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挚【金末大臣,金代明昌二年进士_】_兖州_滕州_泰和

侯挚简介

侯挚(?-1233),字莘卿,初名师尹,因避讳改今名。

金代东平府东阿县(今地属平阴县)人。

金明昌二年(1191年)中进士,入官后慷慨有为,颇有政绩,累迁山东路盐使司判官。

泰和元年(1201年),因盐课收入增加十分之四,被升官二阶。

泰和八年,因上章论本路财用不实,被贬官一阶,由户部主事降为长武县令。

贞祐元年(1213年)蒙古兵围攻燕都,当时任中都 使的侯挚因募军有功,提升为右补阙。

宣宗南渡后,升侯挚为劝农副使,不久又迁行六部侍郎。

贞祐三年四月,提升为太常卿,行尚书六部事,筹措粮饷。

在任期间,提出许多良策和建议,比如革除省部弊端、军事援助、选拔人才等。

贞四年正月,进拜尚书右丞。

上任伊始,即提出开沁水以便粮运,并诏令实施。

当时河北地区发生灾荒,侯挚上书反对对北渡商人“每石官籴其八”,主张“愿止其籴,纵民输贩为便。”这一建议被宣宗采纳,下诏尚书省执行。

时杨安儿、刘二祖的红袄军余部郝定率众6万余人在泰安、滕州、兖州、单州、莱芜、新泰一带活动,给金造成巨大威胁。

金廷诏侯挚为行省事于东平,权本路兵马都总管,招安或诱降了义军。

兴定元年(1217年)四月,侯挚派提控遥授棣州防御使完颜霆率兵镇压济南、泰安、滕州、兖州等地义军,斩首千余人。

随后,侯挚又招降了红袄军石花五、夏全等部。

次年,诏遣侯挚行省于河北,兼行三司安抚事。

四月,侯挚率兵镇压密州、胶西、高密的李全红袄军余部。

兴定三年七月,汴京东西南三路行三司设立,侯挚居中总其事。

不久离职,居汴都。

天兴二年(1233年)蒙古军攻陷汴京,侯挚被乱兵所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