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成功的侵略战争?五代十国中,后唐庄宗李存勖为什么会失败_契丹_后梁_绵竹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鼓噪而进 契丹 后梁 绵竹

本文目录

  • 历史上有没有成功的侵略战争
  • 五代十国中,后唐庄宗李存勖为什么会失败
  • 三国时期有哪些不太出名,武功却比较好的武将
  • 北宋80几万军队为什么打不过金国几万人
  • 三国后期,灭吴之战是怎么打的

历史上有没有成功的侵略战争

谁说的,不实在,统治多少年算是侵略成功?秦始皇统一六国,就是侵略六国,齐,楚,燕,韩,赵,魏等国。金元,大清,就是侵略。现在看似属大中国内部矛盾,当時必定是有君主,国号,旗号,国界的。什么是侵略,武装掠地就是侵略。现在交通方便了,航母,飞机,导弹,认为远来的入侵才是侵略。

五代十国中,后唐庄宗李存勖为什么会失败

李存勖因玩物丧志失败

黄巢起义以后,唐朝召沙陀族首领李克用帮助镇压起义军。李克用武艺高强,但瞎了一只眼,人们称他为“独眼龙”。因为他镇压起义有功,唐朝任命他做河东节度使,后来又封他为晋王。他占领现在的山西太原一带,成了一股强大的割据势力。

公元884年,李克用打败黄巢起义军,在返回河东途中经过朱温的驻地汴州。朱温害怕李克用的势力强大,对自己不利,一心想消灭他。李克用一到,朱温表面上对他非常客气,把他接进驿馆,设宴招待,暗地里却在驿馆四周埋下伏兵。到了深夜,伏兵突然杀进馆舍。李克用正吃醉了酒,呼呼大睡。幸好他的随从拼死相救,用褥子把他裹起来,藏在床底下,才没有被杀。就在这时,突然来了一阵闪电雷雨,李克用和随从乘机逃出驿馆,狼狈地回到军中。打这以后,李克用就和朱温结下了深仇,两人经常打来打去。

朱温灭唐建梁,李克用不服,仍旧用唐朝“天”年号,打着兴复唐朝的旗子,跟后梁对抗。当时,北方的契丹族逐渐强大起来,它的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了政权。他带领三十万军马,攻打云州(今山西大同)。李克用决计利用契丹的力量,一道对付朱温。因此,李克用派人和耶律阿保机联系,在云州东城跟他相会,并和他结为兄弟,约定当年冬天一起出兵攻打梁朝。耶律阿保机在李克用军营中留了十天,李克用送给他很多金帛,他也回送给李克用很多马匹和其他牲畜。不料耶律阿保机一回契丹,看到梁朝势力强大,马上背弃盟约,倒向梁朝一边了。为了这事,李克用气得不得了。

公元908年正月,李克用生了毒疮,眼看治不好了。他临死时,拿出三枝箭,交给儿子李存勖(xù),郑重地嘱咐他说:“梁朝是我的仇家,这你知道。燕王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是靠我的推荐担任卢龙军节度使据有幽州的,契丹的耶律阿保机曾经和我相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弃了我,前去归顺梁朝,跟我作对。这三件事,都是我遗留下来的恨事。如今给你三枝箭,你千万别忘记你父亲未了的心愿!”

李存勖接过了箭,答应一定给父亲报仇。李克用一死,李存勖就继承他的爵位,做了晋王。他继位以后,下令把这三枝箭供奉在宗庙里。以后每次出兵作战,他就派人去拿出这三枝箭,放在一个锦囊里,让人背着,走在队伍的前面,等到作战回来,再放回宗庙。

他为了给父亲报仇,积极训练军队,严明纪律,规定行军不得违反命令,碰到危险,不许躲避,违反军纪,立即杀头。将士们都很害怕,只得拼死作战。

不久,李存勖亲自率领大军,前去救援遭后梁军队围攻的潞州(今山西长治),把后梁军打得大败而逃,一下子歼灭敌军一万多人,缴获的军器粮草堆积如山。朱温原来以为必胜无疑,安坐在京城里等候捷报。他听到败讯惊得目瞪口呆,过了半晌方才叹了一口气,说:“生子当如李亚子(亚子是李存勖的小名),我的儿子不过是猪狗罢了!”

过了两年,李存勖又率领大军,在柏乡(今河北邢台北)把后梁军打得大败。这一仗,后梁损失更重,被杀的将士就有两万多人。从此,后梁军都对李存勖产生了恐惧心理。

朱温不断吃败仗,后来又出动五十万大军,想和李存勖决战,结果还是被李存勖打得溃不成军。朱温又气又火,一病不起,公元912年,被他的次子朱友杀死了。

接着,李存勖又出兵打破幽州,活捉了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把他们押回太原杀了,完成了李克用交给他的一项任务。

