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为什么会分为东汉和西汉?汉朝是怎样建立的_王莽_汉朝_西汉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汉朝 西汉 东汉 王莽 汉朝 西汉

本文目录

  • 汉朝为什么会分为东汉和西汉
  • 汉朝是怎样建立的
  • 西汉、东汉、蜀汉都是汉朝吗他们都是汉朝的延续吗
  • 是什么原因导致汉朝衰弱的
  • 汉朝是一个怎样的朝代
  • 汉朝有多大
  • 为什么有人喜欢汉朝
  • 汉朝为什么要分为东、西汉
  • 汉朝时西凉指什么地方是怎么形成的
  • 在中国历史上,为什么只有汉朝是强盛灭亡

汉朝为什么会分为东汉和西汉

其实历史上并没有东汉和西汉,而是后人为了区别刘邦和刘秀建立的汉朝,根据首都地理位置(长安在西。洛阳在东)及建国先后,分别称之为西汉(前汉)和东汉(后汉),由于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所以刘秀建立的东汉,就是刘邦建立的西汉的延续。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由刘邦(汉高祖)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12帝,享国210年,都长安。刘邦以一介布衣身份起兵,经过3年灭秦之战和4年楚汉战争,击败项羽,统一了全国,建立了西汉政权。其疆域东并朝鲜、南据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的辽阔疆域,奠定了现代中国的最基本版图,人口巅峰时为5900万人。

公元8年,外戚王莽专权乱政之后废掉汉朝皇帝建立新朝,将汉朝的江山据为己有,西汉彻底灭亡。王莽推行新政,实施改革,这些措施有些已经具备了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因此很多人又将王莽称为穿越者。但政令繁琐,且朝令夕改,导致民间怨声载道,绿林、赤眉起义爆发,新莽覆灭。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刘秀建立的汉朝不是继承而得,中间隔了王莽建立的“新”朝,“更始”政权(刘玄,玄汉)和“建世”政权(刘盆子)。

东汉(公元25年—220年)刘邦的九世孙刘秀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8世共14帝,享国195五年,都洛阳。

刘秀以皇族身份起兵,经过12年的战争,消灭了更始政权,赤眉军,及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东汉政权。

东汉疆域相对西汉国土有所收缩,口巅峰时为6500万人。

西汉由军功集团、皇权势力和外戚势力,共同构成西汉政权的三股政治势力,西汉后期,皇权和军功集团衰落,外戚势力崛起,最终西汉王朝亡于外戚王莽之手。

东汉初期地主豪强势力、功臣集团、皇权,共同构成东汉政权的三大政治势力,至汉明帝时外戚与宦官势力崛起,开始交替执政,而地主豪强势力演变为门阀社会,三国时代的袁绍家族,司马家族;西晋时代的杨氏家族;东晋时代的王、谢家族都是在东汉时期才逐渐发迹的。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火拼,双双覆没,军阀势力趁机进入洛阳控制朝政,开始了汉末三国几十年的大乱世,公元220年,权臣曹丕篡位,东汉灭亡。

西汉初年的政治制度,是郡国并行制,也就是在中央直辖地实行郡县制,在地方上实行分封制,汉武帝推恩令的发布,才最终消灭了分封制。

西汉初期的官职基本沿袭秦制,实行三公九卿制,设丞相及三公管理百官。汉武帝人为的形成内外朝制度,架空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东汉一直实行郡县制,但官职上设“尚书台”架空三公之权,一切政令皆经尚书台禀陈皇帝,由皇帝裁决,时人称“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刘秀启用的刺史制度,成为中央监管地方官的制度,但到汉末,刺史却成为地方上的实权官员。

匈奴一直是西汉的威胁,东汉时,匈奴被彻底击败,远遁西方,后来鲜卑逐渐崛起,成为东汉中后期在北方的一支威胁力量。而西部边陲的羌族也始终威胁东汉边境的安全,双方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拉锯战,消耗了东汉的国力。

西汉称得上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经济方面发展也很迅速,特别是丝绸之路的打通,大大提升了“外交”方面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文化的交流。

东汉时期四大发明出现了一半,蔡伦发明并逐渐完善了造纸术,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和浑天仪。在中国流传了千年的佛教也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

