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坟墓在那个时代没有钢筋混凝土,怎么“固若金汤,无懈可击”?为什么古代人总喜欢用“固若金汤”来形容坚固性,“金汤”是什么_君士坦丁堡_固若金汤_城墙

本文目录

  • 武则天的坟墓在那个时代没有钢筋混凝土,怎么“固若金汤,无懈可击”
  • 为什么古代人总喜欢用“固若金汤”来形容坚固性,“金汤”是什么
  • 东罗马帝国固若金汤的都城为何被攻破
  • 《破冰行动》塔寨为什么这么固若金汤
  • 在古代广西有哪座城池易守难攻,固若金汤
  • 今天是母亲节,你有什么跟母亲最难忘的经历故事让你们感情更加固若金汤了呢

武则天的坟墓在那个时代没有钢筋混凝土,怎么“固若金汤,无懈可击”

我之前回答过类似问题,查过很多资料,所以很适合回答这道题。

武则天修建乾陵时正是盛唐时期,国富民强。陵园修建的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史书称其为“历代诸皇陵之冠”。

历代盗墓贼都对乾陵垂诞三尺,乾陵也成为盗墓贼光顾次数最多的古代帝王陵,可以说自从武则天入睡乾陵之后就没安稳过,乾陵被誉为“世界上最难挖的坟墓”。原因如下:

1,乾陵的选址很专业。乾陵的选址是依照唐太宗李世民“因山为陵”的葬制,将梁山主峰作为陵冢,在山腰凿洞修建地宫。乾陵选址由当时掌管大唐阴阳和天文历法的太史令、风水大师李淳风和为李世民昭陵选址的袁天罡合力敲定。他们两个都选择了梁山的同一个位置。因梁山位于长安西北,在八卦中属乾位,乾为阳,为天,为帝,因而得名乾陵。

2,乾陵内有机关暗器,阻止盗墓者入侵

据说乾陵里面机关重重,是袁天罡按照阴阳五行,用五行封杀术布阵,又用古代的搬运之法来建立的乾陵,只要有人盗墓,墓中的阵法就会起作用,让盗墓贼找不到入口,更不能靠近。

3,依山而建,乾陵坚如钢铁。

武则天征调大量民工和专业工匠修建乾陵,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武则天任命吏部尚书韦待价负责乾陵的工程,当时动用的兵士和民工超过20万,日夜施工,他们以山为陵,从半山腰开凿墓道,在大山内部修筑墓室。凿石砌筑异常坚固。。1958年,当地几个农民放炮炸石,炸开了乾陵地宫外侧的露天堑壕,1960年2月,经初步发掘确认被炸处是地宫墓道,并于4月3日开始发掘乾陵地宫墓道。5月12日,墓道砌石全部披露。堑壕深17米,全部用长1.25米,宽0.4至0.6米的石条填塞。墓道呈斜坡形,全长63.1米,南宽北窄,平均宽3.9米。石条由南往北顺坡层叠扣砌,共39层,平面裸露410块,39层约用石条8000块。作为地宫的封堵材料,石条之间凿凹槽,用铁栓板嵌固;上下之间凿洞,用铁棍贯穿,使石条固死,不能移动。层层用铁水浇筑。封墓的时候,在墓地现场再熔化铁水,用铁水浇筑,将石头之间完好地连接在了一起,并牢牢固定在一起。“铁水封陵”的方式对盗墓贼来说,就是铜墙铁壁,无法挖开。

4,层层设防,盗墓贼难以入主地宫内。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经勘探表明: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陵园仿唐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内城象征京城长安的皇城,外城相当于官员和土民居住的郭城,规模庞大。经考古工作者勘查得知,陵园内城约为正方形,其南北墙各长1450米,东墙长1582米,西墙长1438米,总面积约230万平方米。城内还有献殿、偏房、回廊、阙楼、狄仁杰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宫等辉煌建筑群多处。

所以,乾陵,是唯一一座历经千年未被盗掘的的唐代帝王陵。用“固若金汤,无懈可击”来形容实不为过。

为什么古代人总喜欢用“固若金汤”来形容坚固性,“金汤”是什么

通常在古代的时候,形容一座城池关隘非常坚固难以攻破,就用“固若金汤”。

这里的金汤要分开解释,金,指的是非常坚固的城池城墙,而汤,指的是护城河。

秦朝末期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当时陈胜派遣武臣攻打赵地,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就攻打到了险要的范阳城,当地的范阳城令徐公拼死抵抗。

