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信院书院读大学:郭博文——我画好了那个句号_采访_自己的_李老师

郭博文,女,2001年5月生,山西临汾人,淬炼·国际商学院财务管理(注册会计师方向)19-3班学生。喜欢校媒工作的郭博文通过一次次的历练,从奉命行事,学会了主动做事,并能够出色成事。还没有走向社会,她已经完成了专业知识储备和职业能力储备。

2022年9月,在新生的入学教育榜样宣讲会上,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近三百人的新鲜面孔,恍惚间又回到了三年前,那时,我刚刚入学。

奉命行事

初入信院,我就加入了淬炼商学院学生会,当了一名宣传干事。干事就是干事儿,成天跑来跑去,我也为之抱怨过,觉得这个活儿最苦最累,但从来没有想到过,不当干事当部长才是痛苦的开始。

我没有意识到,我的“苛刻”历练,就是从“郭博文同学为淬炼商学院第八届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这一句话开始的。我的指导老师是出了名的高标准、严要求,哪怕是标点符号错了,他都会扔出一句批评:“能不能看看《人民日报》标点符号的用法?”不过,对他这样的话,我一般都不会太重视:哪里有闲工夫去找《人民日报》看?

大二下学期,有一天,我们照常拿着自己的小本本去六楼“聆听”李颖老师的“指示”。当听到“我们要开设一个故事化新闻专题报道,你们四个写文字的女孩准备下,郭博文你来负责报道的整理”,我心里顿时发出哀号:不是吧!不会吧!这比姨妈痛还要折磨人啊!

展开全文

没办法,还得干。在大家集思广益下,我们确定了竞技体育专题人物的采访对象,拟定了采访提纲,并组织了人物采访和写作……一切看来特别顺利,让我一下子放松了好多:也没有很难欸!提交了稿子,我就买了一些水果捞犒劳自己。

在我津津有味地吃着水果捞,看着《甄嬛传》里“大胖橘”深情地看着他的嬛嬛修行归来的时候,我收到了李老师发来的消息:“博文,请来下办公室,采访稿需要重新梳理修改!”

这消息好像一道滚滚天雷,瞬间打破了难得的享受。我只好提上沉重的电脑包,迈着沉重的步子,气喘吁吁地踏过一级级台阶来到六楼办公室。

敲门、开门,这个简单动作,我觉得差不多用了三分钟。站到李老师身边,李老师抬头看看我:“博文,坐下。”

出人意料,李老师没有想象中的指责,而是耐心地给我指出采访稿的每一处问题: “采访稿件的撰写要用细节打动读者,用人物的语言、情节、甚至人物所处的环境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用故事化手法展现人物的成长……”

一边听着他指导,我一边开始在旁边修改。讨论中,渐渐的,我不再害怕面对李老师,甚至有时还会和他杠上两句,以便偷个小懒。

大二那一年,我已经记不得这样的耳提面命有多少次了。反正,在李老师一次又一次的耐心指导和严苛要求下,我的采写能力有了飞速的提升。

主动做事

到了大三,我成了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我没有任何的欣喜,因为,同来的还有一个消息,李颖老师转岗了!

并肩的同学卸任和指导教师转岗,让我很失落。曾经的团队不仅没有了领路人,也没有了熟悉的小伙伴。他们走时对我说:“郭博文,我们都走了,就剩下你了,你可得好好加油!”

我该如何加油呢?还没有想好,我就遇到了第一个问题:微信推送停更了。

没有人来教我怎么做,我只好自己琢磨和学习。那一段时间,我只要闲下来就去看各大高校的新媒体平台,学着如何寻找热点,如何吸引学生。我们策划了大学生“暑期限定快乐”的系列,从排版到图片、文字,从单纯的风景图到后来的漫画版,从单纯的文字再到后来的人物对话框,我们至少修改了五六遍,每修改一遍就让大家挑毛病,谈感受。

就在精力感觉即将耗尽时,终于弄出了一个大家还算满意的版本出来。我第一时间转发了朋友圈,收到大家纷纷的点赞,他们说,从图片、排版看过去就让人眼前一亮,觉得很新鲜。看着浏览量越来越高,我才终于舒了一口气,原来,我自己也能行!

如果以前的我只会听从指导老师的安排,那么经历过这篇推送的我,已经开始学会主动开展宣传工作,主动寻找热点更好的运营新媒体平台。

我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管理团队。刚开始,面对九个女孩子、三个男孩子组成的团队,我就犯怵。女孩子多,矛盾随之而来也多。

一次学院组织了一周的讲座,每个讲座都要出一篇新闻稿。女孩子们就在工作量的分配上发生了争执。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工作量大,不愿意再接手其他任务。

我把几个女孩子叫来解决问题,开始大家都不说话,我就让一个一个说,于是又开始争吵。我大声呵斥:“吵什么,工作很多?为什么上一届三个女孩子可以承担的任务量到你们四个人身上就繁重了?”她们低下了头,又像刚开始一样一言不发。我把任务简单安排给她们就离开了。

