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血宝马是哪个国家的国宝?古代真的有汗血宝马吗现如今的汗血宝马又在哪里_宝马_土库曼斯坦_汉武帝

本文目录

  • 汗血宝马是哪个国家的国宝
  • 古代真的有汗血宝马吗现如今的汗血宝马又在哪里
  • 汉武帝为什么非要弄到西域的汗血宝马
  • “汗血宝马”缘何珍贵
  • 关羽的汗血宝马到底是有多么珍贵

汗血宝马是哪个国家的国宝

是 土库曼斯坦的。

形象绘制在国徽和货币上当今世界上有三种纯种马:汗血宝马、阿拉伯马和英国马。其中汗血宝马是最纯的马种,阿拉伯马和英国马都有汗血宝马的血统和基因。汗血宝马,产自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驯养历史。据史料记载,其奔跑时脖颈部位流出的汗中有红色物质,鲜红似血,因此称之为“汗血宝马”。

汗血宝马通常体高1.5米左右,一般3岁成熟,5岁生仔,怀胎11个月,一年产一仔。汗血宝马体型饱满优美、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轻快灵活,步伐轻灵优雅、体形纤细优美,再衬以弯曲高昂的颈部,勾画出它完美的身形曲线。传说中,汗血宝马日行千里,夜走八百。虽然经现代科学家考证,这种说法言过其辞,但传说却形象地把汗血宝马速度快、耐力强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经测算,汗血宝马在平地上跑1000米仅需要1分07秒,速度之快令人惊叹。最让人惊奇的是它的耐力,或许是因为其先祖为栖息于沙漠戈壁地带的野马的缘故,这种马非常耐渴,即使在50摄氏度的高温下,一天也只需饮一次水,因此特别适合长途跋涉。在1998年一场赛程为3200公里、赛期60天的比赛中,54匹参赛汗血马都坚持到了终点。据了解,当今世界上最纯正的汗血宝马绝大部分在土库曼斯坦,仅2000匹左右,因此市场上的价格非常昂贵,身价最高达上千万美元。

古代真的有汗血宝马吗现如今的汗血宝马又在哪里

古代汉血宝马是真实存在的,生存古大宛国(现在中亚一带)。公元前101年汉贰师将军李广利攻大宛国得胜而归,带来大宛马献给汉武帝。汉武帝做诗(天马歌)里有句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说明这种大宛马出汗血。同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也带回了大宛宝马有关情报。但汉朝以后就少见有关汗血马的传说了。如今这种马只在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保存一定的种群,大约在两千匹以上。

汉武帝为什么非要弄到西域的汗血宝马

汗血宝马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文:桌面战争兵棋 | GEN

汗血宝马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千里马,在许多小说演义中,更是那些勇冠三军的猛将必备的坐骑,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这种传奇战马的前世今生。

吕布的坐骑赤兔马很可能就是汗血宝马

汗血宝马的由来

汗血马在中国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期,出使西域的张骞归来向汉武帝报告,西域的大宛国(今土库曼斯坦)出产良马,又过了几年,一名西域人将一匹汗血马进献给汉武帝,汉武帝得到这匹马大喜,称其为“天马”,随即遣使赴大宛买马。

汉武帝画像

既然是买马,诚意当然要足,汉使不仅带来了大量的金钱,还带了一匹金子做的金马,恐怕大宛国王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金子,然而这位国王转念一想,若将良马给了汉朝,汉朝反过头凭借这些战马攻打我怎么办,于是拒绝了汉朝的要求,汉使在回国途中还遭到了抢劫,并被杀害。

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大怒,随即命大军远征,准备武装夺马,然而装备汗血马的军队确实厉害,汉军在战场上连连吃亏,终于靠着大宛国内乱才终于得到了大批的汗血宝马,开启了它在中国的历史。

“汗血”之谜

当然,汗血马并非是汉武帝口中的“天马”,它也是通过人类数千年驯化的产物,它的学名叫阿哈尔捷金马,产地在土库曼斯坦,现在的土库曼斯坦将其作为国宝,待遇相当于我国的大熊猫,并将其作为国礼相赠。

土库曼斯坦的国宝

这种马身高颈长,比起它的邻居蒙古马要高大不少,并且皮薄毛细,在剧烈运动之后,颈部和肩部会出现血红色的汗,单从外形上看确实不负“天马”之名,但更重要的是此马速度快,耐力强,古人称其能“日行千里”,十分适合作为军马,因此汗血宝马在中国兴盛了千年。

然而几千年过去了,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没有给出汗血现象确切而科学的解释,首先说土库曼斯坦专家的说法,汗血宝马的皮肤较薄,奔跑时,容易看到血液的流动,并且它的肩部和颈部汗腺发达,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对于毛色偏红的马会显得其更加鲜艳,给人以“流血”的错觉。