那时候在范阳城当中有个叫做蒯通的人,劝说徐公顺势投靠武臣,毕竟徐公做秦朝的官这么多年实在弄得天怒人怨,如今天下大乱,徐公可以说是非常危险的。

徐公觉得非常有道理,希望蒯通帮助自己,于是蒯通去了武臣那里。

蒯通告诉武臣,称范阳城固若金汤,非常难以攻破,而且城中的百姓们虽然都非常痛恨徐公却也未必会向着武臣,徐公之所以不肯投降,是害怕武臣会将其处斩,所以不敢。

于是,武臣在蒯通的建议之下,赦免了徐公的过错,并且答应对其封爵。

武臣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原本极其难以攻克的范阳城,而且以盛大的礼仪对待徐公,使得周围的秦朝郡县,也都纷纷归顺,武臣的威望迅速提升。

而固若金汤这个词,最早出自于东汉时期班固《汉书》当中。

原本的句子是:边城之地,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破也!后来的人根据这句话从当中总结出了四字成语,也就是咱们平时所说的固若金汤。

古代的城池往往都有高大的城墙,而外围还有非常宽而且很深的护城河。

所谓的固若金汤,说的就是护城河非常宽阔水深,而且城墙也非常高大牢固,就仿佛是在其中浇筑了铁水铜水一般密不透风,这也是一种形容词,就是用于形容城池非常难以攻破。

我国古代绝大多数的城市当中的人口,都是生活在城池当中,这些城池都拥有非常高大的城墙与外围的护城河,极其坚固,不仅用于生活,而且是一个个军事要塞。

一般来说在古代打仗的时候,是绝对不能轻易绕开这些城池关隘的。

古代行军打仗都分成前方的大军与后方的补给,一旦绕开某个城池,那么后方的辎重补给就很容易跟不上,要是被城池大军给一窝端了,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也因此古时候打仗的时候,经常都会发生那种对着一座城不断攻击的状态,就是不能随便放弃然后绕开,而这个时候,城池的坚固性就很重要,这也使得古代攻城非常困难。

东罗马帝国固若金汤的都城为何被攻破

君士坦丁堡作为都城,东罗马帝国对其经营可谓煞费苦心。君士坦丁堡整体呈三角形,因其南北两面临水(南为马尔马拉海,北为金角湾),因此这两面的城墙高度只有12到15米,而西面由于濒临色雷斯草原,因此君士坦丁堡的主要防御方向便是西方。

在城市西面,除了君士坦丁一世修建的城墙外,奥多西二世时又在城墙以西修建了提奥多西城墙,并将这段城防设计的复杂无比。提奥多西城墙从外向内依次为外护墙、护城河、护城河内墙、陡坡护壁、外城台、外城墙、内城台、内城墙,其中外墙高8米,内墙高12至20米。

城墙外侧陡立,用花岗岩巨石砌成,墙顶为人行道和作战平台,并有雉堞掩护士兵。城墙内侧为斜坡,有岩石护墙、藏兵洞和仓库。外城墙和内城墙上耸立着96座塔楼、三百多座角楼和碉堡,塔楼凸出城墙约5米,平均间距60多米,形成强大的火力支援系统。城墙外为宽约18米的护城河。可以说,在1453年土耳其人用上火炮之前,能威胁到提奥多西城墙的唯一危险就是地震。

可以说,经过数代东罗马皇帝的打造,君士坦丁堡的防御工事堪称固若金汤。然而,即使如此,在东罗马时期,君士坦丁堡还是被攻破了三次,其中第三次直接宣告了东罗马帝国的灭亡。那么,这三次君士坦丁堡都是怎么被攻破的呢?