时至今日,汉朝的历史影响依然停留在无数中华儿女的血液中和生活中。对于楚汉相争项羽乌江自刎,霍去病封狼居胥,苏武牧羊,王昭君出塞和亲、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都了然于胸。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只有华夏文明延绵至今?中华56个民族是成一统?我们现在被称为“汉人”,我们说的语言是“汉语”。这一切都基于共同的文化信仰,源于无所不在的汉文化。

汉朝是怎样建立的

挺有意思的问题,以地域来划分英雄人物。这个问题大致的意思是正确的,只是在先后顺序上有需要改正的地方。

淮阴韩信确实帮助徐州丰县的刘邦打败了宿迁的项羽,然后刘邦建立了汉朝。只是在韩信帮助刘邦之前,秦朝子婴已经“素衣羊车”交出了传国玉玺。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秦末大起义爆发,徐州丰县的刘邦拉起一帮哥们投靠了宿迁的名门望族项氏集团。项氏集团的创始人兼总裁是项梁。项氏集团的CEO是楚怀王熊心。项梁死后,楚怀王就有了最高话语权。集团文件:全资子公司经理刘邦带领部队去攻打秦国;本来是总经理的项羽被CEO架空,改成副总经理去救援赵国。

本来是总经理的项羽被架空不服,半路“挖坑”撤掉(杀)宋总,自己摇身一变又成为项总。项总展示出了他出色的业务能力,巨鹿一战成名,实现了人生的一个小目标,比如一个亿。所有业务相同的公司经理共同成立了一个协会,共同推举项总为联合总会会长,CEO熊心已经驾驭不了项会长。

同时,全资子公司的刘总业务进行的也很顺利,成功的得到了“传国玉玺”。但是,刘总也怕项会长给他“穿小鞋”,所以也加入了联合会。

业务完满完成(秦朝灭亡)到年底分红了,项会长没有按照合约给刘总应得的,只是象征性的给了一点。刘总不愿意了,正好其他几个也有不满意的,索性联合起来要“弹劾”项会长。(楚汉之争拉开序幕)

刘总善于经营,不但大搞房地产,还有其他副业。刘总还有一个特殊能力就是“墙角挖的好,挖的准”。淮阴的韩信就是这个时候来到刘总身边的。韩信刚开始只是项会长的保安副队长,跳槽到刘总这里直接被刘总提拔为房地产开发商。最后用实力证明,没有韩信这个强大的开发商,想打败项会长还真难。

刘总多元化经营下,业务发展迅速。虽然有时被项会长压的喘不过气,不过“多元化”的好处就是,比如你的酒店业务赔钱,但是你还有房地产业,还有金融业……。

项会长还是固守他的老本行。慢慢的他发现联合会好像就剩下他一个孤家寡人了。即使没有退出协会的,也与刘总有业务往来。“唉!体质内的生活就是感觉处处掣肘!”他开始与刘总谈“合作”。但是,此时的刘总早已不是那个全资子公司的刘总,他已经控制了多个跨国集团,成为了“托拉斯”。刘总的目标也很明确,他要建立一个独一无二的商业帝国。刘总的意思,项会长可能不太明白(如果明白他自己早做了),但是他清楚的知道他彻底输了,而且输得一无所有。这个世界已不属于他,他将何去何从?

一个世界级的跨国托拉斯--大汉集团正式成立,世界开始了新的篇章。

西汉、东汉、蜀汉都是汉朝吗他们都是汉朝的延续吗

从时间上来说,三个国家的顺序是西汉-东汉-蜀汉,所以又称前汉,后汉,季汉。三个政权的国号都是汉,在时间上有延续性,统治者也有血统上的关系。但是东汉和蜀汉获得政权的方式是战争和兼并,而不是继承。换句话说,东汉刘秀和蜀汉刘备是重新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政权。

朝代是后世史学家的为了区分历史所做的定义,它的基本定义是建立国号的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因此从这个定义上来说,西汉,东汉,蜀汉不是一个朝代。

