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惠堂是现役的话,中国能进入世界杯吗?李惠堂的足球水平怎么样为什么称他为世界球王_球王_足球_香港

本文目录

  • 如果李惠堂是现役的话,中国能进入世界杯吗
  • 李惠堂的足球水平怎么样为什么称他为世界球王
  • 有人说亚洲球王李惠堂属神一级人物,当年横扫亚洲完全没问题,你认同吗
  • 刘长春可以参加奥运会,为什么李惠堂不能带中国队参加世界杯
  • 李惠堂有哪些精神是值得国足学习的
  • 许多人把武磊称武球王,他的贡献和荣耀能比肩甚至是超越李惠堂吗
  • 如果李惠堂穿越到现在,会比武磊强吗
  • 李惠堂究竟是何许人也
  • 你觉得武磊,郜林比李惠堂更厉害吗

如果李惠堂是现役的话,中国能进入世界杯吗

可以这么说,足球是一个团队竞技,在没有团队基础下仅仅靠一个人是无力回天的。先不用说李惠堂能不能达到梅西c罗的水平,就仅仅是队友的技战术水平,中国国家队亚洲二流偏下的定位是不会变得,这不是一个李惠堂能改变的。

有一个强点可以提高战绩,但是想以此就和日韩,伊朗,沙特,澳大利亚等强队争锋还是远远不够的。强如马拉多纳也有卡雷拉帮助,国家队也有卡尼吉亚,所以说单丝不成线,一个好汉三个帮,所以说没有好的队友,真的不行,很多战术打法都打不出来!

李惠堂的足球水平怎么样为什么称他为世界球王

您好!朋友,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李惠堂,中国近代史最著名、最出色的足球运动员,他的足球水平如何?我可以这么说吧!绝对顶级,而且这个顶级不仅仅是在亚洲范围内,而是在世界范围内来说的,我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一、1976年,德国权威足球杂志将中国的李惠堂、巴西的贝利、德国的贝肯鲍尔、阿根廷的斯蒂法诺和匈牙利的普斯卡什并列评为“世界五大球王”。

二、1923年5月,李惠堂第一次代表中国足球队参加日本大阪举行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队获冠军。18岁的李惠堂在4场比赛中初露锋芒,名声大振。从此开始了他献身足球的光荣生涯。 同年8月,李惠堂随南华去澳大利亚,与全澳冠军新南威尔士队交锋。开场仅5分钟李惠堂就梅开二度,这场比赛他一人独中三元,澳州当局专门授予他金质奖章。香港当地报刊以特大号标题,称李惠堂为“球王“,并有“万人声里叫球王,碧眼紫髯也颂扬“的诗句。

三、1923年入选中国队,分别于1923、1925、1930、1934年参加了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和第十届远东运动会足球赛,4次都为中国队夺得冠军。

四、李惠堂一生共射进1860个球(也有说射进超过2000球以上,咱低调点),与巴西的里登雷克、德国球星盖德穆勒、球王贝利以及独狼罗马里奥是迄今世界上进球逾千个的五大巨星。

五、李惠堂终其一生获得过包括“亚洲球王”在内的50多个荣誉称号和120多枚奖章。

六、当时在他踢球那个年代,中国流传一句话:“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在旧中国,一位足球明星能够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相提并论,确实超乎寻常。

七、我感觉最重要的一点是,球王李惠堂使中国人摆脱“东亚病夫”之名,李惠堂拒绝为汪精卫效劳,多次足球义赛筹款抗日。在那个多灾多难的社会里,他打了一百多场义赛,收入全部捐给救灾,慰劳伤兵、孤儿等之用,更留下“海角归来奔国难,名成献艺赛频频”的诗句。

以上几点不知道能不能回答您的问题。希望更多的足球运动员可以看到李惠堂的事迹,如果他可以,我想请问,为什么你们就不行?,努力吧,希望中国足球早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涌现更多的李惠堂一样的有血性、有良知、报效祖国的优秀运动员!

