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哪里也没去过,怎么写游记?《西游记》中,地府中的地藏王菩萨为什么叫菩萨_悟空_西游记_菩萨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游记 哪里 悟空 西游记 菩萨

本文目录

  • 我哪里也没去过,怎么写游记
  • 《西游记》中,地府中的地藏王菩萨为什么叫菩萨
  • 《西游记》中的“破烂流丢一口钟”是什么东西
  • 《西游记》孙悟空为何竖旗曰:齐天大圣
  • 《西游记》中沙僧封为罗汉,猪八戒封为使者,到底谁的官大
  • 《西游记》里的金翅大鹏鸟本事那么大,为何还要和狮子、大象组队
  • 齐天大圣孙悟空在西游记的实力排名第几
  • 《西游记》里的仙分为天,地,神,人,鬼五类,怎么解释都有谁
  • 《西游记》中玉皇大帝为什么同意让孙悟空做齐天大圣
  • 三令五申(猜一西游记中的人物)

我哪里也没去过,怎么写游记

你不可能哪里都没去过,本地有风景,如果你愿意动手写,也是可以创作出精彩的游记作品。

如果真没有去过的地方,千万不要撰写,游记是记录自己的真情实感,见过的迷人风光,听到的历史故事及传说,抒发自己激动的心情,这些都可以纳入自己的游记中。自己没有到过的地方,不能参阅别人的旅游故事,杜撰一通。游记不是小说,可以艺术想像。古代人徐霞客写的游记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流传后世。当代散文大家余秋雨写的《文化苦旅》,都是自己一个个脚印走出来,加之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妙笔生花为我们描述出精彩丰满的游记故事来。

我本人也喜欢写作游记,常在当地都市晨报快乐老年生活版发表一下,一年20篇左右。一是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写作过程也是回味提炼旅途中的精华。二是有一些稿费,用来买买喜爱的书,学习提高,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旅行的过程,用心观察秀丽风光、体会人文景观,记录精彩瞬间,回来后尽快写下脍炙人口的游记佳作来。

《西游记》中,地府中的地藏王菩萨为什么叫菩萨

谢邀@悟空问答。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地府管理层职位关系,阎王和地藏王菩萨到底谁是地府一把手

单单看这个问题,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个问题,很多人不明白身处幽冥地府的地藏王菩萨,在佛教是怎样的存在?这个问题很正常,但是再看这个问题的描述,地藏王菩萨居然是地府一把手、阎王居然归地藏王菩萨管理?这个描述就非常奇葩了,阎王和地藏王菩萨属于两个不同的体制,但是要问谁的权利更大,毫无疑问在《西游记》里面,地府里面的一切事物肯定是阎王爷说了算,而在正统道教神话体系中,地藏王菩萨也没有管理地府事务的权利。

所以很明显,在地府,阎王的地位和权利要高于地藏王菩萨。

佛教四大菩萨来源解析

地藏王菩萨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和大悲观音菩萨、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合称佛教四大菩萨,佛教菩萨那么多,为什么他们四位会被合称为“四大菩萨”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四位菩萨的神通修为都已经达到了佛的境界,但是因为他们各自对修行意义和境界的追求不同,因此他们都没有成佛。其中观音菩萨没有成佛是因为他发下宏愿,他要帮助众生脱离苦海,意思就是要渡所有人入佛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个愿望实现的时候,就是他成佛的时候。另外一种在《佛经》中的说法,讲的是佛国经过无量量劫后,佛祖涅槃(寂灭),在佛祖涅槃的后半夜,观音菩萨将成为新的佛主,带领佛陀继续宣扬佛法。

佛教地藏王菩萨解析

地藏王菩萨为什么没有成佛呢?原因是地藏王菩萨也发下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地藏王去菩萨的名字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

“地藏”形容他的佛法修为“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而“王”在佛教里面,即是一种职位,也是佛法大成的一种代名词,菩萨就是他在佛教的等级划分。

