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多地发生干旱,你们那田地里的抗旱井发挥作用了吗?东北人喜欢下雪吗_水稻_玉米_东北地区

本文目录

  • 东北多地发生干旱,你们那田地里的抗旱井发挥作用了吗
  • 东北人喜欢下雪吗
  • 市场上有很多水稻,但今年东北超级水稻也面临价格下滑种植户是种还是不种,你怎么看
  • 东北玉米旱情加重,会引发玉米价格上涨吗秋季行情将会如何
  • 东北地区降雨量与同期相比明显减少,玉米价格会不会继续上涨1元/斤能持续多久
  • 东北如果旱情不缓解,现在改种什么来得及
  • 一般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为什么今年在东北地区也出现了
  • 今年农业气象年景偏差,或将“南涝北旱”,今年会影响粮食丰收吗会不会又减产

东北多地发生干旱,你们那田地里的抗旱井发挥作用了吗

东北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均有很大不同!农田水利设施完善程度也千差万别!在东北很多地区仍然是雨养农业,也就是望天田!农民是否丰收得看“老天爷“的眼色!这在辽宁西部地区尤为显著,这里很多农田没有灌溉系统,水井也很少,很多水井没能在干旱时候发挥重要作用,当然这也与辽西复杂的自然环境有关。辽西地表起伏较大,地下水埋藏一深。机井投入高,农民自身又势单力薄!但其他灌溉方式也不完善,如小型水坝及方塘等也没有。在头条上看到了好多地区农民朋友发的作物受旱图片,真是感同身受啊!农民真的很不容易,现在农资价格不断上升,农业生产成本水涨船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仅靠农民自身是很难完成的!有关部门应发挥集体的力量,因地制宜搞好农田基本水利设施建设,什么时候告别了望天田,什么时候我们的农业就实现了现代化!农业稳产增产,是农民朋友一直的期待!

有灌溉的水源真好!

东北人喜欢下雪吗

嘿嘿?,没有雪的“东北”还能是咱中国人概念中的“东北”吗?“冰天雪地”那就是“东北特色”。

市场上有很多水稻,但今年东北超级水稻也面临价格下滑种植户是种还是不种,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对于一直种水稻的我,说一下我自己对水稻价格下滑的分析和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1。水稻价格下滑的原因

