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打坐十六字口诀(打坐如何能真正静下心来望高人指教)_静坐_打坐_呼吸

本文目录

  • 打坐如何能真正静下心来望高人指教
  • 打坐可以缓解疲劳吗我常上夜班,只要一打坐10多分钟就觉得舒服多了,谁知道告诉我这是什么原理
  • 打坐有哪些好处佛家打坐和道家打坐有区别吗
  • 一些道士和和尚打坐时,他们脑子里在想些什么他们是如何做到什么都不想的呢
  • 我想学道家的打坐入定的方法最好来个名师指点不懂的别来害人求教啊
  • 单盘打坐呼气时浑身颤抖是怎么了
  • 打坐中的双盘和单盘分别是怎样的
  • 打坐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 道家、佛家为什么要打坐
  • 静坐的最佳时间是几点

打坐如何能真正静下心来望高人指教

这是修炼静功(内功)的基础功,首先打坐前排除所有杂念,意(守)念下丹田(脐下一寸三分处),全身放松,顺序必须从上到下、外至内,心默念“松静”两字,呼气念“松”、吸时念“静”,呼吸切忌粗大应细、柔、长,然后意念丹田有一白色光点,这光点很亮很暖同时照亮体内五脏六腑俱光明、舒服感……如此渐入忘我之境,身心觉无比舒服感(这是任何补益药无与之比的),这才算稍为入门。然则人活世上杂念纷扰太多,能到此步真已不错了,再由此深入其它功夫则按你发展如何而定。

还有其它简单方法可数数字、念佛等以一念代万念,加油吧!

打坐可以缓解疲劳吗我常上夜班,只要一打坐10多分钟就觉得舒服多了,谁知道告诉我这是什么原理

打坐是道家内丹功法的最基本功夫,道家叫静功,坐静功的要求也很简单,只要你能静下來,就坐一段时间,口诀就是凝神调息,在心神住在丹由(年轻人),中老年人把心神住在会阴。女同志心神住在两乳中间膻中穴。然后,把呼吸调均,细,慢,长最后达到胎息状态,这时体外的先天一气与身体的能量交换通道开启。长时间坐下去的话,你身体的毛病慢慢地都没有了,精气神很旺盛,工作有用不完的劲。处理世事也很顺利了。

打坐有哪些好处佛家打坐和道家打坐有区别吗

打坐可养精气神。道家对打坐姿势要求不严,自然散盘坐、自然坐凳式、单盘、双盘均可。佛家,多用单盘双盘,特别藏传佛教,特别强调炼功要以难度最大的双盘为主。炼功时除了腿形,手型也很重要,但佛道常见手型也就十几个,专业术号叫手印。

一些道士和和尚打坐时,他们脑子里在想些什么他们是如何做到什么都不想的呢

“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

禅修中的参禅和冥想是一个意思!主要分为五个步骤:

1.放松。让身体完全放松,意识专注身体,感知身体放松。注意最难点:是面部和眼部的放松,不能做到彻底的放松,下一步的观呼吸就会受到影响。

2.观呼吸。大家都能感知清早朦胧醒意慢慢睁开眼睛时的呼吸状态,就是冥想时必须做到的呼吸法,观呼吸意思是让你感受呼吸,而不干预否则你就邯郸学步呼吸也不会了,甚至出现呼吸不畅的现象。注意:观呼吸是让你感受身体自然呼吸的那种平静感,而不是专注呼吸的节奏!

3.静心。当身体完全放松和观呼吸带来平和的温馨宁静感后,心自然进入虚空的安宁平静舒适的静感之中,这种状态就是静心。注意:意识的专注必须是去感受身体自然回馈你的这种状态,而不是用刻意去感知某个部位。

4.观想。当心自然进入虚空的安宁平静舒适的静感之中时,这种状态会自然的沉浸其中,舒适感会带你进入无我的奇妙境界,每个人的感受不同无法用言语描绘出来,我的感受是肉体的身体中的一切感知不存在了,意识在源源不断的接受一种纯净的能量。无法详细描绘你们自己去体会吧!注意:观想最难忍受的就是突然外界传来的干扰,最好坐冥想时选择一个隔音效果好的房间或者一处人少安静的地方!

