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理论在“困境家庭”辅导个案中的运用 | 社工案例计划_社工_儿子_家人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何榕榕

单位| 广州市绿橡社会工作中心

一、案例背景

(一)基本资料

案主姓名:阿欢 (化名)

性别:女

年龄:48 岁

(二)个案背景资料

1、接案原因:社工外出探访时,案主自述因家庭原因导致情绪低落,无望,希望社工能帮助到她。

2、家庭背景:案主丈夫患有高血压,需长期吃药维持病情,不能劳累,只能偶尔打散工,帮补家用。女儿读大二,身体健康。

儿子14岁,读初二,性格一直很内向,五岁时确诊患上肌肉萎缩,再加上因肌肉萎缩导致半瘫痪只有手以上的部位是正常的,时常坐轮椅,需定期吃药和理疗维持病情,已经很久没有笑过了,极少与外界交流。

案主很关心儿子,为了让行动不便的儿子能正常上学,每天骑电车背其上下学4次,家庭重担也落在案主身上,照料家中的生活起居、自种蔬菜到市场卖争取微薄的收入,每天忙忙碌碌,因劳累也患上了腰间盘突出。

3、行为表现:案主由于过于担心儿子身体情况和在校会被同学欺负,情绪变得低落,在家人面前时常讲泄气的话语,全家人都陷入了压抑、无望的氛围。

4、经济状况:由于儿子患有肌肉萎缩和丈夫患有高血压,需长期的治疗和吃药维持病情,再加上女儿读大二的费用。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案主卖一些自种的蔬果和丈夫打散工微薄的收入,经济紧张。

5、人际关系:案主与其兄弟姐妹关系较好,会给她经济和情感上的支持,与家人关系一般,缺乏正向沟通,在村里有2-3个紧密好友,聊家常。

6、情绪状况:因案主丈夫和儿子的身体不便,案主承担着家中大部分的家庭责任,干农务、卖蔬菜、每天接送儿子上下学等,劳累使她患上了腰间盘突出,同时也担心儿子由于身体和性格的原因在校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欺负。

因此案主产生了低落的情绪,在家人面前不自觉中讲泄气的话语,从而使家庭氛围变得无望和压抑。

7、健康状况:因长期劳累,患有慢性腰间盘突出。

展开全文

8、曾做出的调试及成效:上学期,案主儿子被同学嘲笑残疾哭了,案主寻求学校老师的帮助,在学校老师的介入下,情况得到改善。

二、理论指导

ABC理论认为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 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 A 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非理性信念 B 所直接引起。

由于案主儿子曾在校有被同学嘲笑肌肉萎缩导致哭了的事情,案主在没有了解实情下就臆断现在校儿子也会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欺负,虽然在定期吃药和理疗中,儿子的病情已维持稳定,但案主总是担忧儿子病情恶化,由此案主情绪变得更加低落,不自觉间在家人面前说泄气的话语,家人间缺乏正向沟通,因此需要让案主认识到自己存在非理性信念以及该非理性信念阻碍着自己与家人的沟通,让案主明白理性看待儿子在校受欺负和身体情况的事情,才能不受消极情绪和行为的影响,走出当前困难。

三、服务目标及计划

(一)服务目标

1、寻找合适的国家政策对弱势群体补助,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消减案主的经济紧张感。

2、增强学校与案主的互动,减少儿子被欺负的情况,在班上宣扬一种互帮互助的精神。

3、辅导案主建立正确认知,理性看待事情,形成正向心理。

4、引导案主学会正向的家庭沟通与相处方法。

(二)服务计划

1、向当地村委反馈案主的真实情况,了解咨询是否符合申请生活最低保障金的要求。

2、与学校沟通,了解儿子在校的实情,老师对该事情的看法,让老师意识到其有责任让儿子在班上不被同学欺负,同时在班上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

3、运用情绪 ABC 治疗法,从生活实例出发,与案主共同分析过于担心儿子被欺负和身体健康的原因,改变她先入为主的思想,鼓励她多用赞美的方法,从而建立正确认知。

4、协助案主发掘自身及家人的优势,增强信心,输入希望,辅导她用乐观正面的心态看待生活。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一)第一阶段

