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为什么只有永陵和定陵有外罗城?都说永乐大典正本藏在嘉靖皇帝的永陵里,为何不挖掘_嘉靖_永乐_大典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永陵 嘉靖 永乐 大典

本文目录

  • 明十三陵为什么只有永陵和定陵有外罗城
  • 都说永乐大典正本藏在嘉靖皇帝的永陵里,为何不挖掘

明十三陵为什么只有永陵和定陵有外罗城

谢谢邀请。回答明十三陵为什么只有永陵和定陵有外罗城的问题,先说说何是外罗城。外罗城的原意为城外的大城,东晋以后建业城外只有竹篱,齐高帝时为防盗建外城,称外罗城。而皇陵的外罗城是在陵园宝城和城前方院之外在设有外垣,形状前方后圆。明十三陵中,只有永陵、定陵有外罗城。

明永陵和定陵的外罗城是怎么来的,还要看《明史》和《明实录》中是怎样记载的。

据《明世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五至卷一百八十七记载,嘉靖十五年(1536年)永陵动土兴建前,在拟定陵寝规制时,就涉及到了外罗城建造问题。

永陵

永陵选址后,该年四月初九日,世宗在天寿山行宫召见武定侯郭勋、大学士李时等人,商议修饰七陵及营建山陵(即后来的永陵)事。礼部大臣上奏了较详细的修陵建陵事项。其中一项是人事设置,包括设总督工程武职大臣、工部堂上官、总拟规制礼部堂上官、总督官军兵部堂上官、科道官、各衙门选取才干官各一人,协同工部堂官兼理工程。又建议“寿宫规制,合钦遵圣谕量拟长陵,本部行内官监会同画图,上请钦定”。

山陵预建定下来后,世宗又觉得心里不安,他对李时说:“山陵预建已定,但朕恐德泽不曾沾民,遽自图以重劳民力,又未知将来公论何如,朕心寔愧惧,今可敕问臣民许我否?”结果是府部等衙门及百官都上疏“当建”。

永陵

四月二十日,世宗命郭勋、李时主管建造事总督工程,命少保礼部尚书夏言协助主管建造事,总拟永陵规制,并确定修理七陵为四月二十二日卯时(5时至7时),预建山陵(即永陵)为同日申时(下午3时至下午5时)。

外罗城是干什么用的?

五月,夏言等人将画好的永陵设计图呈上御览。世宗看后,下令礼都会同郭勋、工部官员、翰林院讲读等官员再共同商议,将皇妃从葬帝陵的方式也画出图来,一并送给他看。

大臣们明白世宗的用意,要把皇妃也考虑进来。他们画好图呈上,并上奏说,过去皇妃从葬的情况在《会典》中有记载。“今拟于外垣之内,宝城之外,左右相向,以次而祔,庶合礼制,谨画图贴说呈览,仰请圣断施行。”

拟定的方案中的宝城之外设有外垣,这个外垣就是外罗城,“祔”是合葬的意思,这里指葬在帝陵的旁边,将皇妃依次葬于外垣与宝城的中间地带。这样既合乎礼制,又满足了世宗的心愿,世宗指示说:都按你们说的办。还有未尽事宜,等待“朕亲往决之。”

这就说明,永陵建外罗城,是在嘉靖十五年五月规划的,作用是在外罗城内宝城两侧祔葬世宗妃子。

永陵的外罗城按规式建造了,世宗的33名皇妃中,只有贵妃沈氏、贵妃文氏、靖妃卢氏入悼陵(实为妃坟),贤妃郑氏入贤妃坟,贵妃阎氏、王氏,贞妃马氏荣妃杨氏与与二位太子共入四妃二太子坟园,这8为皇妃只是葬入了十三陵陵区内,并没有葬在永陵外罗城内宝城两侧。其余的皇妃没有葬入十三陵的殊荣,都葬在了京西金山。

可以看出,永陵的外罗城并没有起到它的作用,是以“皇妃祔葬”为名,行扩大陵园之实。

清代梁份《帝陵图说》所记载的永陵建成后,世宗阅视陵工,责问工部大臣这样就完了吗?工部大臣说:“外面还要建一圈墙呢!”这样就有了外罗城的说法,这是没有根据的。此类的说法都是以讹传讹。

定陵为何也有外罗城?因为它是仿照永陵建造的,永陵的规制就成了定陵的样板。

《明史·朱赓传》记定陵营建:“帝营寿宫于大峪山,命赓往视。中官示帝意欲仿永陵制。赓言:‘昭陵在望,制过之,非所安。’疏入,久不下。已,竟如其言。”

定陵

朱赓话的意思是,神宗父亲的昭陵就在眼前,规制超过了昭陵,心里会不安的。但他的奏疏呈上后,很久没有批下来。后来,定陵基本仿照永陵建造,成为十三陵中的第三大陵。“竟如其言”可以理解为规制盖过了昭陵,压了他父亲一头。

