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僧悟空都成了佛,观音却依旧还是菩萨?佛教有几大菩萨多少罗汉_菩萨_圣诞_佛教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菩萨 唐僧 菩萨 圣诞 佛教

本文目录

  • 为什么唐僧悟空都成了佛,观音却依旧还是菩萨
  • 佛教有几大菩萨多少罗汉
  • 韦庄的《菩萨蛮》五首,请说出你的读后感受是什么
  • 菩萨蛮大柏地的大概诗意
  • 菩萨蛮大柏地这个鏖怎么读
  • 观音菩萨性别之谜,观音菩萨是男还是女的(真身是男人)
  • 《西游记》中,如来厉害还是观世音菩萨厉害为何菩萨不制服孙悟空
  • 普贤菩萨生日是哪天
  • 农历三月廿五是那位菩萨圣诞
  • 佛陀和其弟子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而菩萨们是神话人物吗

为什么唐僧悟空都成了佛,观音却依旧还是菩萨

主要是文凭的事,现在副科以上都是本科生,观音当年参加工作时才是专科生,唐僧和悟空经过九九八十一关考试,已经取得了研究生文凭,所以提个正处,副处就比较占优势,甚至入常都有可能,再加上如来佛祖是唐僧的导师,悟空又跟唐僧混,提拔当然快了。

佛教有几大菩萨多少罗汉

佛教有无数菩萨,无数罗汉。

在佛教里,菩萨和罗汉,是修行证果的阶位,不是某个具体的人。如果把佛教看成一个学校,罗汉是学校里的小学生,菩萨是学校里的大学生。

佛教里的阿罗汉介绍。

在佛教里,阿罗汉是修行小乘佛法(苦集灭道四圣谛)成就的人,是脱离轮回的圣人。

阿罗汉有3个特点:

  • 1、应供。

阿罗汉是证果的圣人,也是世间福田,应当接受天上和人间的供养。

  • 2、杀贼。

阿罗汉已经杀了烦恼贼,断除了三界见惑烦恼和思惑烦恼,证得了偏空涅槃,出离了轮回。

  • 3、无生。

阿罗汉过世后,会进入偏空涅槃,不会再来三界受生。

佛教里的4个阶位罗汉。

  • 1、初果罗汉,又叫做须陀洹。

佛教里的修行人,断除三界88品见惑,就是须陀洹。

须陀洹在天上人间,最多经历7次往返,就能证阿罗汉果,入偏空涅槃,出离轮回。

须陀洹又叫入流,入圣人之流,入法性之流。

  • 2、二果罗汉,又叫做斯陀含。

须陀洹继续修行,断除欲界前面六品思惑,就是斯陀含。

斯陀含又叫一来果。斯陀含在天上人间,只要经历1次往返,就能证阿罗汉果,入偏空涅槃,出离轮回。

  • 3、三果罗汉,又叫做阿那含。

斯陀含继续修行,断除欲界所有的九品思惑,就是阿那含。

阿那含又叫不来果。阿那含去世后,不会再来欲界受生,而是会往生到色界天里的四禅天,在那里继承修行,直到证阿罗汉果,入偏空涅槃,出离轮回。

4、四果罗汉,又叫做阿罗汉。

修行人断尽三界88品见惑,81品思惑,就是阿罗汉。阿罗汉去世后,不会在三界受生,而是会入偏空涅槃,出离轮回。因此,阿罗汉又叫无生。

佛教里的菩萨介绍。

在佛教里,菩萨是觉悟的人,菩萨有两个特点:

1、立志上求佛道;

2、立志下化众生。

在佛教里,阿罗汉是自了汉,修行以自利为主。菩萨和阿罗汉不一样,菩萨除了自利外,还要利他。

佛教里的52个阶位菩萨。

大乘圆教里的52个阶位菩萨如下:

  • 1、十信位菩萨。

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法心、戒心、愿心。

  • 2、十住位菩萨。

发心住、治地心住、修行心住、生贵心住、方便心住、正心住、不退心住、童真心住、法王子心住、灌顶心住。

  • 3、十行位菩萨。

欢喜心行、饶益心行、无嗔恨心行、无尽心行、离痴乱心行、善现心行、无着心行、尊重心行、善法心行、真实心行。

  • 4、十回向菩萨。

救护一切众生离相回向心、不坏回向心、等一切佛回向心、至一切处回向心、无尽功德藏回向心、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心、如相回向心、无缚解脱回向心、法界无量回向心。