事后,我冷静了一下,反思了当时的冲动。自己的团队缺乏沟通,我跟她们也缺乏沟通,。我也是从部长干过来的,知道工作特点和大家的心态。对她们说那么重的话,确实有点不应该,我越想越懊悔。

那晚,我把几个女孩子约出来,我们坐在一起敞开心扉的聊起这段时间背负的压力,每个人都放开了说,都是倾诉者和聆听者。

从那晚过后,我开始注意自己的沟通、工作方式,把任务安排在工作群,让每个人都知道各自在忙什么,也学着站在她们的角度想问题。和她们交流时,收起冲动,耐心地处理她们的问题。

出色成事

今年六月,是我学生会生涯的最后一个月,我一直想画一个完满的句号,可现实并没有如我的意。

一月一次的专题新闻采访如约而至,我早早开始准备,但苦思冥想也没有思路,讨论会开了一次又一次,从月初拖到了月中,依然没有什么结果。我心想:完蛋了,这个月估计是完不成任务,句号画不上了。

就在我准备放弃时,听张振国老师说,明年是淬炼商学院成立十周年,要梳理十年里的淬炼榜样,做一个系列活动。我脑中灵光一现,突然有了想法:我们可以做一个完满十年校媒的专题报道!我立马召集团队成员,讨论出了一个完满十年校媒人物采访报道方案。

我高兴地拿着方案去找指导老师李瑞花,“花姐”肯定地说:“不错,你放心大胆地做!”

我又联系到李颖老师,给他看了方案,希望他能帮忙联系四个毕业的学长学姐,李老师爽快地答应了:“你这个想法非常好!”

在老师们的帮助下,经过三天的反复沟通协调,我们终于和每一个学长学姐敲定了最后的采访时间、采访提纲等细节。我把这个采访任务安排给了团队成员,在大家的通力配合和学长学姐的支持下,我们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

6月16日21:21,当校媒十年采访稿发布在学院官方微信平台的时候,我的手机开始“叮叮叮”地响个不停,打开一看,全是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点赞、留言和肯定。尤其是李颖老师的消息更让我激动得差点掉下泪来:“博文,这篇采访稿真的惊艳到我了,看着你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带领团队,到现在能够独立自主地策划、组织、协调完成新闻采写,你真的成长不少……”

那一刻,我的眼里包含泪水,我感觉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的这个句号不仅画出来了,而且还特别“圆”!感喟三年,我成长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我不仅能够独立策划和采写新闻,成了一个熟练的新闻人,还学会了团队管理,原本拘谨的性格也变得泼辣大方,我已经完成了走向社会的预热。在信院,我长大了! 郭博文,女,2001年5月生,山西临汾人,淬炼·国际商学院财务管理(注册会计师方向)19-3班学生。喜欢校媒工作的郭博文通过一次次的历练,从奉命行事,学会了主动做事,并能够出色成事。还没有走向社会,她已经完成了专业知识储备和职业能力储备。

2022年9月,在新生的入学教育榜样宣讲会上,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近三百人的新鲜面孔,恍惚间又回到了三年前,那时,我刚刚入学。

奉命行事

初入信院,我就加入了淬炼商学院学生会,当了一名宣传干事。干事就是干事儿,成天跑来跑去,我也为之抱怨过,觉得这个活儿最苦最累,但从来没有想到过,不当干事当部长才是痛苦的开始。

我没有意识到,我的“苛刻”历练,就是从“郭博文同学为淬炼商学院第八届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这一句话开始的。我的指导老师是出了名的高标准、严要求,哪怕是标点符号错了,他都会扔出一句批评:“能不能看看《人民日报》标点符号的用法?”不过,对他这样的话,我一般都不会太重视:哪里有闲工夫去找《人民日报》看?

大二下学期,有一天,我们照常拿着自己的小本本去六楼“聆听”李颖老师的“指示”。当听到“我们要开设一个故事化新闻专题报道,你们四个写文字的女孩准备下,郭博文你来负责报道的整理”,我心里顿时发出哀号:不是吧!不会吧!这比姨妈痛还要折磨人啊!

没办法,还得干。在大家集思广益下,我们确定了竞技体育专题人物的采访对象,拟定了采访提纲,并组织了人物采访和写作……一切看来特别顺利,让我一下子放松了好多:也没有很难欸!提交了稿子,我就买了一些水果捞犒劳自己。

在我津津有味地吃着水果捞,看着《甄嬛传》里“大胖橘”深情地看着他的嬛嬛修行归来的时候,我收到了李老师发来的消息:“博文,请来下办公室,采访稿需要重新梳理修改!”