有人说亚洲球王李惠堂属神一级人物,当年横扫亚洲完全没问题,你认同吗

关于李惠堂这个事,就算辟谣多少次,都有人相信李惠堂是个什么足球神人,不过我也不怕麻烦,再辟谣一次好了,不过我要首先声明一点,就是辟谣李惠堂不是什么球王,不代表对李惠堂本人的不敬,李惠堂是个有影响力的中国足球人物,年轻的时候是个不错的球员,并且在行政方面做过不错的贡献,但是他做不到的事情,我再尊敬他,他做不到。

就像网上很多朋友一样,踢球也踢不过他们嘴里的“白斩鸡”,但是一样可以出言不逊,我觉得没什么问题,所以我即便远远不及李惠堂,也不妨碍我用资料和逻辑去论证他的足球水平。

所谓的球王李惠堂,基本就是10年前中国网络突然红起来的一个类似“都市传说”一样的网络神话,号称他一生中打进了2000多粒进球,还被德国一家杂志评选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还有说亚足联评选他为亚洲球王。于是有很多人选择相信,包括当年年少无知的我。

不过具体到李惠堂真的在球场上有什么表现,则是完全讲不出什么站得住脚的事实的。比如那个经常被“李惠堂吹”举出来的,所谓远东运动会,这个运动会是只有中国,日本,菲律宾三国参加的运动会,李惠堂带领的队伍只是对日本和菲律宾有还不错的表现而已。

有人说,能赢日本和菲律宾已经很厉害了,这样的朋友忽略了年代问题。

日本第一次打进世界杯是1998年的事,当初的日本完全可以用鱼腩来形容,根本不是什么强队,当初的日本是可以13球败给菲律宾的,至于菲律宾,就更是从来没有打进过世界杯,历史最高排名136的鱼腩。所谓的远东运动会,不过是当年的菜鸡互啄而已。

那么如果当年亚洲足球都是这个水平,赢了菲律宾和日本也很有代表性了。然而也并不是这样的,实际上1938年,印度尼西亚就以荷属东印度群岛的身份参加了世界杯,韩国更是1950年就代表亚洲参加了世界杯,还有西亚的一些球队,才是真正的亚洲强队,不用说,中国当年和他们根本没有交手的机会。而且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闯世界杯就是被印尼拦住了脚。

在李惠堂的资料里面,展示他球技出众的资料,都是些什么远东运动会,香港联赛,甚至还有和英国水手之间的比赛。不同于篮球,足球的职业联赛诞生很早,欧洲很多国家很早就有职业联赛了,而且也有了广泛参与的世界杯和奥运会足球赛,早期的奥运会足球赛,基本是和世界杯等量齐观的。欧洲也已经诞生了,类似梅阿查这样的巨星了,断然没有理由高看一个,只是在东南亚地区小有名气的中国球员。

还有人用什么,李惠堂把荷兰人一球踢晕,论证他的足球能力的,用头部接球本来就是很危险的事情,如果接球位置不对,被踢伤是常有的事,我小学同学都有一脚把人脸踢的血肉模糊的情况,而且就算是真的,请问你现在说C罗,梅西踢球厉害,会用他们踢球的把人踢晕说事?

中国足球再不济,你会拿中国足球踢赢一支水手组成的业余足球队说事?别拿冰岛说事,冰岛都是职业球员。

另外,亚足联是1954年才成立的,那本德国足球杂志根本不存在,fifa官方也不承认李惠堂的进球纪录,非正式比赛的进球,再多有什么用?难道不是越低级的比赛,球员进球越容易吗?

所以请不要再吹这种传说了,拯救中国足球应该着眼于当下,而不是靠胡编历史。

刘长春可以参加奥运会,为什么李惠堂不能带中国队参加世界杯

谢头条邀请,刘长春参加了第一届奥运会,也是同胞们资助他的,也是谁一中国长跑选手,而香港南华球队的球王,李惠堂就不同了,他无法组建这么多人的球队去匈牙利参加足球比赛,只能约几个人去观摩一下。

李惠堂有哪些精神是值得国足学习的

谢邀。李惠堂作为中国人的球王,不仅球技精湛,更难能可贵的是人品也无可挑剔,否则只有球技而无人品,怎能为后人敬仰,从以下几件事中就可略见一斑。

一是爱国主义精神,为了国家放弃参加法国职业联赛。当时在法国巴黎踢的一场比赛,中国队战平了法国职业联赛中的强队巴黎红星队,李惠堂技惊四座,之后,法国红星队的总经理直接找到李惠堂,希望他他留在巴黎,并许以优厚待遇。但当时,由于国际奥委会禁止职业球员参加奥运会,李惠堂考虑到还要代表中国队参加奥运会,便一口回绝道了。相比我们现在某些球员,为了在俱乐部挣大钱,在联赛中拼命,在代表国家队的比赛中却当“散步帝”,愧也不愧!