定陵外罗城究竟是什么样子,清朝梁份《帝陵图说》中有这样记载:“铺地墙基,其石皆文石,滑泽如新,微尘不能染。左右长垣琢为山水、花卉、龙凤、麒麟、海马、龟蛇之壮(状),莫不宛然逼肖,真巧夺天工。”

定陵外罗城里也没有葬皇妃,神宗的10个皇妃中,只有皇贵妃李氏、顺妃李氏、皇贵妃郑氏、昭妃刘氏和端妃周氏,葬在了银钱山东麓的五妃坟,虽在十三陵陵区之内,却不在外罗城之内。

都说永乐大典正本藏在嘉靖皇帝的永陵里,为何不挖掘

其实,这个问题是个套。

大家都知道,永乐大典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大部头“类书”,嘉靖时抄录了两部,后来存在清宫里,因罹国难,遭到洗劫。几万卷的大书,现在就剩百余本了,是中华文化的巨大损失。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流传一种说法,说嘉靖皇帝将一部永乐大典入藏在他的陵墓里。还有一个更著名的说法,说永乐皇帝本人也陪葬了一部。将两种说法比较,后者稍微还可信些,毕竟永乐大典是以永乐帝的年号命名,是永乐帝最重要的“文功”,他带走一部陪葬,在地下闲来无事翻翻,回忆一下生前的王者荣耀,倒也情有可原。要说嘉靖帝入葬一套,就没有道理了。

嘉靖帝确实很重视这部书,所以他在位时,组织人抄写了一正一副两部,分别珍藏,目的是防止火灾或其他什么事故,书一下子全毁了。这也是他为保存文化所做的贡献,但凭什么证明,他竟痴迷于这部书,死了还舍不得,一定要带走一部?嘉靖皇帝大半生痴迷的,是斋醮修炼、服食丹药,大典里修仙飞升、长生不老的内容,他可能很感兴趣,甚至可能把相关内容摘出来学习(大典本来就是类书,是按知识分类抄写的书,很像当代的词典),他怎么会有兴趣把所有的书都带走?

而且嘉靖帝就是在西苑修仙时忽然发病去世的(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早上“大渐”(病危)之后就陷入昏迷,被人抬回他最厌恶的乾清宫都不自知,到当天中午就驾崩了,他完全没有能力安排后事,教人送永乐大典到他的坟墓里去。他的坟墓虽然很早就建好了,但一直封闭,直到皇帝死后才打开,此前也无可能放一部大典进入。何况从目前所知明代皇陵地宫面积来看,也放不下一部永乐大典(永陵埋葬了嘉靖帝和他三位皇后,别把地宫主人挤着)!

因为,此说纯属没有根据的臆想。

嘉靖帝下令抄录大典,似乎也证明了,永乐间修的那部正本,在嘉靖时还藏在宫里,并没有被永乐帝带走(并无证据说,永乐间抄写了两部)。我记得永乐大典原先是藏在文楼里,因为遭了一次火,才提醒嘉靖帝,这么重要的内藏典籍,应该做一个备份,分开收藏。如果永乐间大典是两部,想来也不会都藏在一处地方——大典规模宏大,仅仅一部,就是几间房子的书啊!

还需要指出,古代皇帝去世,陪葬的主要都是金银财宝和日用之物(如衣物、锦帛、瓶罐之类),当然也会带几样生前喜爱的物事,比如传说唐太宗把王羲之的绝世真迹《兰亭序》带进坟墓了,然而把这么大一部书(几万册)随葬,确实极为少见。历史上好像就只有战国时期的魏襄王这么做了(汲冢),到西晋时被盗,出土大量珍贵古籍(也没上万册的规模啊,大体就是一大堆卷起来的简册)。

为什么明朝就不大可能呢?一是帝王葬俗变了,拿书陪葬不流行了。为什么不流行?是帝王们不爱看书啦?不是,是因为后世的书都是纸质的,不像战国时都是竹简,纸张不易保存,没几天都烂成了泥。所以先秦之后从墓冢里发现书的情况就非常少见,一般人们除了抄两本书搁棺材里当枕头,也不再葬书了。

如今的人们那么热衷讨论永乐帝、嘉靖帝陵墓里有这部珍贵古籍,说白了就是小说《笑傲江湖》里魔教长老曲洋的思路,以为发掘嵇康之墓,就能找到广陵散曲本。只是今人的醉翁之意,却不为永乐大典,他们更热衷的,是发掘永乐的长陵、嘉靖的永陵,大典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国家现在的政策是不准主动发掘帝陵)。这就是我说的套儿。

可是,就算国家有关部门上了当,同意为一部书发掘一座帝陵(甚至是两座),传说中的那部书即便真在地宫里,大概也只剩一大堆字泥了!

但为此,当代中国却要给后世留下一个“诗书发冢”的大笑话!千万搞不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