那么,三个政权为何都叫做汉,他们自己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一、西汉的成功之处

汉的创建者是刘邦,最初它的疆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一部分。经过汉文帝、汉景帝的励精图治,到了汉武帝刘彻时期,开启了北击匈奴,西拓河西、西域,南吞百越、西南夷的开疆行动。到了汉武帝曾孙宣帝刘询时,汉已经成为东亚最强大的帝国,匈奴远遁。

汉宣帝后,汉帝国的统治者们虽然一个不如一个,但有一项却是所有王朝中最成功的:随着王朝的衰败,大多数王朝其他王朝疆域大幅缩水,但汉在新开拓的西南夷、百越、西域等地区的控制力并没有减弱。

甚至在王朝中后期,还有陈汤“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傅介子“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样的事迹。因此后世史家王夫之评之曰:国恒以弱灭,汉独以强亡!

汉末年,外戚王莽逐渐取得了权柄,操控幼帝,先后受封安汉公、摄皇帝。距离皇帝只有一步之遥。

王莽很会收买人心,因此在各地的一次次劝进声中,王莽没费多大劲就和平的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公元8年,西汉灭亡。

二、东汉王朝的开创和延续

王莽建国号“新”,力行改革,希望改变西汉末年以来土地兼并的现象,重塑国家体制和统治基础。

然而,王莽做事过于理想化,又想要一刀切,不懂得循序渐进,改革措施首先严重得罪了士大夫官吏阶层。他也并没有完全掌控帝国的官吏们,最后官吏们并没有将王莽的政令执行下去,因此百姓也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因此各阶层怨声载道。

在大量天灾的催化下,全国爆发了以绿林赤眉为首的多地大起义。

在王莽改制中没有得到好处的民众和士大夫开始怀念曾经唾弃的汉帝国。人心思汉,因此刘氏后裔们逐渐掌握了权力,建立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汉政权。

公元25年,脱胎于更始汉朝刘玄的刘秀在河北鄗县千秋亭登基称帝。由于刘秀一支是可考的汉景帝子长沙王刘发的后代,因此刘秀以汉元帝刘奭为皇考,仍称国号为汉,改元建武。

由于刘秀建都洛阳,在前汉首都长安的东边,因此后世将刘秀建立的汉称为东汉,又称后汉。而把刘邦建立的汉成为西汉,又称前汉。

刘秀死后的庙号是汉世祖,刘秀之世也被称作光武中兴,这一切都是刘秀想表明他是汉的继承者。

但实际上,刘秀除了借用汉家名号,完全是重新建立了一个政权。经过东征西讨,直到建武12年,刘秀才重新统一了除西域以外的西汉故土。

然而,温文儒雅的刘秀家族似乎遭受了诅咒一般。从刘秀之孙汉章帝刘炟早逝后,皇帝几乎全是幼龄即位,国家政权在外戚和宦官手里轮换掌握。虽然汉家家底厚实,也扛不住一波接一波的折腾,国家千疮百孔,西边羌族、东边乌桓轮番扰边;内部起义动乱不断,人民生活水深火热。

终于,184年爆发的黄斤大起义彻底摧毁了汉帝国的统治基础。虽然汉家皇帝仍在,但地方实力派逐渐坐大,天下动乱还是不可避免的到来了。

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一生都掌握在权臣手中。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名义上的汉朝也不复存在了。

三、蜀汉强行续命

蜀汉皇帝刘备以讨伐黄巾起义起家,逐渐积累功名。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刘备逢人必说,自己是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并得到了认同。

西汉以强亡,而东汉确实是撑不下去了。因此,此时汉家的招牌已经没有那么强大了,加上个人能力不去刘秀,刘备前半生东奔西跑,多出投奔,也没有能有自己的根据地奔波流离。

然而,刘备的优点跟他老祖宗刘邦一样,屡败屡战,毫不气馁。终于在益州之地为汉强行续命。公元220年,汉献帝被废后,刘备迫不及待的于次年登上了皇位,国号仍然为汉,建元章武,建都成都。

由于刘备建立的汉政权主要统治地区是巴蜀之地,史称蜀汉,又称季汉。

然而与蜀汉同时存在的,还有魏和吴两国,华夏大地上三帝并存。其中,蜀汉政权是最后建立的,也是最弱的。因此,刘备强行续命得蜀汉存活了不到50年就灭亡了。

后世,还有匈奴人建立的汉、氐人建立的成汉、五代时期的南汉、后汉、北汉等称之为汉的政权。汉应该是华夏历史上政权使用最多的国号之一了。然而都不是一个朝代。

多有疏漏,欢迎指正!

