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的功能及作用(中医里,五脏对应五行,肺对应什么)_作用_中医_人体

本文目录

  • 中医里,五脏对应五行,肺对应什么
  • 五脏、五味和五志的关系是什么
  • 中医对五脏的作用叙述为什么很玄乎
  • 如何给五脏六腑排毒
  • 十二经络的作用与功效
  • 中医来说,心肝脾胃肾这几个实体器官都是怎么称呼的

中医里,五脏对应五行,肺对应什么

五行为金木水火土,为什么叫五行,就是天地宇宙的五种运行方式。根据天人合一宇宙模式,人体也按照五行模式运行,对应着五脏,其中肺对应金。

金性质沉重,所以五行主降,凡是降出了问题,都是金这个“行”运行出问题了。在天地比如秋天过热,肃降之气不来。在人体秋温感冒,哮喘病等。

金由土生,金弱补土,所以肺病久了多补脾胃。温病,用银翘解毒丸,银即金银花,银为白色,主入肺,黄色入脾。一药两色,兼顾母子,所以被中医选为温病太阴气分药。

金生水,金强则泻肺气。比如都气丸,有五味子,敛肺降肺。

金主节奏,所以呼吸归肺管,呼吸病归肺管。肺主皮毛,所以感冒多先治疗肺。肺开窍于鼻子,所以嗅觉病、鼻病多归肺。肺与大肠为表里,所以大肠病也多兼顾肺的治疗。

按灵枢经,太阴主开,少阴主合,厥阴主枢。所以肺有病,必然呼吸有问题。

网络上专业的人不多,何况天机不能泄露噢,粗浅解释这些。

五脏、五味和五志的关系是什么

五脏,五味和五志是中医里的概念,中医的五行学说把万物按其自身的属性分为五种,以自然界的木,火,土,金,水来代替表达事物的属性。木的属性是生发,条达,对应人体的脏器就是肝;火的属性是炎上,对应的五脏就是心;土的属性是生长,稼穑,对应的五脏就是脾;金的的特性是从革,对应的五脏是肺,水的特性是滋润,趋下,对应的五脏就是肾。

我们都知道,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元素有相生相克的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又克木;这几种元素相生相克,生生不息,维持着人体的阴阳平衡和健康。

所以人体对应五行的五脏,五味,五志相生相克的顺序关系也是一样的。肝脏对应的五行是木,对应的五味是酸,对应的五志是怒;心脏对应的五行是火,对应的五味是苦,对应的五志是喜;肺对应的五行是金,对应的五味是辛,对应的五志是悲;肾对应的五行是水,对应的五味是咸,对应的五志是恐;脾对应的五行是土,对应的五味是甘,对应的五志是思。那理顺了这个关系,相生相克的关系也就出来了。

五行的关系对五脏,五味,五志有主导的作用,平时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些相生相克的顺序来养生,比如肝不好,肝对应的是木,木相关的的五行是土和水,肝相关的内脏就是脾和肾,所以肝不好也要滋肾补肝,看看脾是不是太过旺盛,克制了肝脏。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中医对五脏的作用叙述为什么很玄乎

中医对五脏的作用叙述为什么很玄乎?这位提问老师,我不知道你说的"玄"是啥意思?我姑且把你所说的这个"玄"字解读为深奥不容易理解吧。哈哈,那是因为你对中医基础理论不感兴趣,或者说你不太了解它。一旦你像我一样爱上了中医药,我相信你不但不会认为中医对五脏的作用叙述很"玄,相反你会像福尔摩斯探案样,一点一点慢慢发现中医基础理论的无穷魅力。

上图用红笔打勾的就是中医基础理论中所说的肝、心、脾、肺、肾五脏

中医基础理论中所说的五脏是以古代解剖学知识为基础观察研究而得出的结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中藏象学说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之一。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藏相学说中的肝、心、脾、肺、肾虽与现代医学中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一致,但在各自领域中,无论是生理或者病理的含义都基本完全不同。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中的"五脏",指的是"肝"、"心"、"脾"、"肺"、"肾"五个脏器。

我们人体"五脏"即肝、心、脾、肺、肾的生理功能各司其职,五个脏器在各自的岗位上负责任地做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他们有?共同职责就是"藏而不泄"。什么意思?就是负责化生和贮藏精气,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各种精微物质,从而维持人体各器官组织正常的生理活动。