5.入定。意识在源源不断的接受一种纯净的能量时你只需要全身心的沉浸其中就好,时间越久越好,你的意识会感知一种全新的认知体系。由于很多人打坐的基本功不够,时间越久腰部和双腿都会有不适,身体肌肉和呼吸也会受到影响,这样就很难再继续入定。注意:冥想时是让身体自然感受一种状态,意识是清醒的,身体是沉睡的。入定后意识会很自然的感知一些东西,只需要你做到随缘不攀缘即可!

这是冥想入门后的的初步总结,在初次练习冥想时会出现全身发热出汗(打坐盘腿前需要压腿舒展筋骨),专注力无法集中杂念四起(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走神了就把它拉回来时间久了自然就好了),甚至出现头痛头胀的现象(所以大家最好按步骤一步步来练习不可急功近利,每个步骤都需要足够的时间练习,成为自然的习惯便能随心所欲的进入状态)。练习冥想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瓶颈期,无法取得精进。这可以私信我随时帮你解答

至于你所说的“想”与“不想”。只有你身亲体受自然会得到答案!

我想学道家的打坐入定的方法最好来个名师指点不懂的别来害人求教啊

道家修行,不是光打坐,那只是一种形式罢了。

不懂理,不持戒,好比死木枯坐。着相执着皆是错,无为又落空。初学者,一定要从背诵经典开始。《太上老君常清静经》《太上感应篇》《阴符经》,特别是《太上感应篇》是道教的根,一定要会背,落实的去行。修道一样要持戒,断欲。如此打坐,才有清静心。现在许多修道人也佛道双道,一般都会研读佛教经典。因为道理都是相通的。无量天尊。

单盘打坐呼气时浑身颤抖是怎么了

你这个问题即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你刚开始练习打坐,你坐都坐不了二三十分钟,还调什么呼吸之法;而且你现在只是个单盘离金盘还有十万八千里之远,不可谓之调息、调气,先在家里练习由单盘到金盘坐到:心不跳、气不喘了,腿不酸了,腰不麻了,能稳稳的坐住,思想和呼吸都运行自如了,这个时候才可以说刚刚开始入禅了。这个时候你才有可能开始注意到自己呼吸的一起一落:心中起有妄念时,不压迫念头,亦不跟着念头去,徐徐跟着呼吸慢慢沉稳下去,随后一念不生,并且要有精神,自己明白,但不可昏沉。能达到这么个境界才可以去找一找玄关,慢慢地跟上呼吸,怎么样在坐中无为清净,这样最少要练习半年以上才可以。复杂的是:你练的打坐是干什么?你是修炼道家,是佛家的,是练气功,还是……,如果是参禅打坐为了修行,就根本没有呼气时浑身颤抖这一说。很多人强调:呼吸调气先做粗猛呼吸之法,又调风又调气,这就是执着。打坐能摄心,心无妄念即是持戒,佛家修行之法,要的是“禅定”,何为“禅定”:处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为“禅”;内见自性不动为“定”。“禅定”是令心专注不散乱的修行方法,也是一种凝然寂静的壮态。禅定的范围很广泛,禅宗所说的禅及其他宗派所说的禅法、止观、观法、及净土宗打坐都是要让纷乱的意识安定下来,息去妄念。佛教无论何种修行法门,都离不开禅定,离开禅定佛法就失去了基础。学习打坐每一个教派入手之处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处处讲究;有的凡事不拘。但不论修行哪一门首先都要:看破、放下,发大菩提心,并要牢牢记住。这样无论修行什么教派,都可无往而不入。

打坐中的双盘和单盘分别是怎样的

打坐的主要目的是好了修定,按照佛的说法,定能生慧。一个人智慧圆融就有可能开悟,彻知宇宙人生的终极真相。当然打坐也有利于身心健康,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长期打坐能改变大脑结构,增加大脑皮层沟回以及灰质密度,提专注力、自控力、记忆力等。所以打坐对于现代人来说是相当好的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每天早晚坚持半小时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打坐分为散盘、单盘与双盘。散盘即两脚交叉而坐,膝盖悬空,脚掌贴地。这种坐法比较容易累,而且不稳定,不能久坐。
单盘即盘坐时一只脚的脚掌放在另一外一只脚的大腿根部,然后结手印打坐。如下图所示:
这个单盘姿势还不是很标准,脚掌未抬起来放在大腿根部。

双盘是将双脚掌交叉叠放在彼此大腿根部,双膝落地,双脚掌向上,加上双手心结印向上,以及头顶向上,形成“五心向上”。这种姿势最为稳固,最有利于快速入静,同时也是吸叫宇宙能量最好的坐法。
练习静坐一般用观法或者止法,道家则是丹道法,俗称气功,最终的结果都差不多,即贯通中脉,增强体质,开显智慧。