我是子彧,我不复制历史,我只思考历史,期待您的关注!

是什么原因导致汉朝衰弱的

谢邀!

从历史的角度可窥视汉朝衰弱的原因主要有二个方面:

1.皇帝昏庸。重色思倾国,远贤臣,亲小人。一骑红尘荔枝来,只博妃子一笑。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2.外戚与宦官专权,争权夺利,内耗严重。

汉朝是一个怎样的朝代

谢邀!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王朝,按都城不同分西汉和东汉,按时间先后分前汉和后汉,西汉由汉高祖刘邦建立(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定都长安(今西安),东汉由汉光武帝刘秀建立(公元25年到220年),定都洛阳,中间出现了一个由王莽建立的新朝,由于年限太短,在历史上影响不大,故未被历史学家所承认。

汉朝在政治上多沿用秦制,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国制,西汉初年,中央采取轻傜薄赋政策,重视休养生息,农业生产迅速恢复,社会经济直线上升,社会发展呈现出文景之治,汉武时期,独尊儒术,大兴农桑,文治武功,开疆拓土,开辟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广泛对外开展外交贸易往来,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贸易往来的中心,创建了汉武盛世,汉宣帝时期,结束了汉匈战争,采取道法同治,继续奉行武帝末年息兵养民政爱,社会经济再度呈现繁荣景象,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空前发展,诸夏文化得到充分融合和发展,形成了文明灿烂的大汉文化,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超级帝国,为世界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

由于汉朝历经四百多年发展,社会文明程度很高,经济发展状况很好,科学文化进步很大,在当时世界上产生了极大影响,强汉和汉人影响远播四海,以汉人和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明迅速得到形成和发展,汉族在中华文化发展中成了真正的主体。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真正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朝代,这是强汉形成的真正原因,汉朝非常重视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这是汉文化发展和传播的主要原因,汉朝还重视同周边少数民族和睦相处,这是中华文明悠久的重要原因。

汉朝的强大,在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后,虽然中原群雄并起,但没有一个外族势力敢对中国虎视眈眈,反观宋朝和明朝,更能反映出汉朝有多么强大。

汉朝的灭亡不是因为外部力量的作用,主要是汉朝内部发生了问题,汉朝虽然多次被其他王朝所代替,但汉族和汉文化的主体作用始终没有被改变,这正是汉朝之所以强大的根本原因。谢谢!

汉朝有多大

秦朝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但是存在时间很短二世而亡,秦朝之后是汉朝,包括西汉和东汉的四百年国祚,秦汉奠定了我国大一统的格局,那么汉朝的疆域到底有多大呢?

西汉开国初期的疆域并不大,甚至在很长时间内还没有恢复到秦朝的疆域。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并没有局限于华夏族传统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而是进一步的开疆拓土,向北进攻匈奴,将匈奴逐出河套地区,向南夺取岭南、百越、象郡地区。

但是秦末天下大乱,匈奴重新夺取了河套地区,而南方百越重新独立,秦朝旧将赵佗也据守岭南地区建立起南越国,因此在汉高祖刘邦到汉景帝时期的西汉汉初的四代帝王,西汉的疆域又退回到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西汉前期的疆域

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重现大一统局面

汉武帝时期,向北进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向东北攻灭古卫满朝鲜国,建立辽东四郡,向东南灭掉东越和闵越,向南灭掉南越国,同时开拓西南夷。西汉的版图此时已经超越秦朝。

汉武帝时期的西汉版图

张骞通西域,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府,西汉的疆域到达顶峰

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通西域,让汉朝人第一次知道了西域各国的存在,此后通过不断与匈奴的战争,西汉逐渐控制了西域地区,到了汉武帝的重孙子汉宣帝刘病已时期,西汉最终在西域设立都护府,将西域纳入西汉版图,西汉的疆域达到顶峰。