阶段重点:了解案主的家庭详细情况,建立专业关系,澄清服务需求,商定服务计划。

介入过程:案主此前已参加过社工站的宣传和探访服务,已建立互相信任关系。案主向社工说明了家庭详细情况,案主自述,因家庭的原因,导致情绪低落,希望社工能够帮助到她。

社工同理了案主的情绪,并肯定和赞扬了案主为家庭的付出,鼓励案主说的更多,了解到案主需求为:担忧家里的微薄收入支撑不了丈夫和儿子看病的费用,家庭经济紧张。

过于担心儿子的病情恶化和在校受到欺负,心情不好,在家人面前不自觉间会讲泄气的话语,家庭氛围沉闷和压抑。工作员与案主签订服务申请书,进一步澄清服务需求,商定初步跟进目标及计划。

(二)第二阶段

阶段重点:与村委和学校沟通,申请符合条件的政策补助和在儿子班上营造互帮互助的氛围,消除案主经济和担心儿子受欺负的担忧。

介入过程:社工与当地村委沟通,反馈案主家中情况,经过村委进一步了解,案主家庭情况符合申请生活最低保障金的要求,最终申请成功,每月经济补助能维持家庭的基本开支。

同时社工与学校老师沟通,了解到老师欣赏和关注的案主和儿子,在班上开展过有关欺凌的主题班会,也教导学生不能欺凌他人,本班同学已没有欺负他的现象。社工向案主反馈相关情况,以此消除案主对于经济和担心儿子在校受欺负的担忧。

(三)第三阶段

阶段重点:运用情绪ABC治疗法,从生活实例出发,树立正确认知和增加家庭沟通互动,营造轻松向上的家庭氛围。

介入过程:在个案中,社工利用家庭会议的形式,从生活实例出发,与案主共同分析过于担心儿子被欺负和身体健康的原因,改变她先入为主的思想,鼓励她多用赞美的方法,从而建立正确认知。

社工运用家庭会议的形式,通过向家人收集和交流案主儿子的身体情况和在学校的情况,给予案主直接反馈。案主丈夫和女儿表示,案主儿子的病情已有多年,虽有加重,但近几年来在药物和理疗中,能够稳定;

案主儿子也表示在学校没有受到同学的欺负,老师还专门让与其关系好的同学同桌,该同学会主动帮助和关心他,情况总体良好,家人集体安慰案主无需过于担心。

案主主动披露自己的想法,表示担忧儿子病情恶化、在校受到欺负,以及在家人面前讲完泄气话会觉得内疚,家人们一起交流探讨,案主丈夫、女儿和儿子表示理解案主,案主也感受到家人的关心,通过社工的引导,案主意识到自己的非理性想法,以及非理性想法带来的负责情绪对家人产生了负责的影响,家人听了案主的泄气话心情变差,家人之间的感情也会变得疏离,案主意识到自己要放下非理性的想法,多看多听现实的情况,并调节自己的情绪,最终达到调节行为的目的。

最后,案主一家共同讨论出具体的家庭行动计划,如一起吃饭、看电视、下象棋、饭后散步等方法,家庭成员间多互动。

(四)第四阶段

阶段重点:运用优势视角,协助案主发掘自身及家人的优势,增强信心,输入希望,辅导她用乐观正面的心态看待生活。

介入过程:经过前期介入后,案主已感知到非理性理念及其影响,家人的反馈也给予了案主希望,在最后阶段,社工希望运用优势视角理论,进一步提升案主的信心。社工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协助案主发掘自身及家人的优势,案主务实勤奋,儿子学习成绩优异,女儿做义工善良等,增强其信心,并引用身边类似实例,讲述他人如何积极应对并获得成效,给案主输入希望。经过社工的辅导及鼓励,案主缓解了低落的情绪,与家人互动良好。

