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周瑜与小乔,真如苏轼描写得那样浪漫吗?_小乔_国色天香_国色

 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这么写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是一幅何等美好的画面,雄姿英发的周郎,娶了国色天香的大美女小乔,正是义气风发之时,哪怕是曹操陈兵数十万,亦无所惧哉!周瑜坐镇军营之中,运筹帷幄。小乔在一旁服侍,两人在谈笑之间,曹操的大军便在熊熊烈火之下灰飞烟灭!

 然而,这只是苏轼美好的幻想罢了。历史上的周瑜与小乔,却是没有这般浪漫。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陈寿在《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是这么说的: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

 陈寿寥寥数字,背后的故事却远非那么简单。公元199年,孙策与周瑜攻打宛城,城破之后,在城中获得了一个桥姓人家的两个女儿,而却都长得是国色天色,于是孙策纳了大乔,周瑜纳了小乔。

 这里要注意陈寿的几个用词:国色、纳!

 很明显,孙策周瑜是看上了二乔的美色,所以一人纳了一个为妾。古人用词非常讲究,娶和纳区别非常之大,娶的是妻,是家中的女主人,纳的却只能妾,是家中的仆人。

 当孙策与周瑜以胜利者姿态出现宛城时,国色天香的二乔没有选择,不管她们愿意不愿意,只能乖乖的成为战利品。

 而《三国志·裴松之注》说的更加清楚:

 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孙策说出这样的话,胜利者都姿态很明显。二乔虽然长得国色天香(流离,并非颠沛流离之意,而是姿色美丽),但是能得到孙郎和周郎这样的人中龙凤做夫婿,也是不枉此生。这句话确实有道理,但是,这只是站在孙策与周瑜的角度来说的。至于二乔是怎么想的,没有人知道。

 总之就是孙策和周瑜在攻破宛城之后,将城中一对国色天香的姐妹花纳为小妾 !

 而三国终究是一个男人的世界,大小乔在归属了孙策和周瑜之后,婚后生活如何,几乎不再见于书籍,从此只出现在文人墨客们的文字之间。

 而周瑜死后,小乔的结局如何,基本被认为小乔在周瑜死后守寡,在13年后(公元223年)郁郁辞世。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