西汉疆域全盛图

东汉王朝的疆域

西汉被王莽篡夺后,建立新朝但是很快被绿林军攻灭,后来刘汉皇室后裔刘秀,重新建立东汉王朝,东汉王朝初期,疆域较之西汉鼎盛时期有一定程度的萎缩,后来匈奴分裂,南匈奴降汉,窦宪征伐北匈奴,班超重新经历西域,将西域收归东汉版图,到公元90年东汉的疆域达到顶峰。

东汉前期的疆域

班超经历西域后的鼎盛时期的东汉疆域

为什么有人喜欢汉朝

国以弱灭,唯汉以强亡。这也是一部分人喜欢汉朝的原因。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能做到这点也唯独汉朝。

各个朝代(王国)都是在贫穷国力弱的时候走向灭亡,唯有汉朝在国力强盛之时终结(主要指军事力量上)

在隋唐之前政府登记的人口,都没有达到东汉后期的水准。从这可以看出汉朝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是在隋唐前面的朝代之上。同时在经济基础上更是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在西汉和东汉的历史上汉军更是威名赫赫。

虽说东汉后期的国家权利在宦官和外戚流转,却没有影响到中央集权,朝廷对于地方的掌控一直维持到黄巾之乱之后。再到汉亡之时,凉州等地依旧在政府的控制中。对比唐朝三次被人攻进都城,汉朝可以说比唐朝要强的多。

汉帝国自始至终保持着对周边异族的强盛,和唯一的霸权。更是长达四个世纪,可以说是难能可贵。

中国历朝或者世界上的帝国,都是在中期达到最强大,后期开始衰弱直到消亡。唯有汉朝违反了这一定律,到汉朝灭亡他的国家尊严都未丢失。在三国时期,无论魏蜀吴都是吊打周边异族。

喜欢汉朝更是喜欢大汉的国风,更多的人希望自己的母国可以像以前的大汉一样强大。

汉朝为什么要分为东、西汉

汉朝为啥分东汉西汉,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王莽,正是因为他的存在导致了西汉得灭亡,也导致了东汉得开创。

王莽是西汉末期得一个大孝子,道德表率,他为何而当了皇上呢。

第一,老王家出了个牛人,王莽得姑姑王政君,直接或者间接造成了四个皇上。因为王政君皇太后得缘故,王家基本上属于朝堂贵族,王莽的叔伯都是手握重拳,尤其是叔叔,更贵为大司马,文官之首。

第二,王莽自己以高要求,严标准要求自己,当时汉朝已经腐化严重,大多数宦官子弟都是声色犬马,纵情享乐,但是王莽没有,一直以古人得要求来锻炼自己,为自己博得了好的名声,比如,大孝子阿,君子之风啊等等。

第三,王莽之叔,也就是大司马突然患病,患病以后呢,王家好多人觉得这么重的病也就完了。让大司马好好体会了一把人心炎凉。但是王莽没有,因为自己是君子啊,王莽当时照顾的是无微不至,比亲儿子还孝顺,等大司马病好以后,当然是一番报答啊,带领王莽走向了光辉得仕途之路。一直到当上大司马。

第四,王莽当了大司马以后,位极人臣,咋办啊,腐化得朝廷,民不聊生,前面我们讲了,王莽一直以古人要求自己,一看这情况哪行啊,那就改革吧,结果改过了,直接改朝换代了,自己当了皇帝,改国号新,就是史上王莽篡汉。

第五,王莽这一改朝换代,老刘家人当然不答应了,以刘秀为首的刘家子弟纷纷站出来对其进行谴责,要求皇权得归老刘家,你王莽改革就改呗,断我刘家基业,这哪成啊,王莽觉得既然刘家不行了,当然我来主持公道了,于是双方口水战升级为武力这争斗,最后刘秀打败了王莽,恢复了汉朝刘姓。