据《楞伽经》记载,有大悲菩萨,永不成佛。并非因为程度不够或者懈怠修行,而是以大悲愿力度化众生。所以功德虽然与佛齐等,却不现佛身,始终以菩萨身度脱罪苦众生,在佛教里面,地狱等同于我们道教的地府,在我国最早的神话中,是没有地府的,后来随着佛教的宣传,道教中也出现了专门管理三界生物去世后魂魄归宿的机构,也就是地府,比如十八层地狱就是源自佛教。

地藏王菩萨在道教地府中的职位划分

地藏王菩萨发下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因此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用佛法度化地狱的各种鬼魂,特别是业力极深的冤魂,他的工作地点就是地府。

但是在道教神话中,地府有自己的一套管理魂魄的制度,比如根据阴阳薄判断一个人前生的种种功劳和恶行,最终根据评判决定这个阴魂是投胎转世还是入十八层地狱受刑,具体受那种刑法都有非常明确的考核方案。而地藏王菩萨如何度化地狱的鬼魂呢?当然是在他们受刑的过程中或者平常集会中讲法,以无上佛法度化鬼魂。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道教文化中对于地府文化的塑造也有漏洞,比如大家都认为,人死之后由鬼差勾魂,先上望乡台,过了望乡台直奔鬼门关,在进入鬼门关后会经过奈何桥,在奈何桥喝下孟婆汤忘记前世今生,然后继续前行正式进入地府,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吐槽一下,既然喝了孟婆汤都忘记前世今生了,那么到地府里面十殿判官如何审判的让鬼魂心服口服?因为此刻的鬼魂已经忘记所有、浑浑噩噩了。在有的神话中鬼魂好像不用喝孟婆汤,在十殿判官审判的时候,对过往的所作所为一一对质,最终心服口服接受审判。

所以说,如果参考现代企业的职能部门划分,地藏王菩萨在地府的地位就如同佛教公司派到地府公司工作学习的特殊人员,他可以在里面宣传佛法度化鬼魂,但是没有权利决定地府公司体制的日常体运转,度化成功的鬼魂由他安排,不成功的则需要继续接受地府的正常管理。

三界往生阴阳循环,有生就有死,地狱如何能空?

谢谢大家。

整理不易,欢迎朋友们多多点赞支持。

喜欢的记得点关注哦!

特别提醒:普通人家里请神不要请地藏王菩萨,因为地藏王菩萨负责度化阴魂,不同于人世间的红尘俗世,如果要拜地藏王菩萨,可以去庙宇中拜佛。

《西游记》中的“破烂流丢一口钟”是什么东西

这里其实有一段故事。

西游记的原文是这样写的:“国王教打开看。当驾官即开了,捧出丹盘来看,果然是件破烂流丢一口钟。”80年代那部西游记电视剧中,出来的就是一口钟,而且还很精致,不知道当时的道具老师有没有看过西游原著(看来是没看过,起码是没看过这一章节)。而且不单是道具没看过这一章节,就连导演、唐僧和六小龄童都没看过这一章节(且不说有没有看过书了),所以一口那么精致的钟放在那里,谁也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对劲。

实际上,读文字大家就能看出不对劲来了,如果是真的一口钟,又如何用“破烂流丢”这四个字来形容呢?但这话不对,如果仔细来看。事实上道具还是用了一点心思的,电视剧里那口钟,确实有几个破洞,如果这是有意而为的话,说明道具还是看了书,只是没明白吴承恩讲的“破烂流丢一口钟”究竟是啥意思。

所以最后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这么一口破钟。

一般人不大会注意到这一点,就算注意到了也未必会说,就算说了人家也未必会当回事。这种事咱遇得也多了,所谓见怪不怪,在这个世界是常有的事。但偏有一个大人物也很爱看西游记,他便是钱钟书。看到这一集,他就亲自写了一封信给央视,指出了这个错误。央视有没有把这个当回事呢?这个咱不太清楚,只知道一直拖到90年代中期,钱钟书他老人家的《围城》上映了,光阴似箭,日子不多了,央视终于出手,拿钱出来,重新补拍了几个镜头,替换了原本那段破钟的镜头。

1998年钱钟书先生因病逝世之前,这个错误终被改正。

《西游记》孙悟空为何竖旗曰:齐天大圣

其实他被骗了!