为了便于大家通俗理解五脏的作用,我愿努力在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核心的指导下,跟大家同探讨关于"五脏"的作用。

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我认为以五行的特性形象地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和作用再合适不过。所以,我们在了解"五脏"的作用之前,必须稍微知道一点点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属性表。

下面这张表对初学者而言可能有点懵圈,但没关系,我们目前只看用红色标记圈起来的部分。

从这张图表我们可以非常明晰的了解到人体五脏的肝、心、脾、肺、肾分别归属于五行的木、火、土、金、水。

为什么要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原因非常简单,就是便于理解并记忆,你知道了五行就可以明白五 脏的作用,反之亦然。

下面我们先具体的看一下五行的木火土金水与五脏的肝心脾肺肾是如何两两对应的起来的。

  • 木(肝)因为树木有向上生发生长,向外舒展的特性,而我们人体的肝脏喜欢疏泄、通透、条达、喜悦。所以在五行学说中我们把肝归属于"木"。
  • 火(心)因为火有温煦、阳热的特性,很像我们的心火热、阳光又温暖。所以在五行学说中我们把心归属于"火"。
  • 土(脾)由于土地可以化生万物,很像我们人体脾脏运化水谷精微物质和运化水液。所以,在五行学说中我们把脾归属于"土"。
  • 金(肺)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金子,是否具有清洁、内敛、收肃的特点?而人体的肺部功能主的是气,管的是呼吸,呼出浊气吸入清气的运动过程与金子的清肃十分相似。所以,在五行学说中我们把肺归属于"金"。
  • 水(肾)肾在五行学说中属水就很好理解了,水是液体,有滋润的作用,而肾主水又有藏精的功能。所以肾自然而然归属于"水"。

在五行学说中,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肾)这五行既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也有对立制约的关系,因为我们今天讲的是五脏的作用,所以,我们只讨论涉及五脏中有相互帮助作用的知识点。

这是一张五行相生相克图,我们只需看最外圈木、火、土、金、水绿色键头所示的相生部分

我们从木(肝)开始依次顺着键头往下走,火(心)、土(脾)、金(肺)、水(肾)。这五行具有相互促进和推动的关系。因为木可以生火;火燃尽变灰归于土;土可以掩埋金子;金子可以化成水;水的润下作用可以促进木的生长,如此相互促进,使五行(五脏)保持良好和谐的状态。

好了,我们现在对五行有了初浅的认识,再来理解中医对五脏的作用应该轻松很多。

(一)肝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肝的主要作用

  1. 藏血

所谓"藏血"就是说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

举例

通常情况下,当我们人体情绪激动或者剧烈运动时,肝就会把贮存的血液向外周输布,用以满足人们生命活动的需要;而当我们人体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时,机体外周血液的需要量明显下降,这个时候肝血就回流于肝脏贮存起来,这就是中医基础理论中所讲的"肝藏血"及""调节血量"的具体作用。

2.具疏泄、条达、升发、畅通的作用

《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说"肝藏魂",说的是肝可以调畅人的情绪,是人们一切正常精神活动的保障。当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我们的人会表现得气平血和,心情舒畅。反之,老百姓常说的"暴怒伤肝"就是肝失去了疏泄、舒缓的功能而表现失常的原因所致。

总之,无论是疏泄、条达、生发还是畅通,故名思义,都是希望人们心情通畅,保持正能量,心平气和,像木树一样沐浴阳光,自然生长,枝叶繁茂。反之,如果我们经常烦燥易怒,势必影响人体肝脏正常的新陈代谢,包括人们常说的抑郁多与肝气郁结得不到舒缓有关。

(二)心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心的主要作用

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决定性作用。

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两点

  1. 心主血脉,也就是说心有推动血液循环或者说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心脏的正常搏动和血液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人体充盈的血脉在心脏的作用下主宰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

2.主神志,主持精神活动

巜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说"心藏神",指的就是心有主管精神、思维、意识活动等功能,也就是说心具有接受和反应一切外来信息的作用。

举例

吴敬梓的小说巜范进中举》有一段描写,说范进乡试中了举人因为太过高兴喜极而疯,虽然作者描述夸张,其实非常附合中医理论的"心藏神"以及因欢喜太过痰气上涌迷了心智的"过喜则伤心"理论。

