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古代好多庙里的老龟驮石碑是什么意思_新绛县_大禹_新绛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碧落碑 新绛县 大禹 新绛

本文目录

  • 新绛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 古代好多庙里的老龟驮石碑是什么意思

新绛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绛州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春秋时曾为晋都,战国时属魏。隋开皇三年(583年)州治从玉壁迁至今县城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新绛小手工业发达,交通便利,民间有“七十二行样样有”、“水旱码头,交通枢纽”和“南绛北代”的赞誉。说起好玩的地方,那可太多了!

冯古庄墓地

冯古庄墓地曾出土有铜鼎、爵、陶罐等遗物。该墓地对于研究晋南地区西周时期的丧葬制度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绛北大峡谷

绛北大峡谷旅游风景区,观赏面积20平方公里,目前景区开发多个旅游项目,是晋南地区最集中的以吃、住、游、玩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境地。绛北大峡谷旅游风景区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并有多处原始森林,整个景区主要以核桃园、香菇种植、森林、湖泊为主体。

新绛县龙泉村

龙泉村是古交镇一个行政村,相邻王村,下院村,物产丰富,友好好客,风景秀丽新绛县的龙泉村,有一棵据考证上了千年的古槐树,树皮皱裂,很沧桑的样子,树干很粗大,几个人合抱不过来。不远处还有一棵树,据说是千年古槐的根引出来的,不知真假。

稷王庙

稷王庙现存建筑为明清遗构,正殿下的木雕结构有明显的元代特征,殿脊上的琉璃脊饰装饰华丽,戏台背后的砖雕影壁让稷王庙的历史艺术价值倍增。但令人遗憾的是,稷王庙的戏台因年久失修等诸多原因,在去年8月坍塌了一角。

新绛龙兴寺

龙兴寺位于新绛县城北街顶端的高崖上。因其中供有碧落天尊像,故名碧落观。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改称龙兴寺。当时,寺院建筑十分雄伟,规模也相当宏大。

龙香关帝庙

龙香关帝庙龙香关帝庙位于新绛县店头乡龙香村,创建于宋,后历代予以重修。现仅存戏台、献殿、正殿,正殿为元代遗构。余皆清代所建。庙坐北朝南,自南向北中轴线上依次有戏台、献殿、正殿。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悬山式屋顶,四铺作单下昂斗栱,补间仅施一朵斗栱,殿内用减柱法,梁架结构为四椽栿通檐用三柱,用材粗大。

乔沟头玉皇庙

乔沟头玉皇庙位于新绛县泽掌镇乔沟头村。创建于唐,金元时期、明嘉靖四十一年重修。现存大殿、舞台、马王殿、献殿等建筑。大殿为元代遗构,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与大殿相对的连三舞台(中舞台己拆除),为明代遗构,后台留有清光绪时演出题记。

寿圣寺

寿圣寺位于新绛县泽掌镇北苏村,宋建隆二年创建,后历代均有修葺。现仅存元代大殿。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建筑面积250平方米。檐下斗栱四铺作单下昂,补间斗栱一朵。殿内使用减柱造,后槽施大内额一根,梁架结构为六椽栿对前乳栿通檐用三柱。

净梵寺

净梵寺位于新绛县泽掌镇泽掌村创建于宋嘉祐八年(1063年),后历代均有修葺。现仅存元代大殿。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建筑面积235平方米。斗栱五铺作双下昂,殿内使用减柱造,施大内额,梁架结构为六椽栿通达前后檐,元代特征显著。

马庄遗址

马庄遗址位于新绛县西南约15公里的马庄村南位于峨眉岭北侧,地势南部略高,是较为平坦的坡地,西侧有南北向大断沟与稷山相邻,北近汾河。现存面积约30万平方米。

西尉遗址

西尉遗址位于新绛县横桥乡西尉村南250米地处临汾盆地的西部边缘,属于汾河南岸台地。1954年调查,1996年复查,未发掘。断崖上暴露有大量灰坑遗迹,遗物有罐、碗、盆、壶等,多为泥质红陶、夹砂灰陶及部分彩陶片,纹饰为绳纹、篮纹。并有石斧、石犁、石锄等生产工具。

龙兴寺

龙兴寺始建于唐,原名碧落观。碑在观内,故名。宋太祖寓此,改名龙兴宫,后因僧人占居,又改龙兴寺。碑文书法厅古,行笔精绝,以大篆著名。

白胎寺

白胎寺又名普代寺。在山西新绛县城西北20公里光马村西侧,现存主要建筑有法藏阁、垛楼、释迦殿、后大殿、两厢配殿等。法藏阁三层,金代创修,元代重葺,依土崖建造,宽三间,歇山顶,设勾栏平座,形制壮丽,结构精巧。

龙兴塔

龙兴塔位于新绛县城北街顶端的高崖上。纵目远眺龙兴塔可见腾烟,因此大家都称奇为:会冒烟的奇塔。这座宝塔建于唐、重修于清乾隆年间、高43米。

绛州文庙

绛州文庙位于新绛县城内四府街,为宋代所建,以后元、明、清屡经增修,是一处很有特色的古建筑群。现存建筑中轴线依次为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殿、西厢房数间等。

