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夕,英军闯入长江被歼灭42人,我军洗刷百年耻辱_英国_紫石英_中国

自1840年起,英国殖民者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由此开始百余年的中华民族屈辱史,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国之崛起付出了自己的热血和生命。

很多人不知道在1949年4月20日,我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之时,英国军舰“紫石英”号以保护侨民的借口,妄图阻止我军攻占南京,随即与人民解放军发生冲突,“紫石英”号等四艘军舰被击退,这就是著名的“长江事件”。

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结束三大战役,国民政府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上,都一塌糊涂,整个国统区早已陷入混乱军无战心,而蒋介石也做好了退守台湾的决定,国民党已失去信心,但仍寄希望于国际干涉。

在当时,美国调停中国内战的计划已经落空,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中国人民军队也已经做好随时渡江的准备,但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妄图干涉中国内政,他们还想把中国变成“南北朝”,然而随着二战结束英国势力大损,只能以军舰要挟,以延缓我解放军进攻的脚步。

我党军委及各级领导,也已做好应付欧美国家武力干涉的准备,集重兵自九江至江阴一线做好随时应付突发事件的措施,此时美国、法国等国家眼看大势已去,纷纷将军舰开出长江。

在当时各国纷纷撤离长江航道的同时,英国军舰“紫英号”却以去南京保护侨民为理由,由西向东进入我军作战范围,我方军队多次警告未果,却反遭对方嘲笑,于是开炮警告。

此时的英国舰船官兵应该还沉浸在百年前大英日不落帝国的美梦当中,未料到我军敢予以炮击,这次开炮打破了我国百年来的陈规,也打破了帝国主义只靠几艘坚船利炮便可在中国耀武扬威的历史。

展开全文

此次事件共分三场炮战,“紫石英”号被炮击,其后“伦敦”号、“黑天鹅”号、“伴侣”号纷纷来援,我军炮兵阵地都予以重击,最后英国军舰“紫石英”号挂白旗投降结束。

“紫石英”事件共造成英军舰部队四十二人死亡,四十五人重伤,另外据英方数字统计。另有103失踪。我方军队也遭到了敌方炮火攻击,因英军胡乱开炮导致在大堤后方开会的23军202团和205团受到波及,202团团长和参谋长无辜牺牲,共有军民伤亡252人。

此战创造了两个纪录,第一个是解放军炮兵极高的命中率,紫石英号被命中30多发,伦敦号被打出12个大洞,后“伴侣”号接受媒体采访时,经历战斗的官兵很惊讶我军的炮击精度,感觉好像在看炮击表演。

第二个记录是伴侣号逃跑时,拼命提高航速,开足马力下,军舰竟达到29节,创造了长江上舰船航行速度的最高纪录。

紫石英号事件后,国内外各界大为震惊,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认为英国极有可能以此为借口出兵我国,国外各国也纷纷把目光投向英国。

英时任首相艾德礼坚持认为此次护桥事件是得到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允许,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合法和正当的,但是中共方面并不认可艾德礼的说法,认为英国紫英号的行为是英国粗暴干涉我方内政,扰乱我方军事部署。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是坚定的反共人士,他扬言要派军队及航母去中国报复,英国内阁议会里的强硬派秘密接触美国,想争取美国的同意及帮助,但美国当时正处于大选,杜鲁门总统十分厌恶蒋介石,并对国民党一方极其失望,并不愿意扩大冲突。

中国当时海军力量薄弱,英国若派遣军舰航母必然会对中国沿海造成危害,但是中国并非没有反制措施,中国虽然空军海军薄弱,但是有一批久经沙场的陆军,可以从路上直接攻击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当时的印度对英国的战后重建意义重大,英国政府和民众是无法承担印度被打烂的后果,因此英国并不敢直接和中国开战。

几经波折后,英国无法通过国际给中国以压力,最后只得派出人员和我方进行洽谈,此次洽谈历经三月之久,中国人民解放军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为紫石英号的官兵提供医疗救治和一些生活用品和油料等物资。

但中英谈判还未达成共识,“紫石英”号便偷偷逃逸,并在其逃跑过程中,撞碎很多摆渡的小木船,造成了无辜平民的伤亡,并且悍然开火攻击我军炮兵阵地,导致了我方客轮“江陵解放”号的沉没,给我军造成了严重的人员财产的损失,随着“紫石英”号的沉没,影响中外的“长江事件”到此结束。

据英国的解释,“紫石英”号是其舰长擅自行动从而引发的中英冲突,这是百年来英国殖民者对中国的固有印象形成的外交风波,在英国眼里积贫积弱的中国是不敢冒犯他们的”日不落”大英帝国的。

但是他们不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不是百年前腐朽愚昧的清政府,经历了八年抗战,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已经建立,虽然这只是一起突发事件,但是还沉浸在过去的美梦中的英国人,粗暴蛮横的处理态度导致了事件进一步恶化。

其实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东南亚及缅甸战场,英国军队被日军打得一溃千里,很多国家都看出它外强中干的本质,已经没人把它当作一回事,“长江事件后”英国为了其在华利益,是第一个承认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国家,并建立了外交。

在解放初,国民党封锁上海,很多英国的商船被蒋介石炮击,英国采取军舰护航,与国民党发生冲突,想象一下,连退守台湾的蒋介石都不把英国放在眼里,可见当时的英国虚弱到什么地步。

“长江事件”并未引发什么外交冲突,反而让硬气的中国人民政府得到了英国人的尊重,自百余年前英国用军舰大炮轰开旧中国的大门,到新中国以炮击英国“紫石英”号,将帝国主义的军舰驱离中国,不能不说是一个有趣的轮回。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