根据五行学说的理论 心(火)与肝(木)的关系

心与肝的相互协同作用主要体现在肝的藏血功能与心的行血功能相互依存,通俗地说就是肝若不能正常贮藏血液,心血的运行必定会异常。

另外,由于心主管的是人的精神活动,而肝有调畅情志的作用。所以,无论是心或者肝的病变都可以表现为精神或者神志活动的失常。心与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人们常说"心肝宝贝",可见得心肝的相互为用是多么重要。

(三)脾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脾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有运化、升清、统摄血液三点

  1. 运化作用

脾的运化作用概括一下就是把我们人体每天吃的饮食物化为精微物质,并将这些有用的水谷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以保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运转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脾的运化功能不仅包括把我们吃的水谷精微物质转输于人体的各个脏腑器官;脾还有对水液的吸收、分散和转输功能。

2.升清、升提作用

何谓"升清"?就是脾具有我们上面讲到的把水谷精微物质向上布输至心、肺等生理位置在它上面或者说高位的脏器。

另外,脾还有提升的作用,通过脾的升提作用,使我们人体各脏器保持呆在自己应该呆的位置上而不脱垂或者下陷。

3.统摄血液

脾能够统领、管理、控制好血液,使血液只能在脉管内流动。脾之所以有这个作用主要是与脾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密切相关。

根据五行学说的理论脾(土)与心(火)的关系

上面我们已经说过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物质可以化生血液;而心主管的就是血液,所以脾与心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机制上,二者相互为用。

(四)肺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肺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有五大作用

  1. 主管呼吸

肺部是我们人体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出浊气,吸入自然界中的清气,人们的生命活动就是在这一呼一吸间维持。

众所周知,今天上半年武汉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人们感染后,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肺部遭到了病毒的侵袭,导致患者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

2.肺气有升宣发散和肃降的作用

如何理解肺气的这个作用,其实不用说的很复杂。我们就把肺想象成一部电梯,这部"电梯"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上、下、进、出,吐故纳新,保持肺脏的呼吸通畅和平稳。

3.辅佐心脏

肺具有帮助心脏对人体的全身进行多方面调节。比如调整呼吸运动、协调人体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调节气血的正常运行、调节人体水液的代谢等。

4.肺朝百脉

故名思义,人体全身的血液,都是通过经脉齐聚于肺内,然后在肺的呼吸中进行气体的排放和吸收,将浊气排出,将自然界的清气吸收并运行至全身。

5.通调水道

通调水道是指肺气对于人体内的津液有向上、向外的宣发作用,比如将水谷精微物质布散至全身;又比如将汗液排出体外。通调水道还具有向下的肃降、排泄作用,比如将体内的水液向下输入肾脏和膀胱变成尿液排出。

根据五行学说的理论肺(金)与脾(土)的关系

人体气的生成主要是依靠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决定着人体气的是否充足和盛衰。

另外,我们上面已经谈到肺有通调水道的作用,而脾有运化的作用,一个通调一个运化,肺与脾二者在生理功能上形成相互为用的关系。

(五)肾

肾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脏器,由于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直接关系到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所以我们往往称肾为"命根子"。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肾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有以下四点

  1. 肾藏精

肾藏精是说肾对精气有封藏的作用,而肾的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的物质,是促进人们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肾有一个最伟大的使命就是主生殖,人们肾中精气的盛与衰直接影响生殖功能的健康状况。

2.肾主纳气

人的呼吸虽然由肺主管,但如果肾的精气充足可以帮助肺所吸入的清气保持一定的深度,并保证呼吸的均匀,防止人的呼吸浅表化。简单说就是可以帮助肺吸入的清气深入到人体需要的各部位。

3.肾主水液

肾主水如果往深处讲那还是有很多内容需要介绍的,但我们面对的读者不见得都是学中医药的。所以,我们只需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摄入的食物或饮用的水、饮料、水果等都有水份的存在,而肾可以让这些水液中清者被机体所用,浊者经过代谢排出体外。

4.对脏腑的温煦和濡养

肾除了藏精的功能,还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就是能够对机体各组织器官起着滋养、濡润作用和温煦、推动作用。