古代的汗血宝马画像

然而这种说法却有很大的问题,首先汗血宝马在中国存在了千年,上至汉武帝,下到养马的仆役,这么多人难道都会被这种错觉欺骗?况且汗血马并非只有红色的,也有许多毛色较浅的,因此也很难产生错觉。

再说另一种较为科学的“寄生虫说”,这种说法认为是一种寄生虫寄生在了马的皮肤之下,每当其剧烈运动时,这些寄生虫就会刺破皮肤,渗出血液,造成汗血的现象。

这种说法确实有理论依据,然而这种说法依然经不起推敲,且不说这种出血现象对马的影响有多大,单从这种寄生虫的传染现象来看,我国肯定至今也有不少马感染这种寄生虫,出现汗血的现象,然而实际上到目前为止,这种案例却几乎不为人所知。

银白毛色的阿哈尔捷金马

退出历史舞台

虽然汗血宝马在中国兴盛了千年,但终究也在元朝时期退出了历史舞台,其中原因有二:

(1)战争科技的发展:虽然汗血宝马速度快,耐力强,步伐轻盈灵活,但它的负重能力却远不及蒙古马,很难载着全副武装的战士来进行冲锋,因此它并不适合装备后来的重装骑兵,却很适合游牧民族的弓骑兵。

(2)种群的退化:频繁的战乱导致了汗血宝马管理的混乱,它们与中国其他种类的马进行混养杂交,虽然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本土马的性能,但却导致了汗血宝马的退化。

马踏飞燕的原型也是来自大宛的汗血宝马

结语

汗血宝马自汉朝引入后,提升了我国古代骑兵的战斗力,在面对游牧民族侵袭时立下“汗马”功劳,受到了历代许多文人墨客的歌颂,至今还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汗血宝马”缘何珍贵

汗血宝马的第一个特点是跑得快,每一分零七秒,它可以跑一千米。

在马的赛跑当中,一千米相当于我们人的一百米,这就表明它的速度之快。一分零七秒跑一千米,基本上一分钟跑一公里,真是日行千里啊。

第二个特点是耐力好。比如说,一九九八年的时候,有一场全程三千二百公里,历时六十天的一个比赛,结果五十四匹汗血宝马全部到达了终点,都非常的厉害。

三千二百公里对于汗血宝马来说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它一天只喝一次水,就能跑到一千多公里地以外了,这点很了不起。

话说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发观了这种流汗如血的汗血宝马。汉武帝刘彻听说有这等好马,便急切地想得到这样的宝马良驹。

汉武帝起先派了很多使者,这些人大都没有耐心走到大宛国,半道上就折返了。回来后告诉汉武帝,说大宛国把马藏在一个贰师城里头不给。

汉武帝觉得,人家把马藏得这么好。看来这马一定是国宝。他马上决定:准备一千斤黄金,再做一个金马,让真马驼着金马和黄金,以此向大宛国换一匹汗血宝马。

这次让壮士车令带队,车令他们从长安城走到那儿,足足用了大半年。

按理说,这汗血宝马在大宛国那儿多的是,干脆送给人家,自已也能捞点好处。

但国王毋寡在大臣们的撺掇下不要给。车令很气愤,一拍桌子,命令手下人等把黄金马砸了,带着一班人一甩身走了。

于是,毋寡给一个城的头一一郁成王下了一道旨令:务必拦住这个车令!结果车令使团百十号人全撩那儿了,没有一个活着回来的。

汉武帝恼羞成怒啊。他立即又组建了六千骑兵,再带几万步兵,要求小舅子李广利率队灭了贰师,夺回宝马。

李广利部队走到大宛国的时候,那个毒杀使团的郁成王,人家以逸待劳一年多了,李广利长途跋涉,队伍还没站稳,结果就被人家打败了,损失了一半人马。等一年后他们回到长安时,总共仅剩下几千人了。

汉武帝一不做,二不休,这次又凑了一支西征的队伍,约有十万人,其中包括众多的工匠和两个相马的师傅。

汉军一路猛进。西征的过程当中,一个轮台国来抵档汉军,结果被血洗。后来汉军一路顺利,到了大宛境内,双方开战,郁成城久攻不下,战局就僵持住了。

李广利于是兵分两路,一路继续盯着这个郁成城;另一路派大部队,端他的老窝一一首都贵山城去。

对付贵山城的办法是,不打,只包围住这个城,切断贵山城和外面的交通,然后把他的河流改道,切断城里的水源。

外城的人首先顶不往了,都撤入中城,汉军端了外城后就继续向中城进攻。中城里面的人心也动摇了。那些王族、将领们一看,啊,我们就要真的和贵山城共存亡了?这至于吗?不就是为了一匹马吗?

有人出馊主意了,干脆咱们把毋寡的人头连同汗血宝马送过去,不就完了吗?