二是铮铮铁骨,不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罪人,不当亡国奴!1941年日本攻陷香港后,李惠堂不愿作亡国奴。李惠堂拒绝担任汪伪政府的体育副部长,隐居家乡,这还招致了汪伪政府的两次暗杀,但李惠堂都幸运的躲了过去,他说过,绝不为日本人踢球,也绝不在汪伪政府任职!做人要有底线和骨气,我认为李惠堂够爷们!

三是用行动支持抗战,弘扬爱国主义!他带领球队先后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作表演赛和义赛,筹集款项,救济战孤、支援难民,全力支持抗日救国。相比我们现在的球员,扪心自问一下,是否能做到这些?

我认为,作为一名球员,首先要有爱国情操和为国争光的精神,然后要有高超球技,苦练本领,在赛场上勇于拼搏、不畏强手!最后要有职业精神,既然拿了那份报酬,就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观众!

许多人把武磊称武球王,他的贡献和荣耀能比肩甚至是超越李惠堂吗

涛哥认为不要迷恋这些远古人物了,李惠堂只是一个网友们嘴里的一个传说而已。在李惠堂的时代,足球运动还很原始,几乎连阵型的概念都没有,所有人追着球跑一个队只有一名后卫与其他九名前锋。

而且李惠堂射进的2000个球又是在什么类型的比赛?当时还没欧洲五大联赛,李惠堂参加的最好的比赛是奥运会,他们第一场就被强大的英国队给击败了。而且在那场比赛李惠堂被英国队彻底的防死了。

李惠堂参加的次一点的比赛就是远东运动会上的足球比赛了,远东运动会成立时只有中国、日本、菲律宾三个国家。远东运动会最多的一届也只有中国、日本、菲律宾、印度、暹罗、马来西亚、爪哇这八个国家参赛。参加足球比赛的还不知道有几个国家,所以说远东运动会只不过相当与今天的东亚四强赛。所以说在这样的比赛中打进再多的球也是没有含金量的。

武磊虽然进球没有那么多,但是他所有的进球统计的都是正式比赛进球。他在加盟西甲的西班牙人队之后,在各种正式比赛中已打入了11个进球。中国足球弱我们这些球迷也很着急,但网友们也不要这样的远古吹了。吹李惠堂的还算好,还有甚者整天在吹高俅。其实高俅就是北宋时期一个踢网式足球的,他的小身板根本没法经受起现代足球运动的冲撞。

如果李惠堂穿越到现在,会比武磊强吗

谢谢头条体育委员的邀请!我认为这是一个吹武磊的问题,不过当今中国足坛,现役的球员也只有拿武磊去和李惠堂比了。如果李惠堂穿越到现在,我认为还是会比武磊强的。

众所周知,李惠堂是我们的“亚洲球王”,17岁才开始足球生涯,他的一生中进球数高达1860个,曾经代表中国9次夺得远东杯冠军(亚洲杯前身)。李惠堂是我们中国近代史最著名的足球运动员,和当年的巴西球星贝利、里登雷克、罗马里奥和德国球星盖德穆勒并列称为进球数超过1000的“世界五大球王”。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这是上世纪30年代最流行的一句话。李惠堂在中国体坛的造诣和影响力是和梅兰芳齐名的。李惠堂的球技非常全面,传、停、带、射无所不能,射门力量非常大,角度还很刁钻。退役后的李惠堂曾经当过足球教练,依靠他丰富的足球知识为中国足球作出过杰出的贡献。李惠堂还当过估计足联的副主席,可以说无论是球员时代,还是退役后都非常有成就。

反观26岁的国足前锋武磊,虽然他在国家队的成就远远比不上李惠堂,还经常在国足比赛中丢单刀,不过武磊依然是咱们国内最优秀的前锋。最近武磊更是打进了他在中超联赛的第88粒进球,成为了和韩鹏并列的中超历史射手王,而且武磊还将刷新他在中超的进球数据。

为什么我要说李惠堂放到现在也比武磊强呢?因为我认为李惠堂无论是身体条件、足球天赋,还是对足球的理解,都是当时的世界顶级,而武磊并不是。

也许有球迷朋友会说,以前的足球比赛和现代足球不一样,现代足球更加注重防守,并不能像李惠堂当年那样疯狂进攻了。不过依我看来,以李惠堂的条件来看,他完全能够很好的适应现代足球的比赛节奏。也许进球数量会大大的减少,但是总体表现一定会比武磊强。