根据五行学说的理论肾(水)与肺(金)的关系

肾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呼吸运动和水液、津液的代謝两个方面。肺主管的是呼吸,而肾的纳气作用可以让吸入的清气更加深沉;肾主水液而肺有通调水道的作用。所以,肾与肺二脏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根据五行学说理论肾(水)与肝(木)的关系

肾藏精,肝藏血。精与血有相互滋养和转化的关系,中医认为"精血同源",也有说"肝血同源",所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肝与肾相互依存,息息相关,谁也不能离开谁而单独存在。

以上回答是本人基于对中医基础理论粗浅的理解和认识,对提问老师关于五脏作用叙述作出的稍微解释,希望提问老师不会认为我的解释又是一篇"玄文"。

其实,如果要完全彻底地将五脏的作用叙述是否很玄这个问题回答更加透彻,还需运用更多的知识点来支撑和认证,那将是我非常乐意做的事情。

写了这么多,也尽量搜索了些更确切的图片插入文中,为的是能够方便读者理解并阅读。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让提问老师看到并改变"五脏作用叙述很玄乎"这个观点,那将是我最希望得到的结果。

如何给五脏六腑排毒

您好,要排出五脏六腑的毒,首先要做到不抽烟,不熬夜,饮食要清淡,少食肉类,营养要均衡,百菜不如白菜,煮着吃,加点食盐,不放油,多吃半月,一般可以排出五脏六腑的毒,心情要保持愉快,合理的运动,合理的晒太阳,多喝白开水,排出五脏六腑的毒,您的身体就轻松多啦!

十二经络的作用与功效

十二经络的功能如下,人体五脏六腑、四肢五官通过联络功能相互联系,使各种器官的功能像道路一样正常协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其次,经络感应主要表现在当人体某个器官或皮肤表面受到刺激时,刺激会沿着经络迅速传递到人体的其他脏器,其他脏器会在一定程度上迅速反应,从而可以保证人体尽量少受伤害,对疾病有良好的反应。

中医来说,心肝脾胃肾这几个实体器官都是怎么称呼的

一些人非常无知,只知有美国不知有汉朝。心肝肺脾肾都被说成是外国的东西。其实不然,心肝肺脾肾在二千年前巜黄帝内经》中就反复阐述,谓之五脏:试看:

《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

由此可知,五脏六腑,骨,髓,脑,女子胞早在二千年前中医通过解剖,就形成具体名词,功能与器官实物相对应,产生了中医五脏学说与气血津液学说。国人应当明白,所谓心肝肺脾肾名词,是你老祖宗创造出来的,不是跟西方医学学来的。相反,正是西医盗窃了中医的解剖的人体名词,导致一些中医黑无耻地将心肝脾肺肾五脏等人体器官名词的发明权发现权变成西医的创造,并在此基础上嘲笑中医,问中医心肝脾肺肾这几个人体器官怎么称呼,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厚颜无耻的吗?

事实上,西医剽窃中医人体器官名词只剽窃其中一部分具体器官名词,却丢弃中医一些器官功能。中医五脏六腑及奇恒之腑是器官实物与器官功能的完美结合,中医的五脏名词外延比西医更大。比如肾,中医肾是先天之本,既包括肾的升清泌浊的泌尿功能,也包括肾气这一生殖功能,更包括肾气这一人体内环境中具有支配调节作用的肾阴肾阳在全身阴阳平衡中的巨大作用。而西医剽窃中医肾的名词后,只剩下泌尿器官这一功能,而将其他肾功能全部肢解了。因此单举例肾来说,中医肾这个名词具有更庞大的多维系统结构,而西医仅盯其中泌尿器官一点而已。

中医该怎么称呼心肝脾肺肾?就象题主生个儿子并起个名字,结果给歹人抢走了,也用同样名字称呼他。我想问题主:你该怎么称呼你儿子?是否你向抢劫的歹徒屈服,不再用你曾经给儿子起的名字,而另换新名?

一个中医二千多年前就创造出来的人体器官名词,被二千多年后的西医掠夺过去,成为他们解剖学上辉煌的发明创造,结果还问中医怎么称呼现代医学心肝肺脾肾这些人体器官,面对这种闹剧恶剧,作为中国人,你还能看得下去笑得出来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