前面提到了孙悟空在玉皇大帝的策划下,终于到达了天庭为官,这个官就是弼马温。

眼看孙悟空被玉帝拉拢,天庭中不怀好意者也开始行动了,他们的目标是,决不能让孙悟空为玉帝所用。于是御马监几个小仙设计激怒了孙悟空,让他误以为弼马温是小官,于是反下了天庭。

面对孙悟空的不辞而别,天庭的敌对势力又做了哪些事情呢?孙悟空的命运将走向何处?

西游记中独角鬼王是什么来历,为什么要怂恿孙悟空自称齐天大圣?

一、

孙悟空学艺归来,砍了混世魔王,抢了傲来国,闹了东海,还砸了地府。这些罪过加在一起都可以灭九族了,可是我们前面也分析过了,这些事情其实都在太白金星的安排之下进行的,最终目的是为玉皇大帝服务。

所以,面对众人前来告状,玉帝不慌不忙的敷衍,还不惜说谎说不知道有这么个猴子,最后给太白金星使眼色,临时给孙悟空定了个弼马温的职务。

也就是说,孙悟空调皮捣乱,最后啥罪过没有,还受了仙箓,成了天庭里面一个不大不小的官。

可是随后发生的一切就有点让人摸不到头脑了,因为孙悟空反下天庭了……

其实对于玉皇大帝来讲,这不是坏事,当初提拔孙悟空,也正是相中了他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只有这种性格的人,才能为他所用,才能打破目前的天庭势力僵局。

而且没有孙悟空的这一闹,玉皇大帝还真没办法继续提拔他。

不过,天庭敌对势力,也就是王母娘娘那一边,也并没有闲着,她们一看孙悟空真的被怂恿反下了天庭,高兴万分,于是派出了两个人物,他们就是独角鬼王。

我们看独角鬼王是如何出场的?

孙悟空当了半个月弼马温,对于花果山来讲就是十多年,那么这些小猴子们在干嘛?

“只见那四健将与各洞妖王,在那里操演兵卒。”

这也说明,即使孙悟空上天为官了,那些小猴子们也没有放弃演练,这里面一方面有孙悟空走的时候的嘱咐,另一方面则是四健将的功劳了,要知道四健将本就是受太白金星所托,也就是他们表面上是替孙悟空练兵,其实从某种层面上讲,更是替天庭练兵。

二、

回到花果山的当天,孙悟空跟小猴子们正在喝酒呢,就有小猴子来报了:

“大王,门外有两个独角鬼王,要见大王。”

孙悟空认识这俩独角鬼王吗?

显然不认识,不然的话,他不会问他们是干什么来的,更蹊跷的是独角鬼王跑进来就拜,并说了这么一通话:

“久闻大王招贤,无由得见,今见大王授了天箓,得意荣归,特献赭黄袍一件,与大王称庆。肯不弃鄙贱,收纳小人,亦得效犬马之劳。”

当年孙悟空花果山称王的时候,可是惊动了整个周边地界,共72洞妖王全部参拜美猴王,听从调遣。后来的孙悟空又结识了六位兄长,可谓风光无限,这么长的时间,都没见到过独角鬼王,他们怎么今天突然来了呢?

独角鬼王还说久闻,那么他们到底是听谁说的?

如果是听孙悟空的六位结拜兄弟说的,那么他们今天前来拜见,理应由人引荐才对,他们自己前来的,而且还来的这么巧,证明他们的消息来源绝对不一般。

而孙悟空这次从天庭回来,并没有路过什么别的地方,是直接闯出南天门,直接回到花果山的:

“直打出御马监,径至南天门……须臾,按落云头,回至花果山上……”

而这十几年间,不见独角鬼王前来,偏偏在孙悟空刚刚回到花果山的时候来了,事出异常,必有妖!

