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韦族和蒙古族是什么关系?蒙古族是不是起源于蒙兀室韦_蒙古_契丹_蒙古族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室韦 蒙古 契丹 蒙古族

本文目录

  • 室韦族和蒙古族是什么关系
  • 蒙古族是不是起源于蒙兀室韦
  • 蒙古祖先室韦是不是鲜卑的后裔

室韦族和蒙古族是什么关系

据说室韦与契丹有亲缘关系,但是室韦与契丹互不隶属。契丹走出大兴安岭,来到草原上,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最终契丹人统一了塞北,主导建立了辽朝。

辽国统一北方后,北方草原上人口稀少,而且部族繁杂。辽帝对草原不放心,所以希望有与契丹同源共祖的势力来驾驭草原。

室韦与契丹同源,据说语言还相通。于是辽帝盯上了臣服了辽国的室韦各部。在辽帝的征伐和威逼利诱下,大部分室韦人,在辽帝的要求下,迁入了草原。据说最顺从辽帝的室韦部落就是蒙兀室韦,所以蒙兀室韦得到辽帝的封赏,是最厚的。漠北草原各部大都封赏给了蒙兀室韦贵族。自此漠北草原各部统称“蒙兀”诸部,后经音译变为“蒙古”诸部。

金灭辽后,金帝深知蒙古诸部与辽国关系深厚,因此金朝千方百计打压蒙古诸部。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诸部后,挥师南下,扫平了草原。克烈部以及其他草原部族,自此全部被并入了蒙古汗国。

从此蒙古就由国名,逐渐变成了北方草原民族的统称。这种转变与汉朝将农耕民族统一为汉人的历程是一样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室韦是蒙古的起源,但是室韦人只是蒙古人的祖源之一,蒙古人是由众多祖源共同构成的。个人认为,室韦人与蒙古人的联系,更多的应该是在精神层面上和文化层面上。

蒙古族是不是起源于蒙兀室韦

蒙古族是不是起源于蒙兀室韦?

这可以是人类学、民族学、遗传学的问题,也可以是文献历史学的问题。

从古籍文献来看,蒙古族是出自室韦。

蒙古与匈奴,都曾属于中国历史上的“东胡”。

《新唐书.室韦传》载:“山外曰大室韦濒于室建河,河出俱轮,迤西而东,河南有蒙瓦部。”

“蒙瓦部”即指蒙古。所谓“大室韦”,是说距中国本土最远。“山”,则指大兴安岭。“山外”,即大兴安岭以外之地。“室建河”,今称额尔古纳河。“俱轮”,为今呼伦贝尔湖。蒙古部落,在室建河之南。

《新唐书》说:“他们还沿习室韦旧俗过定居生活,在蒙古兴起以前,小或百户,大数千户,各有酋帅,不相统摄。他们虽强悍善战,卒不能为强国,而役属于回纥、突厥。”

清末民初的柯劭忞作有《新元史》,其云,蒙古出自突厥。这个说法是不对。

“室韦”,原作“豕韦”。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宣子曰:‘昔之祖,……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这是晋范宣子和穆叔对话,讨论“三不朽”时夸耀他的祖先。

《诗.商颂.长发》曰:“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长发》,是歌颂商汤的史诗。上面这句说:商汤出征,“韦顾两国都讨平,昆吾夏桀全扫荡”。

《郑笺》云:“韦,豕韦,彭姓也。顾、昆吾皆己姓也。三国党于桀恶,汤先伐韦、顾,克之,昆吾、夏桀同时诛也。”