五、成效评估及服务结果

(一)评估方法

这个个案采取过程评估跟结果评估相结合的形式。采用过程评估是为确保及时总结案主取得的进步,及时调整需要改变的服务方向。

结果评估是对整个个案服务成效的一个评估,了解案主在个案目标上改变有多少,对服务的满意度等。案主对于服务比较满意,身边的人都有反馈阿欢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变得乐观、爱笑、积极向上。

(二)评估内容

1、目标达成情况

目标基本达成:

(1)经济方面,案主由担忧每月家庭微薄的收入支撑不了家人看病的费用,现在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成功每月领取经济补贴,能维持基本的家庭开支。

(2)树立正确认知方面,案主由过于担心儿子病情恶化和在校受欺负,社工运用ABC理性情绪理论,从生活实例出发,与案主共同分析过于担心儿子被欺负和身体健康的原因,改变她先入为主的思想,鼓励她多用赞美的方法,从而建立正确认知。

(3)情绪方面,案主由于在家人面前讲泄气的话语导致家庭气氛沉闷和压抑,社工运用正向心理学的方法,鼓励案主多用赞美的话语沟通,发掘自身及家人优势,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家人,增加家庭互动,营造轻松向上的家庭氛围,从而缓解了低落的情绪。

2、案主评估

社工运用了刻度问句的方法针对案主需求进行了前后测(0代表不困扰,5一般,10非常困扰),在开始阶段案主表示,在经济方面,困扰程度为9,树立正确认知方面为8,情绪方面为8。

在结束阶段,案主表示,在经济方面,困扰程度为0,树立正确认知方面为1,情绪方面为1。从中能看出,案主的困扰程度均得到很大的改善,甚至完全消失。

案主在结束阶段表示:“不担心没钱用了,现在每个月低保补贴,能够维持生活的开支。我也不在儿子面前讲一些沉重的话题,因为身体健康的问题,不是说变就能变的,今后坚持到医院理疗,维持稳定的状态。

找一些儿子感兴趣的话题跟他聊天,与儿子一起吃饭、晚饭后有时间推着他在公园里散步、慢慢的下象棋,他现在也会跟我说话了,享受与儿子在一起的日子,保持每天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自己比之前开心了,很感谢社工的帮助与关心,很满意社工的服务。”能看出案主树立了正确的认知,与家人互动增加,以优势视角的角度看待问题,家庭氛围变的积极向上。

社工观察到,家人之间的关心变多了,案主会主动打电话关心女儿在校情况,回家煮她爱吃的饭菜,女儿参加了志愿者服务,帮助弱势群体,女儿回家后会与家人讲励志的故事,鼓励家人要积极对待生活。吃饭时家人之间比之前讲的话多了,晚饭后也会一起到附近公园散步,案主比之前开心了。案主满意辅导的效果,对社工也较为满意。

六、专业反思

(一)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始终是个案服务开展的基础与核心。良好的关系能够让案主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从而开放自我,达成有效沟通;良好的专业关系有助于让社工对案主产生积极影响力,有助于提高案主的改变动机。这也是社工能够自如运用情绪治疗模式进行辅导并促进案主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在刚开始跟进时,案主情绪较为低落,会向社工倾诉较多的不良情绪,社工需做好调整,及时回应案主的情绪,应顺着案主的倾诉欲望继续面谈从而了解更多的信息,同时社工也要运用聚焦的方法,概况以及总结案主叙诉的问题,更好的同理案主的感受,让案主说得更多,便于收集案主信息。

它关注如何解决问题

而不是发现问题的原因

强调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基本理论

应用方法与技巧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巧与运用》

限时5.3折

扫码拿下

2023版社工考试官方教材教辅新鲜出炉

早一点复习早一步拿证

初级、中级、高级教材+真题详解

扫码拿下

【 社工客书屋 】

收录社工精品好书

【 社工客线上课堂 】

收录社工精选好课

还有最新社工证备考课程

欢迎关注【社工客】旗下公众号

身边的好友都在看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你有做过个案工作吗?欢迎分享你的经验或总结~

社工客投稿邮箱:sgke123@163.com

小客微信:shegongke002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