最后,刘秀当了皇帝以后,说不能在长安了,那么腐化之地,所以定都洛阳。被称为汉光武帝。

因为两个朝代之间隔了15年的新朝,国都也改变了,所以历史上把前后两个汉朝分为西汉,东汉。

汉朝时西凉指什么地方是怎么形成的

凉州在中国的西部,故称西凉. 中国历史上的“凉州”,不仅仅是今天的甘肃凉州区。自汉朝建郡以来,“凉州”的名字换了多次,有时叫“武威”,有时叫“姑臧”,有时叫“西凉”,有时叫“前凉”……,其疆域,也时大时小。最大时,把大半个甘肃都占了,还扩延到周围几省,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不过,凉州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不能以其地盘的大小来衡量。要研究中国文化,你不可能绕过凉州。比如:佛教传入中原时,凉州是最关键的一站,佛光西来,自此扩散,才有后来的格局;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就在凉州住过十多年,他对中国汉文化的了解,就是在凉州完成的。至今,他那个著名的焚不烂的舌头还埋在凉州,接受着历代过客的朝拜;要是你研究中国的建筑,那就更绕不开凉州了,北京西安等旧都城的模式,最初的源头,就是凉州。……总之,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其发祥地就在凉州。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论稿》里,有许多相应的证据。 凉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东接兰州,西通新疆,山脉前隔,沙漠后绕,“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古浪峡被称为中国西部的“金关银锁”,最窄处宽仅数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于是,就留下了许多故事,比如:宋代的杨门女将,征西夏时,到古浪峡,走投无路,跳崖自尽,留下了“十二寡妇滴泪崖”的传说。西路军也在古浪峡跟马家军打过一战,死伤惨重。上次,我带上海文化出版社的吴金海和黄韬去我家,路过古浪峡时,他们不由得惊叹:难怪西路军受挫,这儿,只要架挺机枪,就很难过去。的确,那是条狭长的走廊,峭壁千仞,势若蜂腰,中有小道,蜿蜒西窜。整个凉州,西边是祁连山,东边是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中间便是地理书上的“河西走廊”。扼住了凉州,就等于扼住了丝绸之路的咽喉。 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凉州便成为丝路重镇和经济交流的都会,同时也决定了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凉州自古多安定。古谣云:“秦川中,血没腕,唯有凉州倚柱观。”凉州百姓爱好和平,从不排外,能忍辱负重,讲究“吃亏是福”,商贾往来,从不欺凌,渐成经济文化重镇,在唐代,就有“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之说。

在中国历史上,为什么只有汉朝是强盛灭亡

西汉确实是强盛灭亡没错,因为国家的权力完全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形成了“朕即天下”的政治体制。那么只要有人窃夺皇帝的权威或者将皇帝牢牢控制,那么天下自然就会易主,西汉就是这么灭亡的。

王莽篡汉时,国家其实非常繁荣发达,如果王莽不进行异想天开的改制,那么新莽的天下恐怕会再延长数倍不止。因为自汉武帝汉宣帝以后,国家几乎所有的权力中枢都掌握在皇帝手中。外戚的势力再强,也不过是皇帝手中的一枚棋子,可以随时换掉。好比汉哀帝时期权势熏天的王氏家族被汉哀帝轻松拔起,王莽被赶回封地,太皇太后退居深宫。如果不是哀帝早夭,那么历史真的有可能会被改写。所以自此之后,王莽就开始拥立年纪小不懂事,易于控制的皇族为天子。王莽也是从这时候才开始真正掌握朝政的。

王莽篡政是一场几乎不流血的宫廷政变,他篡夺汉朝皇位后,天下反对他的人非常少。因为汉朝的大一统下,谁当皇帝其实并不重要,对于百姓而言只是更改纪年国号年号而已。如果没有改制,改朝换代对于老百姓生活的影响几乎为零。而且当时天下承平日久,百姓根本不想参与到变革之中,也是这种心态造成汉朝强盛而亡。

东汉末年的情况虽然比西汉糟糕很多,天下也呈现出了大乱的局面。但是在汉室这杆大旗下仍然凝聚了天下势力最为强大的诸侯,如果单从法统上来计较,那么汉朝也确实算得上强盛而亡,但很牵强。不过,东汉也和西汉一样避免不了被权臣篡位的命运。东汉的主要问题在于由于黄巾军作乱造成兵权的直接下放,造成了地方势力尾大不掉的态势。正所谓国难思良臣,只有在乱世之中才能够显示出一个大臣气节和忠心。但可惜的是,郭子仪并不常有。曹操的眼光已经不局限在臣子而在于天子,这也是一种权臣自然的一种心态,毕竟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即使是他曾经是自己的效忠对象也不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