把自己骑的马让给李贺,三人同行而归,从此李贺李贺这小鬼就声名大振,声名远播。此后经常骑着小毛驴,背着行囊外出写诗,看到什么都能写成诗。厉害了,我的李贺!神童遇到伯乐,本该辉煌腾达,可是后来究竟怎么呢?

《雁门太守行》是李贺的一首经典诗作。这首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诗作,主要通过描写战争的悲惨场面,来表达将士们视死如归,报效朝廷的决心。李贺在这首诗中对色彩运用十分准确传神,再现了战争场景中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极其残酷血腥的一面,让人不寒而栗!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诗的首句,一个“压”字,便把敌军人马之多,来势汹汹,以及交战双方实力上的差距等描写得淋漓尽致。不知你读到这句诗,是否也想起了古代战争电影或者电视剧中,必有的两军对阵的宏大战争场面。次句,李贺巧妙的借助日光凸显守军将士的士气。只见他们披坚执锐,严阵以待,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甲衣上,金光闪闪。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诗的三、四句则是从听觉和视觉上来营造了战争之地阴寒惨切的气氛。在诗人的笔下,此时正值深秋,万物凋零,可以是一片死寂,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战争的号角声吹起,战争规模宏大。至于战争的激烈和残酷,诗人并没有平铺直叙,而是以战后晚霞映照在战场上,把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呈现出一片紫色。极易使人产生联想,战争的残酷血腥不言而喻。

李贺擅长鬼神入诗

李贺这写诗颇有几分浪漫主义的色彩,而且想象力及为丰富,他写诗有个特点,经常喜欢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把鬼神写到诗里是家常便饭。看看这首《神弦》在讽刺女巫装神弄鬼的同时,把什么鬼啊、神啊都请出来了。

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咚咚。

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旋风。

相思木贴金舞鸾,攒蛾一啑重一弹。

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

终南日色低平湾,神兮长在有无间。

神嗔神喜师更颜,送神万骑还青山。

再来看看《秋来》中的这两句: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真是“鬼气”十足,李贺是来自地狱的吗?从内在审美上是一种苦闷至死亡的悲怨,深深地抑郁之气。这是站在死的边缘来看世界,用鬼的眼睛望人间。李贺实在鬼气太重了,这句“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便是英年早逝诗鬼的写照。

英年早逝,驾鹤西归

李贺一生虽然仕途坎坷,二十七岁就骑鹤西归,却给后人留下宏伟的诗篇。其诡谲的想象,奇特的象征,在大唐诗坛独树一帜。李贺的审美是超越时代的。他的内心有一座宇宙,所以对外表现出的是绝望和孤独。他爱思考时间思考死亡。就像周国平在《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中说过,死亡像太阳一样不可直视。它的可怕阴影投罩在我们每一寸美好的光阴上面。有这种感悟的人,才会写出“酒客背寒南山死”的句子!

他写的诗,常常用各种感官来轰炸你炙烤你。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用脑洞来形容脑洞。比如李凭箜篌引,看起来可能像一块难嚼的牛肉干,然而越啃越觉得香。

李贺由于迁调无望,功名无成,哀愤孤激之思日深。加之妻又病卒,李贺忧郁病笃,元和八年(813年)春告病回昌谷休养了一段时日。但他不甘沉沦,又举足南游,希望在南楚或吴越一展才华。离长安时,他的友人无可和尚(青龙寺高僧)也曾写过一首《送李长吉之任东井》的诗,预祝他南游成功,但结果大约也不妙。“九州人事皆如此”,他折回洛阳,告别长辈皇甫湜等亲友,同年十月十四日又西进长安。元和九年(814年),他决然辞去奉礼郎之职,重回昌谷“归卧”。然后取道宜阳、洛阳、经河阳,入太行,过长平、高平,于深秋到达潞州(今山西长治市)。此后在潞州张彻的荐举下,做了3个年头的幕僚,为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的军队服务,帮办公文。元和十一年(816年),因北方藩镇跋扈,分裂势力猖獗,郗士美讨叛无功,告病到洛阳休养,友人张彻也抽身回长安。李贺无路可走,只得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

是天妒英才,还是阎王和他的小鬼们也喜欢李贺的诗,就早早把李贺请去给他们写诗了!

文化领域创作者云龙

唐朝诗人李贺代表作有哪些

李贺,字长吉(公元791--871),中唐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人们把他与李白,李商隐合称:三李。

唐朝诗人因诗文风格和内容特点不同,赋予不同雅号: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狂:贺知章,诗魔:白居易…人们因李贺诗风空灵而诡异,称李贺为诗鬼。

李贺,出身皇族,血统高贵。少小聪颖,才思敏捷,七岁能诗,十五岁名满京城。十七岁应京试,因小人忌妒,应试失败。命运多舛,仕途坎坷,因而愤世嫉俗,怀才不遇,虽有豪情壮志,怎耐报国无门。天妒英才,抑郁成疾,死时年仅27岁。嗚乎!为之一哭!

不要因为一个:诗鬼,就把李贺的诗看成写的都是妖魔鬼怪,牛鬼蛇神。那只不过是他对黑暗社会,人民疾苦的影射和揭露,是他对自己怀才不遇,愤世嫉俗之作。

毛主席作为一个人民领袖,他对李贺的诗情有独钟。在他的书房里,有多种版本的李贺诗集。他对李贺的223首诗作,仅作批注的就有83首。他在自己的诗词里,引用,发挥,翻作李贺的诗句,不完全统计有:

雄鸡一唱天下白。

天若有情天亦老。

红雨随心翻作浪。等。

毛主席曾向陈毅元帅推荐李贺的诗,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不知你有兴趣否?