第一次:1203年7月,被十字军和威尼斯人攻破

1203年,在威尼斯总统丹多洛、十字军统帅孟菲拉特侯爵、神圣罗马皇帝和拜占庭帝国宫廷斗争中落败的流亡王子阿列克谢的阴谋下,东征的第四次十字军将最终的攻击目标改为了君士坦丁堡。6月23日,一万名十字军、一万威尼斯水手和一百五十门各式攻城武器,在两百艘桨帆船和一百余艘登陆用舟艇的运输下,抵达了君士坦丁堡滨海。

然而,当十字军将士们望着那道绵延不绝的西城墙,简直无比绝望。不过,威尼斯总督丹多洛显然对君士坦丁堡极为了解,他表示想要直接攻击西城墙,简直是痴心妄想,但我们却可以从防御相对薄弱的金角湾方向进攻,只要十字军能够攻占加拉太半岛,进而解开金角湾的行船障碍,那么威尼斯海军便可以冲入金角湾,从君士坦丁堡防御薄弱的侧面发动进攻。

7月11日,威尼斯登陆舰运载着十字军,成功横越博斯普鲁斯海峡,成功登陆加拉太半岛。对于突然出现在面前的十字军,拜占庭军队显然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几乎没有抵抗便逃进了加拉太南部的加拉太塔要塞里,而加拉太塔要塞便是控制金角湾铁索的所在。

△复建的加拉太塔

拜占庭守军凭借着加拉太塔坚固无比的防御工事,对十字军造成了极大损失,但在威尼斯舰队以舰载石弓弩炮的攻击下,最终还是失守了。之后,十字军开始昼夜不懈的切断金角湾的铁索和阻碍桩,成功疏通了金角湾。

之后,在孟菲拉特侯爵的建议下,三千五百名十字军登陆金角湾内侧,并将攻城武器与扎营设备一并登陆,准备配合威尼斯舰队挟击一小段城墙。总攻于7月17日展开,由于法兰克骑士近乎鲁莽的勇猛,他们不可思议地正面攀上了城墙,结果导致守军的军心士气遭受了沉重打击。

7月18日晚,眼看事不可为,阿列克谢三世将宫中的财宝搜刮一空,然后带着公主爱蕾娜从君士坦丁堡南岸逃到了色雷斯。就这样,当7月19日的朝阳升起,大家惊愕的发现,固若金汤的君士坦丁堡竟然就这样被攻破了。

第二次:1204年6月,再度被十字军和威尼斯人攻破

君士坦丁堡被攻破后,阿列克谢王子成为了东罗马帝国的新任皇帝,即阿列克谢四世。然而,由于帝国财政山穷水尽、皇宫财宝被席卷一空,他原本答应支付的二十万马克军费,却是无论如何也支付不起了,于是便使出拖字诀,希望能够赖掉这笔账。

于是,没有拿到报酬的十字军,只好进驻了君士坦丁堡,然而由于十字军的横行霸道,导致其与君士坦丁堡市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最终引发了冲突,而阿列克谢四世则被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虽然十字军最终因民怨于半年后撤出城市,但君士坦丁堡却也已经是民怨四起,丹多洛总督发现这一情况后,连忙派儿子拉尼尔返回威尼斯调取增援舰队。

1204年1月27日,东罗马强硬派领袖慕特索夫洛派出七艘火船袭击了君士坦丁堡码头,趁着威尼斯人和十字军救火之时,发动政变软禁并杀害了阿列克谢四世及其父艾萨克二世,随后自行宣布登基,即阿列克谢五世,并宣布拒付此前的欠款。此举彻底激怒了十字军和威尼斯人,双方随后决定再度攻打君士坦丁堡,推翻阿列克谢五世统治,并直接对东罗马实行军事统治,以后由十字军参与新皇的推举。

阿列克谢五世汲取了前一次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教训后,在金角湾沿岸布下了大量暗桩,使得十字军和威尼斯联军进攻一度受阻。4月9日,威尼斯增援舰队赶到,然后将登陆舰跟桨帆战舰以铁链相连,于4月12日趁着北风再度发动了对君士坦丁堡的进攻。

面对急速驶来的舰队,东罗马军队急忙发射希腊火,然而由于当时北风剧烈,希腊火燃起的浓烟和灼热空气反被吹进了城内,导致守军陷入混乱之中。与此同时,被铁链连在一起的威尼斯舰队则高速撞向城墙,海岸城墙在剧烈的撞击下轰然倒塌,君士坦丁堡又一次陷入了将被攻破的境地。阿列克谢五世眼看局势无法挽救,干脆也像阿列克谢三世一样潜逃出城。