当然,以上仅仅是个人观点,我是【让足球飞】,如果大家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去留言一起探讨交流。如果大家认可我的回答,欢迎点赞和关注我哦。

李惠堂究竟是何许人也

  李惠堂前锋.身高1.8米,速度快,动作敏捷,控球技术尤为出色。球在他的脚下,对方两三个人围上去也难抢走。他的射门技术更是令人叫绝,不管什麼位置、什麼角度,都能左右开弓,球出如矢,力拔千钧。他的倒地卧射更是一大绝招。据说当时李惠堂的射门速度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境界: 时速 324 公里!! 有如跑车极速的射球,曾经试过射穿石墙,射断龙门支柱,更曾试过射死人,而射死的人正是他那当守门员的亲生弟弟,事后令他伤痛欲绝,更曾一度萌生放弃足球的念头,后得家人原谅及许多朋友的鼓励,才从新振作起来再踏球场,但为免从蹈覆彻伤及无辜,从此收起了他那恐怖的“大力金刚腿“。  李惠堂(1905—1979),字光梁,号鲁卫,梅州八贤之一,清光绪三十一年出生于香港大坑村,是建筑巨商李浩如第三子。  1965年任国际足协副会长,1976年被联邦德国一权威足球杂志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另四位是:贝利、马修斯、斯蒂凡诺、普斯卡斯)  李惠堂从小就酷爱足球活动。6 岁时,其父把他送回原籍梅州市五华县锡坑乡老楼村读私塾,读书之余,他以家门前宽阔的草坪作球场,呼朋引伴苦练足球技艺。5年后,他回到香港,继续刻苦训练,并常常请教球坛先辈,技艺大进。在1922年香港“夏令营杯”赛中,17岁的李惠堂展现了娴熟的足球技巧,被足坛前辈所看中,赛后即被吸收为南华体育会甲级队足球运动员。此后在沪港埠际赛、甲级联赛、远东运动会上,他所参加的球队都获得冠军。随后在出访澳大利亚各役中,他也屡立战功,从而声名鹊起。  1925 年秋,李惠堂赴上海。起初加盟乐群足球队,击败高丽队并在市锦标赛中夺冠。之后,受聘为复旦大学体育系主任。1926年,上海举办万国足球锦标赛,以李惠堂任队长的中华足球队,战胜了葡萄牙、苏格兰两个强队,创造了华人足球队连续击败外国足球队的纪录。同年夏,李惠堂发动在沪粤人组建乐华足球队,并任该队董事长和队长,成为当时上海乃至全国实力最强的足球队。在全国联赛中,乐华队获冠军。在“史考托”杯赛中,乐华队以4:1击败蝉联九届冠军的外国腊克斯队。1927年,乐华队战胜各国劲旅组成的西联队,获西联甲级第3个冠军。1928年,李惠堂参加万国球赛,被评为最佳球星。1929年,李惠堂加盟的上海队,获全运会足球冠军。李惠堂娴熟精萃的运球技巧和神乎其神的妙射绝技,使上海观众为之倾倒折服,每次出赛,球场均座无虚席,到处流传“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佳话,一时间,李惠堂的英名传遍了大江南北。  1930年,李惠堂从上海回到香港任南华足球队长,带队频繁出赛,所战皆捷,连续数年为全港甲组足球赛冠军杯得主,并在第六届全运会足球赛中获得冠军。  1934 年,第十届远东运动会在菲律宾举行,李惠堂担任中国足球队队长。在第9届远东运动会上,日本足球队和中国足球队并列冠军,日本队扬言要在这届远东运动会上打败中国队,而以李惠堂为主力的中国队亦斗志高昂,决心教训这一骄狂的对手。决赛那天,天气特别炎热,战况空前激烈,在全场比赛即将结束时,比分依然是三比三。这时,中国队获得罚点球的机会,由李惠堂操刀,一鹄中的!顿时,在场侨胞观众欢声雷动。这场球赛的胜利,大长了中国人的威风,李惠堂亦荣获了“亚洲球王”的称号。  1941 年,李惠堂率华东足球队访问马来西亚,在与槟城军联队对垒时,以11:0大胜,他一人独进7球,并令人震惊地射穿了对方球网。还有一次李惠堂率队与外国球队交锋时,获点球机会,他发脚怒射,球如炮弹出膛,对方门将接球后连球带人滚进网窝,当即呕吐不止,从而有李惠堂罚12码,力大无比,要踢死人的传说。致使有一次李惠堂率队与印尼队比赛时,对方门将见到李惠堂在其门前得球将要举脚发射时,竟然离开球门不敢防守。  1941 年12月香港被日本攻陷后,李惠堂逃回老家,曾先后在锡坑、安流、河口、横陂、华城等镇献技传艺,并率五华足球队和航建足球队两访兴梅,有力地推动了家乡足球运动的发展。以后,梅州被誉为“足球之乡”,与李惠堂的大力推动不无关系。日本投降后,李惠堂由原籍回到香港,仍效力于南华足球队。  1947年秋,李惠堂率南华足球队到东南亚访问,与泰国、新加坡等国足球队比赛10场,场场告捷。