朱温死后,朱友自立为帝。第二年二月,朱温的第三子朱友贞不服,发动兵变。朱友自杀,朱友贞即位做皇帝。这就是后梁末帝。这以后,李存勖的主要对手就是后梁末帝和契丹的耶律阿保机了。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即位称帝,这就是辽太祖。第二年,契丹军进攻幽州,号称有百万之多。李存勖正在黄河沿线跟后梁军作战,他派了三个大将前去,把契丹军打得大败,解了幽州之围。过了几年,耶律阿保机又率领大军南下。李存勖亲自带领骑兵做先锋,又把契丹军打得一败涂地。耶律阿保机不得不败逃回去。李存勖接连获胜,也可以算是完成了李克用交给他的另一项重大任务了。

李存勖跟后梁末帝打了十来年仗。他看到后梁快要完蛋了,就在公元923年四月,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北)即位称帝,国号唐,历史上称为后唐。他就是后唐庄宗。这年十月,他又灭了后梁,统一了北方,把都城迁到了洛阳。

李存勖报了父亲的三个大仇,当了皇帝,志满意得。他认为天下都是靠他的武力得来的,不再考虑治理天下的事,只顾享乐腐化了。

他生平最喜爱三件事:打仗、打猎、演戏。灭掉后梁以后,不打仗了,他就把大部分精力用在打猎和演戏上。

唐庄宗李存勖只当了四年皇帝。他在位期间,猜忌大将,杀害功臣,因此闹得众叛亲离。公元926年,魏州发生兵变,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利用这个机会,夺取了汴州。李存勖的禁卫军指挥使郭从谦本来也是个伶人,曾认大将郭崇韬为叔父。后来,郭崇韬遭陷害被杀,郭从谦一直怀恨在心,这时也在京城中发动叛乱。乱兵人多势众,李存勖抵挡不住,中箭死了。

李存勖死后,李嗣源到洛阳即位做了皇帝。他就是后唐明宗。

三国时期有哪些不太出名,武功却比较好的武将

汉末三分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涌现出很多驰骋沙场,身经百战的猛将,比如:吕布、关羽、典韦、赵云等。他们大名鼎鼎,威震天下。

当然也有一部分战将并不是很有名,但他们的武艺也相当不错。咱们就按武力值从高到低的顺序列出来。

一、兀突骨

这个兀突骨非常强悍,不亚于吕布。他的出场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九十回中。

回目: 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书中说,兀突骨是乌戈国的国王,这厮
“身长丈二,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饭。身有鳞甲,刀箭不能侵”。

兀突骨身长丈二,按现代尺寸换算,就是两米七七,比姚明高一大截子。关羽身长九尺,还不到他胳肢窝。兀突骨不食人饭,而是生吞山林中的猛兽毒蛇。他的身体上长满了鳞甲,刀枪不入,活脱脱一条成了精的尼罗鳄。

兀突骨上阵厮杀的时候,“骑象当先”,他的坐骑是一头大象。居高临下,力劈华山。

此处有溪水,桃花落入水中,别人饮了会中毒,乌戈国人喝了却像打了鸡血,异常兴奋嗜血。

身高丈二,刀枪不入,骑着大象,还服用兴奋剂,这样的猛将可不可怕?

二、诸葛尚

诸葛尚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孙子。武艺十分高强,有五虎将的水准。他的出场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一百十七回中。

回目: 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这个诸葛尚当时年方十九,“博览兵书,多习武艺”,战斗力很强悍。

邓艾偷袭阴平,率兵直取成都,诸葛瞻奉命驻守绵竹。邓艾派副将师纂和儿子邓忠率兵去战,蜀军中诸葛尚来迎。

邓忠曾经与姜维对阵,大战三十回合,枪法全无破绽,姜维诈败,暗箭射之,被邓忠躲过,一枪刺向后心,姜维闪身挟住,拔剑将其吓走。也就是说,邓忠的武艺能和姜维打个旗鼓相当。而师篡随邓艾多次与姜维作战,也是久经沙场的猛将。

两军阵前,诸葛尚“匹马单枪,抖擞精神,战退二人”。以一敌二,打败了邓忠和师篡。两军混战,“师纂、邓忠中伤而逃”。

够厉害不?这就相当于击败了韩当和周泰的联手,武力值当在许禇之上。

三、鄂焕

鄂焕是蜀汉叛将高定的部下,他的出场是在《三国演义》的第八十七回中。

回目: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说这个鄂焕“身长九尺,面貌丑恶”,他的武器是一枝方天戟,“有万夫不当之勇”。高定命他为前锋大将,率领本部兵马,迎战蜀兵。

蜀汉前部先锋魏延,副将张翼、王平,正遇到鄂焕。两阵对圆,魏延出战,鄂焕拍马来迎,战不数合,魏延诈败而走,鄂焕穷追不舍,被诱入包围圈,张翼和王平从两翼杀来,断掉了鄂焕退路;魏延返回身与王平、张翼三人围攻,合力生擒住了鄂焕。

这个鄂焕够猛的,需要魏延、王平、张翼三个蜀军最出色的将领围攻才擒住他,可见其战斗力之强悍。

四、李严

李严的武艺也是相当不错的,蜀汉阵营中除了五虎上将之外,就应该属他厉害了,比魏延、姜维都强。

李严展示其超群的武艺是在《三国演义》的第六十五回中。

回目: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
刘备西取川蜀,兵进绵竹,李严奉刘璋之命辅助费观驻守绵竹,防御刘备军队。