4月13日清晨,君士坦丁堡市民推选代表向十字军投降,十字军则失控版的对君士坦丁堡进行了三天三夜的疯狂抢掠。最终,在一翻阴谋之下,法兰德斯伯爵鲍德温被推举为了新的东罗马皇帝,威尼斯人则出任了君士坦丁堡的大主教,并占领了东罗马八分之三的领土;而十字军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建立了拉丁帝国,以及附雅典公国和亚该亚侯国两个附属国。

第三次:1453年5月,被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攻破

君士坦丁堡第二次被十字军和威尼斯人攻破后,延续了近千年的拜占庭帝国曾短暂消亡,直到1261年拉丁帝国被推翻,东罗马帝国才得以复国。不过,复国后的东罗马帝国已经没有了昔日的强盛,而在其东部,奥斯曼帝国则开始迅速崛起。

1451年,穆罕默德二世即位土耳其苏丹,而此时的东罗马帝国则只剩下了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的少数城市,而伯罗奔尼撒地区则被土耳其军队切断了和都城的联系。1453年初,穆罕默德二世亲率8万大军,2万辅兵,战舰320艘,从海陆两面包围并企图占领君士坦丁堡,意图彻底灭亡拜占庭帝国,而此时君士坦丁堡内仅有驻军八千,以及一支20多艘大帆船组成的舰队。

4月6日,土耳其军队以火炮、攻城锤和投石器等攻城器械,从西面对君士坦丁堡发动强攻,同时填平壕沟,架设云梯,还在城墙下挖掘坑道。君士坦丁堡军民则在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帕莱奥古斯率领下顽强抵抗,粉碎了土耳其军队从西面的进攻,而海上援军同样冲破了土耳其军队在海峡上的封锁。

眼看强攻难以南下,穆罕默德二世遂改变策略,他买通热那亚商人,通过热那亚人控制的加拉达地区潜入了金角湾之内,以便水陆夹击。他调动军队5万,并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金角湾之间铺设一条长1.5公里的圆木滑行道,一夜间便将80艘轻便帆船拖上海峡岸边,用人、畜和滑车拉过山头,再从斜坡上滑进金角湾。又在金角湾最窄处架设浮桥,在桥上配置了火炮。

5月29日,土耳其军队从海陆两面对君士坦丁堡发起总攻,一面在金角湾用火炮破坏防御工事和轰击防守船只;在西面,穆罕默德二世指挥数万军队从多处突入城堡。

即使君士坦丁堡军民浴血奋战,誓死保卫城堡,但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君士坦丁堡最后还是被攻陷。东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看到大势已去,决心死战殉国,在混战中被土耳其人杀害,而延续了上千年的东罗马帝国也就此灭亡,奥斯曼帝国则把君士坦丁堡改名为康斯坦丁尼耶,并迁都至此。

《破冰行动》塔寨为什么这么固若金汤

塔寨村之所以固若金汤,是因为有两个关键两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来自塔寨内部:当初林耀东决定回到老家塔寨发展的时候,他就做好了一个完美的计划,利用塔寨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把村子打造成一个“连一只陌生的苍蝇”都进不去的村子。

林耀东做的是什么生意,他自己非常清楚,这种掉脑袋的生意,一旦被人举报就会没有挽回的余地,塔寨是一个拥有着2万多人的大村子,村里有人能够制毒,也有老弱病残不能制毒,如何平衡他们之间的收入差别,让不能制毒的人也心甘情愿地替林耀东保守秘密呢?

林耀东有自己的办法,他对不能参与制毒的家庭给予了很高的福利,每一笔生意,这些家庭都会得到分红;村里的幼儿园、学校、养老院都是不花钱的,林耀东曾经自豪地说:“塔寨村真正做到了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在这样的福利之下,塔寨村的所有村民都会为他们是塔寨村的人而自豪,他们也自然会以林耀东马首是瞻。

人心稳了,下一步就是村子的防卫,不能让外人进来发现他们究竟是在干什么。

曾经接近过塔寨的高震向蔡永强透露过,塔寨村的周围有很多明岗暗哨;最新的剧情中也说到,李维民的行动小组的无人机也侦查到了这些暗哨。

塔寨村很难进,李维民不服气,在台风过后,以救灾的名义李维民派出了5个行动小组进入塔寨,理由非常充分,但却全部无功而返。面对这种情况,李维民最后决定从内部撕开塔寨的口子。