回港后,李惠堂又参加了香港华联与西联一场足球比赛,年已40多岁的他仍勇猛异常,接连攻入数球,结果华联队以4比2战胜西联队。这场比赛也成了他“挂靴”的告别赛。  1948年李惠堂在港创立华人足球裁判委员会,并连任六届主席。此后他以主要精力转向从事教练、著作和电台、报刊体育评论工作。  1979年7月7日,李惠堂病逝于香港,终年75岁。  李惠堂纵横驰骋绿茵25 年,足迹遍及亚、欧、澳州。他从17岁成为甲级队员,到42岁挂靴退役,每次比赛都有进球纪录,踢球25年,进球2000多个,获得过50多个荣誉称号,胸前挂满了光彩夺目的奖章。他所参加的足球队,曾荣获过5次远东运动会冠军,4次全国冠军,26次香港冠军,1次广东省冠军,2次印尼冠军,2次亚洲冠军。他曾两次代表中国出席奥运会,尤其是第一次,从东南亚到西欧,沿途 27战,战战皆捷,他独自破门34次。1976年,在联邦德国一家权威性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李惠堂同贝利(巴西)、马修斯(英格兰)、斯蒂法诺 (西班牙)、普斯卡士(匈牙利)齐名,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  附:李惠堂简介2006-08-11 01:25附:李惠堂简介  1976年联邦德国一家权威性的足球杂志曾组织过一次评选活动,将中国的李惠堂与巴西的贝利、英格兰的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诺和匈牙利的普斯卡什并列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但也有人认为称李惠堂为“亚洲球王“似乎更合适,因为在亚洲以外的赛事中他并没有取得过骄人的成绩,他的进球含金量不高。  李惠堂,字光梁,号鲁卫,1905年出生于香港。其父李浩如,系广东省五华县人。李惠堂4岁那年,随母亲回到家乡五华县锡坑乡老楼村居住。在那里,这个天性喜爱足球的孩子,把家门口的狗洞当成了练习射门的目标。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足球,他只好用柚子当球光着脚丫子苦练,上学和放学回家的路上都盘球走路,这不仅磨练了他的意志而且提高了带球技术。经过几年的锻炼,他的身体日见壮实,球技过人。  10岁左右,李惠堂回到香港。 1921年考入足球运动比较普及的皇仁书院,接受了比较系统的足球训练。  1922年,年仅17岁的李惠堂被选入香港最有名气的足球劲旅--南华队,出任主力前锋。他身高1.82米,速度快,动作敏捷,控球技术尤为出色。球在他的脚下,对方两三个人围上去也难以抢走。他的射门技术更是令人叫绝,不管什么位置、什么角度,他都能左右开弓,球出如矢,力拔千钧。他的倒地卧射更是一大绝招。  1922年夏天,李惠堂代表南华队参加香港甲级足球联赛,出任左内锋,因其球艺娴熟刁钻,出神入化,常有惊人之举,香港球迷称之为“球怪“。  1923年5月,李惠堂第一次代表中国足球队参加日本大阪举行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队获冠军。18岁的李惠堂在4场比赛中初露锋芒,名声大振。从此开始了他献身足球的光荣生涯。  同年8月,李惠堂随南华远征澳大利亚,与全澳冠军新南威尔士队交锋。开场仅5分钟李惠堂就梅开二度,这场比赛他一人独中三元,轰动了整个澳州。澳州当局专门授予他金质奖章。香港当地报刊以特大号标题,称李惠堂为“球王“,并有“万人声里叫球王,碧眼紫髯也颂扬“的诗句。  20年代的上海,足球命运完全操纵在外国人手里。1925年,年轻的李惠堂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与自己青梅竹马的邻居廖月英从香港来到上海,决心要与外国球队较量。  李惠堂在上海期间,正值自己足球技艺的巅峰状态,由于球艺出众,22岁即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参加上海乐华足球队,战绩显赫。1926年,李惠堂率乐华足球队参加上海举行的“史考托杯“足球赛,以4∶1的悬殊比分大胜蝉联9届冠军的英国猎克斯队,首开上海华人足球队击败外国球队的记录,使李惠堂在绿茵场上的威望大增。洗雪了“东亚病夫“的耻辱,为中国人民出了气,为中华民族争了光。  1927年,李惠堂所在的球队如日中天,相继荣获西联甲组联赛、首届高级杯赛和中联甲组联赛的冠军,李惠堂成为大名鼎鼎的“一代球王“。同年,李惠堂率乐华队在远征东南亚国家中,屡建奇功,特别是率队出战菲律宾,战绩彪炳,载誉而归。  