个人经验最好的坐法是“七支坐法”,可参考南怀谨老师的相关教学视频。具体的入静方法,建议学习“内观”,这是释迦牟尼佛据以成道的方法,安全可靠,不妨一试。目前国内有多家内观中心,提供免费禅修指导。例如福建长汀的南禅寺,去时要提前在网上预约报名。

讲讲我自己成就快速双盘的技巧供大家参考:首先练习单盘,时间逐步延长。记得刚开始时,单盘坐个半小时就痛了,所幸当时学了对治痛苦的方法,就是“观察痛苦”。只要觉得哪里痛,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哪里,感觉这种痛,分析这种痛,思考这种痛,最后痛就消失了......慢慢能坚持1小时左右。但是,其中的痛苦就像潮水涌来又退去,退去又涌来,觉得单单应付痛苦去了,哪还有心思“内观”哪?!因此,自我感觉效果也不太好。

熟悉了单盘之后,我开始练习双盘,但十几分钟后腿就开始麻木、疼痛,虽然也能勉强观下去,但过程并不“快乐”。没有法喜,哪来动力呢?后来看了篇文章说是腿痛的原因是因为肠道不干净,所以干脆过午不食看看,确实有一定效果,慢慢能坚持双盘40分钟了。还是觉得进步太慢,思来想去,之所以腿会麻会痛可能与筋太短有关系,你想筋老是绷着,能不痛吗?于是开始拉筋,每天做3组,每组20个,慢慢绷直双腿双手掌能贴地了。坐的时长也突飞猛进,如果不设1小时提醒,估计2小时都没问题,而且根本不会痛,自学内观以来,第一次有了点“法喜”的味道!

打坐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说一点个人体验吧,可以让心比较快地沉静下来。

藏医学中,人体内有一条笔直的中脉,恰好位于人体正中间稍微偏后一点的位置。

然后,“背直则脉直,脉直则气顺。”

从普遍意义上来讲,人的身心相互作用,气脉如果顺畅,心也容易安定的。

我有多年的半月板损伤,腿不能盘,别说难度极高的跏趺坐(双盘),就连单盘也不行,散盘也最多半小时就疼得不行。

但即使如此,仍然会在有条件时散盘念诵。

个人感觉,仅仅是双腿散盘在一起,背脊保持自然挺直(不是硬直),念咒也好,学习也好,都相对容易入心。

但如果是坐在椅子上,就有点散乱似的——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不过,我有一个多年老友,他曾经是户外达人,后来登山过多伤了膝盖,导致一直只能坐在椅子上念诵,似乎也没啥。椅子,最好是硬质的,有坐垫也不要太软,否则身体一陷下去,就无法保持端直。

自然端坐而念诵,在佛教里也有个名词,叫“弥勒坐”。

盖因藏传佛教中的弥勒菩萨,是端坐于宝座上而非打坐的姿态——弥勒菩萨是未来佛,释迦牟尼佛之后的下一尊佛,象征着即将起身救度众生。

下图是弥勒菩萨

平时有空的时候,看电视也好,看书也好,脊背直、坐垫偏硬,不要在沙发里陷下去……这样对身体已经有好处了。古人的椅子,多是直背硬座,可能也与这个有关。现代人喜欢的葛优瘫、歪在沙发中长期低头玩手机,是最要不得的习惯。

特别强调一下:禅修是需要专门的、有经验的师长来指教的,不然容易走火入魔。

我有个师兄,因为打坐不得法,几十年来一直有严重的脊椎问题,至今不可逆。

所以,不要自己乱禅修,乱打坐。否则很容易出现身体问题。

道家、佛家为什么要打坐

我只是普通的乡村之人,并非什么佛家,道家弟子。下面我将以一次发现‘人体发光′的现象,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人体发光的现象,它并不像佛光一样金光四射,它只是一束银白色的光束。

从2001年,第一次发现人体发光的现象,我就一直对它进行跟踪观察。改变人体的姿势,人体发光的形状也跟着改变。

站着的时侯,它是一束圆柱形光束,坐着的时侯,它相似是半圆形。不过还可以看出头顶和两肩发出的光有高低之分,所以这与道家所说的,头顶和两肩的三把火有点相似。

经过多年的观察,人体发出的光,与传说中的佛光,三把火似同非同。不过我个人觉得,它们应该都是同一现象,都是人体所发出的神奇光束。逍佛两家为什么要打坐,应该与人体的不同姿态有着不同的光束形状有关。