受近些年水稻价格持续走高的带动,农户种水稻的愿望持续高升,大量的旱田都被改为水稻田。

市场也真的没有辜负稻农的希望,近十年来水稻价格一直看好,不否认这些年真正有种植水稻技术的稻农还是挣到了钱。

要知道市场是有规律的,无论是哪种粮食,如果一窝蜂的都涌向一个品种,就势必造成了发展不均衡,多的用不了,少的不够用的局面。

所以(国家出台了调控政策)。目的是让粮食发展在政策的引导下均衡种植有序发展。

我认为水稻种植面积过大是水稻价格下滑的主要原因。

2.水稻用途的局限

截止到目前我国对水稻的主要作用是,解决我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主

对于其他消化水稻的渠道相对较窄,比方说,出口,酿酒,在我们的高端市场上虽然也有很多大米酒。但对于大众消费的米酒还是不多

按我个人了解,大米应用到工业的里边还不多见

水稻不能应用到工业里边也是链接水稻不能持续上涨的因素。

3,就是水稻价格持续下滑,还要不要继续种的问题

我个人建议,有经验的水稻种植户和常年以种水稻为主业的稻农还是要继续种。

原因是,因为水稻种植投资过大,比方说农机具,塑料大棚,水稻插秧机,水稻收割机,等等一旦不种,几乎全是废铁,改种旱田还要重新购置旱田用的农机具

种植面积尽量控制在自己管理的范围内,以减少投入和减少雇佣工人为主

4.如果是想投资种植水稻获得收益的大户,建议谨慎扩种。

原因是 ,大户种植投资过于集中,购买农机具的款项比较大,而且在种植的过程当中要不断的添加各种农具

用工方面,基本上全部是雇佣工人。综合分析,现在投资种水稻不是最佳时机

5.我自己的做法是今年减少了种植面积

力争整个种植过程减少雇佣工人,大部分农活都由自己家干。

尽量做到少种精种,在同样希望征夺高产的情况下,做到出米率高,米质好,口感好。

在销售的环节上。以往都是在地头卖给收购水稻的二手商贩。

今年争取做到自己去米厂加工,去超市和粮油市场自己推销和线上销售。力争做到降价不降收

我是三姐,以上是我自己对水稻价格下滑还要不要种的分析和自己的做法以及建议。

希望有不同观点的朋友说出自己的看法。‘

东北玉米旱情加重,会引发玉米价格上涨吗秋季行情将会如何

来回答下这个话题吧,最近辽宁、吉林和内蒙古部分地区玉米又开始遭遇了旱情,先发两张实拍的图片给大家看看。

这样的玉米,今年绝收的可能性应该是很大的了,但我们要注意一点——很多东西需要全部的数据收集才能下结论!

就以当前的旱情而言,首先我们只能说,仍属于局部地区,如果全国是这样的话,玉米早就涨疯了!

其次,旱情对产量还是有影响的,就今年来看减产已成定局,但左右市场价格的并不是产量——很可能大家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下面你们看看一组数据就想明白了。

2017年我国临储玉米拍卖了5400多万吨,2018年截止到现在拍卖约5800万吨临储玉米,你说2017年、2018年的玉米产量能满足市场需求吗?

答案显然是不能!产不足需,但价格却涨不上来——这是当前玉米市场的实际状况!

所以,对于未来的玉米价格走势来看,2018年玉米减产会对价格构成向上的支撑,但由于临储玉米库存目前仍有约1亿吨的数量,未来临储玉米的拍卖节奏和价格依然是市场的主导因素。

东北地区降雨量与同期相比明显减少,玉米价格会不会继续上涨1元/斤能持续多久

东北地区降雨量与同期相比明显减少,玉米价格会不会继续上涨?1元/斤能持续多久?

谢谢微尘老师邀请!今年东北地区降雨量确实比去年有所减少,出现了一定旱情,但是最近几天,东北地区持续降雨,大部分地区旱情得到缓解,对于春播玉米出苗极为有利。近期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和当天气形势关系不大,主要其他市场因素所致。

一、关于玉米价格,4月份玉米价格累计上涨了120-140元/吨,目前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处于0.80-0.90元之间,山东地区玉米价格处于每斤1元左右,全国玉米均价1966元/吨,折成0.983元/斤,距离1元只有一步之遥,但近期玉米价格已经超越了2018年11月份的价格高点。目前看,接下来的玉米行情还有上涨空间,全国玉米均价有冲击1元/斤的动能。

二、导致本轮玉米价格上涨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基层粮源不足,东北基层玉米见底,华北和黄淮产区玉米不足2成,地市场的供给严重不足。二是中美经贸关系紧张的因素,尤其是美国宣称加征我国出口美国2000亿美元产品关税(由10%提高到25%),刺激了国内玉米价格上涨。三是临储玉米拍卖底价提高200元/吨的消息提振了玉米行情。受上述因素影响,近期玉米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

三、短期内玉米走势偏强,但是后市玉米行情会不会出现回落呢,分析来看,目前影响玉米市场的两个最大不确定因素,临储拍卖和中美贸易关系,都向着有利于玉米行情上涨的方向发展,所以玉米在最近一段时间仍将维持偏强走势。华北地区玉米价格会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在1元以上,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有望再向上有所突破,全国玉米平均价格有望整体达到1元/斤以上。

从中长期玉米行情看,也是很值得期待的,因为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5月份玉米供需报告显示,2019年玉米深加工新增产能1400万吨,达到1.25亿吨,玉米缺口达到2437万吨,比2018年多出1000万吨。同时,今年的玉米临储库存只有7870万吨,不到去年一半,对市场的供给能力偏弱。在这种情况下,今年下半年玉米的走势肯定错不了。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东北如果旱情不缓解,现在改种什么来得及

辽宁盘锦这是别指望下雨了,种旱田的都准备7月初种油磕吧。7月要不下雨,就赶紧干别的去吧,别种地了。

一般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为什么今年在东北地区也出现了

东北雨季遇旱情,这“伏旱”确实不常见!