  • 5、十地菩萨。

四无量心、十善心、明光心、焰慧心、大胜心、现前心、无生心、不思议心、慧光心、受位心。

  • 6、等觉菩萨。

第五十一地之心,称为入法界心,即为等觉。

  • 7、妙觉菩萨,也就是佛。

第五十二地之心,称为寂灭心,即为妙觉。

佛教里菩萨的修行渐次。

修行人没有见道(明心见性),都是假名菩萨,明心见性后,是初信位菩萨,破一品无明显一分法身后,是初住位菩萨。初信位菩萨,断证功夫相当于初果须陀洹。

在佛教历史上,龙树菩萨是十地菩萨(有说是初地,有说是八地)。慧能大师、永嘉大师和慧文禅师是十住位菩萨。慧思禅师是十信位菩萨。

韦庄的《菩萨蛮》五首,请说出你的读后感受是什么

韦庄处世于唐末五代时期,所问其的五首菩萨蛮之作的读后感想,因我水平有限,但总觉得这五首连起来看,好像是一篇回忆文章章而贯穿在一起的。人处在这样的朝尾世界,自从回到洛阳后,想起散漫的年轻时期在江南浪荡景趣和风物人情,记忆犹新,历历在目!虽然似是飘泊,心底还是很怀念的。不但是江南的山青水秀,那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那人情美女,也每每值得追忆,永远是心中的一片占据,总除不掉的,有时只好呼酒悉怀,感觉人生能几何!像他这样的络阳才子,至老才还乡,在这柳暗魏王堤上踱着,心里不觉一片迷茫!青春已不再,夕阳今西下,过去了的事情,思之也属徒然了!

对于诗词,只能是个人的心中的感悟和理解。因个人的时间有限,又我个人的性格所限,得少看过那些教授们的解说和所谓考证,只是用平常心去读一读,也不知正确与否,望大家多包涵!

菩萨蛮大柏地的大概诗意

菩萨蛮大柏地的大概诗意:美丽的彩虹出现在天边,好像有谁手持彩带在空中挥舞。雨后初睛,夕阳之下,群山苍翠。看到残留在村前墙壁上的弹痕,不由得想起当年激战歼敌的情景。正是经过战火洗礼的河山,今天看来才更加美丽可爱。

菩萨蛮大柏地这个鏖怎么读

“鏖”字是激烈的意思,读音ao(熬),毛泽东主席诗词《菩萨蛮.大柏地》如下: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毛主席在大柏地欣赏雨后彩虹、关山阵阵苍的美景,看到村前墙壁上的枪弹洞迹,联想到此前激烈的战斗情景,最后以红军的胜利结束!热情讴歌人民战争的正义和伟大!抒发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浪漫情怀。

观音菩萨性别之谜,观音菩萨是男还是女的(真身是男人)

观音菩萨在中国民间影响力非常大,是人们心中的信仰。从古至今观音在人们心中的印象是一位,美女,但传说中的观音其实是一位男人,观音菩萨性别之谜争论许久。其实翻阅历史就可以找到真正观音菩萨性别之谜,观音菩萨的真身其实是一位男人。

在闻名世界的敦煌壁画之中,有这样一副男版的观世音菩萨画像,这位观世音菩萨居然留上了两撇胡子,这究竟是为何呢?在《悲华经》之中,有记载观音菩萨性别之谜,观音是远古转轮圣王的太子,在长大之后,跟随父亲一起,跟着宝藏如来出家进行修行。后来,这位太子得道升仙,被授予了观世音菩萨这个称号。

由此一来,观世音菩萨自然而然就是一个勇猛的高大男人形象了。但是在这里不禁令人生疑,既然观世音菩萨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男人,为什么现在世人所供奉的,都是相貌为美女的观世音菩萨呢?

这不得不从佛教的起源追溯了,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是在汉代时期,传入的那个时候,观世音菩萨还是一个正正常常的男士形象。在佛经上有这样的一段文字记载,观世音菩萨的职责范围是普渡一切众生,由此一来,社会的底层人民把观世音菩萨都当成了精神的寄托。于是这样一来,就更容易将观世音菩萨幻化为女性的模样。

《西游记》中,如来厉害还是观世音菩萨厉害为何菩萨不制服孙悟空

想笑,却又笑不出来,为啥?