这消息好像一道滚滚天雷,瞬间打破了难得的享受。我只好提上沉重的电脑包,迈着沉重的步子,气喘吁吁地踏过一级级台阶来到六楼办公室。

敲门、开门,这个简单动作,我觉得差不多用了三分钟。站到李老师身边,李老师抬头看看我:“博文,坐下。”

出人意料,李老师没有想象中的指责,而是耐心地给我指出采访稿的每一处问题: “采访稿件的撰写要用细节打动读者,用人物的语言、情节、甚至人物所处的环境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用故事化手法展现人物的成长……”

一边听着他指导,我一边开始在旁边修改。讨论中,渐渐的,我不再害怕面对李老师,甚至有时还会和他杠上两句,以便偷个小懒。

大二那一年,我已经记不得这样的耳提面命有多少次了。反正,在李老师一次又一次的耐心指导和严苛要求下,我的采写能力有了飞速的提升。

主动做事

到了大三,我成了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我没有任何的欣喜,因为,同来的还有一个消息,李颖老师转岗了!

并肩的同学卸任和指导教师转岗,让我很失落。曾经的团队不仅没有了领路人,也没有了熟悉的小伙伴。他们走时对我说:“郭博文,我们都走了,就剩下你了,你可得好好加油!”

我该如何加油呢?还没有想好,我就遇到了第一个问题:微信推送停更了。

没有人来教我怎么做,我只好自己琢磨和学习。那一段时间,我只要闲下来就去看各大高校的新媒体平台,学着如何寻找热点,如何吸引学生。我们策划了大学生“暑期限定快乐”的系列,从排版到图片、文字,从单纯的风景图到后来的漫画版,从单纯的文字再到后来的人物对话框,我们至少修改了五六遍,每修改一遍就让大家挑毛病,谈感受。

就在精力感觉即将耗尽时,终于弄出了一个大家还算满意的版本出来。我第一时间转发了朋友圈,收到大家纷纷的点赞,他们说,从图片、排版看过去就让人眼前一亮,觉得很新鲜。看着浏览量越来越高,我才终于舒了一口气,原来,我自己也能行!

如果以前的我只会听从指导老师的安排,那么经历过这篇推送的我,已经开始学会主动开展宣传工作,主动寻找热点更好的运营新媒体平台。

我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管理团队。刚开始,面对九个女孩子、三个男孩子组成的团队,我就犯怵。女孩子多,矛盾随之而来也多。

一次学院组织了一周的讲座,每个讲座都要出一篇新闻稿。女孩子们就在工作量的分配上发生了争执。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工作量大,不愿意再接手其他任务。

我把几个女孩子叫来解决问题,开始大家都不说话,我就让一个一个说,于是又开始争吵。我大声呵斥:“吵什么,工作很多?为什么上一届三个女孩子可以承担的任务量到你们四个人身上就繁重了?”她们低下了头,又像刚开始一样一言不发。我把任务简单安排给她们就离开了。

事后,我冷静了一下,反思了当时的冲动。自己的团队缺乏沟通,我跟她们也缺乏沟通,。我也是从部长干过来的,知道工作特点和大家的心态。对她们说那么重的话,确实有点不应该,我越想越懊悔。

那晚,我把几个女孩子约出来,我们坐在一起敞开心扉的聊起这段时间背负的压力,每个人都放开了说,都是倾诉者和聆听者。

从那晚过后,我开始注意自己的沟通、工作方式,把任务安排在工作群,让每个人都知道各自在忙什么,也学着站在她们的角度想问题。和她们交流时,收起冲动,耐心地处理她们的问题。

出色成事

今年六月,是我学生会生涯的最后一个月,我一直想画一个完满的句号,可现实并没有如我的意。

一月一次的专题新闻采访如约而至,我早早开始准备,但苦思冥想也没有思路,讨论会开了一次又一次,从月初拖到了月中,依然没有什么结果。我心想:完蛋了,这个月估计是完不成任务,句号画不上了。

就在我准备放弃时,听张振国老师说,明年是淬炼商学院成立十周年,要梳理十年里的淬炼榜样,做一个系列活动。我脑中灵光一现,突然有了想法:我们可以做一个完满十年校媒的专题报道!我立马召集团队成员,讨论出了一个完满十年校媒人物采访报道方案。

我高兴地拿着方案去找指导老师李瑞花,“花姐”肯定地说:“不错,你放心大胆地做!”

我又联系到李颖老师,给他看了方案,希望他能帮忙联系四个毕业的学长学姐,李老师爽快地答应了:“你这个想法非常好!”

在老师们的帮助下,经过三天的反复沟通协调,我们终于和每一个学长学姐敲定了最后的采访时间、采访提纲等细节。我把这个采访任务安排给了团队成员,在大家的通力配合和学长学姐的支持下,我们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

6月16日21:21,当校媒十年采访稿发布在学院官方微信平台的时候,我的手机开始“叮叮叮”地响个不停,打开一看,全是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点赞、留言和肯定。尤其是李颖老师的消息更让我激动得差点掉下泪来:“博文,这篇采访稿真的惊艳到我了,看着你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带领团队,到现在能够独立自主地策划、组织、协调完成新闻采写,你真的成长不少……”

那一刻,我的眼里包含泪水,我感觉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的这个句号不仅画出来了,而且还特别“圆”!感喟三年,我成长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我不仅能够独立策划和采写新闻,成了一个熟练的新闻人,还学会了团队管理,原本拘谨的性格也变得泼辣大方,我已经完成了走向社会的预热。在信院,我长大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