人体发光之谜,它就好像钞票中的荧光一样,通常情况下是看不到的,它必须借助一些仪器或背景才能看到。在自然界中,它必须在特定的环境里才能看到,环境也随着四季变化而改变,所以我一年也只有十几天的时间对它进行观察。如果有合适的时间,我也将为大家上传一段人体发光的视频,让大家了解人体最神奇的一面。

静坐的最佳时间是几点

大众健身包括动态健身和静态健身两部分,其中静坐就是静态健身的一种方式,当然静坐的锻炼对条件要求就比较高,其中对时间段的优选问题上也有好多提议,究竟什么时间静坐效果最佳?焱霖想说:静坐的宗旨大多数人还是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更好一点儿——健身,健身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尽管重要但也不能是全部,健身还得是为生活、工作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所以静坐既追求效果也要权衡和生活、工作的关系;焱霖日常静坐一般选择在晚上7——9点,但是曾经有过一段经历就是早晨5点左右起来静坐,感受确实好,也是那段经历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清晨5点左右很好,晚上9点左右适宜,宏观一点也可以说,我们不是在选择最佳静坐时间,而是在选择最佳静坐条件。

静坐也是很好的休息方式,工作累了可以调整一下

静坐是一种很好的静态健身方式

焱霖日常喜欢静坐,从上学时候一时兴趣和舍友玩静坐,就爱好上了静坐,一直到现在。

静坐是一种静态健身法。闭目盘膝而坐,调整气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静坐又叫“盘坐“、“打坐“。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炼方式。在佛教中叫“禅坐“或“禅定“,是佛教禅宗必修的。盘坐又分自然盘和双盘、单盘。静坐既可养身延寿,又可开智增慧。在中华武术修炼中,静坐也是一种修炼内功,涵养心性,增强意力的途径。静坐的特点是“静“,“久静则定,久动则疲“。因此,静坐结束后,要活动筋骨,如:打拳、舞剑、踢毽、自我按摩等等,做到“动静结合“。

焱霖喜欢静坐,一路走来确实感受到静坐对我们身心健康很有好处,同时也结交了好多通过静坐提高身体健康状况的朋友,最直白的感受就是坐后大脑清明,眼睛都感觉好像明亮了许多;焱霖一般喜欢双盘,单盘很不容易盘出双盘的感受,通过进一步加强锻炼后单盘才能盘出双盘感受;通常大多都是晚上9点左右坐一会儿:注意力不集中了、感觉精力不足了就坐的勤快一点儿,偶尔也有丢落的时候,坚持的不是很好,‘坚持不断才更好,静坐,不坚持倒退的很厉害’

日常静坐不能等同专修的静坐,也不能照搬效仿

一段晨起静坐的经历和体验

晨起静坐对于有点儿静坐基础的来说不是难事儿,当通过静坐训练,自己定力肯定有很好的提升,睡前心中设定好时间之后基本起床是很准时的,当然日常定功没有特意训练过,平时散乱习惯了,难免会睡过了。

晨起静坐——焱霖也是和静坐爱好的朋友交流静坐最佳时间的时候产生的想法,自己想想也对:早晨睡醒了,精神状态好,不容易有昏沉相;早晨比较安静,这种安静和前半夜的那种安静不一样,好比喧嚣后的安静和宁静的区别一样,同时还能感受到晨起前的安静比较祥和,有一种生机,这得要亲自感受一下。

记得当时是冬天不到5点起床的,也没穿衣服,大棉被一披就上坐了,第一天不知不觉就坐了一身的汗水,可以说是大汗淋漓,这样的现象如果是夏天也不足为奇,当时感觉有点儿异样,和朋友们交流说是‘排湿’的现象,所以就没太在意,接着第二天、第三天就没有这种现象了。

也就是在坚持晨起前静坐几天后,果然有一天静坐感受就特别好,不知不觉发现天亮了,当时还想坐,坐的特别舒服,这时候一看表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还以为上坐没坐久呢,——这就是所谓的‘乐坐’吧,这种感受焱霖也曾经出现过,但是不是经常,得非常好的状态才有,所以就记忆很深刻。也就是这次静坐在下坐之后体验到了身体特别轻盈,这种感受保持了有半天多。