三、

显然,告诉独角鬼王孙悟空行踪消息的人,来自于天庭!

而且独角鬼王偏偏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硬要揭孙悟空伤疤,故意说他“得意荣归”,往孙悟空伤口上撒盐。

不仅如此,独角鬼王还进献了一件“赭黄袍”,这件物品意义非凡:

在那个时候,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穿“赭黄袍”,一个猴子何德何能也配得上“赭黄袍”?

可是傻孙悟空还是笑纳了,不仅笑纳了,还立马封了独角鬼王为前部总督先锋,统帅72洞妖王的大将。

独角鬼王一看孙悟空已经上当,不禁再次往孙悟空伤口上撒盐:

“大王在天许久,所授何职?”

他能听说孙悟空上天当官了,还能知道孙悟空当天下界,会不知道孙悟空当什么官?

他其实就是故意继续激怒孙悟空,把他往造反的路上引,所以在孙悟空回答弼马温之后,独角鬼王鄙视的声音说:

“大王有此神通,如何与他养马?”

我们前面也分析过,弼马温是玉皇大帝临死安排的职务,而且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职务高低,在天庭除了孙悟空手下的几个手下讲过,也没有其他神仙嘲笑过孙悟空是弼马温,那么独角鬼王怎么知道他是养马的?

显然,独角鬼王这样说,就是为了后面的献计做准备:

“就做个齐天大圣,有何不可?”

四、

结果孙悟空成功的中计了:

猴王闻说,欢喜不胜,连道几个“好,好,好!”

孙悟空自称齐天大圣,乃是胆大包天,后来的巨灵神提到过这是大忌,牛魔王听说了这件事也是惊讶万分。

只是孙悟空并不知道称齐天大圣的后果,还以为独角鬼王是真心为了自己好,独角鬼王会不清楚天庭的实力?他当然清楚,他此举就像当年赵匡胤的手下一样,硬是让孙悟空来了个黄袍加身,说到底,还是培养孙悟空成为反动力量,拉拢他跟玉皇大帝作对。

也让玉皇大帝培养孙悟空的想法落空……

其实更委屈的是跟随了孙悟空很多年的72洞妖王,他们鞍前马后伺候了这么久,结果来了俩独角鬼王,几句甜言蜜语,就获得了这么高的职务,成了统领头。更重要的是,也把花果山的四万多只猴子,和七十二洞妖王逼上了绝路,想退出都难。

而玉皇大帝也不傻,当然清楚这背后到底是谁在搞鬼,于是派出了李天王和哪吒等人,暗地里跟孙悟空较量一下,他要看看孙悟空本领到底如何,只要本领足够强,那么就会继续纳为己用,也就是会同意他当齐天大圣。

说到底,孙悟空此举虽然是王母娘娘手下办的,毕竟王母是众妖之王,但其实也符合玉皇大帝的预期,就像赵本山的小品一样,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这也预示着孙悟空要进行下一步磨炼了。

而独角鬼王及72洞妖王势力,也就是王母娘娘安插到花果山的卧底,也在玉皇大帝的安排下予以除尽,看看后来四健将怎么说的:

“今早帅众将与天王交战,把七十二洞妖王与独角鬼王,尽被众神捉了,我等逃生,故此该哭。这见大圣得胜回来,未曾伤损,故此该笑。”

那时候的孙悟空也已经明白了处境,所以回话也相当利索:

“我同类者未伤一个,何须烦恼?”