可见,李贺诗的成就和价值。

在这里向诸位推荐几首李贺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一个热血青年积极向上,热望报国的赤子情怀。

南国十三首 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得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解析:男人为什么不身带武器,为国家去收复失地。请你登上那挂有开国功臣画像的凌烟阁去看一看,又有哪一个书生被封为万户侯?

马诗二十三首 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去踏青秋。

解析:平沙万里,在月光下象一片皚皚白雪,连绵不绝的燕山山脉,冷月如钩。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骑着佩有黄金辔头的战马,让我到战场上为国家建功立业?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秋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凭箜篌引 一首

不再一一引用解析。

以上能否对您有所帮助,有助于您对诗鬼李贺本人及其代表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

谢谢关照!

你喜欢唐代诗人李贺吗他的诗是不是有一种阴冷的氛围

他是这样的李贺:

一个出身高贵的皇裔;一个才华横溢的才子;可也是一个家世没落、受人嫉恨、天才早逝的可怜人。他有个从未谋面的表大爷叫杜甫,也有个慧眼识珠的伯乐叫韩愈。

他的诗是这样的诗:

近承李白、杜甫,而又出自韩门--既具有李白的豪逸,又有杜甫的沉郁,同时,又有韩愈的奇险。他是一个奇妙的忧郁诗人,他的诗,还有自己的一点冷

李贺其人

你问我喜不喜欢李贺?首先让我看看他长什么样(以下是宜阳县滨河公园的李贺塑像,高3米):

李贺的故乡在洛水之滨的福昌—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

他出生于公元790年,大约是李白之后九十年、杜甫之后七十八年出生。杜甫与李贺父亲是表兄弟关系,算起来,李贺是杜甫的表侄。

李贺是皇亲国戚—是唐朝皇家宗室郑王的后裔,所以他可以说出身高贵。可惜,到了李贺这一代,家境衰落,他的父亲只当过一个小小的县令。李贺从小就很有才华,凭借乐府诗深得韩愈的赏识,其诗歌风格承接韩愈,所以,钱钟书说他“昌谷出韩门“(家在福昌之昌谷,所以后世称“昌谷“)。

李贺素有才华。可惜的是,有才华的人也容易受到他人的嫉恨,李贺也是如此。在他赴京参加进士考试时,有人借口他父亲的名字叫“晋肃“,“晋“与“进“同音,所以不能参加进士考试。这简直是十分无赖而滑稽的行为。但是李贺没办法,因为避讳,他的进士之路被堵死了,在后来,他只做过几年的九品小官—奉礼郎,属于太常寺,日常的工作包括在祭祀等活动时引导百官如何行礼等。可想而知,这种工作对于高冷的李贺而言,实在是大材小用,所以他几年后就辞官归家了。

李贺其诗

李贺的诗的确是“冷“的。即使读不懂他的诗歌的人,也能直接在他的诗歌里,看到“冷“、、“寒“二字。比如他在京任奉礼郎时所作的《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明明是在赞赏宫廷乐师李凭乐声有春色融融之感,可是李贺因为心中有寒气,所以感觉到的是音乐让自己的冰冷的心暂时融化了,这种潜意识在诗歌里就是“十二门前融冷光“。融融入耳的音乐都能和“冷光“联系在一起,这也许就是李贺的特点吧。不说玉兔,而言“寒兔“,此诗意境确实阴冷,进一步体会“玉碎“、“泣露“,更是如此。

又比如著名的《雁门太守行》亦有“寒“字:“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鼓寒“实则指鼓声低沉。

“寒“不但出现在诗歌之中,李贺还开篇写“寒“。《梦天》开篇第一句便有“寒“字: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神话中住在月中的玉兔和蟾蜍,李贺偏用“老“和“寒“来形容,凄凉之境顿生。

即使没有“冷“、“寒“二字,类似的字眼也普遍存在于他的诗歌之中。可见,他的内心充满着家族衰落、官场不得志的寒意。比如,他最出名的、被毛泽东引用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其下一句“携盘独出月荒凉“,何其孤单、悲凉。更别说其中“酸风射眸子“让人有秋风射眼的同感,忍不住要让人像金桐仙人一样,流下如思念之“清泪“了。

总体而言,李贺的诗意境阴冷深沉,单凭字眼便能轻松感应出其诗歌之“阴冷“。李贺阴冷的诗歌基调里,偏偏蕴含着“幽兰“、“露珠“等,比如上面提到的《李凭箜篌引》,又比如他的《苏小小墓》,不但运用了“幽兰“、“露珠“等,还写到了“烟花“、“芳草“、“青松“、“翠烛“等,以青、绿这种亮而凄冷的色彩作为基调,所以他的诗歌之“冷“也是“冷艳“之冷: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这便是李贺典型“鬼境“的体现,他的“阴冷“源于一种心中有怨而无人理解的心情。而纵看李贺短短的二十七年的一生,即使韩愈赏识,大约也无人能真的理解他吧。这样的李贺,让人心疼。

李贺的诗《咏怀二首》中有一句“长卿怀茂陵”,其中的“怀”是什么意思

《咏怀》

李贺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长卿,就是司马相如,字长卿。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元狩五年,司马相如因病免官,家住茂陵。「怀」,有人解为居住,也可以,但怀字本身没有居住的意思。有个词叫「怀居」,出自《论语·宪问》「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意为留恋安逸——「怀」意为「留恋,贪恋」,居是指「家居」(《论语集注》「 居,谓意所便安处也」)

「长卿怀茂陵」,是说司马相如很留恋在茂陵的岁月。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