绛州大堂

绛州大堂位于新绛县城的新绛中学园内,是绛州州府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唐代,为历代州府理事之所,唐太宗李世民曾命张士贵在此设帐募军,所以又名“帅正堂”。

绛州三楼

绛州三楼系指钟楼、鼓楼、乐楼,位于新绛县城西部高垣之上。明清时州府县城多有市楼,俗称鼓楼,唯绛州三楼并峙,南北鼎形排列,钟楼在南,乐楼在东,鼓楼偏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鼓楼据碑记创建于元至正年间,明清均有重修。现存木结构为明代遗构。

稷益庙堂

稷益庙俗称阳王庙,在山西新绛县城西南20公里阳王村,是供奉后稷和伯益的庙堂。伯益又称伯医,相传为大禹之臣,佐禹治水有功;稷植百谷,传为谷神,后稷始教民稼穑于此,故建庙祀之。

福胜寺

福胜寺位于新绛县泽掌镇光村北,该寺为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敕建,金大定三年赐名“福胜院”,宋、元两代曾予补葺。整个寺院建筑错落有致,高低参差,座北向南,中轴线有山门、天王殿、弥陀殿、后大殿等四进院落,钟鼓二楼雄峙两侧,并衬以厢房、配殿,排列进然有序。

古代好多庙里的老龟驮石碑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有幸在寺庙里看到了这种“老龟驮石碑”的雕像,千万不要说是乌龟驮石碑,你说错了。

乌龟我们都见过,你仔细看,石碑下面压的是乌龟吗?你比较后就会发现有两处不像:

一,头不像。乌龟没有牙齿,也没有胡须,更没有犄角,脖子上也没有鳞片,这分明就是我们看到的龙的头像。

二,背甲不像。乌龟的背甲和它在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上都有差异。

也就是说,它根本就不是乌龟,而只是与乌龟有些相似的一个神兽。

那么,这个“神兽”是什么呢?

实际上它有名字,叫霸下,又叫赑屃(bìxì)、龙龟、龟趺、填下等。我们仔细看它像不像龙与龟的合体。

没错,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五大瑞兽:龙、凤、龟、麒麟、貔貅,都有各自的寓意,常用来驱邪祈福。龙就不用说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呼风唤雨,能给我们带来吉祥。

龟是长寿的象征,而且龟背上的纹理暗藏天机,常被用来镇宅保平安。那么,把龙和龟合在一起的神兽就更厉害了,可保一方平安,风调雨顺,吉祥安康。

为什么霸下的背上会驮着一个石碑呢?

据传说,霸下是龙的第六个儿子,喜欢负重,而且驮上东西就一直往前走,停不下来。它就像一个贪玩的孩子,今天把这座山背到那里,明天又把另一座山背到这里,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三条龙脉”全被打乱了;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五岳”也被堆在了一起。

本来盘古开天地的时候,山川河流摆布的整整齐齐,结果被它弄得一团糟。山被搬走了,江河的水就没有了遮挡,到处横流,天下老百姓全遭殃了。

夏朝的君主大禹气坏了,找到霸下,把它制服了。大禹对它也是没办法,毕竟霸下只是一个贪玩的孩子,并无恶意。大禹只好自己治水,想让天下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可惜原来是什么样子,谁也记不清了。

大禹无奈,这些山自己也搬不动,只能依靠霸下再搬回去。大禹就对霸下说:“你现在听我的,我让你搬哪座山你就搬哪座,将功赎罪,我就既往不咎。”霸下满口答应,心想自己又可以背山玩了。

大禹实际上也不知道该怎么重新归整,只好哪里有洪水先给哪里搬山,在北边摆上了天山和阴山,中间摆上昆仑山和秦岭,南边摆上南岭,形成三道东西走向的山脉,把黄河和长江这两大河流先遮挡住,让洪水流向东海;然后又在东北、西北摆了长白山、大兴安岭、阿尔泰山、天山,把“五岳”按照东西南北中重现进行了分布,最后没用的山都堆到了喜马拉雅山,结果就形成了世界屋脊。

大禹按照自己的意思把天下重新分布了,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地貌。

大禹治水总算成功了,但他又担心霸下再次把山搬乱,他也不可能杀了霸下。大禹就在想,用什么方法能制止霸下添乱又不伤害它呢?

想来想去,大禹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既能让霸下驮着东西满足背负的愿望,又不会让它以后再去动那些山,还能给霸下留一个好名声。

于是,大禹把天下的山各取一些石头,糅合在一起做了一个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搬山的功绩,然后对霸下说:“你搬山有功,为了表彰你,我专门让玉帝给你刻了这个石碑,你快驮上它回家让你的几个兄弟看看,多光荣啊!”

霸下一听,可高兴坏了,就迫不及待的把石碑驮在了自己背上,谁成想,这石碑凝聚了天下所有山脉的精华,也就相当于天下所有的山都压在它背上了,霸下一步也走不动了。但是,霸下并没有放弃,依然向前昂着头,四只脚顽强地撑着,奋力地想向前走,可直到现在它也没有挪动半步。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寺庙里的样子。

这就是“老龟驮石碑”的由来,想必大家也应该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就是祈福平安,天下风调雨顺,长长久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