室外双盘,喜欢静坐的大多选择的环境都很优美

静坐训练需要条件,而且很严格,适度选择

  • 一般环境条件影响

在静坐锻炼过程中对环境条件要求比较苛刻,我们所选的环境要安静,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湿度适宜,过分干燥、过分潮湿都不行。静坐过程中全身呈放松而且是极度放松的状态,尤其是初始锻炼,对自己保护意识有限,风、寒等侵袭都有可能不请自来,静坐受凉对日常身体状态也会带来影响,一般不是冬季我们静坐过程中也用遮盖物覆盖双膝,何况冬天就更应该全身防止着凉了;环境地点既通风良好还得不能有‘贼风’吹入;夏天不提倡开空调;冬季空气要保持湿润;阴雨天一般都不静坐;等等,是不是感觉静坐是一项比较娇气的运动?

  • 突发外来物的影响

没有稳定的安静环境,坐中突然声响对静坐很不利,受到惊吓后要经过很好地调整才能过来,严重的可能影响到日常健康状态。

静坐字面理解就是自己安静地坐下来,但是我们受环境影响很大——‘人是环境的产物’,而且很容易被牵引去了,如果我们能够很好的主控自己,在喧闹的场合我们也能够静下来、独自思考、排除一切干扰,包括外来的:对眼、耳、鼻、舌、身、意的外力干扰,本身有这个主控能力,那我们静坐是不是就简单多了,这点也是初级静坐必须要锻炼而且是不可逾越的门槛,这也是我们锻炼静坐的内容所在。

——静坐要求安静的环境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安静环境。

为什么练功夫的都去深山老林里去,或是专门进特定的道场呢?还不是有安静的便利条件,对于‘色、声、香、味、触、法’的接触较日常少了很多,是不是有一种身居世外的感受?我们日常静坐要为自己创造条件,当然也不能和专业的功夫修炼者相提并论,只能把我们现有的条件发挥到最大化有利于我们静坐即可。

静坐后的感受很重要,也是选择时间段 的参考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我们为静坐创造条件的过程中,一天24小时具体哪个时间段好呢?

首先中心主旨要明确,静坐是为了身体更健康,是为了生活的更好,不能给弄反了,如果静坐影响了我们正常工作、生活,那就不好了。

  1. 晚上静坐——毋庸置疑一天中最安静的时间段更加方便静坐,但是还不能影响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所以这个问题存在着相互的权衡。
  2. 子时静坐——有人说半夜子时打坐好,焱霖这个时间也坐过,但是这个时间不方便下坐收功,尤其是坐得比较深入的时候,(收功更要细致,最好还要下地走动、甩臂等活动),家人都在睡觉,自己起来活动一番吗?不怕惊扰家人吗?
  3. 晨起前静坐——如果早起静坐,正好下坐天亮了,去外面活动一下正好。效果确实好 ,比较适合独居或是晨起生活任务不重的。
  4. 晚饭后静坐——吃过晚饭后的时间,基本一天工作等事情都忙完了,进行静坐也是不错的选择,从8点开始坐到10点左右后开始简单活动一下,就睡觉了。

静坐——日常静态健身的很好方式,对于日常锻炼的环境把握好,时间的选择既适合我们静坐但是又不能影响别人;给焱霖的感受是,静坐需要坚持,尽管时间段不是最好的,但是只要持久坚持就会取得好效果,如果断断续续的,真的退步很快;坐后收功很重要,做到静动结合才更好。所以说每个人的最佳时间点的选择是不同的。

静动结合使运动效果达到最佳

总结

静坐的最佳时间究竟选择在几点,一定要因人而异,不可能千篇一律,总体来说就是晚上,我们大众健身——静坐,也不能照搬功夫修炼者的修习方法,后夜的早起前静坐比前夜更好,但是前夜也是不错的选择。

静坐也需要权衡和日常工作、生活的关系,日常工作、生活为主,抽时间来静坐——目的是让自己更健康。静坐在‘人间的正常生活’范围内来坐才更有意义。

静坐为大众健身人群所接受,不在是修炼者的专属

我是焱霖,日常喜欢健身运动——静坐的农家大叔,点滴汗颜,欢迎老师朋友们批评指正,方便之余也肯定您的支持与鼓励,加持一下哦:让点赞红心留下您的足迹,留言讨论与转发结交更多朋友。感谢阅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