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无古人的故事(前无古人出自:《陈子昂·登幽州台歌》)_前无古人_幽州_陈子昂

前无古人的故事

前无古人的故事(前无古人出自:《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陈子昂,24岁中进士。他有才学,又有抱负,上书论政,受到武则天的赏识,任命他为麟台正字(秘书省典司图籍的官员),不久转为右拾遗(中书省谏官)。后来,他又曾一度从军。

武则天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建安王武攸宜率军北伐契丹。35岁的陈子昂第二次从军,担任随军参谋,帮助出谋划策。武攸宜没有什么谋略,前锋打了败仗。陈子昂几次向他献计,甚至自告奋勇,请求率领一支万人的军队为前锋出击。武攸宜不仅不允,而且把他降为军曹。

由于抱负不能实现,陈子昂悲愤填膺,惆怅不平。当时,军队驻在燕地,他登上古老的幽州台,不禁想起了古代燕昭王重用大将乐毅的历史往事。

乐毅的祖先是魏国人,后来居住在赵国。他从小爱好兵法,成人后在赵国当武将。因赵国发生内乱,到魏国去当官。公元前308年,魏王派他出使燕国。燕昭王见他很有才能,便请他留下。乐毅早就听说昭王礼贤下士,便决定留在燕国。后来乐毅率军击破齐国,先后攻下70多城,立下赫赫战功。有人嫉忌他,在昭王面前攻击他有野心。昭王不听谗言,把搬弄是非的奸臣杀了,从而使乐毅更加效忠于他。

陈子昂吊古伤今,不由得悲愤地唱出了《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后来,陈子昂被解职回乡,为一个县令所诬,投入监狱,忧愤而死。死时年仅41岁。

后来,“前无古人”这一成语,用来形容自古以来没有人这样做过。

前无古人出自:《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