问题很搞笑,如来是西天佛教大老板,观世音菩萨相当于办公室主任,你说谁厉害;

笑不出来,其实问题里也包含了职场处世之道。

且听分解。

麻辣说经典,带给你不一样的读书心得。

介绍一下西游记里相关人物关系

1、玉帝与如来

这两个人的关系众说纷芸,没有一个定论,其实这也是佛、道相争的结果,东风想压倒西风,西风不想让东风压倒。

个人认为:两者的关系更像是一个属国关系,玉帝是大国,掌管三界;而如来只是其附属国的国王而已。

西游记中,如来想借取经之名,扩大佛教的影响和地位。

2、如来与观音

这个很好理解了,每每如来安排工作,观音都会说,接法旨,显然,两者是隶属关系。如来是首脑,而观音是下属。

至于谁厉害,这个也很显然,当然如来这个大POSS厉害,也许在某些方面,如来不如观音,但是别忘了,权利的重要性。

交往也讲究门当户对

知道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二问题就应该好解释了。猴子大闹天宫之时,玉帝为何请来了如来降服,而没有请菩萨呢?

1、交往要对等

谁与谁联系是有规矩的,两个不同的部门,同级的通常找同级。

就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样的。某企业老总需要与另一个企业老总业务往来,他总不会直接联系另一个企业的副总或办公室主任吧。一则感觉掉价;二则不熟悉;三则不对等;四则力度不同,给副总他们联系,他们没有拍板权。

2、要讲究效率

在孙猴子大闹天宫时,情况已万分危急。就算玉帝认识观世音菩萨,直接叫来擒拿妖猴。而作为如来的下属,在职场打拼到这个地位,估计菩萨也是八面玲珑了。要离开祖国,到他国维和,是不是得经过大老板如来的允诺啊,要办理个护照什么的吧,那多耽误事啊。

普贤菩萨生日是哪天

诸佛菩萨圣诞纪念日

正月初一日:弥勒佛圣诞

正月初六日:定光佛圣诞

二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出家

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佛涅槃

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

二月廿一日:普贤菩萨圣诞

三月十六日:准提菩萨圣诞

四月初四日:文殊菩萨圣诞

四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圣诞

四月十五日:佛吉祥日——释迦牟尼佛诞生、成道、涅盘三期同一庆(即南传佛教国家的卫塞节)

四月二十八:药王菩萨圣诞

五月十三日:伽蓝菩萨圣诞

六月初三日: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圣诞

六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成道

七月十三日:大势至菩萨圣诞

农历三月廿五是那位菩萨圣诞

农历三月廿五没有菩萨过圣诞(生日)!

诸佛菩萨诞辰日:

弥勒菩萨圣诞 正月初一日

释迦牟尼佛出家 二月初八日

释迦牟尼佛涅盘 二月十五日

观世音菩萨圣诞 二月十九日

普贤菩萨圣诞 二月二十一日

准提菩萨圣诞 三月十六日

文殊菩萨圣诞 四月初四日

释迦牟尼佛圣诞 四月初八日

药王菩萨圣诞 四月二十八日

伽蓝菩萨圣诞 五月十三日

韦驮菩萨圣诞 六月初三日

观世音菩萨成道 六月十九日

大势至菩萨圣诞 七月十三日

佛欢喜日 七月十五日

龙树菩萨圣诞 七月二十四日

地藏王菩萨圣诞 七月三十日

月光菩萨圣诞 八月十五日

燃灯佛圣诞 八月二十二日

观世音菩萨出家 九月十九日

药师琉璃光佛圣诞 九月三十日

阿弥陀佛圣诞 十一月十七日

日光菩萨圣诞 十一月十九日

释迦牟尼佛成道 十二月初八日

监斋菩萨圣诞 十二月二十三日

华严菩萨圣诞 十二月二十九日

佛陀和其弟子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而菩萨们是神话人物吗

如果你真的读过佛经,会发现经文里有各种各样的菩萨,其实就是法义的拟人化,比如地藏菩萨是说心如大地一样能含藏、培育、接纳万物,我们所见所知的所有一切都源于大地,我们的心也是如此,所以,用这个法义来塑造一位菩萨,如果我们的心如大地一样,那么修行就成功了。再如观世音菩萨,是说观闻世间一切疾苦而分身百千亿救度,比如听到别人喊救命,那么去救的人就是当下的观音菩萨,又见到残疾或乞讨者给予布施帮助,此时也是菩萨,以此法义塑一位造菩萨,如果你能慈悲一切众生,那么你的修行就是成功的。又如地藏经中的光目女,光在佛教中代表智慧,目就是代表心地慧眼,女代表慈悲,结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具有悲智双运的法义,又如狮子奋迅如来,狮子是代表大雄大力的意思,奋是精进的意思,迅是快速的意思,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狮子一样威猛迅速精进成就。又如定自在光如来,定是常寂,自在是解脱,就是常寂光解脱自在。以此类推,这种都叫做法的报身。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