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时【明朝大臣,正统十三年状元】_皇上_谗言_吏部

彭时简介

彭时(明永乐十三年—明成化十一年),字纯道,号可斋,江西省安福县城南人。

由解元、会元至明正统十三年(1448)中状元。

授修撰,同商辂阁预机务。

寻进侍读,迁左春坊大学士。

《环宇通志》修成后,迁太常寺少卿,俱兼侍读,进吏部右侍郎兼学士、同知经筵。

成化改元,进兵部尚书,修成《英宗实录》后加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改吏部尚书。

彭时孜孜奉国,持正存大体,不计较个人荣辱进退得失。

天顺初,命再入阁。

当时李贤被重用,李每次召对回来即以咨时,彭时竺正论,不循私情,甚至争得面红耳赤。

起初,李贤有怨见,认为彭时故意给他为难,久而久之,终于佩服彭时耿直。

说:“彭公,真君子也”。

后来锦衣门达仰恃皇上恩宠,故意中伤李贤,在皇上面前进谗言。

皇上听信谗言,准备罢免李贤,专用彭时。

消息传到彭那里,彭时大惊失色,说:“李公有经济才,胡遂至此?”极力为李贤据理力争,反驳诬陷。

并说:“李公去,时不得独留”,言语坚决,表示要辞职,帝意乃解,李贤事竟雪。

彭时公私公明,非义不取,从不将国家政事随便告诉家人,有时为国家推荐人才,但决不让本人知晓。

彭时敢于直谏,遇事争执无所避,所言政本七事:“一毋惑佛事,糜金钱;二传旨专委司礼监,毋令他人,以防诈伪;三延见大臣议政事;四近幸赐予太多,工匠冒官无纪而重囚死徙,法不蔽罪,戒淫刑僭赏;五虚怀受谏,勿恶切直;六戒廷臣毋依违,凡政令失当直言论奏;七清理牧马草地,减退势要庄田”。

皆切中时弊。

闲居后仍关心国家大事,从不懈怠。

服御御俭约,无声乐之奉。

乙未进少保,寻病卒,年六十。

赠太师,谥文宪,所著有《可斋杂记》、《彭文宪集》、《正学阶梯》、《韵书下误》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