那么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玉皇大帝面对王母娘娘的进攻,又做了哪些部署?孙悟空后面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我叫杨角风,换一种视角看西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只针对小说中的人物,原创文章,不喜勿喷)

《西游记》中沙僧封为罗汉,猪八戒封为使者,到底谁的官大

唐僧无量功德佛。孙悟空斗战胜佛,排位最末。猪悟能净坛使者。沙悟净金身罗汉。唐僧和孙悟空为佛,猪悟能为菩萨,沙悟净为罗汉。

猪悟能菩萨的菩萨,原意就是佛的接班人,也就是说猪悟能比师傅和师兄要低一等。再说沙悟净,沙悟净金身罗汉的罗汉,原意就是六根未净的觉悟者,要修行五百年才能成为菩萨。

仔细看原著确实老沙凡心太重,比如五庄观孙猴偷人参果,不但不劝,还拱火,人参果只是识得却不曾吃过,这一说,孙猴那坐的住。还有西行路上就打死了一个冒充他的猴妖,他早就想明白了,敢吃唐僧肉的妖怪,哪一个没有后台,不是打不过,真是不想打。佛祖能不知晓沙僧的小心思吗!

所以一众四人的封赏,佛祖是安排的十分公允

《西游记》里的金翅大鹏鸟本事那么大,为何还要和狮子、大象组队

大鹏精这么厉害,捉住唐僧师徒凑一笼子蒸,又足以说明它见识十分的短浅,明明知道孙悟空不是一般人物,还如此掉以轻心。一般说来,孙悟空能够名扬四海,却在西行途中屡屡吃亏,说明妖怪都不是一般来头。但孙悟空每次都只不过失了先手,没有一起不是不把死棋下活的。这令大鹏精不禁想为自己留一个心眼,于是想到和名噪一方的狮象结盟。谁知道狮子大象也是些个缺心眼的,吃一次亏也就罢了,最后居然家当全赔。所以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齐天大圣孙悟空在西游记的实力排名第几

齐天大圣孙悟空在《西游记》的实力排名第几?自从他跟唐僧去西天取经后,实力下降了,遇到的妖怪有一半是要求助的?

江湖上有一句话叫做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孙悟空武功非常高,可是手中没有“菜刀”啊,所以他的综合实力非常的靠后,至于排到第几名,这简直是无法直视。

我所说的“菜刀”,是指孙悟空没有厉害的法器。《西游记》中,哪个厉害的神仙,哪个厉害的妖怪,不是靠法器取胜的呢?

孙悟空当年漂洋过海跟菩提祖师学道多年,学了长生不老术、筋斗云、七十二变,最关键的菩提祖师没有给他什么厉害的法器,甚至连个兵器都没有,这让孙悟空闯荡江湖非常吃亏,处处受到牵制。

因此,孙悟空回到花果山,第一件事情得是到东海弄根如意金箍棒,但这玩意说是厉害无比,实际上还不如猪八戒的九齿钉耙。

下面来说说孙悟空综合实力排到第几名,估计得拿着望远镜才能看得到他的名字。

在神仙方面,我们看看孙悟空输给了哪些大神:

一、毋庸置疑,孙悟空必然不是师傅菩提老祖的对手,而且可能孙悟空连菩提老祖十分之一的功力都没有学到。

二、如来佛祖的五指山压得孙悟空五百年不得动弹。一个跟斗云十万八千里,还担心人家如来佛祖不知道,在人家手上撒尿,狂妄至极,结果只能在五指山下喝铜汁铁汤。

三、观音菩萨的净瓶杨柳能收拾孙悟空千百回。孙悟空自称法力高强,却搬不到观音菩萨的净瓶杨柳。

四、太上老君的金刚圈轻易将孙悟空击晕。估计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太上老君故意放他一马,没有用金刚圈打孙悟空。太上老君手中还有一把芭蕉扇,若是扇一下孙悟空,孙悟空都不知道得飘到哪个角落。

五、镇元子的袖里乾坤将孙悟空耍得团团转。镇元子是地仙之祖,与三清四帝齐名,镇元子有大神通的时候,孙悟空还是块石头。

六、弥勒佛的金铙困得孙悟空毫无办法,若不是天庭的将领在营救,孙悟空只能困在里面与世长辞咯。

至于原著中提及的大神骊山老母、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太乙真人、九天荡魔祖师、乌巢大师、燃灯古佛、白雄尊者等等,个个都能秒杀孙悟空。

孙悟空的实力远输于这些大神,那面对妖怪,又有哪些完胜孙悟空呢?

