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让能【唐末大臣】_节度使_长安_汉中

杜让能简介

杜让能(841~893年),唐末大臣。

字群懿。

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

懿宗咸通十四年(873)登进士第,初仕咸阳尉,次年任宣武节度使王铎的推官。

历佐淮南节度使刘邺、兴元镇节度使牛蔚,调入朝历任右补阙、侍御史、起居郎、礼兵二部员外郎等职。

唐僖宗广明元年十二月(881),黄巢起义军攻人关中,僖宗逃往成都,杜让能随行,三迁为中书舍人,不久又召充翰林学士。

他文笔流利,才思敏捷,拟办诏令,毫无差错,由此得僖宗赏识,迁为户部侍郎。

黄巢义军退出长安,光启元年(885)三月,让能随僖宗返还京城,升为礼部尚书,进阶银青光禄大夫,封建平县开国子,食邑500户。

再转兵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

是年冬,大宦官田令孜挟僖宗下诏,将安邑、解县两池盐税收归于神策军,触犯了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的利益,王重荣不从命,田令孜便调禁军和邠宁等镇兵马讨伐王重荣,以朱玫为帅。

王重荣联合沙陀李克用的兵马在沙苑打败了朱玫,朱玫反而又和王重荣、李克用联合攻入长安,烧杀抢掠,僖宗仓惶出逃,经凤翔、宝鸡至汉中。

杜让能一路跟随,护卫于僖宗左右,深得僖宗宠信,被擢同平章事,加授金紫光禄大夫。

朱玫入长安,立襄王李煜为皇帝,各地守令十之六七皆听命,僖宗及其随行大臣在汉中得不到贡赋,生活支用陷入困境,僖宗束手无策,泪流不止。

杜让能立时建议派重臣去河中,说服王重荣。

僖宗采纳他的意见,派他去河中,王重荣被说动,愿资助,僖宗一行方得到给养。

光启二年十二月(887),朱玫被部将王行瑜杀死,襄王逃跑,僖宗返回长安,将杜让能拜特进、中书侍郎,兼兵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封襄阳郡公,食邑2000户。

当初朱玫立李煜为帝时,留在京城未逃出的官员,很多担任了朱玫所授的官职。

僖宗回京后,有司提议要将这些官员全部处死刑,杜让能提出反对。

他说,这些官员多是受朱玫的威胁不得已而为,应当从轻处理。

这样,救了多数官员的性命。

文德元年(888)一月,昭宗李晔夺得帝位,赐让能“扶危启运保义功臣”,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封晋国公,赐铁卷。

次年(龙纪元年,889)初,汴、蔡二州平定,他升为左仆射,监修国史、判度支。

大顺元年(890)正月,昭宗郊礼毕,将让能进位司徒。

次年正月,拜太尉、太清官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加食邑千户。

是年十月,左军中尉、大宦宫杨复恭逃汉中,与节度使杨守亮举兵为乱,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欲吞山南,不得诏命,出兵平乱,昭宗改命茂贞为兴元(治今陕西汉中市)节度使,另派徐彦若任凤翔节度使。

李茂贞不服,上章责斥朝廷。

昭宗怒,于景福年(893)命嗣覃王为招讨使,率三万禁军送徐彦若赴任。

宰相崔昭纬与让能不和,暗中派人告知李茂贞,言称出兵皆杜让能的主张。

李茂贞出兵打败禁军,乘胜进至三桥(今西安市西郊三桥镇),声言讨伐杜。

昭宗无奈,赐杜让能自尽,时年53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