刘备兵来,费观派李严率三千兵出城迎战。双方摆开阵势,黄忠出马,与李严大战。两将交锋“四五十合,不分胜败”。

诸葛亮下令鸣金收军。黄忠回阵后很不服气,说正要生擒李严,为什么要收兵。诸葛亮却认为:“吾已见李严武艺,不可力取。

大家都知道,在战场上要生擒敌将那是相当困难的,必须具备完全碾压对手的强大实力。打四五十合不分胜负,还想生擒敌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老黄忠自尊心强,他看见魏延在后面幸灾乐祸地窃笑,觉得很没面子,就说几句硬话撑撑门面。

能与黄忠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李严的武力值肯定要比当时的魏延更高。

五、王朗

很多朋友没有注意到,这个老司徒王朗的战斗力也是很强大的。别以为他被诸葛亮骂死了,他就不厉害,实际上王朗也是一员猛将。

王朗展示其出色的战斗力是在《三国演义》的第十五回中。

回目: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老王朗以前任职会稽太守,他和严白虎关系不错。小霸王孙策横行江东,扩张地盘,屡次欺负严白虎,王朗就要替朋友出气,就引兵与严白虎会合,在山阴之野摆开战场迎战孙策。

两阵对圆,王朗怒骂孙策贪心不足,要为严白虎报仇雪恨。孙策大怒,正准备亲自上阵交战,身后的太史慈出马直取王朗。王朗“拍马舞刀”,就和太史慈战成一团。王朗的部将周昕杀出助战被黄盖截住厮杀。书中说,“两下鼓声大震,互相鏖战”。说明捉对厮杀的回合数不少。

王朗后阵遭到袭击,原来是周瑜与程普玩阴的,率兵前后夹攻。王朗“寡不敌众”,与严白虎、周昕杀条血路,败走入城。

在太史慈、孙策、黄盖、周瑜、程普的围殴下,王朗能全身而退,武力值是相当惊人的,不减当年吕布之勇。

北宋80几万军队为什么打不过金国几万人

北宋打不过金国主要在于:

第一,北宋实行重文轻武,从赵匡胤开始就“杯酒释兵权”,抑制武将专权,武将没有实权。并且,在部队专门安排文官去监督限制武将;再加上武将经常来回调动,所以,武将与士兵没有感情,军队凝聚力弱。

第二,北宋尤其是末年,士兵的组成非常混杂。很多流民、乞丐、地痞等加入军队。士兵文化低,素质差,战斗力弱。

第三,北宋朝廷对外软弱,不管是对辽国、西夏还是金国,妥协卖国,只求居安自保,不图上进,胆小怕事,没有血性,如何能赢?

第四,金人大多是游牧民族,擅长骑马、武术,身体强健,素质高。并且,将领与士兵感情好,因而战斗力强。再加上,金国统帅作战勇敢,身先士卒,因而军心团结,势如破竹。

三国后期,灭吴之战是怎么打的

公元二八0年,西晋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拥有长江天险的吴国,重新统一了中国,完成了曹操都没能完成的任务。那么,一个建国八十多年,传了四代皇帝的吴国政权,怎会如此不堪一击呢?

在三国鼎立时期,曹魏早就想吃掉东吴,可是竟然相持了几十年,曹操当年率三十万大军没有拿下;曹丕做了皇帝后想统一天下,率领几十万大军下了江南,跑到长江岸边一看,波涛汹涌,东吴大军壁垒森严,不由感叹一声,看来老天爷是要把中国分成南北两大块啊。

这样一个颇有实力的吴国,最后却随着蜀国的灭亡也崩溃了。那晋武帝的灭吴之战是怎样打的呢?

当年,西晋出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向东吴发动总攻。发挥作用最关键的是王濬的部队。吴国当时为了防止上游有船下来,用拦江铁索把长冮拦了起来,但王濬事先预备了几十张大的木筏,上面安装了很多的火炬,火炬上面浇了很多的油,然后就点燃了熊熊大火,这个火船从长江顺流而下,碰到铁链将其生生烧断了。就这样,王濬的楼船就非常顺利地通过了建业,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当西晋的战船出现在长江之上的时候,孙皓方才梦醒,他命令将军张象率领一万水兵抵挡,而张象一看江面上满是王濬的船队,浩浩荡荡,旌旗飘飘,干脆脚底踩油溜之大吉了;孙皓又命将军陶睿率军抵御,但在夜里陶睿的两万多人又跑了个精光。

史书上说,这时的孙皓“肉袒面缚,衔璧牵羊”。意思就是孙皓把自已的衣服解开了来,打着赤膊,叫人把自己的双手反绑上,牵着羊,抬着棺材,率领东吴的文武百官跑到了王濬的军营前,请求宽恕投降。

吴国就此灭亡了,三国分立的局面也就此结束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