第二个因素来自保护伞:在香港见过大世面的林耀东清楚地知道,仅仅塔寨内部的团结还不行,他还要有强大的保护伞。

林耀东决定会东山后,第一个见的人是时任东山市副市长的陈文泽,他们是20多年的故交,早在20多年前,林耀东因为走私汽车,被警方盯住,就是陈文泽给他报的信。

林耀东找到了陈文泽,要求陈文泽以招商引资的名义把林耀东请回来,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陈文泽也因为这个政绩而荣升为市长。

但是陈文泽并不是林耀东最大的保护伞,因为还有一个从没有露过面的“老爷子”存在,从林耀东对老爷子的态度可以看出,他比陈文泽的地位要高很多,而且老爷子极有可能是林耀东最大的一个保护伞。

林耀东做的是违法的生意,所以他的保护伞中肯定少不了公安队伍中的人。马云波就是其中一位,马云波是被逼无奈才做的林耀东的保护伞。因为他的妻子曾经替他挡过一枪,身体里至今有没有取出的子弹,为了镇痛不得不吸食毒品。

马云波妻子买毒品的事被林耀东发现了,他以此要挟马云波做他的保护伞,为了自己的名声,马云波答应了。

如果说马云波是被动地成为保护伞,那么,陈光荣就是非常主动了的了。陈光荣是陈文泽的亲弟弟,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他佩服林耀东的手腕,所以甘愿充当他的保护伞。

内部有村民的凝聚力,外部有可靠的保护伞,林耀东认为只有这样他才能高枕无忧,塔寨村才能固若金汤。

林耀东是聪明的,他利用聪明的大脑让塔寨由贫困村变成了小康村,他也从走私犯变成了大老板、村主任,他很满足于现在的地位!

内有村民齐心协力一致对外,外有保护伞们的全力保护,才使得塔寨有了一个固若金汤的局面,但这种局面很快就要被打破,李维民担任指挥的“破冰行动”很快就要收尾,林耀东已经无处可逃了!

在古代广西有哪座城池易守难攻,固若金汤

城池,即城墙和城河的合称,因古代城邑四周围一般筑有城墙,城墙外开有护城河,以利防守,因此而得名。城池也泛指城市、都邑,是都邑建置的一部分,旧方志设有此条目,以记叙城的长、宽、高和池的深、宽及修建年代、修建者。因此,城池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均是研究地方历史地理的主要内容。

下面这些城池在古代易守难攻,固若金汤。

一,桂林王城

为明靖江王府所在地。位于桂林市中心独秀峰下。南明曾为永历皇帝的行宫,又称“皇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侄孙朱守谦受封靖江王,就藩桂林。王府从洪武五年按藩王府第规格兴建,至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基本建成。并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在周围建城墙,永乐元年(1403年)建成。周长1000米,城墙高约8米,内外均为方整的大青石砌筑,中间填以灰砂、碎石、泥土,夯紧打实。有4门:东为体仁门,南为端礼门,西为遵义门,北为广智门。城墙上有女墙和城楼。前后共有14个藩王在王城生活过。清顺治七年(1650年),孔有德攻破桂林,改为定南王府。顺治九年(1652年),农民起义军围攻桂林,孔有德纵火自焚,王府建筑毁于一炬。王城城垣及城门等现仍存。清初在此建贡院,清末改为咨议局。民国时孙中山在桂林整军北伐,曾设大本营于此。199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临贺故城址

 为汉至清郡县建置的治所驻地。位于贺州市贺街镇。从汉设临贺县治始,历经唐、五代、宋、元、明、清等。为现存县级行政所在城址中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城址。由旧县肚城址、洲尾城址、河西城址、河东城址和城外古墓葬群组成。现尚存板筑土城垣,外有护城濠,且城内有大量汉代方格纹、三角纹陶片和绳纹瓦片。其中,该城墙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中保存最完整的地面遗存规模最大的一段汉代夯土城墙。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智城城址