“伏旱”一般是指7月中旬到8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不利于成云致雨;同时,由于日照长、阳光强,伴随高气温、高蒸发量,所导致的夏季旱象。由于这种夏季干旱刚好和“三伏天”重叠,所以叫“伏旱”。

伏旱主要发生区域就是长江流域了,特别是湖南湖北、江苏安徽,还有江西等地。刚好这一时段也是农作物的快速生长期,需水量大,伏旱的危害比春旱更严重,有农谚就说,“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

而从截至8月4日的全国气象干旱综合监测图来看,东北地区,特别是辽宁确实正在遭遇严重的气象干旱,大部都是中到重旱,局部地区特旱!雨季遇伏旱,可以确诊了!

为什么东北在雨季遭遇伏旱呢?

通常情况,“七下八上”正是华北和东北的雨季,东北在雨季遭遇这么严重的气象干旱确实不多见。我们刚刚也了解了,伏旱主要是因为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缺少降水导致的。那么今年的副热带高压是什么情况呢?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异常偏北偏强!上图是常年伏天副高位置和今年伏天副高位置的一个对比示意,东北地区为何高温少雨就一目了然了!

未来东北旱情如何发展呢?

好消息是,异常偏北偏强的副热带从今天开始要南落东退了,强度也会减弱,之前副高北侧的降水也将随之南落。
今后三天东北中南部、华北、西北地区东部等地基本上都有降水出现,对于缓解这一带的旱情大有帮助,而饱受高温闷蒸的大家伙儿也可以享受到清凉了,可喜可贺。我们具体来看一下:其中今天北方的降水主要位于河南大部、山东西部、山西东部、京津冀等地,这里的降水大多是由于台风“云雀”的残余环流引起的;

而今天夜里到明天,甘肃、内蒙古、京津冀和吉林西部,多地会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明天晚上到后天,受高空低槽和副高外围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华北、东北的降雨还将会有所增强,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将可能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需要注意的是,辽宁明天夜间到后天部分地区的雨势还是非常强的,并且短时强降雨突出,可能存在旱涝急转或者旱涝并存的情况,要多加防范了。

今年农业气象年景偏差,或将“南涝北旱”,今年会影响粮食丰收吗会不会又减产

今年农业气象年景偏差,或将“南涝北旱”,今年会影响粮食丰收吗?会不会又减产?今年春季,目前南方阴雨连绵,而北方干旱少雨的春季厄尔尼诺现象非常明显,连续阴雨将会影响南方早稻育秧,北方干旱使越冬小麦孕穗扬花困难和春早玉米、花生的播种难于发芽。这样对春耕粮食生产非常不利,影响了春季粮食生产。

据气象预测,今年春夏季秋季厄尔尼诺现象将会在全国大部地区大量爆发,会造成干旱、洪涝灾害和风暴频繁交替出现,将会严重影响农业粮食作物播种、生长和收获,将会从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粮食收获和产量。这种厄尔尼诺现象频繁交替出现,造成雨水在全国粮食种植区域分布极不均匀合理,导致粮食产量减少是在所难免的。

夏季厄尔尼诺现象在北方出现,由春季干旱到夏季梅雨快速凶猛的到来,会给北方小麦收获和晾晒造成巨大的威胁,直接影响夏粮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提醒北方冬小麦种植区的农户,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作好小麦收获的充分准备,防止发芽霉变,给夏粮造成减产。

南方地区,夏季要预防洪涝灾害对早稻收获造成的影响,和中稻的田间管理、春玉米的收获和晾晒以及夏玉米的田间管理,所带来的影响,要在雨季抓紧时间,抢收抢晒,避免造成粮食霉烂变质导致浪费。南方有些地方这个时候干旱少雨,注意中稻的灌溉和夏玉米的抗旱保苗工作。秋季北方地区在花生和春玉米收获的时候,要抓紧时间抢收和晾晒,避免厄尔尼诺现象在秋季爆发使连续降雨,给花生和早玉米带来的损失。

总之,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将会在我国南北广大粮食种植区域大量频繁地上演,在粮食作物生产和收获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将会对粮食生产造成很大的威胁。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