一、大鹏鸟

这大鹏鸟没有法器,完全靠自己的本事完胜孙悟空。这大鹏鸟是如来佛祖的舅舅,当年五百罗汉没有能降住他,是如来佛祖降服了他。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还不如他飞得快,可见其实力之高。

二、九灵元圣

太乙真人的坐骑,下到凡间玩耍的,没有打算吃唐僧肉,只是为了替他的妖子妖孙报仇,而且他没有法器,靠自身本领耍得孙悟空团团转。

三、黄眉怪

弥勒佛的坐下,为有弥勒佛的金铙、人种袋,耍得孙悟空毫无脾气,孙悟空还是败在自己手头没有厉害的法器啊。

四、百眼魔君

这个百眼魔君,就是蜈蚣精,这妖怪一招鲜,身上长满眼睛,衣服一脱,亮瞎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若不是天敌毗蓝老母鸡出手,一物克一物,孙悟空都成了瞎子。

五、青牛精

这妖怪靠的太上老君的法器金刚圈,孙悟空还是亏在没有法器上。

六、黄风怪

黄风怪只是灵山脚下的一只老鼠,得道之后偷吃琉璃盏的清油,怕被追责下凡作怪。他吹一阵风,孙悟空都得浑身巨疼。孙悟空连灵山脚下的一只老鼠都打不过,情何以堪。

七、铁扇公主、红孩儿

铁扇公主一把芭蕉扇,扇得孙悟空飘了七天七夜才停得下来,红孩儿的三昧真火,烤得孙悟空快成了烧猴,都是秒胜啊。

写到这里,孙悟空实力排到第几了呢?都算不出来了,孙悟空能打赢的就是些小神,比如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土地公土地婆等等之类,稍为上个级别,孙悟空就已不是对手或者平手,比如天猷真君、翊圣真君,二郎神等等。

孙悟空亏在没有厉害的法器,也没有厉害的后台,但他精神可贵,不怕输,不怕挑战,自强不息修成正果。

如果论战斗精神,不怕权威,上天入地,克服困难的精神,孙悟空排第一。

《西游记》里的仙分为天,地,神,人,鬼五类,怎么解释都有谁

《西游记》小说中神仙分为五种,在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中,孙悟空和六耳猕猴争持不下,二人打到灵山如来佛主座前,请如来裁决。如来先是让观音菩萨辨别,观音不能识别,向如来请教,于是如来说出了神仙的分类。

我佛合掌道:“观音尊者,你看那两个行者,谁是真假?”菩萨道:“前日在弟子荒境,委不能辨。他又至天宫地府,亦俱难认,特来拜告如来,千万与他辨明辨明。”如来笑道:“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菩萨又请示周天种类,如来才道:“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

《西游记》中关于神仙的分类并不是作者杜撰的,而是来源于道家内丹派经典著作《钟吕传道集》,作者是唐朝末年的著名诗人、著名的道学家施肩吾。

这本书以汉钟离与吕洞宾师徒问答的形式,论述内丹派的要诣,它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以炼形、炼气、炼神为方法,系统完整的论述了内丹派的学说,建立了钟吕派的内丹体系,对后世影响极大。

这本书里对仙按照等级,由高到低的作了五个区分,顺序是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

鬼仙

五仙之中,鬼仙地位最低,所谓鬼仙,其实就是“鬼”,因为修炼的原因,鬼仙死后灵魂不散,能够免于轮回。鬼仙的特点是有阴无阳,能量不足,所以鬼仙大都没有清晰具体的形象,它们既不能上天,也不能居住在仙岛上。它们的出路只有两条,一是重新投胎为人,二是假借别人的身体修炼。

