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亚马逊河不能架桥?请问下在现有技术下,不计成本能建造一座横跨太平洋的桥吗_亚马孙河_长江_桥梁

本文目录

  • 为什么亚马逊河不能架桥
  • 请问下在现有技术下,不计成本能建造一座横跨太平洋的桥吗

为什么亚马逊河不能架桥

这个问题快问烂了,但答案基本都是那么业余。

国内很多人爱神话亚马孙河。中国的长江是世界水量第三大河,建国前也没有桥梁永久设施跨越。那么我们不妨就来把这两条河流对比一下,再讨论亚马孙河为什么不建桥的问题吧:

首先亚马孙河年径流是6千立方公里多,长江1千立方公里左右,其流量大概是长江的6~7倍。长江中下游到江阴之前由于人工建堤和径流限制的影响江面平均宽度大概1公里左右,1.5不到,而亚马孙河中下游则达到平均将近10公里宽,多数地区都在5公里以上,也就是长江宽度的8~9倍,且变道频繁,分汊众多。因此论两江中下游的流速和深度,总体而言亚马孙河比长江甚至稍有逊色。而水流,水深,水下地质却恰恰是衡量建桥难度的最主要因素。

南京长江大桥选址时,民国政府曾经邀请过美国的专家,在考察完情况后,美国专家得出的结论是:南京江段不适合建桥。并作出“南京江面不会有桥梁跨越”的寓言。但是新中国靠自己的技术力量自力更生,在1.5公里宽,77米深的湍急江水,几百米深沙质的江床中建起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长江大桥,从此跨越南北两岸,大大加强了长江下游乃至整个华东几亿人的联系。改革开放后,中国掀起了基建狂潮,桥梁建设技术如今已独步天下,跨越几十公里汹涌澎湃,洋流翻滚的海洋都不在话下,更不用说跨越一条几公里宽,十几公里宽的河流了,可以说如果亚马孙河在中国,同期建设的话4到5年内能同时建成好几座桥梁。

反观巴西境内的亚马孙河,流经热带雨林地区,几乎没有大型城市,多数地区也没有人类文明。巴西的大城市集中在巴西南部地区,流域内和流域以北几乎没有大城市,再加上巴西发达的航空业,导致亚马孙河两岸的轮渡都很少,更不要提花几十亿人民币才能建好的桥了。其实,流域内唯一的大城市玛瑙斯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亚马孙河与最大支流内格罗河在此交汇,在交汇之前,两条河流的水量几乎相当,为了连接城市,巴西人在内格罗河上建立了一座黑河大桥,而亚马孙河对岸没有城区,因此而没有建桥。所以不论是请外国还是自己建桥,跨越亚马孙河在技术上都不是难事,承包给中铁大桥局估计分分钟就搞定了。

综上,

亚马孙河上没有桥梁跨越主要是需求问题,加上巴西经济的不景气,资金问题也是一大原因。

在亚马孙河上建桥的技术难度要远低于海洋,加上亚马孙河不像长江一样是繁忙的航道,也不是台风区,因此设计时几乎不用考虑航运和强风的影响,甚至难度要低于在长江建桥。相信随着我们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在南美的延伸和巴西经济的发展,不久的将来,有可能看到中国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桥跨越亚马孙河的民族。

请问下在现有技术下,不计成本能建造一座横跨太平洋的桥吗

谢谢邀请,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交通建设的过程中自然的限制性因素越来越小了,遇到山地地形,我们可以通过打隧道的方式克服;青藏高原的冻土环境,我们可以通过“热棒”的方式克服;遇到水域的阻挡,我们可以通过建设桥梁的方式克服。

很多之前我们无法实现的交通建设规划,目前我们都逐步实现了,比如“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千米。此外,2018年万众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建城通车,桥隧全长55千米。我们来看看人类能否建造一座横跨太平洋的桥梁,之前介绍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港珠澳大桥”都是在大陆架海区建设的桥梁,水深较浅,而太平洋平均水深3957米,这种水深来建设桥梁,如何建设桥墩应该是一个障碍,目前估计还难以克服。

不过,如果真要横跨太平洋连接亚洲和北美洲,那么这座桥梁应该建设在白令海峡,白令海峡宽度仅为85千米,最窄处仅约为37千米,深度在30米至50米之前,以目前人类的技术,在白令海峡上建设一座桥梁应该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如果这也算横跨太平洋的话。但是,交通运输的本质是利用交通工具实现人或者货物的空间转移,交通建设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求,白令海峡纬度太高,两侧区域人口稀少,与东亚地区和美国距离遥远,建设大桥目前显然是一笔不划算的生意。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