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癣的中医治疗方法_患者_脚气_脚部

足癣的中医治疗方法已经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检验。中医把足癣称为“臭田螺”、“脚气”、“香港脚”。足癣带有浓郁的臭味,闻之欲呕,具有传染性。其症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湿脚气。瘙痒难耐,易出脚汗,严重的有水泡脓痂,脚部湿黏黏的,臭气熏天。(二)干脚气。足部颜色红,干燥粗糙,皮肤纹路深,角质层厚,覆盖有鳞屑,瘙痒程度盛过湿脚气,但臭气不明显。两种类型的足癣治疗方法并不相同,很好区别,两者不易混淆。

轻微的湿脚气患者,大多是由鞋子密不透风,脚被长期捂着,气息不流通,鞋内温度高,闷出脚汗,浸湿鞋袜,又被脚部皮肤吸干,使汗湿和鞋内温度一起进入了脚部经络,长期郁结在皮肉里,出现了水疱、丘疹、表皮脱落、臭气、脚汗多、瘙痒等脚部症状,湿热长期郁结在皮肉里,化生出了癣菌,可以传染。患者生活自如,工作如常,纳食可,二便调,夜寐安。只有脚部不适,脚部发热厉害偶尔发凉,瘙痒。舌质红,苔黄。脉滑数,左右手脉不一。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这治法可以内服,也可以用药材煮水浴脚。

湿脚气比较严重的患者,脚部会出现水疱、脓疱,有液渗出,局部皮肤出现糜烂,以脚丫处糜烂最多,脚部长期处于湿黏之中,正常的皮肤也被泡得发白发胀。这类患者多属胖人,由饮食失节引起的,嗜食甘肥厚味,大鱼大肉,导致脾胃失调,水湿困脾,久后化热,内蕴湿热下注到脚部,壅滞不前,熏蒸脚部肌肤,而发生病变。患者伴有口臭、腹痞满、四肢沉重无力、怠倦等症状。舌质红,苔黄腻,胖大有齿痕。脉滑数。治宜:健脾祛湿,清热解毒。此类患者一定要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否则无法治愈。

干脚气的患者大多是血虚风燥引起的,脚部皮肤的角质层增厚,干燥、脱屑、有皲裂现象发生,自觉瘙痒疼痛,传染的几率很低。很多患者无其他症状伴随,部分患者带有心烦、头晕眼黑、不易入睡、失眠、易疲劳、面色无华等症状。舌质淡红偏白,唇、牙龈也无血色,苔薄白。脉弦细或脉细无力。治宜:补中益气,养血祛风。此类患者多有脾胃虚弱,后天生化无力,导致气血亏虚,当以培补中气,强大后天,恢复气血的生化之力,血液充沛后自然会恢复。外界风邪,久郁足部经络,也可导致此病发生,治宜:活血解表,疏风止痒。治疗的时候,要辨清病变的原因所在,对症下药。

足癣患者在治疗期间,要勤换鞋袜,用过的鞋袜、毛巾、脚布等要每天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保持足部干燥、通风,尽量减少抓挠。此病可以传染,治疗时很容易后继感染,患者一定要坚持治疗,才能彻底杀死癣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