说杀就杀,毋寡还被蒙在鼓里呢,人就死了,有人就把人头送到汉军这边来了。双方很快达成一致意见,然后李广利派那两个相马师,挑出了几十匹一等一上好的马,又挑了三千多匹中等的马,汗血宝马都给弄回来了。

临走时,汉军还找了一个当过官的又跟汉朝友好的,名叫昧蔡的人,指定他当大宛国的国王。留话说以后每年给大汉送点东西,然后大部队就撤回了。

后来,汉武帝在通往大宛国的沿途之上,设立了许多军事据点。

一场名垂青史的汉宛之战终于结束了,汉武帝不仅夺得了汗血宝马,而且也开拓了疆域,建立了大一统的多民族大汉帝国。

关羽的汗血宝马到底是有多么珍贵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汗血宝马的珍贵是毋庸置疑的。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搞清楚另外两个问题,那就是关羽有没有赤兔马?赤兔马又是不是汗血宝马?

关羽没有赤兔马

赤兔马之所以名声大噪,流传千古,「三国演义」功不可没。其知名度甚至超过很多三国名臣武将,也算是奇迹了。

在「三国演义」中,赤兔马先是吕布的坐骑,吕布死后曹操将赤兔马赠与关公。从此赤兔马跟随关羽南征北战,直至关羽失荆州走麦城,赤兔马绝食而死。赤兔马不但是一匹好马,更是一瓶义马。

在陈寿所作史书「三国志—吕布传」中,确有对赤兔马的记载,曰「布有良马曰赤兔」,可见在历史上确有赤兔马。但在吕布死后,赤兔马也销声匿迹,并无后续交代,更别说关羽一事了。

从另一个角度讲,吕布大约在公元 189 年左右得到赤兔马,至 199 年吕布被曹操战败斩首,已有 10 年时间。关羽败走麦城是 220 年,又过了 21 年。至此赤兔马至少已超 35 岁了,这对于马来讲已是高龄,完全不可能再征战沙场,只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了。

所以从史书和事实情况来看,赤兔马只属于吕布一人,跟关羽没有关系。神将关羽与神马赤兔之间的故事,完全是罗贯中的小说创造而已。

赤兔马并非汗血宝马

赤兔马到底是不是汗血宝马?我们来看看赤兔马为何叫做赤兔,赤兔马的得名有多种猜测研究。

在中国,由于狮子豹子等快速奔跑型动物比较少见,故古人常以兔子来比喻行进快速,用赤兔,飞兔等形容马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一种说法是「赤兔」即「赤菟」,菟即虎的意思,表明此马性情暴烈,体型雄壮威武。而用平常所见之惊慌失措,东奔西窜的兔子来形容马是欠妥的,也不符合我们对马品格的设定和认知。

同时在「三国演义」中,对赤兔马的描写,除了说「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外,还刻意描写了赤兔的雄伟壮壮,长一一丈,这也完全不符合汗血宝马的体格特征。

汗血宝马,何方神兽?

前文我们说过,赤兔马并不是汗血宝马,那汗血宝马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宝马?

汗血宝马第一次映入中国人的眼中,是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宛见到一种流出像血一样的汗液的马,称「汗血马」,汉武帝称之为「天马」。为了得到汗血宝马,汉武帝还曾专门对大宛国发动军事战争,足见该马的珍贵。

汗血宝马学名为「阿哈尔捷金马」,生长在土库曼斯坦,是土库曼斯坦的国宝。其形象被绘入国徽和钱币当中,非常珍贵,相当于我国的熊猫和澳大利亚的考拉。

汗血马之所以流汗似血,其实比较简单。汗血马皮薄毛细,长期奔跑后浑身发热,由于其肩部汗腺发达,渗出的汗水在遇到红色皮毛时,感觉像出血一样。所以汗血马流出来的并不是血,仍然是汗,这也符合生物的基本规律。

汗血马在土库曼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地仍有繁衍,总量约在3000 匹左右,非常稀少。

汗血马也常被土库曼斯坦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元首,我国就曾先后获得土库曼斯坦的三次赠送,目前在我国约有 11 匹汗血马。

汗血马十分珍贵,跑得快,耐力强。之所以在我国没有大规模的存在,除了繁殖杂交等因素外,其特点不适合古代冷兵器时期的作战需求也是重要原因。

汗血宝马体型纤细,四肢修长,负重较小,所以一般将士更愿意选择比较粗壮的马匹如蒙古马等作为坐骑。

我国的三大名马

最后补充一个小知识,我国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对马匹的驯养和使用历史仍然源远流长。在与其他民族的融合交往中,更提高了我们对马匹的认识和理解。

目前在我国培养的优秀马种中,内蒙古的三河马,新疆的伊犁马和青海四川甘肃交界处的河曲马,为我国的三大名马。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