20世纪20年代,在我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在旧中国,一位足球明星能够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相提并论,确实超乎寻常。可见他以顽强的拼搏,高超的球艺,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喜爱。  李惠堂球风正派,脚下功夫深。一次,他在与英国海军球队比赛时,球刚过中线,就拔脚怒射,球竟穿过好几个英国选手的人丛像精确制导的导弹一样钻进网窝。还有一次与西人联队对阵,他一人从后场盘球,接连晃过四五个前来阻截的对手,一直把球带到对方禁区,从容起脚,把球攻入门里。这种球艺堪与马休斯、贝利和马拉多纳相媲美。  李惠堂为国家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23年入选中国队,分别于1923、1925、1930、1934年参加了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和第十届远东运动会足球赛,4次都为中国队夺得冠军。  李惠堂1931年返回香港,加入南华足球队并担任队长。1931年,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国际奥委会会员,使我国体育健儿有机会与其他国家的足球运动员进行切磋、交流。  由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财力困难,1936年为参加柏林奥运会足球赛,李惠堂和足球队只能自筹资金,提前两个多月出发,*沿途比赛的门票收入作为参加奥运会的费用。李惠堂和队友沿途进行了27场比赛,取得了23胜4平的战绩。他们省吃俭用,一路风尘赶到柏林。但由于一路征战,球员已疲惫不堪,到奥运会比赛时,以0比2负于英格兰队,首轮即遭淘汰。  1939年,李惠堂随香港南华队远征南洋,在和马来西亚槟城联军队的首战中,南华队以11∶0大胜。在这场比赛当中,35岁的李惠堂雄姿依旧,频频带球过人开弓劲射,独入7球。一次,在和一支外国队的比赛中,李惠堂一记强有力的劲射,正中“洋将“守门员怀中。守门员收腹不及,顿时倒跪在地。  香港沦陷后,李惠堂不愿做亡国奴,于1941年以借到澳门比赛之机,辗转回到内地。他与家乡人组建了五华足球队。在家门口贴上了一幅对联:“认认真真抗战,随随便便过年。“  1942年,李惠堂到梅县与强民队对垒,结果以1∶3“礼让“强民。第二年,李惠堂邀请香港甲组高手,以“航建队“名义,与强民队比赛。通过这两次比赛,对“足球之乡“梅县的足球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尔后,李惠堂到桂林组织广东足球队,参加所谓四省“元首杯“足球赛。他先后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作表演赛和义赛,筹集款项,救济战孤、难民,支持抗日救国。  1947年,李惠堂已经45岁,他在香港参加埠际赛(沪港杯赛的前身),他射出的一个点球被扑中,这场比赛是他的“挂靴之战“。  1948年李惠堂作为教练率中国足球队参加第十四届奥运会足球赛,同年获国际足联国际裁判证书,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国际裁判资格的人。1954、1955年率中国台北队夺得第二届、第三届亚运会足球赛冠军。  1954年李惠堂当选为亚洲足球联合会秘书长。1965年,他当选为国际足联副主席,成为在国际足联获得最高职务的中国人。  1966年李惠堂担任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的副会长,在世界足坛享有很高的威望。1976年在联邦德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  1979年7月李惠堂因病在香港去世,享年74岁。

你觉得武磊,郜林比李惠堂更厉害吗

实话实说,他们都是败军之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无论怎么说,这几个人对已经谈不上厉害两个字了!现在说他们厉害能干,真的为时尚早,劝他们还是继续努力,哪一天踢赢了亚洲杯,高捧世界杯再说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