人仙

人仙是修炼有所成就的人。我们平常说的半仙之体指的就是他们,这些修炼者偶然获得了一些修炼的小法门,比如:辟谷、导引、采补等等。他们年深日久的修炼,使体内的阴阳五行之气结合的非常牢固,身体素质就和普通人有很大区别,他们精神矍铄,身轻体健,瘟疫、疾病很难侵害他们,所以他们普遍都很长寿。

地仙

按《钟吕传道集》的说法,地仙是天地之间各半的存在,身体阴阳之气均衡,可以在天地之间遨游。他们有做神仙的资格,但是没有明悟大道的全部,没有更高的精神境界追求,等于没有出离红尘的大宏愿心,所以就没有办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只是长生久视的活在天地之间,永远不死。

神仙

神仙是地仙的升级,就是地仙不再以长生久视为满足,而后离开红尘俗世,继续修炼而成。神仙能够完全的脱离身体形质的拖累,能做到身外有身、超凡入圣、胎仙自化。神仙的居住之地多在脱离尘世的仙山、仙岛上,如传说中的蓬莱仙岛,他们是人们眼中渴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天仙

按《钟吕传道集》的说法,天仙的级别最高,当神仙不愿意在仙山、仙岛居住,到人间传道,修炼上有大功,在人间有善行,功和行都圆满之后,接到天书就可以返回福地洞天,升级为天仙。天仙入职天庭就为仙官,最低的叫水官,中等的是地官,上等的为天官。这些天官对天地有大功,于古今有大行,官官升迁,历任三十六洞天,而返八十一阳天,最后回到清净虚无的仙境之中。

《西游记》小说中符合五仙分类的代表角色

鬼仙:土地、城隍、山神等。

人仙:金池长老

地仙:镇元大仙

神仙:福、禄、寿三星等。

天仙: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等。

《西游记》中玉皇大帝为什么同意让孙悟空做齐天大圣

孙悟空自海外学艺归来后,经历了龙宫取宝、大闹地府、任弼马温、一战天庭,终于玉皇大帝同意封他为齐天大圣。那么玉皇大帝为什么同意让孙悟空做齐天大圣呢?主要有以下五点原因:

一、无奈之举

孙悟空弃掉弼马温官职,私自返回花果山后,玉帝大怒,命托塔天王李靖携巨灵神、哪吒三太子等众天兵征讨孙悟空。一番激战之后,天庭人马大败而归,于是,出于无奈,玉帝只得退一步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

二、太白金星的建议

在天庭中,太白金星可谓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孙悟空任弼马温正是玉帝采纳了太白金星的建议。天庭一伐妖猴失败后,太白金星站出来了,建议玉帝遂了孙悟空的心愿,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这条建议得到玉帝的采纳,于是玉帝同意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

三、齐天大圣有名无实

孙悟空虽然被玉帝封为齐天大圣,但充其量不过是看守蟠桃园的一名守将,丝毫没有齐天大圣的地位和威风(连蟠桃盛会也没资格参加)。所以玉帝加封孙悟空的齐天大圣的尊号是有名无实。但这样却能稳住孙悟空,使天庭和孙悟空不再交兵,玉帝何乐而不为呢!

四、缓兵之计

玉帝由于征讨孙悟空失败,加上天庭人心不齐(三清四御基本不听玉帝号令),所以玉帝此时没有更厉害的战将去擒孙悟空。封他为齐天大圣不过是缓兵之计,等天庭重整旗鼓、备战充足后,必然会再伐孙悟空。

五、给孙悟空一次机会

这个理由是基于佛道之争。孙悟空是天地孕育的灵石而生,对佛道两家来说都是重要的存在。悟空对抗天庭,玉帝或多或少的看出了背后佛教的影子,所以对悟空也是一再的让步。先封弼马温,后封齐天大圣,这些手段都是为了拉拢悟空加入道门。所以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是玉帝给孙悟空的又一次机会。


(文/若木 图/网络)

三令五申(猜一西游记中的人物)

三令五申:再三命令和告诫从字面的意思就是3+5=8,八个告诫,所以是八戒 查看更多答案》》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