惴惴不安的故事(惴惴不安出自:《左传·文公六年》)_兄弟_秦国_惴惴不安

惴惴不安的故事

惴惴不安的故事(惴惴不安出自:《左传·文公六年》)

秦穆公是春秋时代的秦国国君,名任好。他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诸侯,在他的治理下,地处西部边陲的秦国,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日益强大起来,成为一个强大的诸侯国。

秦穆公从公元前659年即位到公元前621年去世,在位39年。在这期间,他广泛罗致人才,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孟明、白乙、公孙枝为大将。在一大批文臣武将的辅佐下,秦国攻灭了临近的12个小国,称霸西戎。

秦穆公晚年,百里奚等贤臣相继故世,孟明便向穆公推荐了大夫子车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虎,说他们才能出众,文武双全,被国人称为“三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当时便把奄息、仲行、虎三人召进宫来。

秦穆公和奄息三兄弟进行了交谈,觉得他们确实学识渊博,对治理国家的方法十分精通,便把他们兄弟三人都封作大夫。从此,秦穆公经常召他们三兄弟进宫,询问国政,三兄弟侃侃而谈,提出各种富国强兵之计,秦穆公都言听计从。

一天,秦穆公在内殿宴请奄息等三兄弟。酒过三巡,秦穆公已有些醉意,说:“我和你们三兄弟情投意合,十分相得,但愿我们能生共此乐,死共此哀。”

奄息等三兄弟受宠若惊,马上起身拜谢说:“我等兄弟承蒙大王如此恩遇,一定生死相从!”

当时,秦国还处于奴隶社会,盛行着人殉制度。奄息等三兄弟说愿意“生死相从”,意味着穆公一旦死了,他们愿意为穆公活殉。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生病死了。秦康公即位。秦穆公临死前曾留下遗嘱,要奄息三兄弟实现“生死相从”的诺言。于是,秦康公就把他们三兄弟召来,征询他们的意见。三兄弟一片愚忠,都表示愿意实践自己的诺言。

根据史籍记载,秦穆公下葬的时候,殉葬的除了奄息三兄弟,还有生前侍候过他的妃嫔、仆从、奴隶共177人,这是春秋以来见于史籍的最大一次人殉惨剧。

秦国的老百姓对奄息三兄弟的死十分悲痛,为此写了一首名叫《黄鸟》的诗,在诗中反复叹咏:“临其穴,惴惴而慄。彼苍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意思是:“走近他的坟墓,他们心中惴惴不安。天哪!你杀害了我国最优秀的人才,如果可以赎回他们的生命,我们愿意用一百个人来代替他们!”

《黄鸟》这首诗,见于《诗经·秦风》,是《诗经》中很有名的一首诗。

后来,“惴惴不安”这一成语用来表示因担心害怕而心中不安。

惴惴不安出自:《左传·文公六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