 唐澄州刺史韦敬辨修建的州城所在地。位于上林县白圩镇爱长村智城山。于唐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建成,约废于开元十年(公元722)或十六年之前。以石灰岩山体为城墙,仅在内外谷口各筑一道城墙,形成“外城”和“内城”,整体呈“L”形。现存外城长150多米,内城30多米,总长约190米。城内残存有水井、石滚、石碾、石臼、石槽及陶瓷等。外城墙东侧的崖壁上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摩崖石刻《智城碑》。为广西壮族地区最古老的州治城府遗址之一。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定边城;

当地称它为定头城,据有关史料记载,距今已371年历史,系明思宗朱由检赐予的城名。城西百余米处,有收葬战争中死难者的“万人坟”一座。定边城建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是由普安监军副使朱家明组织建造的11座城池之一。于崇祯四年(1631)建成,以“宿兵防卫”为目的。城内“军民杂处,农商并居”,颇为繁荣。该遗址位于贞(丰)至卡(子)公路旁,城垣周长约2100米,用青石砌就,分为东、西、南、北四门。该城的形状为梯形,西面城垣长约650米,南面城垣长约350米,东、北两面城垣各长550米,城墙厚1.5米,总面积约0.19平方公里。残墙最高处4米,最低处1米以上。现仅存西门门拱,高3.9米,宽3.28米,厚2.42米。该城北门为上街组,南门为下街组,现住有165户农民。

五,永安州

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蒙山县。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置永安州取永久安宁之义,属桂林府。并开始编村设里。弘治三年(1490年)九月,改为长官司,五年复置永安州,属平乐府。万历年间(1573-1620年),永安州设3里。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分5里。州治东为东平里(约今蒙山镇,西河镇辖地),西为龙定里(约今文圩镇,夏宜乡辖地),南为湄江里(约今黄村镇,汉豪乡辖地),北为群峰里(今新圩镇)及龙廻里(今荔浦县杜莫镇辖地)。1851年3月,洪秀全在广西武宣东乡称天王,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州(今蒙山)后,整顿建制,相继建立下列军政制度:(1)修改历法,制订天历(2)令人民蓄发(3)建立圣库制度,财产统一管理(4)确定官制(5)论功行赏,分封五军主将为王。

今天是母亲节,你有什么跟母亲最难忘的经历故事让你们感情更加固若金汤了呢

今天 是母亲节,当我打开全民K歌,带上耳塞,对着手机用自己难听的歌喉唱着不着边调的《母亲》这首歌让我感慨万千。没有灵感为母亲作一首诗,想不出词作一首颂歌。只能用笔来记述母亲给了我四次生命。

第一次生命,是母亲幸幸苦苦把我带到人间,我是男孩,没有体验过是怎样一种痛,听人说过,也可以想象。那是痛得一分一秒都过不去,要痛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天几夜。人们常说:”养儿不知娘幸苦,养女才知父母恩。”下辈子我也去投生一个女孩。把这个问题拉平。

第二次,是我十二岁那一年,那天,忽然头痛得要破裂一样。我妈也急了,朝区卫生院去,要走十多里路,那时公路没有通。更没有电话,没有手机。没办法,妈妈把我背到乡间医生那里。医生说我是急性脑膜失。医生赶紧给我做完皮试,打开一小瓶药面,吸了一支汽水,把这支药打进了我的臀部。过了阵就好了。医生说:急性脑膜炎,好!是两个小时,不要也是两个小时,是你到了阎王殿一脚把你踢回来了。这次是医生救了我的命,也是妈妈救了我的命。

第三次,我们几个男孩在水井边溜哒溜哒的,一不小心掉进水里。是我同伴急哇哇地叫,被邻居的大叔听到了,搬来木梯,用木棒搅动水把我救上来了,肚里的水胀鼓鼓的,他们才把我倒立着,让水流出来。脉搏还是在跳,可我人事不省。是妈妈给我做人工呼吸,急救而活。

第四次,是我们家刚买来摩托车,那时没有经验,也没带头盔,年轻气盛,轻狂狂的一遛风地往前面使,和对面一个摩托车撞翻了,我一个星期都是在昏迷中,是妈妈天天叫我的名字,千声万声地把我叫醒了,重拾生命。

我是妈妈的心肝、宝贝。两个人,两个生命体,连着两条心。我要好好地孝敬我的妈妈!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