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时历的作者(中国古代历法名著《授时历》的作者是谁)_至元_元氏_授时

本文目录

  • 中国古代历法名著《授时历》的作者是谁
  • 《莺莺传》的作者元稹,真的是个为爱执着的人么

中国古代历法名著《授时历》的作者是谁

有三人,许衡、王询、郭守敬。

1、许衡

许衡(1209年5月8日-1281年3月23日),字仲平,号鲁斋,世称“鲁斋先生”。怀庆路河内县(今河南沁阳)人。金末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许衡自幼勤读好学,之后为避战乱,常来往于河、洛之间,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与姚枢及窦默相讲习。元宪宗四年(1254年),许衡应忽必烈之召出任京兆提学,授国子祭酒。

至元六年(1269年),奉命与徐世隆定朝仪、官制。至元八年(1271年),拜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成《授时历》。至元十七年(1280年),因病归怀庆休养。

至元十八年(1281年),许衡去世,年七十三,赠荣禄大夫、司徒,谥号“文正”,后加赠正学垂宪佐运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魏国公。皇庆二年(1313年),从祭孔庙。著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等。

2、王询

王恂(1235年—1281年),字敬甫,中山唐县(今河北唐县)人,元代数学家、文学家。跟刘秉忠学习数学、天文、后与郭守敬一道从刘秉忠学习数学和天文历法,精通历算之学,王恂任太史令期间,分掌天文观测和推算方面的工作,遍考历书四十余家。

他在《授时历》的编制工作中,其贡献与郭守敬齐名。王恂死后,他创造的历律计算法,由郭守敬等人整理成《推步》七卷、《立成》二卷、《历议拟稿》三卷、《转神选择》二卷、《上中下注释》十二卷留传后世。

3、郭守敬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

早年师从刘秉忠、张文谦,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世称“郭太史”。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种天文历法著作。

《莺莺传》的作者元稹,真的是个为爱执着的人么

提到《鸳鸯传》的作者就是唐代的元稹,拼音 yuán zhěn,《鸳鸯传》有名《西厢记》里面的主角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也就是元稹和他表妹之间的爱情故事。

【元稹】

人名。(公元779~831)字微之,唐河南(今河南省洛阳县)人。贞元九年明经及第,贞元十九年中拔萃科,授校书郎。元和元年制科中第,拜左拾遗,授河南尉,又授监察御史。这段时间正直敢言,因此得罪宦官和守旧官僚,元和五年贬官江陵,士曹参军,转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太和五年死在鄂岳节度使任上。元氏诗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体”。有《元氏长庆集》六十卷。这篇小说,大约是把自己一段情场经历作为素材。后代根据这篇作品而写成的东西很多,尤以金人董解元的《弦索西厢》和元人王实甫的《西厢记》最为著称。穆宗时拜相。其诗平易近人,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

文学主张,诗风平易近人,是中唐的社会写实诗人。元稹与白居易二人合倡「新乐府运动」,主张采用新题来刻画民间疾苦,无须考虑入乐与否,来创作诗歌,时人称二人诗作为「元和体」或「长庆体」。元稹与白居易合称「元白」,苏轼评其作品为「元轻白俗」。

重要著作

着诗赋、诏册、铭诔、论议等杂文一百卷,号曰《元氏长庆集》。

在封建理教的社会虽说在盛唐时期开放的程度相对来说和前后的各朝各代都无法可比,但是还是碍于其特有的时代特征对于一些文人墨客还是很压抑的,从古就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论点在不走仕途就没有出路,对于和李白、白居易等齐名的元稹也不例外,他一边渴望爱情带给他的激情,一边又要去追名逐利提现自我价值,不能单纯的说他不珍惜爱情或者不懂爱情,他后来他的妻子早早的离世对他的打击就非常的大他写的诗里面就干肠寸断的表达出了他的深深相思之情,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他和表妹之间的感情不是没有一个是青年才俊一个是貌美如花的美娇娥两个人在一起一定会碰撞出热烈的火花,但是表妹家虽然家境殷实但是毕竟没有后台,这对于封建社会想要单纯的依靠学识往上爬那是相当的的困难的。没办法只能无奈放弃,他所经历的那一段段凄美而又热烈的爱情故事都反应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缺乏自信与安全感处处都要刷存在感,才能找到自身归宿感,这也是他可悲的地方,所以他的诗里都刻骨铭心的能表达出对于爱情的体会,特定年代的历史人物多多少少都带着这样的几压抑又得不到释放与倾诉的矛盾特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