豕韦在夏代是诸侯国,在今河南滑县一带。

商汤灭夏后,豕韦国亦不在,只存豕韦氏。

豕韦氏,有一部分投降了商朝。晋范宣子说他的祖先在商代是豕韦氏,如果他不是吹牛的话,那他的祖先就属于投降商朝的部分。

除此之外,豕韦氏中的很大部分向北方迁徙了。他们历经艰辛,到达了中国本土的东北边远地区。到了汉初,这一带,已经布满了他们的后裔。

这些后裔,在契丹兴起以前,大多被夫余、高丽、突厥所役属。

“豕韦”的名称,来源于此族善养猪、食猪肉、衣猪皮。所以,在被强族役属时,又有“濊”、“昧”、“靺鞨”等称谓。

这些称谓,都是“韦”的音转。“韦”属古微部;濊”、“昧”、“靺”,属古祭部,微祭合韶,因此相通。

古“濊”字,亦通“穢”或“薉”,说明豕韦氏,是从事采捕兼作粗耕农业的部族。

“靺鞨”,又作“韎韐”,后一个字还写作“韚”“䪚”,可知,豕韦氏善于用皮革制衣,不仅猪皮,还包括其他兽皮。这也说明,这个部族,纺织不发达。

“穢”,简体是“秽”,本义是“韦”。

《淮南子.原道训》曰:“匈奴出穢裘”。“穢裘”,即“韦裘”。

中国本土的农耕纺织发展极早。后来分化为贵族着丝,平民穿麻。但即便麻布粗衣,看起来也比皮革整洁美观。恰因此,“穢”才引申出“污秽”之意。

夏末商初,大批豕韦氏部族分布于东北广大地区。至汉代,因所居不同,又有“沃沮”、“勿吉”、“挹娄”等称谓。

汉代的东北滨海地区,约松花江、乌苏里江大森林中,有东沃沮和北沃沮。“沃沮”,为地沃衍沮洳之义。“勿吉”是“沃沮”的对音,满语称窝稽。

《北史.勿吉传》曰:“勿吉,一曰靺鞨”,是豕韦后裔。

《后汉书.东夷挹娄传》云:挹娄东滨大海南与北沃沮相接,地多山险,“无君长,其邑落各有大人。处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夏则裸袒,以尺布蔽其前后”。

《满洲源流考》说,“挹娄”,满语为“也鲁”,意为岩穴。

《金史.世纪》说,金之先祖,出于靺耦,壮大之后,即为宋、辽、金之金,也是满清的祖先。

“室韦”,是“豕韦”的另一写法。古史中,还作“失韦”。

《唐书.室韦传》云:“其人土著无赋敛或为小室,以皮覆上,相聚而居,至数十百家。”

“室韦”之“室”,既与“豕”“失”音通,且还兼指其所居的是有皮顶之义。

隋唐之时,室韦还是以百家左右为村落的社会形态。

但到公元九世纪以后,室韦迅速崛起,于是后来出现了辽金元清四个朝代。

最早崛起的,是室韦中的契丹契丹一支。

契丹出自室韦,原居在潢河岸边,就是现在的西拉木伦河流域,受中国本土和汉族影响较深。

唐末,契丹部族迅速发展成为部族联盟的国家,耶律阿保机成为部族联盟的领袖。

《辽史.百官志》说:“皮室军制有南北左右皮室及黄皮室皆掌精兵。”

皮室,就是室韦。室韦属于古语法,名词前置,定语后置,公刘、公非,公亶父。皮室则是后起语法,定语前置,名词后置,文王、武王如是。

再往后的金、元、清,也是室韦氏崛起后复归到中国本土中原一带。

把辽、金、元、清说成是“外族入侵”,显然是不对的。

蒙古祖先室韦是不是鲜卑的后裔

呃,题主这个思维是比较奇怪的。

鲜卑族与室韦族同源分支,并非血裔

鲜卑和室韦都是起源于东胡族部的游牧民族。同为兴起于大兴安岭一代的民族。

鲜卑最早的记录是在汉朝;室韦族的记载也是最早出现在汉朝。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两个部族是同时出现的,所以不可能一个是另一个的后裔。

蒙古族和室韦族有袭承关系,但室韦不能算蒙古的祖先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以东胡为族源的部落所使用的名称,后来逐渐吸收和融合了聚居于漠北地区的森林狩猎和草原游牧部落,发展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注意,这里的蒙古是一个多民族聚合体,而非单一民族体。既然是多民族聚合体,那就不能说某个民族是蒙古族的祖先,正如我们不能说汉族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一样!

而室韦与原蒙古族的关系在于:室韦被契丹灭族后余部之一蒙兀部西迁后发展形成。

鲜卑族的血缘溯源学界无定论

对于鲜卑的民族起源,史学界还没有定论,但基本认为鲜卑为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转化而来。主要有四种说法:

东胡说

鲜卑源于东胡是最广泛的说法。《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和《十六国春秋》均说鲜卑就是东胡的余部。

东夷说

东夷文化是指东夷人所创造的文化,主要发源地在鲁中泰沂山区,是华夏文明重要源头之一。

逃亡汉人说

秦筑长城,徒役之士亡出塞外,依鲜卑山,引以为号。

山戎说

春秋时期的少数民族之一。

希望对题主有帮助!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