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感遇其一兰若(【其实唐诗会说事儿】陈子昂:兰若生春夏)_兰若_陈子昂_春夏

本文目录

  • 【其实唐诗会说事儿】陈子昂:兰若生春夏
  • 兰若生春夏 芊蔚何青青全诗
  • 求两首陈子昂的诗

【其实唐诗会说事儿】陈子昂:兰若生春夏

武则天的时代,是唐诗的天空中耀眼的明星一天比一天多的时代。从上官仪到“初唐四杰”再到沈、宋,都寻求新变而各有所长,致力于时髦格律的完善,讲究字句的锤炼。陈子昂也有着变革文风的高度自觉,也反对纤巧绮靡,但陈子昂和他们走的路完全不同。所以我没有把他和前面的诗人们并列讲,而是把他放在了这里,作为我们盛唐的开篇。

一提起诗歌盛唐,我们立刻就会想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诗句。陈子昂和宋之问都是武则天时期的进士,都曾因文才出众得到武则天的赏识。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没有什么铺垫回旋,没有写景叙事,没有修饰雕琢,一开口就是无限的宇宙空间无限的时间里,小小的一个人。这个人是孤独的。他的孤独不在灯前月下,不在田边地头,不是那种局促的,狭窄的,私己的孤独。他置身于悠悠天地之间,四顾苍茫,他的孤独是一种开阔的、伟大的、生命的孤独。

这种境界宏阔,格调雄浑的直抒胸臆,是不是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建安诗人的的气势?“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怆。我们之所以说《登幽州台歌》堪为陈子昂的代表作,就是因为他追踪汉魏风骨和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也就是说,当宋之问他们在“创新”的时候,陈子昂同样站在引领时代风气的行列,却在“复古”。而宋子问他们是大多数,是文坛政坛主流,陈子昂是“少数”,表面上看起来与主流背道而驰的极少数,所以他起初并不为人赏识。

首句“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这一首,是陈子昂《感遇诗》系列的第一首。这一句的诗意是从古诗“兰若生春阳”借来的,兰、若都是花儿,兰花和杜若。这两种花都生长在人迹罕至的空山深谷,都清秀而且都有香。后面用比兴的手法聚焦兰若,用色彩、形态把花朵的秀丽从山深林密的周围环境中提出来,又有孤芳自赏的味道。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可是,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白昼慢慢过去,秋风渐渐吹起,这些花草的芳华也会摇落,它们究竟是为了要成就什么呢?

兰若生春夏 芊蔚何青青全诗

等你来,兰若生春夏,袅袅秋风生”出自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原文】:

感遇(其二)

唐代: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释】:

①陈子昂:唐代诗人,有政治抱负却屡遭排挤。

② 兰、若,指兰花和杜若,皆是草本植物。

③芊蔚,草木茂盛。

④朱蕤,红色的花。  蕤(ruí):花草下垂的样子。

⑤冒,覆盖。  

香兰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秀丽芬芳。兰若之美,固然在其花色的秀丽,但好花还须绿叶扶。花叶掩映,枝茎交合,兰若才显得绚丽多姿。

求两首陈子昂的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